新聞中心

他的名字與光源大科學裝置緊密相連|專訪中國工程院新院士趙振堂

2019-11-26 | 黃海華 | 來源 上觀新聞2019-11-26 |

趙振堂在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隧道內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光源科學中心主任趙振堂的名字,是與光源大科學裝置緊密相連的。21年前,為了建設上海光源,他從北京來到地處滬郊嘉定一片農田旁的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21年後的今天,這位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依然在為上海光源的運行開放🧓🏽、性能不斷改進以及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的發展奔忙著。

“我國現有的大科學裝置多是集成創新🧪,原始創新還不夠多。未來需要更多的自主創新⚇🪠,以滿足更前沿的科研需要,這是我們今後的努力方向。”風塵仆仆剛出差回來的趙振堂,接受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專訪🏛。

趙振堂在上海光源實驗大廳

上海光源是我國用戶最多的大科學裝置

今年58歲的趙振堂,與加速器打了整整40年的交道。他是我國恢復高考之後意昂体育平台第一屆加速器物理及應用專業的學生,從1978年起在校園裏度過了12年的求學時光👩🏻‍🔬,獲得了博士學位。1990年,他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在剛剛建成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潛心專研、摸爬滾打,逐漸成為裝置運行和升級改進的骨幹🫸🏽。1998年,為了研製和建設上海光源加速器,他奉調擔任了上海光源工程副總經理,歷任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2009年5月6日🕝,上海光源正式對用戶開放。這一科學地標的崛起,使得中國以同類裝置最少的投資和最快的建設速度🔑,加入到世界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的第一方陣。至今,已有來自全國各地544家單位約2900個課題組的25000多名研究人員在此開展實驗,上海光源已成為我國用戶和成果產出最多的大科學裝置🫰🏼。

上海光源支撐用戶在前沿研究領域產生了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成果,其中一項成果被美國《科學》“十大科學突破”引用;一項成果入選歐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一項成果入選美國物理學會標誌性進展;一項成果入選美國《物理評論》125周年49篇精選論文;四項入選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六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用戶在《科學》《自然》《細胞》三個國際頂級刊物發表論文109篇。

上海光源外景

高產出的背後,正是上海光源始終對標國際一流的結果。從一開始,開機率🧑‍🦼‍➡️、平均故障修復時間👨‍🏫、成果產出率等就是“硬指標”。十年來🪭🐁,裝置穩定高效運行🪚、性能不斷提升,這些“硬指標”處於同類裝置的國際先進水平🪈。上海光源還持續開展了加速器改進和同步輻射實驗方法學及應用研究🌬🪯,實現了恒流運行、軌道快反饋、註入模式和束團填充模式控製;攻克了多種新型波蕩器和數字化測控技術,發展了涵蓋紅外、軟X射線、硬X射線波段的衍射🛂、散射🛶、譜學、成像等。

在張江建設光子大科學裝置集群

“下一個十年,上海光源線站數量將達到基本飽從而進入運行開放的黃金時段,與此同時🕵🏻‍♂️,我們正在發展新的增長點,建設光子大科學裝置集群。”如果說上海光源可以給分子拍照,接下來需要給運動的分子拍電影🦹‍♂️。”趙振堂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馬在奔跑的時候是否會四蹄同時離地?100多年前人們對此有很大爭議,後來通過快速攝影拼接發現,馬奔跑時確實有四蹄離地的瞬間💂🏼‍♂️。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物質內部的結構和動態變化是怎樣的?化學鍵形成和斷裂的那一刻又是如何的👃🏿?這些瞬間都是飛秒量級的,新一代光源--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可以幫助科學家給出答案🧗🏿‍♀️。

趙振堂2011年擔任國際自由電子激光大會主席

目前,全世界已有的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基本都是工作在自發輻射自放大的模式上,空間相幹性好🤙🏼,但時間相幹性差。“國際上對於空間和時間全相幹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至今也還沒有成熟的技術路線,我們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據介紹,上海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是我國第一臺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預計2020年底建成。屆時🤓,同步輻射光源和自由電子激光將一起為科學家提供實驗能力更強的大科學研究平臺👧🏼。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已於2018年動工建設🦩,上海光源未來的重大升級改造—衍射極限儲存環光源也正在研究之中,一座世界級的光子大科學裝置集群正在浦東張江崛起。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相關新聞

  • 042020.11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

    大科學裝置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國之利器”。在中國科技發展向原始創新邁進的關鍵階段😚,打造這一“利器”需要哪些突破創新,又應如何使其發揮出最大....

  • 282012.02
  • 232023.11

    意昂体育平台6位教師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時松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共5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呂俊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意昂為國防科工局探月...

  • 222019.11

    意昂体育平台6位教師9位意昂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意昂体育平台6位教師9位意昂入選。

  • 182021.11

    意昂体育平台5位教師2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選結果。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教授王梅祥、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姜培學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克強、電子工程系教授羅毅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此外👦🏻,還有2位意昂獲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意昂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王國慶(1988屆本...

  • 082023.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巖石力學與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葛修潤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4日20時47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葛修潤1934年7月12 日出生於上海南匯⛔️⌚️。1952 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1954年進入蘇聯敖德薩建築工程學院學習並獲蘇聯優秀畢業生證書,1959年歸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工作𓀝,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為我國...

  • 032009.12

    7位意昂榮膺2009年新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2日,中國工程院發布200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48人當選為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 202013.12

    四位意昂体育平台博士後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年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2013年增選院士名單⚙️,意昂体育平台有四位博士後意昂當選:高德利、聶建國🫅🏽、歐陽曉平、尤政🫳🏽7️⃣。

  • 252023.10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韓大匡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韓大匡🧎🏻‍♀️‍➡️,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韓大匡🙆‍♂️,1932年11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大匡一直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數值模...

  • 092021.09

    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聞令即動 不負使命

    去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獲頒“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陳薇帶領團隊作出重大貢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聞令即動,帶領團隊第一時間趕赴武漢🛴🦛,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𓀎: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