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陳義菁、鄧紹美🫴🏽:50載老夫妻寫下最美“微情書”

2011-02-15 |

“揚子微情書”211啟動以來,受到了眾多博友的關註,昨天活動截止後🔎,本報評選出最佳的一條——今年70歲的陳義菁寫給他相識50周年的妻子鄧紹美的“生日賀詞”。這對夫妻上世紀60年代相識在清華園中,畢業後舉行了只有三個賓客的喜宴,他們還曾一起在新疆戈壁墾荒種田。在昨天這個浪漫的日子裏,本報聯合1912街區為他們準備了一個特別的情人節晚宴🧚🏽‍♂️。

■獲獎情書

吾妻七十壽,兒孫邀親友。昔日青絲美妞,如今白了頭。天山戈壁墾荒🤹🏿‍♀️,金城科學研究🛤🙍🏻‍♀️,留學赴歐洲◼️。兢業少享受👌🏼,清貧樂悠悠🚶‍➡️。敬父母,育兒孫,夠優秀。粗茶淡飯,任勞怨當今哪有?手拉手五十秋,老夫老妻同舟,人勤天自佑👨🤟🏻。我敬一杯酒,祝健康長壽。

laochen66(陳義菁)

作為本次比賽的大獎👨🏽‍🦰,昨天的情人節晚餐更是給了兩位老人意料之外的驚喜。在點點溫馨的燭光中,來自奧地利的服務員比利首先為這對夫妻送上了情人節的鮮花,隨後將醇美的紅酒倒了上來,精美的海鮮品盤端了上來。

70歲的陳義菁和他的妻子鄧紹美度過了一個特別的情人節。(宋嶠 攝)

這頓情人節的晚餐被設計的異常精美🏃‍♀️‍➡️,三文魚做成了漂亮的玫瑰花,牛滑和墨魚滑共同拼成了“雙色的心”☣️🧶,各色丸類共同拼組成了數字“1912”😆📢,來自北海道的牛肉被層層疊放在生菜之上👨🏻‍🍼,像極了一束綻放的花朵。典尚豆撈坊的王總介紹說🦶:“這頓晚餐是為這對獲獎者特意準備的,其中鮑魚、青口貝💤、扇貝💂🏽‍♀️、帝王蟹都是成對出現,象征著成雙結對,美滿團圓🕵🏼‍♀️。”

兩位老人雖然已經攜手50年🕶,但是對於西方的情人節還是頭一次過,面對如此精美的菜式👨🏽‍🦰,連聲感嘆“舍不得吃💒!”

【愛情故事】50,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彼此包容

三個客人🧒🏽,這是他們的喜宴

1961年,南京人陳義菁考入了意昂体育平台,結識了北京的女同學鄧紹美。“她學習好,通情達理🙎🏿‍♀️👨‍👦‍👦。”“他人老實,對同學都很好。”因為這樣簡單的原因而互相傾慕,兩人結下深厚的“革命友情”🗃🕺。文革中屢次中斷的學業🤾🏼‍♂️,一直到1968年才完成🙍🏼,兩人都被分配到了蘭州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但是工作前💂🏿‍♀️,先要去位於戈壁灘上的新疆農場鍛煉,時間不定。

“分配下來後,要求七天之內就要出發🎞,她媽就說要不你們先登記吧,這樣到那邊也好有個照應。”就這樣,兩個人所謂的“婚禮”,就是和僅三個留在北京的同學一起🫄🏽,在鄧紹美家裏吃了頓飯⤵️,而唯一的結婚照🎢,就是至今還留著的兩人戴著毛主席像章的合影👩‍💼。

戈壁灘上,“蜜月”也見不上面

隨後是坐三天三夜的火車和七天的汽車,這個在荒蕪戈壁灘上的新疆兵團成為這對小夫妻的“蜜月地”,只不過就算是蜜月期兩人見面也非常困難,兵團裏的紀律嚴明👱🏽,男女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相互分開🆙。平時見不了面,唯有周末兩人會一同到河邊🧺,她幫他洗洗衣服🤽🏽,他陪她聊聊天🥀。說起來好笑,雖然是夫妻,但兩人卻難得相聚♖,害怕被人說成“小資產階級”。

