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楊衛談新職👫:願基金資助出一個諾獎科學家

2013-03-14 |

“作為一名校長,不僅是教育管理者🀄️,是教育家,還應該是學者,在某一個領域有自己獨特的研究🤛🏻,還應該是一個CEO……”昨天中午,趁著“兩會”的間隙🪅,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楊衛。

前幾天🐮👩🏿‍🦱,剛剛卸任浙大校長的他已經在新單位上班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新名片印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金色標識,很醒目。專訪的話題就從教育,從6年半的浙大校長生涯開始。

A 校長生涯

  從清華的教書,到教育部做司長🐕,再到浙大當校長🎹,楊衛歷經多種角色的轉換💆🏽‍♀️,並從北京來到杭州🪼。“來浙江大學做校長,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當校長👩🏽‍🎓,做了6年半多一點的時間🔴🛀🏻。”

  楊衛說,“做好一個校長很不容易的,大學教育是教育鏈的最高端,而大學本身又是一個教育鏈,比如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等。大學有自己的規律,首先是教書育人的規律,主要是如何培養人✖️,塑造人🌵🔬,其次,是大學發展的規律,你在大學的前進中要享受這個發展的過程🚂。”

  “作為一名校長🧑‍🧒‍🧒,不僅應該是教育管理者🧧,是教育家,還應該是學者,在某一個領域有自己獨特的研究🧌,還是一個CEO,是一個戰略家(在社會期望的重要問題上,發表見解),同時,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學校長還應該是一個政治家,應該從國家發展的高度,人類進步的角度來培育人才。”

  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三個愛”:“愛學生,愛教師🤵‍♀️,愛學校🏃🏻‍➡️。”

  愛學生要接地氣

  坐個地鐵也會碰到認識我的學生

  如何愛學生?“愛學生,這個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楊衛代表說,“比如🤌🏿,你不能怕學生🦵,也不能煩學生🩹,要有各種機會和學生交流,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當然,這個不是說🚬,你要去遷就學生🫱🏿。”

  “我經常去學生食堂吃飯,這個食堂是學生♦️、教師在一塊兒的,食堂很擠🧑‍🚒,有時座位也很難找,當然🪯🦁,這個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大的改進余地🪠。”楊衛代表笑著說,“只有你經常去吃了🫃🏿,才知道菜貴不貴,口味好不好🛏,就‘接地氣’了💼,學生看到你也很親切🥳。”

  作為校長,楊衛在每年開學的時候,都要給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始業教育”,楊衛自己講,一般要講兩三個小時,“對於本科生,主要是介紹學校的情況📇,對於研究生,主要講講學術生態👩‍👦‍👦。每次講完,還要與學生進行互動🤠😠,效果不錯。”

  每年↪️,學生畢業的時候🚬,當拿到學位證書了,楊衛校長就和學生握手、拍照。

  聽說,楊校長卸任了8️⃣,有許多畢業生很擔心⬆️,是否還能和校長握手了🍊。

  每年,校長要和每一位獲得證書的畢業生握手,春夏兩次,合計要握一萬次手,握手握得肩膀上的肌肉都酸痛了。還要合影⤵️,10人一張,拍1000張照片。每年用2天時間做這個事情🔞,即便很辛苦🍼😒,楊衛覺得還是很值得的,對於浙大學子而言,留在心中的記憶是美好的。

  因為經常在學生中走動,上學生食堂吃飯,給學生作報告🏂🏻,還握手拍照留念等等,這樣,浙大學子都認識他們的校長,楊衛開玩笑🚶🏻‍➡️📡,“我走到哪裏都會碰到學生,他們都認識我。”

  愛教師要包容

  為他們發展提供好資源彰顯其個性

  “有一次🐎,我在北京的地鐵上,碰到了畢業於浙大的學生𓀗,他認出我來了,還馬上拍照發了微博。”楊衛說,“有時在爬山的時候,我會碰到學生😫🚣🏿‍♂️;我喜歡看看電影,於是,在電影院裏也會碰到學生🤜🏽。

  “浙大的教師都很有個性🥞,很有批評精神🧖‍♂️。”對於愛教師的話題,楊衛是這樣開頭的👩🏼‍🎤。

  “來浙大不久,有一次開座談會,結果🐟,很多文科教師對學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楊衛說🏑,“我們很多教師在各自的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對學校的情況,有了解比較深的地方🦯🦸🏿‍♂️,也有不太了解的地方,信息不對稱。”

  後來,楊衛開始每年都組織文科教師的座談溝通會,一開始是人文學院(文史哲)的教師代表參加,後來🧑‍🔧🏂🏻,不斷有老師要求參加座談🐠🧙🏻,於是便“擴編”到人文學部(還包括外語、傳媒等)了。

  “更重要的是,在學術上,要歷盡所能,幫助老師探索道路,為教師提供學術平臺。”楊衛說🫰🏻,“校長不能簡單看作是教師的管理者🚴‍♂️🤳🏻,要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好的資源☎️,讓教師彰顯個性🏋🏽‍♀️,共同發展。”

  說到愛學校,“就是要為浙江大學的發展而努力,與浙大幹部、教師、學生同呼吸,共命運🏇🏼。”

  到浙江大學之前,楊衛先是在清華任教,再是在教育部工作⏮,到了浙大之後,他對教師說,“我和浙大是很有緣分的👩🏿‍💻,我父親本科是浙江大學畢業的,我兒子的本科也是浙江大學畢業的。”一下子拉近了和老師的心理距離。

B 願景

  我們很多學科要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現在,中國的教育界、科技界比較自責,能自我鞭策💑,說明有危機意識,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楊衛將話題從教育轉到科技,“但同時,如果沒有合理解讀的話,容易給老百姓以誤讀🌩,覺得教育、科技好像問題重重🥷🏿。其實不然,目前😷📢,我國教育科技的發展是很快的💵,成果在國際上也是有目共睹的🪃。”

