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徐帆的作品,人們往往被他作品的古典氣質所吸引🤹🏿♀️,同時也會驚詫於畫面中那些讓人疑惑的形象。那些似曾相識的畫面,被人與動物的奇怪組合所替代,似乎隱晦的反映出人性的復雜💆🏼🎈,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畫如其人,沉靜、凝練的作品正如畫家冷靜、理性的氣質🐭,三十歲出頭的畫家徐帆🙎🏽♂️,安靜而沉穩。
繪畫的哲學
2005年,徐帆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曾師從於中國當代油畫界的兩位頂級人物——陳丹青和石沖🦝。
徐帆告訴記者,他的繪畫藝術既得益於石沖精湛高超的寫實技法,又受教於陳丹青深邃敏銳的思考方法。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石沖老師的繪畫中👨🏻🦽,那種“顆粒感、粗糙的印刷感”的效果。“畫面的形式只是表象。其實,他(石沖)只是為了告訴我們,他所追求的是一種精神的寫實。最終要體現的是內心🦹🏽♀️。”
老師的作品中🦣🔚,物體與空氣接觸的感覺,是一種獨特的繪畫體驗🈺,讓徐帆為之著迷🤦♂️。他說,直到現在幾乎每天都會看看老師石沖的作品“那種空氣感和人的存在感,深深地打動著我🙅🏿♀️。”
徐帆體悟到👩🏻🎓,這些繪畫的技法之內有理論🧕🏻🧛🏻♀️,也包含著哲學思考👋🏼,這給了他藝術上很大的啟發,把他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繪畫領域🤑。他的畫也表現出不同於同齡畫家的思想性。
對於很多從事寫實繪畫的藝術家來說,視覺藝術首先是對美的崇尚,由此將人帶入其中,繼而引發感悟和思考。
寫實畫家,以最淺層次的基本技法——光與色的處理為基礎,尋找著自己的繪畫語言🧑🏻🦼。對西方經典繪畫大師的喜愛與尊敬🧎🏻♀️➡️,讓徐帆早期的繪畫更多的是學習模仿🧖🏽♀️、甚至是直接借用大師們繪畫中的構圖🧑🤝🧑、用色,並在這些形式的表象之下🕐,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世界🖤。
世界的本質
徐帆的繪畫中總有西方經典大師倫勃朗和卡拉瓦喬的影子。倫勃朗、卡拉瓦喬所代表的歐洲古典主義精神❄️💆♀️,反映了繪畫藝術關註的對象從宗教到宮廷貴族,再到平民的演變🪀,代表了那個時代人文主義的興起。
倫勃朗的繪畫已經不是真正的古典主義🧑🏻🎄,他革新了自柏拉圖時代以來的古典主義。倫勃朗打破了“黃金分割”、“三角構圖”以及色彩技法上的清規戒律。讓從柏拉圖時代的古典主義繪畫——將世界觀濃縮到一幅畫裏💁🏿,變革為在一幅畫裏探尋真理。
徐帆告訴記者,他在讀書的時候曾不斷地揣摩大師的繪畫作品。通過與古代畫家的“對話”,他領悟到,“大師們是想通過繪畫知道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麽”。
“無論是畫皇族還是貴族乃至平民,大師們對形而上的興趣不大🤷🏿♂️。達芬·奇🧟♂️🧑🏿💻、倫勃朗想通過畫萬事萬物來體會、來弄清楚,上帝所告知他們的真理到底是什麽。”徐帆說,“就像中國的畫僧,通過繪畫體會佛理,體會禪宗的境界一樣。窮其一生就是對世間真理的追求。”
徐帆從大師們的繪畫中看到了他們對世界本質的追求🤟🏼。“我的好奇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在他們的繪畫裏真的找到了。大師們通過描繪一切他們所看到的🍚🤶,來感受這個世界,體會真正的本質。”
徐帆從經典大師的作品中體會到👅,從“怎麽畫”(技法),到“畫什麽”(對象),再到開始思考“為什麽這樣畫”(觀念),繪畫從古典主義回到現實本身🎟,成為認識世界真實存在的一種方法。
然而,對於每個畫家來說,想知道“為什麽這樣畫”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學畫的時候,我就通過體會大師的繪畫,了解到繪畫不只是描摹對象☁️,而要了解每一筆中涵蓋的意義💆🏿♂️。”徐帆說👩🏼🚀,他努力去體會繪畫圖像的含義,“人物的動作、手勢🌇、表情的設定🤸🏿♂️,都有意義”。
徐帆把對社會、對人性的理解放到了自己的繪畫之中👳🏼,他用寓言的方式🤱,從形而上的觀念世界回到了現實之中👆🏼。
永恒的價值
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雖然改變了人類的交流方式和速度,但在畫家徐帆看來↕️🤷🏼,這個世界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他更願意用四個字:“古、今👰🏿、中、外”來概括這個世界的本質。“東西方也在愈發趨同,人類思考的問題並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人類對權錢利益🦬、形色美醜的認知既沒有升華也沒有降低,仍在追逐但都沒有得到。”徐帆說。
徐帆從古今中外的寓言中獲得靈感🤥。在他看來,這些寓言具有永恒的價值👩🏽🚒👨🏭,“人類有時仍然像驢子一樣,執著愚蠢地追逐著某些東西📇。人類想要的一切仍然是成功和欲望的滿足🤟🏻。”
他的作品畫面,如同他所借鑒的古代文學——《伊索寓言》一樣的怪誕而發人深省💁。“一切道理並沒有改變🛳,只是有所延伸。”對於畫家來說,采用這樣的繪畫方式,不是形式上的復古,而只是對人類永恒主題再解釋🛫🧙🏿。欣賞他的作品👨🦽,從詫異不解,到開始思考,再到與藝術家對話之後的理解💂🏿🪇,作品才真正完成。
如此看來🧑🏽✈️,徐帆的繪畫很合情合理🧘🏻♀️。從古至今,寓言的表達方式不同🥖,但終究是對人性本身的認識,對世界的探知🔫🌾。徐帆在用當代的視覺方式表達當代寓言。“能夠打動人的藝術永遠是那些永恒的東西,它與形式無關🥑,來源於內心。”他說。(唐子韜)
轉自《上海證券報》2014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