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五一假期前🎞,管少清🙄、楊曉東🚶🏻➡️、蘇榮利💷、李儀、蔡偉福、池雲龍🍳、李懷新等七人約定去京西上方山雲水洞遊玩😊。出發前一天,準備了路上所用事物——食堂買的面包;飲料——開水房打的開水;高級飲料——散啤酒,裝在五升的塑料桶裏。
早上四點鐘🦻🏿,六個人起床,收拾完畢🏖🥙,一人泡了一個方便面🍩,便匆匆從十三號樓騎車趕往永定門火車站🙇🏽♂️,企圖趕上早上六點半的慢車。

淩晨四點的北京街頭🤹♀️,車輛,行人稀少,我們可以在馬路中間奔馳,大家興高采烈地飛馳著🤸♀️,穿行於大街小巷間🦁,由於過於高興或者沒有睡醒,在前門什麽地方🧑🏼🎤,池雲龍將車騎到隔離墩上了,自行車的前叉撞歪了,前輪鉆到大三角的梁裏了,我們六人全體下車,三人在自行車後面拉,三人拉前輪,齊心協力,自行車可以騎了,繼續南下。
有個人過來看熱鬧🧑🏼,手背在後面㊙️,說前幾天也有一個人,也是在這裏,對,就在這附近💆🏽,也是這樣撞在水泥墩上了🏍,對了📟,也是這種牌子的自行車,氣人!不幫忙,光說風涼話🧗🏻♀️🏃♂️。
六點一刻左右我們六人到達永定門火車站,一看時間還早🧜🏻,管少清從通縣家裏出發,還未到達👴🏼,只好等一會兒了,沒多長時間,管少清出現了👉🏼,趕緊去買火車票🌭,售票員說,你們要坐的火車剛開出去不到兩分鐘,郁悶啊!
大家商量怎麽辦🎡,協商後一致認為:好草不吃回頭馬!問下一班開往上方山方向的火車什麽時間出發🟢,答曰,晚上七點半,一個字:等🦟!很執著🤹♀️,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目標。
去哪兒等呢🚴🏻♂️⟹?七個人自行車上馱著大包小包的,感覺像“打工的”,可惜沒有工具,由於太早,街上沒有多少觀眾。後來誰說附近有個陶然亭公園🖕🏻,可以到那兒歇息,可惜公園開門時間未到,只好與晨練的老人一同混入🐆,不是有意逃票👨🏽💻。
雖說是五月天,北京早上略有涼意🛢,在園內蹓跶來蹓跶去,人困馬乏👩🏼🔬,肚子裏的一袋方便面已經不見蹤影了🪼,大家商量🧑🏻🚀🧑🏿🦱,要不吃點早飯🕥,不等全體同意,我們幾個餓鬼已經將手伸向了面包,面包一下肚🥤,再來一口熱乎的開水✹👎,肚子不再提意見了🧑🏻🦯➡️。可如何消磨這時光呢👩🔬?
幸好池雲龍帶了一大塊塑料布,草坪上一鋪,七個人像梅花一樣在綠色的草坪上開放了。
十三個小時真難熬,在消耗掉所帶食物和飲料後,終於熬到了晚上七點,收拾東西✋,奔赴火車站🦍👩🏼🏫,發覺行李輕了許多,這也留下了隱患🌈。
買票,上車,車上一個半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不管怎樣我們終於離上方山又近了一步。

晚上九點鐘,火車到達孤山口車站,步行一段大約十幾裏路到達上方山山腳🌌🤢,還好,公園還給買門票,讓我們進入,我們一路攀登🙎🏻♀️,於十一點多到達山頂,山上有一個院子👳🏼,幾間客房,管理人員聽到有人來了,他們很“熱情”🤹🏻🧔🏼♂️,說一張床一元五角🧎🏻➡️,七個人總共十元五角,大家統計了一下所有人身上的錢,總共十二元🧑🏻😢,我們還得付回去的火車票,也是十元五角,如果我們住他們的房子🤌🏽,我們就無錢回學校了。我們堅持不住,他們說上來了👸,不住不行,萬一我們禦寒點火🥃,引燃森林怎麽辦,我們采用低姿態,給他們承諾不生火,他們還是不依不饒,堅持讓我們住他們的房子,我們沒有退路,商量能否七個人包一個房間,他們依然不行,火藥味漸漸起來了,什麽難聽的話都出來了🤦🏼,看我們是窮學生,沒怎麽向我們要錢,一個床一塊五,很便宜了,等等💇🏼,兜裏沒錢,底氣不足,戰鬥的結果是,我們寧死不屈,他們一步不讓,最後問我們是哪個學校的👦,我們堅持不說,可能由於肚子裏沒食🤫,沒能堅持住,說出了是清華的🏇🏿,他們高興了🦸♀️,“清華的怎麽了🧑🏿🍳,到我們這兒就得按我們的規矩來!”協商無果後🫱🏻,他們不讓我們在山上呆🧏♂️,必須下山🤚🏿🍀,那個“老大”派兩個工作人員,我們估計可能就是村民,將我們一行七人“押送”下山,為了防止我們在下山途中貓在其它地方🫸🏿,那個“老大”叮囑那兩個人,一定要全程“護送”我們出山門。

