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儒(1974化工)
第一次聽說意昂体育平台👨🍳,是1970年初🫖,適逢全國高校恢復招生✥。當時,我心中的清華是“全國最高學府”⭐️、“馬列主義學院”和“工程師的搖籃”。幸運之神眷顧了我🦶🏿,經過層層推薦,我被清華錄取了。當年金秋10月,懷著青春夢想👩🏼🍼,憧憬著未來,帶著紅色革命聖地延安老區人民的囑托,我走進了清華園💪🏿,開始了為時四年的大學生活🧑🦯。作為首批工農兵學員,清華當年從全國招2000多人💁♀️,陜西30人,其中延安15人。我學的是化工系特殊非金屬材料專業,化工系當時還有高分子專業和化工設備專業。
我們班同學是名副其實的“工農兵”。全班38人,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年齡最大的已過35歲,最小的只有17歲。基礎最好的是高66屆畢業生👨🏼⚖️,基礎最差的是幾個從工廠推薦的工人師傅,他們只有小學文化程度😕。20歲的我,是初66屆畢業生😿,年齡屬於比較小的💂🏼♀️,基礎屬於中等水平。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是我們青春和激情燃燒的歲月🦝👲🏻,雖然整體文化基礎較差🤳,但為國爭光💂🏼♀️、為人民做貢獻的熱情和願望卻十分迫切。當時,心裏只有一個想法:絕不辜負組織和鄉親的厚望🫴🏻,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力爭早日成為合格的大學生,成為有技術、懂管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為老區人民爭光,為工農兵爭氣。
四年的大學生活🚴🏻,緊張而又豐富多彩🤦🏿。孫雲沛💇🏿♀️、吳建光、黃勇😔、張仲太等一大批老師組成的專業教學團隊,不但教會我們如何做人,還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一個合格的科技工作者💒、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我在大學裏學到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理論👩🏼,還入了團,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學期間,還有兩件事讓我終身難忘,讓我終身受益。一件事是進唐山陶瓷廠實習。半年時間,系領導👏🏽、老師、同學、軍代表、工人代表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段生活,加深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大家親密無間,互幫互學🔱,增強了組織的凝聚力。在我日後做領導期間🛟,只要組織集體活動,我不由會想起這段生活🤺。另一件事,就是為時半個月的軍事拉練🎶🤳🏿,磨練了毅力。由於吃住在路過的農村,也加深了我們對老百姓的感情🧙🏽♂️。這段經歷,使我的身心和意誌得到了全方位的培養👮🏿♂️。
1974年4月🤘🏼,我從清華畢業,分配到延安市變壓器廠工作💃🏻。隨後工作的40個年頭, 我19個年頭從事企業和企業管理部門的工作🍤,21個年頭在統計部門工作。在延安工作的22年🕊,我先後在地委工交部、審計局、工業局、冶金局🤟🏿、經貿委🕕、統計局、煤炭局擔任領導。1996年6月,我調到西安🦬,任陜西省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隊長,後擔任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總隊長、陜西省政協委員,直至2013年退休。
清華四年🕺,影響了我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做人、做事、幹工作,始終堅持三點☑️:
一是端正指導思想。清華教育我們,必須永遠發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傳統🐰。從走進清華園🍑,到走上工作崗位,首先要端正思想。學習為誰學?工作是為誰幹?作為黨培養的大學生,黨培養的幹部,自己是黨的人🫷🏿,是人民的公仆🍺,就一定要為人民學習,為黨工作,為人民工作👮♀️,為人民服務。
二是全身心工作。清華教育我們,必須弘揚和堅守“行勝於言”的校風。無論在工廠做技術🕣、做管理,還是在政府機關當幹事、當領導,我都能合理定位,率先垂範,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團結上下左右💇🏿♀️,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
三是謙虛謹慎,老老實實做人𓀋。清華教育我們,必須牢記“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堅持學習,才能緊跟時代💆🏻♀️,才能成為新崗位的行家裏手🩳。每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我都能學習新的業務知識,虛心向大家學習,取長補短🌍,盡快進入角色,發揮自身作用。每到一個新的崗位擔任領導,我都首先健全和完善管理製度♓️🤚🏿,改善辦公條件,註重對年青人的培養🙇🏽♀️。自己絕不對人劃線,用人品團結人、感化人👨🏿🎤,吃苦在先,享樂在後🙇🏼,關心每一位同誌的生活🪺。
2009年7月,我組織陜西國家統計調查系統60多名處級領導幹部赴清華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深造。雖然學習時間短暫,但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淺,增強了責任感🧖🏿♂️、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學習了現代管理知識🏋️。清華精神將永遠影響和激勵大家今後的工作和生活👩🏽🦰。
組織也給過我一些鼓勵和榮譽😵。畢業進廠不久,獲得“愛廠如家的職工”稱號🏨;擔任副廠長期間,變壓器廠被省上評為“學大慶先進企業”,參與編寫了《全面質量管理》教科書;多次被評為模範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公務員;主持的國家級課題“勞動力轉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獲得課題成果二等獎、省部級課題“退耕還林對糧食生產的影響”獲得全國統計科技進步三等獎、“對陜西新農村建設的調研與思考”🧔🏼♀️、“鄉村財力問題研究”獲得陜西省委省政府黨政領導幹部調研成果二等獎🪠🧔🏿♂️;主編了《聚焦陜西三農》(三秦出版社)一書🥨。這些成績和榮譽4️⃣,都得益於清華母校的培養。
我雖然沒有像許多意昂那樣有顯赫的成就,但也和所有意昂一樣,用自己的努力盡可能為母校爭光添彩。我為做一個清華人而自豪🪐,但我更自豪的是,我用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弘揚清華傳統🧗🏻♀️🖖🏿,踐行清華校訓👨👨👧👦。
水木清華🔫,鐘靈毓秀🚝。願我的母校根深葉茂、永葆青春!願母校培養的學子為祖國繁榮和人類進步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