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夏天🚗,我有幸邁進了清華的大門,來到了化學系,第一次結識這麽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同齡人,既興奮又緊張。化學系這一屆新生一共有47人,其中女生12人,在清華各理工院系中算是女生比例很高了。女生宿舍四人一間📤,我們這12個女生就正好分住在6號樓一樓的三個房間裏,朝夕相處,成長與共🤲🏻,歡笑淚水🌪,各自精彩🚶🏻。
記得大一那年校慶時🧏🏿,有位白發蒼蒼的意昂敲響了我們125房間的門,我們把她請進屋之後🤾🏼♂️,她告訴我們她已畢業45年了,而這個房間正是她當年的宿舍🔀。1997年的我們既沒有手機也沒有相機,沒能跟她合影留念,甚至都忘記問起她的名字🧶,但心中只覺得她一定是那個年代的中流砥柱國之棟梁,身後有無數的故事。作為一個清華小字輩,我們由衷贊嘆老一輩清華人對清華的深厚感情,希望自己在畢業多年之後也能有此一行故地重遊。時光流轉,畢業20年了,昔日的6號樓也已推倒重建,但帶不走的是樓裏曾經發生的點點滴滴,和三個房間裏那12個女生最真切的青春記憶。

我們的大本營——化學館𓀅🧙🏽♂️,實驗課前來個集體合影

大一的時候同學們去歷史博物館參觀,迎接香港回歸
我住的125是個溫馨友愛的宿舍。我們宿舍的劉宇宏是個北京姑娘👱🏿,家就住在中關村。她外表英姿挺拔💸,眉宇俊麗清秀,是個運動達人,愛冒險愛探索,好像什麽都不怕🧜🏻,非常有個性有魅力。因為家離學校近,周末節假日經常回家住,所以如果我們有校外的女生朋友過來,或者班裏男同學的女朋友來清華玩需要留宿,跟她打個招呼,劉宇宏總是很爽快地把自己宿舍的鋪位讓出來,從不猶豫,頗為俠肝義膽。
劉宇宏的上鋪是來自福建的金婧🕯👷🏽,宿舍裏的另一個運動達人✈️,同時也是音樂達人,科研達人,連年GPA冠軍👮🏽,名頭多得不得了,是整個年級神一樣的存在🎀,更是一個漂亮可愛到骨子裏的小姑娘。當年我坐在宿舍裏盯著難啃的高數作業一籌莫展,而生病在床的金婧隨便看了一眼就說“我做出來了”。要知道那時我張大嘴巴抬頭45°仰視她的表情絕不是因為她躺在上鋪➜。金婧的傳奇數不過來,C語言編程考試時抽到最難的一組題,同組其他同學絞盡腦汁之際她已輕松搞定,還留下了那句經典的口頭禪“我太佩服我自己了”。弄得男生們都恨不得在宿舍給她立一尊雕像,因為我們也太佩服她了。如今,傳奇還在繼續🛏🤾🏿♂️,她現在在某國際著名化工公司擔任能源部CTO⚫️,用自己的才華撐起更大的舞臺。
楊玥是我的上鋪,一位來自貴州的仙飄飄的小姐姐📗。我們12個女生裏的第一高度𓀗,聘婷窈窕,長發飄飄🏋🏽♀️,雪白小臉上戴著一副細邊眼鏡,文文靜靜,笑起來把周圍空氣都照亮了。楊玥從小學習中國象棋,在貴州時就多次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在清華也是校隊成員。她英語非常好,一入學就從清華英語三級讀起,課堂上和老師對話行雲流水,我的水平是沒機會跟她一起上英語課了,只是在跟她一起考G考T的時候才體會到那種望塵莫及的感覺。不過大學四年楊玥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她對辣椒的鐘愛👰🏻♀️,作為辣不怕的貴州人,每次放假她都會從家帶來一罐辣椒面,吃雞蛋蘸,吃米飯蘸,居然我看到有一次她吃香蕉都蘸辣椒面,讓我嘆為觀止🌾。

