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薛德榮:拼接記憶的碎片

    2016-11-09 | 薛德榮(1970汽車) |

    為紀念我們進校五十周年👻,同學們決定全班每位同學寫一篇文章,回憶個人初進清華前後的一些往事並匯集成冊作為進校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於雙手顫抖十余年,現如今愈加厲害,書寫困難🌊,又不會打字,何況五十年前的事情🍟🙋🏿‍♂️,腦海裏殘存的只是些模糊的粗線條,很難表達完整清晰。所以遲遲未動筆🧛🏿‍♂️。無奈,“主編”一再催促💾,再不寫真是說不過去了。於是清晨三點起床,開始用那不聽使喚不停抖動的筆🤢,把五十年前記憶的碎片,慢慢地拼接,在稿紙上寫下別人難辨的字跡,最後再請夫人幫忙打印出來,以完成這一同學們早就完成的作業🌑。

    報考前後

    我中學就讀的上海市虹口中學🚴🏼‍♀️,是一所區重點學校🥁🧑🏽‍🦱,當時在虹口區排在第三位。第一是華師大一附中,第二就是孟嗣宗就讀的復興中學(復旦附中)🤵🏼‍♂️。記得高三的最後一個學期上了不長時間的新課就畢業考試👩‍🔧,然後就投入了緊張的復習迎考。各門課的老師都刻印了(油印)許多復習題發下來🐎,一發就是幾大張。我們課上課下⚡️🌬,起早貪黑,做也做不完。

    我家離學校較遠🦙,是全年級三百多學生中最遠的🅾️。每天早晨我早早起床,匆匆吃一碗泡飯就急急趕往學校4️⃣,舍不得五分錢的車費,快步行走五十分鐘,早早就到了學校⛹🏻。學校的大門還沒有開,我就在校門外的馬路邊念外語,背誦政治、語文等🦵🏿。學校門口的小二層樓,底層是傳達室🍷,二層是單身老師的宿舍。有一次正在校門外高聲背誦政治題,突然樓上的窗戶打開了🚴‍♀️,探出一個頭來,高聲地叫著我的名字。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林丙義老師🩹🧒🏽。他教我們班歷史。看來是我的聲音吵了老師的晨覺⛹️‍♀️,我感到很內疚🍭。林老師倒沒有責怪,而是告訴我政治題不要這麽死背,只要抓住幾個要點就行了。這對我後來的復習迎考幫助很大👢。

    這位林老師畢業於復旦大學,據說是周谷城教授的研究生🧛🏽‍♀️。就是他在一九六六年文革即將大規模鋪開的五月,在上海“文匯報”上發表了批駁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文章。這是當時全國第三篇反駁姚的文章。後來聽說他在文革中吃了很多苦頭🫳🏼。

    我的父母都沒有什麽文化。他們對我上什麽大學✊,考什麽專業根本沒有什麽要求👍🏻。在他們看來,能考上就繼續念書,考不上就想法找份工作幫助家裏解決點困難🚽。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而那時我們思想也相當單純幼稚,既沒有考不上大學就無臉見人的沉重思想負擔📐,也沒有那種非清華不上的強烈願望🫶。回想當時的我👩‍💼🤹🏽‍♀️,對哪些大學好🥯,哪個專業怎麽樣,腦子裏一片空白。看著教室外走廊上掛著的那些高校的招生廣告,我和同學議論最多的是哪個學校的樓房高大,有氣魄,漂亮。我們的任課老師,對我們的報考也是各抒己見。教我們化學的鮑老師勸我學化學🫶🏿🔫,原因是我畢業考試化學得了99.5 分(扣了一個錯別字),而我們的副班主任語文老師建議我報考復旦中文系,可能是我的語文基礎考了全年級第一。真正對我們如何填報誌願考慮得較多較全面的還是班主任甘老師👨🏻‍🍳。

