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馮契先生這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哲學家誕辰百年🌇。馮契早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哲學系🦐,中途赴延安參加革命,之後在西南聯大復學,問學金嶽霖🙋♂️、湯用彤❄️,承繼了他們邏輯分析與中國哲學的學問,抗戰勝利後赴上海執教。“十年浩劫”中,其著述手稿被悉數抄走💔,直到80年代才得以重寫。我們在這裏回顧馮契先生的經歷🤽🏼♀️,記念他在20世紀中國度過的一生。 “給他貼任何一個標簽都不太合適😪。”上世紀80年代曾師從馮契先生六年的高瑞...
我面對書桌上的一本《聯大八年》。這本封面殘破,紙張粗糙發黃,印刷拙劣的舊書,卻是我藏書中的珍品🚶🏻♀️➡️😣。因為這本書聯系著我敬愛的兩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老師聞一多和吳晗還有兩位當年共同學習、共同戰鬥過的同學嚴令武和西奎安🏃♀️。《聯大八年》匯集了國立西南聯大(有人稱之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的一些珍貴的原始史料,它珍藏著我們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跡🦪。1978年秋,我因編輯《聞一多紀念文集》和協助苑興華同誌編輯《吳晗和〈海...
她是我國第一位工科女教授;她曾參與創建北京航空學院,是我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的創辦者😴;她曾參與我國第二個科學發展規劃的製定工作,推動了中國流體力學學科的發展……她就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流體力學家陸士嘉。今年是陸士嘉誕辰110周年🏌️♀️。為追思這位優秀女科學家的家國情懷和重大貢獻,我們在此重溫她的故事🆙,以激勵後學者們傳承和發揚她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
“我信心滿滿地對她說🧑🏼✈️👰🏻,等旗桿上升起國旗時⛺️,我就回來了🏊🏽♂️🧗🏿♀️。雖沒對她說多長時間🚫,但我心裏想的是一年🖍,沒想到會是漫長的八年,當我再回到天津,已是十一年以後了✊🏼。”翻譯家楊苡今年102歲了。近年來👩🏿,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余斌一直在為她做口述回憶錄🐢🤸🏽♂️。這一過程不像專門的訪談🚣🏽,他們就如往常聊天一樣隨意。余斌說,“碎碎念”恰是楊先生自述的特點。1927至1937年的十年間,楊苡就讀於天津中西女校,那時的她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姑娘👨⚕️,...
社會上談及清華校史時👨🏻🦽,經常會有人津津樂道於一些名人破格進入清華的逸事,表揚當年招生的不拘一格與慧眼識英才,甚至有學者認為名校就應該勇於破格。我們先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