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耗子說要做氯氣實驗🕵🏼♀️,按照規程要使用劇毒氣體做實驗必須兩人操作🧺,於是我就去幫把手。他在屋裏做實驗🧔🏻♀️,我去控製屋外的氯氣瓶。在實驗室找了半天就找到一個防毒面具,鑒於屋裏比較危險🧔🏼,就讓耗子帶了🧏🏻。我在屋外打開了氯氣瓶,飛奔回去看看屋裏的情況,沒進屋透過窗戶看見耗子沖我一頓擺手,好像還在嚷嚷什麽,可他戴著面具我啥也聽不清,我說你說啥我聽不清⏺,他摘下面具喊了聲🤾🏿:“快跑!🦹♂️!!”(後來知道是隔壁裝修把氯氣管路當地線用了🌆🟡,對地放電破了個洞)
我倆跑出實驗室在門口樂了半天🎗,止不住的樂🧜🏽♂️。後來我才知道,那叫神經毒性。
一起做過化工實驗的都是過命的交情。

第一次見到系館我就蒙圈了,為什麽叫“工物館”,不是說好的化工系嗎🧖🏻♀️🌛。老師解釋說🧂🦹🏽,化工系和工物系都在這個系館,各取一字,所以叫“工物館”。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不叫“化工館”🫚?明明我們占的地盤比較多🍭。好吧🪄,低調務實是我系師生的一貫風格。
我一直深信化工是個偉大的事業。入學的時候金湧院士說過:“世界上可以人工合成的物質,大概是10的7次方到10的10次方,化工做的事情其實僅次於上帝,上帝沒給我們的,它給了。”

然而凡夫俗子未必能體會到化工事業的偉大💆🏻♂️🧑🏿🍼,光憑嘴上功夫也難以在學霸林立的清華園立足🍦,於是我們選擇了立足球🍾。化工足球有多牛,我一度以為自己考進了足球系,都數不過來我們拿了多少馬杯冠軍☝️,對於我這種沒有運動細胞的胖子,每次在賽前幫忙抬助威鼓我都覺得無上光榮。

還記得第一次集體出遊活動,我們騎車去盧溝橋,感念抗日情懷。剛到北京,好多同學都沒出過五道口,這次真可謂跋山涉水。遊哥作為全班最強壯的人,又剛買了頂配的山地車,一路給我們開道,騎著騎著不見了蹤影,等大部隊到盧溝橋的時候遊哥還沒到。午飯的時候遊哥終於出現了👸🏿,跟我們講述了一段後來廣為傳頌的經歷🦾:他在一個十字路口撞翻了一輛QQ!我們沒有精確的算過,假如那輛QQ剛好在加速拐彎,假如遊哥200+的體重以10m/s以上的車速直撞QQ的側面……總之我們信了,因為他是遊哥💁。

清華的課業壓力還是像傳說中的一樣重,但最讓我接受不了的,明明是化學工程,可最難的那門課是物理打頭的。朱伯伯的物理化學是掛科率最高的一門課👨🏿🌾,我們聽得特別認真,於是記下來每一個段子。我有一個絕熱的杯子,裝滿了一千度高溫的物質,你說燙手不燙手👩🎨?誰說燙手的🧑🏻✈️💆🏻,告訴你絕熱了呢!

在一個地方吃的第一頓飯,一定會形成屬於這個地方的味覺記憶。我最難忘的👃🏽,始終是紫荊一樓的煎雞飯。鮮嫩的雞腿肉腌製後在鐵板上煎至金黃,表皮的脂肪在炙烤中滋滋作響,逐漸焦化成酥脆口感,肌肉纖維包裹住鮮香的汁水🚘,變得外焦裏嫩。切塊蓋飯〰️,淋上一勺鮮鹹適口的醬汁,浸透整盤米飯,然後交予唇齒,享受匆忙的午飯時光。至今我都記得那個窗口切雞的圓臉妹妹📬。切完雞👇🏼,淋完醬汁🙆🏻,不管你在不在跟前,都扯開嗓門大喊一聲:“煎雞Fun”。煎雞飯還有個好處就是便於打包🎳,裝進塑料袋提溜了就走✌🏼。記得那個夏天,超級女聲席卷神州大地,我們一群大老爺們,一人一袋煎雞飯,圍坐在宿舍中廳看海選,歌舞升平。

