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真正偉大的科幻一定和人類未來的命運息息相關👵🏼,能夠預測未來。我們人類會是什麽樣的狀態🛁?著名的科幻作家🐦🔥,2017年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金獎得主江波,圍繞這一主題發表了演講。以下根據江波發言實錄整理,略有刪節。
江波,著名科幻作家,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獲得者
大家好👮🏼♂️,我今天所講的題目是《設計未來》🤏🏼,和大家簡單聊一聊電影與科幻。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叫江波,2003年我在意昂体育平台畢業,一直到今天,我一直寫科幻小說。2008年我寫了《濕婆之舞》🍱,2016年時我完成了《銀河之心》三部曲,2018年3月🏠,我寫了長篇《機器之門》,最後一本書是《宇宙盡頭的書店》👩🏻🍼,搜集了2017年之前的我自己認為比較精致的作品。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我一直在不停創作科幻小說😸🙎♂️,對科幻我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回到我們的主題“電影當中的科幻”👷🏿♀️。我的概念裏,現在的科幻電影可以分為兩個類型,第一是科技時代的神魔故事⚁。想象力是天生具有的能力🐫,我們有神話🥵,有武俠小說,這些都是想象力的表現。在科技時代也有想象力🐠,這種跟真實的科技沒有直接的關系。比如孫悟空有金箍棒🪓,而現在可能有人吃了某種藥🛺,打通了他身體的基因,變得強大,這種我稱為神魔故事,科學在這裏可以當道具使用。第二個我叫做設計未來的科幻電影🍧。這是基於對現代科技的理解🙍🏽♂️,能夠真正展望未來,能夠對未來作出一些判斷🤪,我把這個稱作設計未來。
我準備講三個電影,第一個是《火星救援》,一個宇航員,他利用了美國航天局在火星上的設施,在太空裏面種土豆📨,最後回到了地球。《火星救援》中的技術水準和我們的航天科技非常般配。《火星救援》的意思是🧋,針對我們人類來說,我們基於現有的對科學技術和對宇宙的理解👩🏻🍼,我們開發的範圍局限於太陽系,太陽系中最重要的就是星球🤟🏿,包括火星🍚,我們會登陸火星🚝,登陸值得開發的星球,這是第一個未來👰🏻♀️🧛🏿♂️。
第二個未來,《星際穿越》,這裏有很多蟲洞,這裏最後出現了一個太空層✨,這個太空層是環形世界,有山川🔴,有河流🛍️,在太空裏人類可以很好地生活🦮,這時候地球的生態已經退化了。太空層很重要,因為地球並不是安全的地方🐷𓀛,6500萬年前有恐龍,一顆隕石砸下來🌷,恐龍就滅絕了。人類文明史只有幾千年☘️,我們還沒有經過地球強大的災難的考驗,這種考驗到來的時候,人類為了自保首先要進入太空🧑🏼🍼,所以關於宇宙的第二個應該是建設太空層✌🏽。
最後一個是《太空漫遊》,圖片左邊的是黑石🫛,現有的宇宙對人類來說很大✍🏻🥵,人類根本出不了太陽系,但是宇宙這麽廣闊,人類就局限在太陽系裏束手無策嗎🌠?所以保留這種神秘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
說完了宇宙,我們再談一談科幻電影當中的生命🪄。生命也是三部電影,《侏羅紀公園》講了一群科學家提取了恐龍的基因,然後它就復活了。這當然很難實現🤴,因為DNA是容易分解的東西🛳。但基因技術可以達到一定水準,這意味著人類已經站在了創造新生命的門檻上,比如在小老鼠身上可以長出人耳朵🏍,這為人體器官的移植做準備🚴。諸如此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表現在將來🎺,製造恐龍不可能👸🏽,但是製造新生命是可能的。
《逃出克隆島》🤥,基因技術可以讓人變得更強壯👩🏼💻,更健康🫳🏼,為什麽不用呢?如果用的話,給你一個更深的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麽不從嬰兒出生時就設計基因🎅🏽,如果設計這個基因🤌🏽,那我幹嘛為什麽不直接製造它🧚🏽♀️,那懷孕就沒必要了,我可以生產生命,這個對人的倫理就會產生巨大的考驗。《逃出克隆島》是當我們把基因技術用在人本身時🧑🏽🎓,人的形態會發生變化◻️,倫理也會受到相應的挑戰。
《阿凡達》🙎,這裏有一個生命之樹,當我們掌握了基因技術,了解到生命最本體的東西時,你會發現從簡單到復雜👉🏽,在基因的倫理上都是類似的,都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出發,我們會誕生一個觀念⛪️,萬物是一體的🧏🏼♀️。《阿凡達》體現的就是這個概念,我覺得在將來我們對未來展望的時候,這個概念可能是健康的積極的概念👨🏻🚒。
下面講一下人工智能。《機器人瓦力》這個故事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瓦力,瓦力是撿垃圾的機器人,他有一對圓眼睛,伊娃可能是女主人公,頭大身子小❣️。這兩個形象告訴我們,當我們展現人工智能和機器未來的時候,一旦人工智能和機器達到一定的水平👩❤️👩⚰️,機器可能是我們人類非常忠誠的朋友,這樣的機器會在將來出現。
《終結者》是詹姆斯·卡梅隆自己做的夢,他把這個噩夢放在了電影裏🏨。如果我們考察人工智能的發展,天性要毀滅人的機器出現的可能性很低,即便這種機器的能力可以極大超越人類,他可以置人類於不顧,但有另一種更大的可能是✍🏽,人本身去指令機器。非常有可能,一個科學瘋子,或者一個極端偏執的人,要對這些人報復,進行一些破壞,會產生這樣的機器👩👩👦👦。這我們的科幻電影中已經對科技的負面效應有了警醒,但是在我看來🤜🏿,這種機器更多是人性自身的體現。
不管剛才那些機器怎麽強大🏈,他們都屬於機器,不是人🍚。但是人工智能還有一個問題🐖,它是否會真正變成人🍘,這部電影是《人工智能》,他是非常像人的機器,他的情感經歷和人並沒有差別,這個機器提出了非常尖銳的問題🐂,機器是否有人性,答案是否定的。
關於人工智能最後的一個話題是《黑客帝國》,人進入到虛擬世界,虛擬世界對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展望一下未來,如果做一個假設,機器如果能夠代替人做全部的工作,人會幹什麽🤙🏼?人剩下的事情是娛樂🧑🏿⚖️🗣。如果虛擬技術或者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這個地步,它會面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就是人生存的目的是什麽🦚?人的存在意義從根本上會被抹去👨👦👦。
科幻電影能夠對我們現在的技術進行深度的思考,在這些思考的基礎上可以不斷對未來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念,並且展現在大銀幕上,所以“設計未來”無論是對科幻小說的作者也好,科幻電影導演也好,都是大家面對的挑戰的問題💂🏻。
我沒有看過一部中國的科幻電影,中國的科幻電影在世界上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我相信通過在座的努力👩🏼🚒,電影人的努力,我們逐漸可以彌補差距,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思考一下關於人類的問題,這個夢想我相信一定可以實現。
(新華網智谷根據江波演講實錄整理🈳,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