125宿舍在圖書館前💁🏽🥣,笑靨如花🫴🏽,期待有朝一日再聚清華,原景重現
大學期間有一次調了宿舍🚜👩🏿✈️,我從125搬到了122🧑🏻🚀,從下鋪搬到了上鋪。我對面的上鋪是王海燕🎀,一個做事不緊不慢👂🏼,卻什麽都沒落下的山西女孩。慵懶如我🧑🏻,和她一拍即合,我們一塊兒在食堂開門第一刻去買飯,自稱“食堂女神”🫶🏼;一塊兒逛街🕵🏿♂️,買同款帽子和鞋子😭;一塊兒拿著小相機在校園各處擺pose💃,留影留念⌨️;一塊兒去吃學校周圍的飯店🧖🏻♀️,有次一個和我們一起拼桌的小男孩吃完臨走還禁不住回頭對我們來了句京味十足的“哎呦餵,你們倆可真能吃啊”。我們還約定畢業工作賺錢第一個月給對方買禮物,她送我香水,我送她口紅👰♂️,即使用完了👩🏽🚀,瓶子和盒子也得終生保存,並立字為據♜,簽字畫押。香水和字條我現在都還收著呢➜!
王海燕的下鋪是郭成蘊,遼寧大連人,我的東北老鄉,和楊玥並列化學系6字班女生第一高度,為人也和其身高一樣----大氣🌀!有著一雙洞悉一切的眼睛,超級敏銳細膩準確地看人看事。她經常給我們講她高中時代學校裏的一些“江湖故事”🧏🏼♀️,同學們的小心思在她的生動講述裏猶如畫卷一樣徐徐打開,一覽無余。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有什麽大事小情也喜歡跟她問個究竟,她總是那個能在紛復萬千中高屋建瓴指點迷津的人,真乃天生的領導者和引路人🔜,活得特別通透。
我的下鋪是渾身仿佛上滿了發條的鐘甄,湖南妹子。她床頭有一個巨響的大鬧鐘,每天6點多叫她起床,順便把我們仨也給鬧醒了👨🏼🎓。不同的是,鐘甄同學聞雞起舞👨🏿🏫🤸🏼♂️,梳洗過後跨門而出迎接新的一天,而我們仨則翻了個身,繼續睡個回籠覺直到自然醒🗼。而每天晚上,她又總是在熄燈之後馬上就要鎖樓門時才回到宿舍🚱,摸黑完成睡前整理工作,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其實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鐘甄那時都在忙些什麽,為什麽那麽有動力,感覺甚是神秘⭕️🧅。畢業後她留學📊,轉學,轉行💮,海歸,跳槽,創業,一路下來,風生水起👩⚕️,異彩紛呈,就像當初她的那個大鬧鐘一樣,一刻都停不下來🐕。我雖然現在沒機會親眼觀摩她的精彩生活,但至少見證過她的學生時代是如何開啟這段精英成功之旅的。