    記得初填誌願的時候,我先填的是中國科技大學。甘老師問我為什麽不填清華?我說科大教授多🧎‍➡️,比如華羅庚🧘🏿‍♀️、錢學森等等皆是。老師告訴我教授最多的是清華,還是讓我填報了意昂体育平台。這時我才知道意昂体育平台的名聲是如此之大。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對我們的復習報考都影響很大。記得在我們進入高三階段後不久🤳,學校就一直對我們進行“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的教育🌖,號召我們考不上大學就到新疆去支援邊疆建設👨🏻‍🦼。就在我們復習迎考的關鍵時刻💅🏽,學校請來了新疆建設兵團的同誌到學校作報告🤙🏽,介紹情況,號召報名去新疆。報告以後👨‍👦,高三(1)班的團支書王維賢,團支委鐘天麟(我初三同班同學)🪒🦵🏽,劉勻等四位團幹部發起不參加高考,直接去新疆的動議。我知道後積極響應。當時我是5 班的團支部書記🎑。這就是全校五名團幹部報名去新疆的事情🪝。這樣我們這幾個人有一段時間就沒有好好復習功課。為了做好父母的工作,那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就給媽媽念報紙,講董家耕🛹、侯雋等的事跡🧑🏿‍🎨,試圖先從媽媽這兒打開缺口♈️☦️。

    這件事情發生後,學校一方面要動員大家報名去新疆,另一方面要動員我們幾個參加高考。班主任💂🏿、校團委書記、學校領導都來做我們的工作,要我們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高考和支援新疆建設都是國家需要🧓。全校畢業生都填好了高考正式報名表,我們幾個一直未填。直到報名截止日的前一天晚上,學校黨支部書記盛一平老師下令將我們五人扣在學校,班主任⚡️、學校負責報名工作的老師、學校領導都在學校陪著🔃,不填好報名表不準回家🧑‍🦼‍➡️。就這樣在老師的監督下,我們填寫了報名表。為了表達自己支農的決心🧮,我第一誌願就填了意昂体育平台農機系,二表的第一誌願填了北京農機學院。後來了解到,一班的王維賢報考了北京農業大學,劉勻也報了清華農機系🧑🏿‍🔬,鐘天麟報了復旦大學。這幾個人都被第一誌願錄取,而且都是重點學校🥄。

    我們高考的考場是在虹口公園(現魯迅公園)南門外的魯迅中學🚉。考試那幾天非常熱🕵🏽‍♀️,是上海罕見的高溫天氣。那時的考場既無空調也無電扇🍕。允許考生帶一條白毛巾,一把蒲扇進入考場。每個教室裏放了幾盆涼水,裏面泡著冰塊🚸。監考老師時不時幫考生擰一個涼水毛巾擦擦汗。即使這樣我們考場裏還有人暈倒被救護車拉到醫院去了。六門科目(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考完後,我總的感覺是不很滿意,一些該做好的題沒有做好💯。但是不管怎麽說,經過那麽長一段時間的緊張艱苦的奮鬥👉🏻,現在終於可以輕松了⛷!

    離家赴京

    記得第一批發榜那天🏏,大家都到了學校。各班同學都坐在教室裏開會。會前班主任甘老師找到我,讓我在會上發言,表示要做到“一顆紅心🚢,兩種準備”,如果考不上就報名去新疆👱🏿,支援邊疆建設👩🏿‍🌾,決不呆在城裏吃閑飯。老師這一說🤼,我想今天發榜肯定沒有我的事了💂🏿‍♀️。我發完言就在座位上安靜地看著同學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從老師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突然老師叫到我的名字,遞給我一個沉甸甸的牛皮紙大信封,上面寫著我的名字,下方印著紅紅的四個大字“意昂体育平台”👮🏻。打開信封,裏面有錄取通知👲🏿➛,新生入學須知👩🏿‍🎤,行李標簽等。