  當然,科技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登天💇🏼,可以分這麽幾步走:

  第一步是起步,第二步是構築體系,第三步是追趕,比如,我國的臨床醫藥🤶🏽,現在大都處於這個階段;第四步🙆🏽‍♂️,是在追趕中提升水平🧅,增加影響🎉,如果沒有影響就談不上水平🟠;第五步📩,是學術間的平等對話,有了水平才能對話🦯。

  第六步,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有很多的學科,現在達到了這樣的水平🆔,原創不在中國💂🏽,但我國學者的研究可以使其發揚光大。比如,物理學上對鐵基超導體的研究😗,是日本人先做的👩🏻‍🦽,而後中國跟進了,擁有現在若幹項世界紀錄🥰,浙大也有學者在研究此事🏌🏻。

  第七步,是“各有千秋”的階段,就是你有你的創新,我有我的創新🙂。比如🫎,納米技術,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了,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最後階段,就是引領,達到了最高階段🙎‍♂️,“引領一個領域👩‍🦯,一個行業。”

C 建言

  經費申請要公平、透明

  科學基金要做到“淵🚴‍♀️、源、遠、願”

  我國去年申請國家自然科技基金的項目近18萬項🧜🏼,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最後擇優資助項目3.8萬個,獲批率在20%左右,而美國的申請獲批率大概在10%🩵🥝。”楊衛介紹🤦🏻‍♀️。

  申請科研經費的資助,目前🎤,在全世界已經是一個主流了。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要關註的是評審是否公平🎽、是否透明、是否需要占用科學家的太多時間?

  科學基金👳🏽‍♂️,楊衛提出要做到“淵、源、遠✋🏽、願”:

  所謂“淵”,就是指深深海洋,要拓探索之淵。科學基金大力支持科學家自由探索🥷,無太多約束。因此🙇🏼‍♀️,基金的申請指南是鼓勵所有有前瞻性🤟、探索性的基礎研究。

  “源”,開創新之源。中國基礎研究要把握機遇📭,梳理科學發展、學科延伸的脈絡,深度研究新興學科的地貌圖和我國基礎科學學者的配置結構,使得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思想不斷湧流出來。

  “遠”是延交叉之遠。科學基金要探索支持真正跨學科研究的資助模式。從跨學科科學問題的產生、研究組織方式🙋🏽‍♀️、裏程碑設定、路線圖描述等方面,設計高效率的資助體系。

  “願”是遂人才之願,科學基金開創了國家層面專門針對人才的資助項目🔝,今後要因材製宜,對不同年齡段的優秀科學研究人才進行支持,圓他們的夢,遂他們的願。

楊衛認為🍣,如果有朝一日,中國的自然科學家獲得了諾獎,而這個科學家的項目從來沒有獲得過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那麽,我們將會感到很慚愧的。

(魏皓奮)

轉自《今日早報》2013314

相關新聞

  • 112024.10

    楊衛:從讀者到作者,科學出版促進學術傳承

    1979年,楊衛在意昂体育平台攻讀碩士學位時,他的授課老師杜慶華教授向學生們推薦了《連續介質力學導論》🏋🏿。這本書由知名力學家💃🏻、美籍華人馮元楨所著,科學出版社翻譯出版😒。

  • 262022.09

    這位科學家全職回國,為新藥研發點亮明燈

    2019年👉🏿,徐華強辭去美國研究所工作,全職回國加入上海藥物所👩🏼‍🦳。徐華強在基礎研究和靶向新藥研發領域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 092017.10

    清華意昂張良方榮獲卡比勒青年科學家獎

    9月27日✍️,美國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納米工程系教授、清華化工系意昂張良方榮獲美國西北大學所頒發的卡比勒(Kabiller)青年科學家獎。

  • 052019.08

    一個白族科學家的初心使命——記“兩彈一星”元勛👱、中科院院士王希季

    提起“兩彈一星”,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等科學家🦚。1999年🪘,78歲的王希季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人們才逐漸認識了這位中國航....

  • 282017.12

    顏寧:“非主流”的主流科學家

    顏寧 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學院 拜耳講席教授🏌🏼、結構生物學家。2017年,她因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擔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而在國內....

  • 142016.06

    楊芙清:一位女科學家的學術生涯

    楊芙清院士是新中國第一代計算機科學家和軟件學科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國女性科學家的傑出代表3️⃣。她能夠為我國軟件技術研究、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突出貢獻🦹🏽,得益....

  • 312018.10

    顏寧:當科學家是幸福的

    10月29日,原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現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顏寧出現在了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的會場🗯🚵🏼‍♂️。在....

  • 252015.12

    吳蓓麗意昂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女性獲此殊榮。清華意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

  • 312010.12

    意昂体育平台新增九位“首席科學家”

    繼續保持全國首席科學家人數最多🏐、承擔973計劃與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承擔項目最多的地位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0年973計劃🚋、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立項項目🧏🏿‍♂️,意昂体育平台有9個項目獲準資助;其中973常規項目1項👰🏼、973新增重大科學...

  • 152024.05

    顏寧榮獲2024年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歐萊雅基金會當地時間5月14日公布了2024年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5位獲獎者。中國科學家顏寧是獲獎者之一。頒獎儀式將於5月28日舉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發現了多種介導離子和糖跨細胞膜運輸的膜蛋白原子結構🫵🏻,揭示了跨膜轉運的原理。她的卓越研究推進了癲癇和心律失常等多種疾病的相關研究,並指導了疼痛綜合征的治療🚻。作為該領域的...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