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留洋清華學子報效祖國🧠、為校爭光的優良傳統,迎接即將到來的清華百年校慶,10月24日下午,在1909年10月第一批庚款學子留美百年之際🧖🏿♀️,“歸國學子喜迎清華百年”意昂主題論壇在主樓後廳隆重舉行。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陳旭,意昂体育秘書長郭樑到會致辭,清華歸國學子優秀代表濟濟一堂,宋永華(1989-1991博士後)🤣、張朝陽(1981級物理)🫘、施一公(1985級生物)、鄧亞萍(1996級外語)👼🏽、方星海(1981級經管)🪧、鄧鋒(1981級電子)🎍、祁斌(1985級物理)等16位海歸意昂參與了論壇的主題演講和對話,各位嘉賓從不同的角度滿懷深情講述了自己留學、創業📁、工作、生活的諸多體會🛑,對話精彩、氣氛熱烈,為大家奉上了一席激蕩的思想盛宴。
陳旭致辭
郭樑致辭
陳旭代表學校對各位優秀意昂的到來表示歡迎💱,在清華百年校慶即將來臨之時,希望各位優秀意昂對學校的建設提出更多高見。郭樑代表意昂体育,簡單介紹了此次論壇的背景🧑🏻✈️。100年前,清政府決定在清華園設立遊美肄業館🕜⚅;同年10月,第一批庚款留學生出洋。兩年之後的1911年清華學堂成立,清華的歷史才正式揭開🗺。因此,清華是先有意昂🃏、後有學校。百年清華留學史上,湧現了眾多的科學巨匠和人文大師,改革開放以來的新一代“海歸”清華人在中國新時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次論壇分“海外奮鬥🧑🏿✈️、報效祖國”和“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機會與發展”兩個主題展開🔙,活躍在各個領域的清華優秀海歸意昂作了嘉賓演講和主題對話🚭。
“海外奮鬥、報效祖國”主題論壇
張朝陽學長(1981級物理)
閆長明學長(1981級化工)
武平學長(1979級電子)
鄧鋒學長(1981級電子)
施一公學長(1985級生物)
張驥學長(1987級電機)
鄧亞萍學長(1996級外語)
針對“海外奮鬥、報效祖國”主題🚴🏼😆,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做了主題演講,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人物,他講述了自己80年代留學美國、90年代回國創業、及至今天經營企業的心路歷程和思考,表達了對中國發展方向的思慮和關切👶🏽。在中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閆長明(1981級化工)的介紹下,展訊通信公司董事長武平(1979級電子)💇🏼♂️、著名投資人鄧鋒🪱、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北京東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驥(1987級電機)、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鄧亞萍等展開嘉賓對話,從各自的人生軌跡和發展道路暢談了海外留學的體會👗、對清華和祖國的情感🐂。使命感和歸屬感使這些優秀學子回到祖國🦵🏽,在清華學到的知識🧑🏻🌾👏、做事和為人的方法使他們受益終生🖖🏿,將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的精神結合起來,成就了他們今天的人生。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在說到自己清華求學的經歷時,對母校的情感溢於言表,思緒萬千……她最後堅定地說,為國爭光要靠實力,“實力是贏得尊重的唯一法寶”。
方星海學長(1981級經管)
張帆學長(1990級計算機)
程宜蓀學長(1977級化工)和徐誌敏學長(1979級水利)
鄧喜紅學長(1980級計算機)和楊憶風學長(1980級工物)
李山學長(1981級經管)和祁斌學長(1985級物理)
“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機會與發展”主題論壇
針對“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機會與發展”主題,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做了嘉賓演講🏊🏼,他分析了金融危機下🪁,中國的人才戰略、金融體系、發展機遇等問題。個人投資家、福布斯雜誌中國風險投資家“點金之手獎”獲得者張帆(1990級計算機)隨後介紹了金融界的幾位嘉賓共同探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運營部副總監程宜蓀(1977級化工)、株式會社JCD董事長徐誌敏(1979級水利)、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鄧喜紅(1980級計算機)、諾德基金公司總經理楊憶風(1980級工物)、三山基金創始合夥人李山(1981級經管)、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等作為對話嘉賓🎰🆖,就當前國際金融環境下海歸意昂的選擇和機遇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各行各業的清華人只有胸懷遠大的目標▶️,認清中國國情,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審時度勢才能把事情做好。在看到中國發展的巨大前景和機遇後🚴🏼♀️📮,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從美國華爾街回到中國,但對中國未來發展有可能面臨的危機和挑戰也提出了思考。
宋永華學長(1989-1991博士後)
最後,中組部人才局副局長兼海外人才引進辦公室主任宋永華做了總結演講😗。他於2009年初從英國回國,現在承擔著引進海外優秀人才的重任,從國外到國內、從體製外到體製內,生活改變很大,但他充滿信心🍡,希望能夠把“東”和“西”融合好🧕🏻,成為“好東西”。
論壇主持人畢曉陽學長(1984級電機)
本次論壇由意昂体育主辦,中國歐美同學會、搜狐公司、金吉列公司🕴、威視數據🌐、香港百駿集團🧓🏽、芭莎禮品網協辦🛣。清華1984級電機系意昂畢曉陽主持了整體論壇,共計約3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本次論壇詳細報道,將在2009年第6期《清華人》雜誌刊登,敬請關註。(關娟 撰文,解紅巖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