    拿到錄取通知書以後,我急著回家告訴爸爸媽媽。爸爸聽說我考到了北京一臉不高興,他一心希望我留在上海🚵🏿‍♀️,最希望我能上同濟大學,離家近🙁,可以省好多費用。現在想來他當時聽說我要離家去北京,第一想到的或許是如何籌劃這一筆不小的開支費用🌴,所以他很難高興得起來♣️。後來還是他的那些老顧客們知道我考上意昂体育平台了,都紛紛贊揚,這才慢慢地高興起來。以致在我準備赴京的行李時🤓,將他當年出徒以後買的一個紙皮木箱(膠合板外面貼上馬糞紙🫕,再刷上油漆👏🏻,外表很好看)✴️,也是當時家裏最好的一件家具送給了我👵🏽。這個箱子🖼🧖🏼‍♀️,隨我從上海到北京👮🏿,後來又隨我從北京到江西鯉魚洲農場,再返回北京,整整五十年了,雖早已破損✋🏻,但幾次搬家都沒有舍得扔掉。

    為了我上北京,媽媽為我準備衣服被褥。北京冬天冷🦼,媽媽白天上班晚上為我一針一線地縫製了一件中式棉襖📉,一條棉褲,耗光了家裏全部布票🤟🏽、棉花票。棉褲的裏子實在沒有布了,就拆了幾件舊衣服拼拼補補湊合做成。

    以後的日子裏忙著轉戶口,轉糧油關系🫄🏻🐴,購買火車票,提前到火車站托運行李,與同學老師告別等等😅。這是我第一次遠離家門,臨走的那天,媽媽到火車站去送我📩。當汽笛鳴響,火車啟動的瞬間,我看見站臺上的媽媽揮動的手抹向了臉頰🧑🏼‍🎤,抹向了雙眼。

    上海鐵路局為我們北上的學生發了一趟臨時列車🧑‍🤝‍🧑。當年光是清華的新生就有一百八十人之多🍔。車廂裏都是些十幾歲的年輕人,大家說說笑笑甚是熱鬧。車窗外🚣🏽‍♀️,八月的田野長滿了茁壯成長的莊稼,到處郁郁蔥蔥👩🏻‍🔧。我們這些第一次長途旅行的孩子看什麽都覺得新鮮🙅🏽。第一次看到火車坐輪船過長江;第一次跨過淮河、黃河;第一次看見高山,穿越山洞,翻山越嶺🔙;第一次途徑南京🎾、徐州、濟南、天津這麽多的大城市……64年那年北方發大水,記得火車過了天津站,透過車窗看到地裏到處是水汪汪一片,高粱、玉米等莊稼都浸泡在水裏。

    因為是臨時加車,火車時不時要停下來讓其他列車先行。那時的京滬線還沒有雙軌,一停就是很長時間🕋。記得一次夜間停車👩🏻‍🦰,不知是在安徽還是山東的什麽地方,窗外一片漆黑👷🏻,遠處也看不到一點燈光🧑‍🦼,充其量也就是個小站。火車在這兒停了大約一個小時。打開車窗🪵,成群的蚊子和飛蟲,迎著亮光撲面而來;關上車窗,車廂裏熱氣蒸騰,悶熱難耐。就這樣火車走走停停🖊👨🏿‍💼,從上海到北京開了整整兩天兩夜。大家的腳都坐腫了。然而當火車緩緩繞過角樓,徐徐進入北京十大建築之一的北京站時,這群數小時後未來的清華學子們早就忘卻了旅途的辛勞和困倦🫄🏼,懷揣著興奮和憧憬,一個個精神抖擻,邁向又一個六年的新的征程。