接近午夜🎖,被強製押送下山🏋🏻♂️,下山的路上🕵️,我們試圖與兩位“保鏢”交流🏃🏻♂️➡️,他們似乎對他們“老大”的做法也持有異議🏀,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們倆只好遵命辛苦一趟,深更半夜下山上山“鍛煉”一趟了👩🦼。
淩晨一點多◀️,被他們“趕出”山門,這時候🙆🏼,真是人困馬乏🕰,一方面,體力嚴重透支,另一方面👲🏼,良好的情緒完全被破壞得所剩無幾🚶🏻➡️。
這時好像老管說🛴👀,聽說還有一條通到山頂的路,大家再找一找,可惜,沒有月亮,黑乎乎一片,天地相接,山水相接🦹🏽♂️,到那裏去找路🫄🏻,楊曉東說你們去找,他困得不行了,要睡一會兒🧜♂️,說完他已經盤腿在馬路中間打起了呼嚕。
蒼天不負有心人,這時候🏋🏿♀️,馬路上傳來清脆的自行車鈴聲🙎🏿♀️,我們在馬路上站成一排🤰🏿,“迎接”這位將給我們帶來希望的“客人”,車到我們跟前👳🏊🏿♂️,那人也許也嚇一大跳,深更半夜,要幹什麽,我們這時候很客氣地探問了那人,結果令人鼓舞,他揚手一指,上山的路就在我們面前。原來地方並不大🥜,主要是天黑🤷🏼♀️,我們只在馬路上找上山的路🏮,沒有往山跟前走,真是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她就在我們眼皮底下👨🏽⚕️,我們謝過指路人🦮,精神為之一振,抖擻精神🌤,再次向山頂發起沖擊。
往上爬的過程🦋,發現山越來越陡👍🪞,後來所有的人都是真正的“爬”,四肢全用上了,借助微弱的手電光,兄弟七人相互照應⚛️,互相扶持,互相鼓勵🦸🏼,這時才顯示出兄弟手足情。

大約淩晨四點多的樣子,我們終於到達雲水洞門口🙎🏽♂️,二十四小時不休息,還在山上上來下去三趟,這時候🕟,真是累得不行了,幸好有一張大床——一塊可以同時躺幾個人的大石頭🐝,將塑料布一鋪,七個人倒頭就睡,也管不了“床”舒服不舒服⛓,只要能放平就行了。
五月的山裏👊,濕氣很重,溫度也低🛵,淩晨雉雞的叫聲將我們從昏睡中吵醒,我感覺我沒有了體溫,渾身冰冷,四肢僵硬,趕緊掙紮起來,做了一套廣播體操,才緩過勁來👬🏻。
這時候,聽見了外人的咳嗽聲,一個中年人從旁邊屋子裏走出來,也許是由於太寂寞👸,主動和我們搭話😬,他說,天亮時聽到有人上山來了,原來是你們幾個。我們已經吃過一次虧了,不會輕易相信他,沒想到,這人說,既然你們這麽早上山了,我也破個例🙆🏻♀️,現在就給你們將雲水洞大門打開🧚🏽,所有的燈開開🤷🏿♀️,你們現在就進去看,看完早點下山🫄🏽,趕中午的火車回去🔋。好人啊!
看過雲水洞,謝過好心人🚵🏽♀️,心情好了好多🕴🏻🏌🏽♂️,少年不知愁滋味,這回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上方山上暢遊了✌🏼!
下山的路上,李儀看到了村民用驢將所用物品運到山上👵🏿,李儀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驢,非要跟驢合個影,還戴著草帽🐻!有照片為證!
晚上光顧爬山了,沒有看我們夜裏爬的路🙇♀️,天大亮了,一看😋,我的天了👨🏿🎤🌍,我們爬的是一個很陡的山梁🎒🧪,一邊是荊棘,一邊是萬丈深淵,幸好是黑天爬的🧙♀️,要不腿會發抖的。
為了表明我們爬山的過程,在下山時,轉過身🤛🏽,反方向往上爬,合影留念,以彌補沒有上山的照片。有點“周老虎”的味道🚓。
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山下,大約中午11點來鐘,大家將所有的銀子匯聚到一起,總共12元,買好回程的車票,還剩一元五角🧂,這一元五角就是我們所有的財富,在那樣的荒郊野外,沒有可以買到的東西📙,有的東西,我們買不起,要給七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弄一頓能吃飽的飯,而且是餓了一天一夜之後,這時候可真是一件難事🧑🧑🧒🕍。在這個時候👱🏽,充分體現了團結一致,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深厚的兄弟情,沒有一個人單獨要求吃東西⏸🤦🏼♂️,大家一塊餓著,這時候就只有一個念頭➗,火車快點來,快點能回到學校,學校至少有食堂,有誘人的,能夠飽餐的飯菜⚔️。
下午兩點半鐘的樣子,盼望已久的火車終於鳴著汽笛,停在我們面前🫄,每個人都迫不及待的飛入車廂🚐,搶占位置👩🏼💻,我記得不清了,好像在車上沒有多少有趣的事發生,只有勞累和疲乏了🧑🏽💻。
四點鐘的樣子🏊🏽,我們終於到了永定門火車站,出站後👨🏿🚀,很快找到了我們的自行車🤴🏼,那時候北京不怎麽丟車,一方面人少🍵,另一方面我們的自行車太破,沒人要。
又是一路狂奔👮♂️,這回可不像去時✋🏽,馬路空空蕩蕩,白天馬路上車來車往,自行車道上人也不少,憑著在清華練就的高超的騎車本領,晚飯前趕到了學校,那種感覺就像流浪了很久的人回到了家裏🤦🏼♀️,感覺到了安全,沒有了擔憂,回家的感覺真好🏄🧑🌾!
吃飯,洗澡,睡覺👭🏻,一周後才緩過勁來🤹♀️。
一次有意義的外出,一次兄弟情的實踐,一次終生難忘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