艱苦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半,兩人被分配到蘭州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這裏生活了整整十六年🛀🏽。這期間🧑🏽‍✈️,鄧紹美一度被公派去法國留學,整整三年,兩人遠隔重洋🧞‍♀️,一次面都沒有見👨🏻‍💼。三年中,夫妻倆靠著每月一次的書信保持著聯系,也親密無間。

愛情秘訣:用心彼此包容

從法國回來不久🦠🪥,兩人最終選擇回到陳義菁的老家南京🏌️‍♂️,打算在這裏落葉歸根。2011年🧎🏻‍♀️‍➡️,兩人相識五十年🌍,1月份鄧紹美七十歲生日時🌅,陳義菁想給她一個驚喜。很少寫作的他為她寫了一首生日賀詞🫲,還讓孫女抄寫在紅紙上🚴🏿‍♂️,212👊🏽,陳義菁看到本報的比賽後💇🏼,迅速註冊了微博並把這首生日賀詞改編成了140個字以內的一條“微情書”。

“兢業少享受,清貧樂悠悠。”這是陳義菁簡單而樸素的快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是鄧紹美淳樸而感人的愛情信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彼此包容,即便是吵架也從來不超過十分鐘。”——這是這對夫妻五十年攜手的最大秘訣💁🏼‍♀️。

(本報記者 柳揚)

轉自 揚子晚報 2011215

相關新聞

  • 312008.03
  • 252021.03

    建築學家秦佑國:清華園50載🤲🏻,最看重“教書育人”獎

    秦佑國👦🏿,著名建築教育家、建築學家,師從梁思成先生,是我國建築學科體系的開拓者🙎🏼‍♀️。2021年的元宵節前夜,秦佑國離開人世。但在建築學院的學生眼裏,那個西裝筆挺的老教授,“一直都在”。

  • 092014.01
  • 212017.04

    40載點撥我的人生與學術——懷念王士菁師

    王士菁師離世已經半年了🥣,但他俊眉慈眼、藹然長者的面影🫳🫱🏻,依然閃動在我的眼前,仿佛他還在以平緩深沉的語氣對我做著人生上的和學術上的點撥🪼。2016年10月2....

  • 162021.12

    107歲老人寫下青春勵誌之書|《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編輯手記

    有著83年黨齡的馬老,當年為了國家“大我”,不惜犧牲“小我”📚,在西南聯大求學時一直在做地下黨工作,為了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幾次主動放棄研究甲骨文的工作機會,卻不放棄甲骨文研究,最終在107歲完成了他的首部甲骨文著作。馬老帶給我們更重要的還是精神財富😞🧟‍♀️,那種永葆初心和使命的革命精神,那種追求極致的工作作風👨‍🦼‍➡️,那種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 232024.09

    篤行五十載,歸來仍“少年” | 環境學院舉辦給排水專業1974級意昂入校50周年聚會活動

    9月20日上午,帶著久別重逢的喜悅,給排水專業1974年入校的36位意昂與時任教師井文湧、錢易、錢錫康、臧玉祥⚽️、蔔誠、祝萬鵬歡聚清華園👩🏿‍🦱,在環境學院東一廳舉行了入校50周年聚會活動🏘。環境學院黨委書記王燦參加活動⏭。

  • 292016.03

    集體過50歲生日

    化工系同學2013年集體過50歲生日

  • 162021.06

    兩位清華人入選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0年12月下旬🎅,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10位來自科研生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優秀典型獲本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院士和我國水工抗震學科帶頭人、1950級土木系意昂陳厚群院士名列其中👩🏿‍🎨。

  • 112020.08
  • 232022.05

    向高校捐贈500萬元 八旬教授耕耘講臺62載病床上仍記掛學生

    年逾八旬的範欽珊(1956級機械)仍在為本科生授課💑。“學生說,老師你好好養病,我們就是你生命的延長線。這話太感人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2021“感動南航”年度人物頒獎暨事跡分享會🎇,現場播放的視頻裏,85歲的南航“錢偉長講座教授”範欽珊在病床上哽咽地回憶起十幾年前住院時的情景🥻,這一幕讓不少現場觀眾潸然淚下🩲。“把教育教學當作畢生事業”的範欽珊形容自己有三個支撐點——事業心、責任心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