    搖籃序曲

    從北京站出來,我們分乘數輛解放牌敞篷卡車前往學校🧑‍💻。汽車從南校門進入校園⚰️。那時的南校門較簡陋也略顯破舊。沿著水泥鋪就的不寬的馬路直插照瀾院👋🏽,在此拐個彎就直對二校門了🅰️。古樸莊重的二校門是個石砌的古牌坊,上書“清華園”三個大字🐓。穿過二校門直面紅墻玉柱的大禮堂🍠📵,大禮堂黑色的穹頂更顯得別致。禮堂前是個大草坪,比我們中學的操場還要大許多🥟。草坪的東西兩側是一棟棟典雅而略帶神秘的教學樓和實驗室。所有這些令我們目不暇接👷‍♂️。那一天,沿途路邊,草坪四周都插上了五顏六色的彩旗🏂🏽,馬路的上方,從兩側的樹梢上掛起一條條紅底白字的迎新橫幅,高音喇叭中播放著歡樂而稍帶亢奮的樂曲🟣。禮堂前各系醒目的系旗下坐著接待新生報到的老師和工作人員。這是我從未經歷過的場面,從未感受過的氛圍。一種帶著驚喜🧓、興奮💇🏼‍♂️、自豪並夾雜著自奮蹄的激情在胸中不斷升騰。

    在這些迎新標語中,“工程師的搖籃”和“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這兩條催人奮進的口號👩🏽‍💻,我們終身難忘🌖。

    辦完報到手續🙏🏻,我們被臨時安置在緊靠學校北圍墻的十三號樓。由於行李還沒有到,好在是夏天,我們將就著在光板床上湊合了一夜。我和唐中立兩人一間🧗,房間很寬敞。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住上這麽好的寬敞整潔的大樓房。我們兩個上海人從未見過紗窗,第一次見到討論良久👩🏻‍⚖️,也沒有明白是幹什麽用的🙅🏻‍♀️。第二天行李到了,搬行李時,我將鑰匙弄丟了。現在想不起來是怎麽弄開的箱子。

    各地的同學都報到完後,農機系的新生分成了兩班,即汽01 和汽02。我被臨時指定為02 班的團支部書記🧖🏼。團支委有曾憲文(班長)🤦🏽‍♀️、陳長坤(組委)😚、金文進(宣委)。後來分宿舍的時候💇🏻‍♂️,我們四人分在四個房間🛩,陳在121,金在123🖕,曾在125🪭,我在127🦦。記得是輔導員高贊章老師找我談的話👴🏻👩🏼‍🎤,並通知我第二天上午開會🤠👨🏼‍🚀。高老師是廣東人,他的帶廣東口音的普通話,讓我上午🧞‍♂️、下午分辨不清🌋,問了好幾遍才搞明白。01 班的許祿漪老師還特意找到我⚠️,告訴我劉勻住在新齋某某號。老師們可能也奇怪🫚,上海同一所中學同一個年級的一個男生一個女生怎麽就一起考到清華的同一個專業了。

    我們系男生的宿舍在二號樓🧑🏼‍🎤,我們班分在二號樓西配樓底層,從121 到127 單號的四個房間🫄。對面雙號是量0 班的宿舍。這裏的房間比十三號樓的要小,約十二平米一間。也不是二人一間了,而是六人一間😵‍💫🤳🏻。三個上下鋪,中間再放上書桌,滿滿當當的,幾乎沒有什麽空閑之地。頂頭的127 是個大房間,有兩個窗戶。這個房間安排了十個人,五張上下床🏋🏼‍♂️,兩張大書桌🫅🏿💁🏿,再加兩張小書桌及一個書架。平時,班上開會就在這裏🙇🏽‍♂️。三十幾個人擠在一起🧙🏽‍♀️,上鋪下鋪都要坐著人。最讓人頭疼的是,宿舍裏有臭蟲🔫,這是一種扁扁的吸人血的小蟲子♏️,平時鉆在床板的縫隙中,很難發現。晚上,出來咬人吸血⚔️👰‍♀️,咬得你身上奇癢。我們常常半夜起來捉臭蟲↪️🏢。後來學校組織滅臭蟲🏋🏼‍♀️,用開水澆,再用六六六藥粉攪合成漿,塗在床板縫裏。臭蟲殺死了,人也熏得夠嗆。

