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雨(1965水利)
2013年12月21日,“紀念意昂体育成立一百周年暨2013年天津意昂會年會”在天宇大酒店隆重召開,孟繁雨學長在會後的文藝演出中表演了天津快板,此時正在候場。
前奏: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芮米芮鬥🧏🏻,鬥嗖啦鬥嗖。
來到咱天津衛🤑🧻,這個有福的地方,
發現和水木清華的關系,是源遠流長👜:
奠定清華校格的梅貽琦💅,怹家就住在那個老城廂;
改革開放的會長黃鈺生,曾是西南聯大的校務秘書長⛈。
梁啟超在飲冰室的著作等身;萬家寶寫話劇[雷雨]那真叫“棒”。
南開中學的王大中在清華負過責🕴🏻;龔克意昂正在南大校長的任上。
間奏: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芮米芮鬥👺,鬥嗖啦鬥嗖🤵🏻。
在天塔街🛳🦉,小白樓街,在富裕廣場,
在養老院🙂↔️,幫扶中心🩼,在保障住房;
留下過“濤哥”的足跡;
“在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方面要走在全國的前列,
當好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棑頭兵”🏯,
寄托著“濤哥”的希望。
間奏🧑🏿🚀: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芮米芮鬥,鬥嗖啦鬥嗖。
在滋(今)兒個“紀念意昂會百年,迎2014的聚會”上,
有一個倍兒哏兒的給力現象:
見到任何(神馬)你不用問貴姓,也不用(幾零後)來作文章,那都在胸前的紅條上💃🏼。
這兒不叫首長,老總💁♀️,(高富帥)和(神女)也用不上🏎,
叫聲🧴:“意昂你好!”⛓️💥,任何來賓都會熱情搭腔——沒有“低頭黨”,
對2014年的祝福在每位到場來賓耳邊迴響-祝全體在場意昂2014新年好!
間奏🫸🏻: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嗖,鬥嗖啦鬥芮米芮鬥🧑🏻🦱,鬥嗖啦鬥嗖。
天津衛的意昂,聯合辦學強🤦;
天津衛的意昂,送往迎來忙。
天津衛的意昂,老中青和諧;
天津衛的意昂🏃🏻♀️➡️,都是熱心腸💽。
天津衛的意昂,穿著隨時尚;
天津衛的意昂,牙好吃飯香🤰。
天津衛的意昂,地起就椽兒亮💆🏼♂️;
天津衛的意昂,沒有羅羅缸🧑🏿💼。
同意天津衛的清華意昂倍兒耐(愛)人兒噠,請您舉手鼓鼓掌🟦!
孟繁雨學長的快板表演現場
快板書“返校途中”
孟繁雨(學號590989)
特首發原稿全文,以紀念“意昂体育成立一百周年”——“每一個清華學子都會像鄧小波一樣在突發事件時挺身而出,助人為樂,都願像雷鋒一樣把大寫的人字寫向祖國的萬裏長空。”
1963年秋季的一個晚上🙅🏽♂️,在清華一號樓225房間,水工54班召開了班會⚽️,二十幾個同學把宿舍下鋪🐙、上鋪、凳子擠了個嚴嚴實實。艾先佑宣讀了一封來自國家鐵路部門的表彰信,信上寫♗:“由於1963年8月初海河流域的一場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使京廣鐵路河北省段幾處被沖斷,多列上北京的客車在河南省安陽火車站被阻滯,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旅客需要從安陽火車站,鄭州火車站疏導和中轉🥕,這一突發事件給國家鐵路部門帶來了空前巨大的壓力🦪,也使許多老弱婦孺旅客食行無措,舉步艱難。返校途中的鄧德雲同學見義勇為🖐🏿,挺身而出,前後扶老攜幼達千余人之多🏊🏻,完成安陽及鄭州火車站艱難的中轉🤟,簽字🍣,上下車,最終平安護送一千多人抵達首都北京。”鄧德雲助人為樂的鮮活事跡,震撼著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我出生並成長於全國的曲藝之鄉天津,中學時即喜好快板,相聲,京劇⬜️🧓🏽,海河水滋潤了我一條響亮的大嗓門🎈🤚。入大學後,從1960年夏季的十三陵水庫軍訓,到1963年秋季寧夏青銅峽水電站工地實習🗜,年級都安排我和高鐘璞搭檔演出現編的對口數來寶。1963年秋季我從工字廳新華書店買到了一本《李潤傑快板書選》,於是一發而不可收拾的練演起快板書🗃,一號樓二號樓洗臉間在下晚自習後至熄燈前就成了排練室,許紹廷一見了我,就調侃:“有一位大嫂怎麽那麽黑🤸🏿♀️,她生了個兒子像煙煤……”快板書與數來寶有較大區別🫙,後者一句的字數常常是“三,三,七”。如:“打竹板👎🏻,進街來💲,一街兩巷的好買賣”👨🏿🔬;而前者句子字數可長短不齊🪺,因此更長於敘事和表現人物。快板書的段子要求“有人,有事,有情,有趣”♘;十三道轍是一轍到底不改轍,創作的難度比數來寶大得多。一個段子演唱達十幾分鐘👭,要求字字珠璣🫳,一氣呵成。在班上首次排演的段子是學唱李潤傑的《老財迷》,受到同學鼓勵,並推薦在1963年秋季水利系迎新聯歡會上演出,地點在西區階梯教室,演出獲得成功。