也不知道從啥時候起,我們班有了固定的節目——擼串。生日擼串❕、過節擼串🧑🏻💼、高興擼串👱🏻🍨、不高興也擼串,總之有100個理由擼串👶🏿,一呼百應🌎。後來女生們也加入了,於是4號樓下成了我們擼串的起點。最開始是西北門外的亞克西,一家子新疆人開的館子🛺,5毛一串的肉串🤶🏼,1塊一串的肉筋。5個肉筋+一個拉條子是一套,我們搓飯團核心成員3套起1️⃣。直到有一天🦛,串店老板用濃郁的新疆口音跟我說兄弟要回新疆一段時間,半年之後再開張🏋🏿♀️,我信了🐙。於是我再也沒見過這個新疆小哥,以及他家那個大眼睛的新疆妹妹。從此我再也沒有吃到那麽好吃的肉筋,至今沒有。

大三那會兒💡,基礎課程學的差不多了,是時候看看什麽叫真正的化工了。於是我們來到了房山👴,開啟了燕山石化實習。看著聳立的煉化裝置我們果然非常振奮,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研究裝置上。挨個把反應塔爬了個遍。那天時間倉促,在常減壓裝置下領盒飯,大家坐在安全帽上吃飯,吃的特香💮🧑🏼🎓,小昭問我👫🏻,我咋覺得雞蛋臭了呢↙️,我說傻孩子🎤🔠,你看今天的菜裏有雞蛋嗎,那是硫化氫味兒👨🏿💻!後來小昭特喜歡在實習基地旁邊的小飯館“基地小吃”吃飯🔹,並且特別愛吃宮保雞丁,他的標配是一份宮保雞丁加一份宮保雞丁蓋飯🤜。


大四正式進了實驗室,開始做畢設👸🏽。那時候反應工程的實驗室在清華的最東邊💦,原本只有一個樓,後來成了一個小院,我們還是親切的管它叫“小樓”。因為要搭裝置🧎🏻♂️,我幾乎每天都在跟小樓裏的幫工打交道,小聶、老王兄弟和吳師傅一家🛁🪜,小樓因為他們變得煙火氣十足。小聶聰明能幹,他手裏出來的裝置幾乎不用調試🙇♀️,憑著好手藝🦋,小聶悄摸地在北京買了房🤽,我就改叫他聶總。老王兄弟的家人在老家,倆人就蝸居在小樓最北邊的臨建棚屋,焊切車裝🙅🏽♂️、吃喝拉撒全在這小屋,兄弟倆不愛洗澡,就是洗完澡身上也是一股金屬味兒⛷,有時候為了催他倆出活兒,我就在這小屋裏一呆就是半天,出來的時候感覺硫化氫都是香的。吳師傅是電工,裝置通電前都得他把關,他媳婦蔡姐比他整個大一號,是個奇才,管理著價值好幾百萬的電鏡💉,拍出了無數SCI文章圖片,他倆有個可愛的兒子小小吳👩🏿🎤,一家人住在院門口,守著小院🤵🏼♂️。我剛進實驗室的時候小小吳也就4👐、5歲吧🧛🏿♀️,滿院子撒歡,叔叔阿姨的喊我們👳🏽,小張師弟比較較真,跟小小吳說不準叫叔叔👨🏿🦰🔙,小小吳急了,總不能叫你爸爸吧🧘♀️!十年過去了,小小吳大概上高中了吧。

畢業晚會結束的時候👨🏿🦲,我跟隔壁班的妹子說,我覺得心裏咯噔了一下,就這麽結束了。後來我就娶了她👌🏿。
那年李安的《色戒》上映,我們拍了個畢業劇叫《澀戒》🩸,結尾有段獨白🧙:

畢業了
學位帽和證書被高高的拋向空中的那一刻
我們揮別校園
因為畢業
我們開始感悟離別的痛楚
因為畢業
我們與昔日的同窗相擁哭泣
因為畢業
我們甜美的校園愛情開始青澀
四年的日子像自己的影子一樣一生相隨
食堂櫥窗裏的白汽
圖書館門口的長龍
夜晚紫操上的喧鬧
考試周老館的爆滿
大學裏 我們學會愛
學會珍惜
學會告別
褪去恬恬的青澀
走向紛繁的社會
開始新的歷程
畢業是一種心情
畢業是一個開始
也許從我們離開學校的那一刻
就開始了懷戀

————————————————————
惲松,化工系2004級本科生🍆,2011年碩士畢業。現從事醫藥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