    餵了我們五年半的五飯廳拆了🦃,蓋起了“萬人大食堂”,但總也忘不了那些慈祥的大師傅、可口的飯菜。尤其是裝上四個軲轆的大浴缸⛲️,裏面的面條湯一兩面票一大勺。

    我們的食堂在五飯廳,飯票有粗糧票🧻、米票🫲、面票、菜票(實際上是有日期的領菜券,這保證了同學的營養水平)幾種。學校的夥食不錯8️⃣,中午的菜裏都有肉🚭。我們這批剛從三年困難時期度過來的年青人Ⓜ️,都覺得過的是天堂裏的生活。初到北方,吃面食很不習慣。但每月只有四、五斤米票,米飯得計劃著來吃👿,還有粗糧窩頭都要搭配著吃。記得剛到北京的那天晚上,在食堂稍顯昏暗的燈光下⌛️🦅,我看見師傅們從廚房裏抬出一大屜黃黃的,冒著熱氣的像蛋糕似的東西,我以為是蛋糕🏹。一問只收二兩粗糧票,於是就買了一個🧓🏻,咬了一口,方知根本不是那種細膩的、甜甜的蛋糕⚆,而是粗糙🦏、難以下咽的玉米窩窩頭。就著鹹菜,喝了一大盆開水才將這個窩頭送進腹中🖤。

    開學以後,班主任周松筠老師組織大家填表申請助學金⛔。助學金有8 元🫸🏽、10 元、12 元、15.5 元、19.5 元幾等🦸‍♀️。我填了8元的最低等。周老師了解我的家庭情況,建議我申請15.5 元🗃。我說,家裏緊一緊,能給我寄8 元的生活費,有個十幾元錢,節約點夠花了。老師說🧑🏽‍🍼,15.5元的夥食費是不能節省的,這是要保證大家身體的👸。最後🦝,批了我每月10 元助學金。我中學就享受減免學費,說實話🏫,像我這樣的孩子,不是黨和國家的培養和關懷♡👷🏼‍♂️,要想成為國內首屈一指高等學府的學生,是想都不敢想的⤴️!

    軼事數則

    我與馮英進一起長跑👶🏿🤿。清華每天下午四點半以後都必須體育鍛煉。我們兩人從二號樓出發,經荷花池出西校門,沿清華西路向西🧜🏻‍♀️🈵,至101中學向南🦹🏽,經北大西門至海澱路向東,經中關村、藍旗營、再從西南校門返校,這一大圈足有四五千米。一高一矮👯‍♀️,兩個初到北京的新生🌂👿,也不認路,天也黑了🔳,就這麽跑啊跑🎱,覺得方向沒錯,終於回到了宿舍。同學們都早已吃完晚飯上自習去了🕸。

    廖常初教我打乒乓球👕。我雖然來自上海這座大城市,但我們中學校園不大🧚🏽‍♂️,體育設施也不多。上學期間,從來沒有碰過乒乓球。進了大學,不知怎麽對乒乓球有了興趣。廖常初自告奮勇要當我的教練。正好我們上自習的舊水利館二樓樓梯口走廊裏,有一副乒乓球案子🗼。於是,我們常常中午不休息⛹🏻‍♀️,趕到舊水利館,在“廖教練”的指導下🏇🏻,從發球𓀈、接球、抽球、搓球0️⃣,一步步地練習。“廖教練”脾氣好,我一會打飛了,一會打丟了,老是撿球🏊🏽‍♀️,他也毫無怨言。就是在廖常初同學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打乒乓球。