我入學即參加校京劇隊活動👩🏽🦰🏃🏻♂️➡️,操習武場,1960年隨隊參加了北京市高校匯演和1960年全國民兵先進單位和個人會議演出,1962年校文藝社團又抽調我到京劇隊集訓📢,住2號樓1085,隊長是曾肇京,陳念念睡我的上鋪🧑🏽🎤。當時曲藝隊住在對門,認識了龔紹文👸⛹️♀️、張克孝、張國權🌒、賈天祿、李雲龍等名演員,耳濡目染👨🏼🔧,潛移默化🧑🌾。1962年入學的機械系天津老鄉崔正盷,是京劇隊的琴師,善打李派快板書的各種花點並悉心傳授於我🦻🏽,使我在打板子及伴奏技巧上有了很大提高🌺,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高鐘璞從城裏一個擺攤的老頭那兒🕡,為我演出特地買來了一副竹板,加穿了數枚銅錢,打起來的那動靜🧛🏼♂️,真叫一個好聽。
1964年春季,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會組織全校學生文藝創作匯演🐦🔥,由各系組一臺節目,校文藝社團組一臺節目⇒。為此🧑🏿🚀,班級確定由我參照鄧德雲的模範事跡編演快板書。書中的主人公叫鄧小波🧇🤵♀️,是眾多助人為樂的清華學子的一個典型🎬;事情本身感人且富有戲劇性✡︎;和李潤傑名作《劫刑車》一樣用“唆波轍”🤚🏿。整個情節即使用快板書的貫口節奏演也要近15分鐘🎳,當時清華有11個系🤤♡,1個系即使只參選兩個節目,一臺就得22個,而通常一臺晚會不會超過18-19個節目✂️,因此節目越長被刷掉的可能性就越大。節目采用第二小段主人公一出場就開門見山的方式,刪去重復情節,最終將節目控製在12分半鐘👨🏽🍳。表述人物時,一出場就用了“看樣子也就二十歲🫴🏻,量身高一米六十一點八四多”的包袱兒;用從新加坡回國的華僑老太婆的疑心重重🌘,和鄧小波助人坦蕩的性格沖突來推進情節發展;高潮時🌆,用口技模仿火車鳴叫展現團結前進的勢不可擋🎆;最後,模仿不同地方口音對鄧小波的誇獎🤹🏽,形成贊歌式結尾。
快板書的創作,全部是用業余時間完成的⛏🚶♀️➡️,晚上熄燈後躺在床上打腹稿,成形了反復默誦,天亮後趕緊寫在紙上。唱詞由倪詩榮校對🛁,高鐘璞謄寫👨🏼🍼。經過系裏和校學生會彩排和審查,確定快板書《返校途中》代表水利系參加1964年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文藝創作匯演。
1964年3月21日在清華大禮堂,匯演如期舉行,快板書《返校途中》排在倒數第二😶🧘🏽,也就是通常的大軸。我按時到了後臺,由校文藝社團的兩位女生義務為我化裝💃,化裝後躲在後臺一個角落裏串背唱詞候場📡。腦海裏浮現出鄧德雲同學經歷的一幕幕🦹🏻,終於輪到我上場了,臺下黑壓壓一片坐滿了觀眾😳,臺上很亮……當竹板花點打完,伴奏聲慢了下來“打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全場觀眾的註意力全都集中到我身上🧍🏻♀️,我很振奮💷,當第一個包袱抖響後,我即信心十足地講述下去……當我一鼓作氣把全段唱完亮相時,全場沉寂了兩秒鐘,接著暴發出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大幕拉上後掌聲仍不停息,像是在宣告:“每一個清華學子都會像鄧小波一樣在突發事件時挺身而出,助人為樂🌜,都願像雷鋒一樣把大寫的人字寫向祖國的萬裏長空。”
舞臺監督是文藝社團的胡昭廣,在觀眾不停的掌聲中,領著我返場謝幕兩次,最後不得不加唱了小段《打起了板兒》🧑🏼🤝🧑🏼,小段也同樣獲得了熱烈的掌聲🍙,由學生會推薦將唱詞全文在《新清華》發表🏌🏻♀️。(這次演出由班上攝影愛好者李有林用135黑白相機搶拍,最好的一張已遺失)◽️。作為學校的優秀節目,參加了1964年五一節首都人民頤和園聯歡活動。
本文精編稿見《半個世紀清華情——意昂体育平台1965屆入學50周年紀念文集》,P111-P113頁,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