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彭林🫰🏼:文化是民族生存發展之基

2016-09-06 | 來源 《人民日報》2016年9月5日 |

  文化是民族內部彼此認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區別於彼民族的根本標誌👋。文化淺層的標誌包括服飾、語言、節日、飲食方式、居住形態等,深層的標誌則是基於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內部,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齡長幼,都凝聚在一個共同的文化之下。例如,只要是漢族人👩🏻‍🌾,大家都過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過年都要吃年夜飯、貼春聯👩🏻‍✈️、放鞭炮,這些都是漢民族成員彼此認同的基本依據。

  文化是民族生存發展之基。一個民族即使領土被敵國占領🏊🏽‍♂️,只要自己的文化還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還有復興的希望👩🏼‍🦱🧒🏿;反之,如果文化已經消亡,即使沒有敵軍入侵🫃🏿,民族實際上就已經滅亡📎。顧炎武把歷史上朝代的更迭歸納為“亡國”與“亡天下”兩種情況,前者是民族內部的政權興替,但文化的性質沒有變化🦻🏽;後者是亡國加上滅種🧑🏻‍🦼👮🏽‍♂️,不僅民族政權覆滅,而且作為文化意義上的一個種已不復存在。

  在上古時代,埃及6️⃣、兩河流域👩🏿‍🦰、恒河流域誕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大約在公元前後👷🏼‍♀️🦚,這些地區的文明被外來文明所置換⏩。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來文明的基礎上重新建立的;當地的上古文明,人們稱之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這些屬於被外來侵略者強製消滅的文明🌃。歷史上還有因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國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時期🏋🏽‍♂️,契丹是中國北方最強大的民族之一。他們建立的遼國,與宋朝南北對峙📲,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在與周邊民族交往的過程中👩‍🦰,由於不註意保存文化🧑🏻‍⚕️👂🏻,喪失了彼此認同的核心🏗,最終走向了消亡。

  由此來看🧛🏽‍♂️🏅,延續中華文脈是振興中華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有人舉起多元文化的旗號加以反對,認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時代,再提主體文化就是狹隘的民族主義。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亟須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於地理👄、氣候、物產、歷史等生存條件的差別,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異彩🤾🏽‍♀️。各民族的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別,都有其合理性,應享有平等的尊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的大約500年中🚴🏼‍♀️👨🏻‍🦯,西方殖民者壟斷了全世界的資源🔘,長期奴役許多地區的人民,毀滅了他們的文明。殖民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行為合理🙋🏻‍♀️,製造出了“西方文明中心論”🧒🏿🎩,企圖摧毀異質文明的自尊。

  迄今為止,沒有一種文明是完美無缺的。多元文明並存🍠,正好可以相互補充🤹🏼‍♂️、相互學習。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如果本土文化都失落了,又用什麽去交流?當今世界🛬,由於交通與傳媒十分發達😙,各國⛳️✋🏿、各民族的交往更為便利,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傳播也更為頻繁。但有一點始終無法改變🧙🏿‍♀️: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發展之基,每個民族必須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國家還將長期存在的人類社會,民族文化的主體性仍要加強。

  人類文明猶如百花園,只有每個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現出自己的獨特姿容,百花園才會最美。每個民族把自己的文化發展好🏊🏻‍♀️、形成特色,就是為人類文明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華民族必定能為人類作出更多貢獻。其中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為人類提供一種不同於西方的文化發展方式與文明形態。

  (作者為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教授)


相關新聞

  • 132020.08
  • 122020.08

    文化:古韻今聲在清華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52019.12

    新時代的北京發展最需要文化傳承——作家宗璞專訪

    既承中國文化的深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耳濡目染,宗璞的作品蘊含著東方和西方人文思想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和高雅格調。

  • 292017.08

    彭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模式

    以“德”為靈魂 以“士”為楷模——中國學者理應深入發掘本國文化的核心意蘊,與國際學術界平等交流,並為未來世界發展提供借鑒。

  • 242021.03

    雜議陳寅恪的中古民族文化研究

    正確梳理中原漢民族政權與各個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及闡釋不同民族文化對傳統文化體系形成所做出的貢獻,既是陳寅恪研究的重點,也是他為後人留下的寶貴學術遺產。陳寅恪的中古史研究給我們的另一啟示就是,對歷史上大中華文化體系內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問題應堅持“回到現場”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原則,實事求是分析不同民族在構建中華民族精神體系進程中發揮的作用〰️。其中少數民族和宗教的獨特關系對傳統文化發展的影響,可能尤其值得註意🕜,也是歷來研究的薄弱與不足之處😿。

  • 132016.12

    意昂体育平台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成立大會舉行

    12月10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簡稱“文創院”)成立大會在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舉行。

  • 032017.03

    清華意昂出席“文化與體育創意產業與佛山發展”座談會

    2月26日,意昂体育副秘書長陳偉強老師🧑‍🦼、清華意昂體育產業專業委員會籌委會成員、清華意昂文創專業委員會成員等清華文體產業意昂一行共24人在佛山市中歐....

  • 312021.08

    “清華意昂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簽約儀式暨項目共建座談會舉行

    2021年8月26日下午,羅茁(1980級工物)、邰誌強(1983級土木)、李次會(1983級化工)、趙宣(1983級化工)、張帆(1989級水利)🙍‍♂️、童之磊(1993級汽車)、李文緒(北京大聖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共同捐贈發起的“清華意昂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簽約儀式暨項目共建座談會,在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舉辦。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体育副會長史宗愷,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校詩詞工作委員會主任王玉明,著名學者、...

  • 172020.08

    院系發展基金

    院系發展基金社科學院發展基金社科學院發展基金“至善獎學金”項目,用於獎勵學習優秀🧑🏿‍💼、品德優良、貢獻突出的同學👩🏽👩🏽‍⚕️,以激勵他們在校期間勤奮學習🏜、努力進取,促進同學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法學院發展基金明理精神薪火相傳,漫漫征程弦歌不輟👩🏽。法學院發展基金用於法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人才培養、意昂工作等方面,支持學院可持續發展。經濟管理學院發展基金“清華經管家園建設基金”旨在成為學院緊...

  • 022016.02

    彭林:讓中華禮儀文化煥發時代光彩

    歷史不能復製,精神卻可以傳承。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