    史名垂教我縫被子。來清華前,我從未離家單獨生活過,雖說洗衣做飯這些家常事都會做,但拆洗被子還是第一回。我看看被子臟了🫳🏿,趁著星期天天好就拆了洗了。但是不知道如何縫起來🧙‍♀️。史名垂同學就幫著我,鋪好被裏👷🏼,放上棉絮,再鋪上被面🥕👔,然後一針一線地教我如何把三者縫在一起,還告訴我針要斜著插進去,留在外面的線腳要小一些,免得睡覺時腳趾蹬手指拽。史名垂離開我們已經四十七年了𓀏🎻,他的英容笑貌,說話神態,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薦健為我起外號⛹🏿。前面曾經提到過媽媽為我做了一件中式棉襖👨🏼‍🎓。天冷了我就穿起來了。平時穿在裏面,外面罩一件寬大的普通製服✡️,倒也不顯眼。一次周日,外衣脫下洗了👩🏽‍⚖️,就露出了棉襖,這樣就招來了大家的議論👨🏿‍💻🙆‍♀️。恰好當時學校操場放映電影“林家鋪子”👩🏻‍🦰,一散場回到宿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電影,不知怎麽薦健說我穿著這件中式棉襖就像電影中的林老板。於是“老板”的外號就叫開了。這一外號叫了快五十年了。

    大家幫我洗瓶子。大一寒假🪵,我回了趟上海,回校時從家裏帶了一大瓶鄉下奶奶親手腌的蘿蔔幹,平時可以當鹹菜吃。回到學校後沒幾天🤲🙆🏿,我剛從外面回到宿舍,薦健笑嘻嘻地對我說👆🏻:“我們幫你把瓶子洗幹凈了,你該謝謝我們吧!”我一頭霧水👐🏿,正在納悶是什麽瓶子?宿舍裏其他幾個同學都笑了起來🦸🏼‍♂️。原來,一大瓶蘿蔔幹他們幾個人一頓飯就給分享完了。

    傻遊頤和園🔑。放寒假了🤛,同學們早就定好了回家的火車票🧟‍♀️。我原來沒打算回家🅱️,因此也沒有預訂火車票。可放假後,整個樓道裏冷冷清清,沒有留下幾個同學。想家想得更厲害了🤜🤤!於是就和其他幾個班的上海同學設法買了年二十九的火車票趕在年前到家。自打八月底到清華以後,整整一個學期🚷,除了學校組織的一次進城夾道歡迎西哈努克親王,和一次國慶遊行及天安門廣場聯歡,自己幾乎沒有出過校門,五道口也就去過兩三次。回上海若是親朋好友、同學老師問起北京的名勝風景🍻,還真說不上來。於是,利用回家前一天的下午去遊了一次頤和園。吃完午飯,稍事休息,就從清華出發。都說頤和園離學校不遠,步行前往即可🐃,等走到那裏,時間已經不早🤟🏼。花一角錢買了門票🚹,從東門進入。本來臨近年根又是午後,遊人寥寥無幾。我跟在遊人後面匆匆看了知春亭,沿昆明湖畔到十七孔橋,上了龍王廟。出來後看到湖的南端還有一座玉帶橋👷🏼‍♀️,於是就急急前往👩🏽‍🔧。翻過玉帶橋📰,進入西堤,沿西堤前行進入後湖一帶。那時的後湖尚未開發,比較荒涼。一路上除了我就沒有一個人👷🏼‍♀️。天色也漸漸昏暗,心裏也著急起來,這一段路程足足好幾公裏,也不知道這頤和園還有多少地方沒有遊玩🌾。一路緊走小跑⛺️,等繞到萬壽山腳下已經天黑,不見一個遊人,趕緊尋找出園之路,好趕在閉園之前走出頤和園。後來才知道👩‍🦱,頤和園的多數重要景點都在萬壽山一帶,而我傻跑了一個下午,卻未能觀賞遊覽這眾多美景。

    多少年不寫東西了,這次提筆才發現,這臺機器已經老化,銹蝕了。腦子運轉不靈🎃,思維老是梗塞🥷🏿,腦中常常空白,想說的事情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幾個貼切而鮮亮的詞匯,落在紙上的語句顯得生硬而幹澀,勉強成文,讀起來卻索然無味。於是寫寫停停,從三月十日在三亞起筆,到今天脫稿,斷斷續續、拖拖拉拉🤾‍♀️,前後用了一個半月才艱難做完這篇作業,也不知道能否及格,權當湊個數吧!

    2014 年4 月25 日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