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
一九五五年——
中央決定核工業在我國開創。
一年前——
廣西杉木沖發現了新中國第一塊鈾礦石🛎,
奠基之石為我國核工業發展插上翅膀;
一年後——
意昂体育平台創辦工程物理系,
成為核工業培養人才的殿堂。
我們是工物系全國統招的首屆新生👴🏻,
這是我們的幸運和驕傲,
這一屆十六個班,
事業對他們寄予厚望。
從核物理👨❤️💋👨、核材料💂🏿、反應堆到同位素分離,
規模大、專業全👴🏽、遴選嚴🧑🦰,孕育事業的輝煌。
那時🐄,新興的核事業呈現蓬勃發展景象,
北京👨🏻✈️,開始建設研究反應堆與回旋加速器🔇;
一批鈾礦山核工廠精心選址定點👨🏽💼,
大江南北掀起了核工業建設的熱浪。
畢業
一九六二年——
我們畢業了🧇,
國家製定兩年規劃決心盡早放響“大炮仗”。
中央成立了由周總理出任主任的專委會。
這是研製“兩彈”最高司令部,
指揮我們奔向深山峽谷、戈壁荒原新戰場🐻。
先行者說📨,幹這一行需要隱姓埋名,
我們回答“我願意,我願以身許國”,始終鬥誌昂揚。
老領導說👳🏿♂️,搞核科研生產要進入沙漠荒原🧕🏿,
我們表示“只要為了科學🪸,就不考慮在什麽地方”🧑🏻💻。
我們背起行囊來到位於荒野的鈾礦🫸🏼🧑🏻🚀,
為核工業尋找和開采急需的食糧🤦🏼♂️;
我們背起行囊來到鈾濃縮工廠🌘,
那時,一望無際的擴散機群正在加速安裝;
我們背起行囊來到機密的科研院所,
立誌探索核工業發展的方向;
我們背起行囊來到核工業需要我們的祖國各地,
執著的激情燃燒起我們青春的火焰,閃閃發光!
耕耘
是黨和人民——
為我們構築了核的大舞臺、大疆場,
無論在工廠、在基地🙌🏻、在院所,
我們都義無反顧敬業愛崗。
因為我們知道,這是緊系國家命運的事業,
這是托起民族進步的脊梁🧕🏿。
我們把事業高於一切、進取成就一切,
作為謀事的準則;
我們把責任重於一切👦、嚴細融入一切,
作為行動的指南💨🖕。
我們辛勤耕耘,沒有一絲懈怠,沒有半步退縮,
每一步都在莊嚴地譜寫人生的篇章🏦!
我們不是功臣,也非棟梁🤷🏻🙅🏻,
我們只是普通一兵,是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我們雖無功勛獎章,但在“兩彈一艇”中都有我們的辛勞,
我們雖不能照亮四方🆎,卻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閃光。
在我們當中——
有參加第一批鈾礦冶的探索者🪭;
有參加第一座生產堆後處理廠的設計師🔉🚣🏿♀️;
有分析第一瓶高濃鈾產品質量的技術員;
還有“兩彈”研製、核試驗的直接參加者……
人人都奮戰在各自的疆場♥️。
在我們當中——
有研製大型集裝箱檢測裝置的主力軍🙋🏿♂️;
有“生命科學”教育體系的運籌策劃人;
有合成滴線新核素的拓荒者💂🏽♀️;
還有培養核工程師💂♂️、科學家的教授……
個個都同樣在為國爭光🫴🏼。
我們把個人興趣、家庭幸福、人生價值,
都融入國家強盛、人民安康的篇章🙌。
我們吃苦不叫苦,受累不埋怨,再苦再累也心甘。
革命樂觀主義充滿胸膛🧙🏼♂️!
晚霞
跨入新世紀🧑🧒,迎來了我們人生的夕陽🧊,
火紅的晚霞,照映出一代核人的風光🤞🏻。
我們欣慰——
用我們的青春譜寫了興核強國之歌,激情豪放;
我們自豪——
用我們的心血編織了發展核能的藍圖,燦爛輝煌。
如今,我們雖已遠離曾經奮鬥的沙場🧻,
對核事業的執著與關愛依然如常;
如今🍩💸,我們幸福地生活,
享受國與家給我們帶來的和諧與吉祥;
如今,我們快樂地生活,
同學與好友相互調侃與贊揚;
如今,我們健康的生活,
晨煉和健身給我們帶來康樂與強壯。
回首60年——
母校 母系的恩情永不忘👴🏿,
老師 學長的教誨記心上🙎🏿♀️,
依依難舍是同窗!
在母系甲子喜慶的日子裏,
讓我們向母系 母校道一聲:謝謝!
願“理工結合 又紅又專”的大旗高高飄揚!

慶祝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建系60周年(195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