入學後的第一場大雪𓀃,南方的同學們激動得不得了🧜🏼,打雪仗衣服都濕透
其他的女生我沒有和她們同宿舍住過,但是她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色彩,同學一場,受益匪淺。
李雪是個來自陜西西安的乖乖女🧑🏻💼,一入學就是黨員👩🏼🦳,學生幹部,做事特別認真,上課永遠坐在第一排。考試前要是能和她上幾次自習🛤,比去老師的答疑還管用。關鍵的是🈚️,她還特別風趣幽默🦼,化學系的新年晚會上反串陜西小品《王木犢》,博得滿堂喝彩🧜🏽。李雪的性格特別開通,遇事想的很開🚣🏽,活得很瀟灑🤦🏼。她的心態好到了考GRE那天早上還睡得賊香🧢,多虧同宿舍的人叫醒她才及時起床📋。畢業20年後的今天,陰差陽錯,我和李雪跨越了半個地球居然還成了一個公司的同事,緣分非淺啊🤾🏿♂️👙!
張引是我們12個女生中另一個神一樣的存在🫔,也是來自貴州的女孩👝,大方潑辣🤖,唱歌跳舞樣樣精通👩🦽➡️,腦子反應極快,嘴永遠都停不下來,有她在就從來不會冷場。軍訓時和男生們大侃足球,運動場上給同學們加油打氣,感覺就是人未到聲先到。系裏班裏組織活動,找她就對了🏊🏽,她總是有無窮的點子👰🏽,運籌帷幄,用人得當🌮,只有成功,從不失敗🤟🏿。張引超有經濟頭腦,國慶放假期間別的同學要麽留校泡圖書館上自習,要麽外出遊玩訪親會友,她卻在校外找了個做文字編輯的短期工作,小賺了一筆✪。之後🧑🦳☠️,她也非常仗義地請我搓了好幾頓,還在她的出租屋裏給我慶祝生日🏊🏿,至今記憶猶新。毫無意外🤾🏿♀️,畢業後她轉戰商界🏈🏄🏼,縱橫捭闔,遊刃有余👩🏼🌾,是又一個成功的精英人士。
付艷是我真正的老鄉🫰🏽,吉林人,聽她說話我就覺得特別舒服。她個子不高,小巧玲瓏,面容精致,是典型的滿族美女。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其實內心非常堅毅🥿🔰,百折不撓。她學習很認真,晚上還經常鍛煉到很晚才回來👨🏿🔧,就是那種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的典型代表。由於我們後來讀博士又在同一所學校很多年,加之目前我們從事的行業有密切的聯系🙅🏻,所以時不時打個電話問候一下,聊聊工作🧋,聊聊生活🫶🏻🙆🏻。老朋友,一切都好吧!
孫曉偉是個山東美女🧎🏻♀️,說話柔聲細氣,不過性格還是很果敢的。雖然她已有天然高挑身材,但還是非常嚴格自律,不知不覺中我們猛然發現,咦,孫曉偉什麽時候把自己鍛煉成一道閃電了🚦💆🏽♂️!她就是有那種不經意間就讓你大吃一驚的魔力💆🏼♀️🧜,就像她平時都沒見怎麽學習,成績卻一路領先一樣🪑,這就是天資聰慧難自棄吧。
葉昉也來自福建,是我們12個女生中的“先行者”,她總是用自己的行動帶領我們認識未來的路都有哪些方向。她是我們這些人中第一個在大學期間談戀愛,第一個準備出國留學,第一個考G考T以及考那些我甚至都叫不上名字的各種資格考試。她總是想在我們前面,走在我們的前面,開拓我們的眼界之後,轉身又去思考新的方向。有時候我就想🍼,葉昉是不是小時候也學過下棋👮🏼♂️,走一步👷♀️,想三步。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我自己了,我可是這12個女生裏最重量級的大姐大----體重最重,生日最大。我倒也沒什麽特長,就是喜歡偶爾寫寫文章📭,字寫得也不錯🛝。可能是拜我喜歡寫東西所賜☔️,我的課堂筆記、實驗報告等等都做得比較好,經常被同學們借過去參考借鑒。記得有一次上《社會主義概論》課,老師為鼓勵大家課堂積極性,讓全班同學投票選兩個人考試免考直接給優秀🚅。因為我的課堂筆記記得一絲不苟,清清楚楚,高票獲得了全班唯二的免考資格,幾乎是每個人都給我投了一票,讓我感動莫名,把我的筆記獻給全班,並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更加認真地給同學們記筆記。

畢業前夕在清華園📬,共話今朝與未來

化學系2000屆全體女生畢業合影
請原諒攝影師同學的技術,差點兒把邊上的同學給拍丟了🤸♂️,估計是女同學們的光芒太耀眼🙋,激動得手都抖了
時光荏苒,20年不算長也不算短🧎🏻♀️➡️,20年前的記憶有的已經模糊🤷🏿♂️,有的還跟昨天一樣,抱歉我不能一一記錄下來,期待下次校慶我們一起來回憶🫃🏽。感謝生命中有你👳🏼,我親愛的同學們⏫,我親愛的姐妹們👷🏽♀️,認識你們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田野😫,化學系96級化學62班🥕。2000年本科畢業後繼續在化學系學習,2003年碩士畢業。2007年普度大學博士畢業👼🏻,先後在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等製藥公司從事藥物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