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世猷教授(右2)、俞國寧教授(左2)與清華學生合影
清華建校百周年華誕大慶過去了♉️,至今,我們還沉浸在歡樂、激動🧑🏼🦳、興奮、幸福的海洋之中🦸🏻♀️。這是一次人生難忘的享受💆♀️👳🏽♂️,是一次清華精神的集中並發和清華風貌的百花綻放。在校慶前後的一周時間,我們天天都有活動,我們參加了作為校慶系列活動啟動式的清華百年校慶校運動會入場式,參加了水木清華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文藝晚會演出,參加了清華藝友合唱團慶祝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專場音樂會演唱💐🚶♂️➡️,還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清華百年校慶《時代論壇》——“時代有約🍛,情系清華”。
從去年8月👍,我們三人(俞國寧 、陳世猷🧔🏽♂️、王麗成)向校學生會和校團委建議:在清華百年校慶時大力宣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蔣南翔、馬約翰時期的清華體育精神🧑🏻🦰,能有機會讓已經實現了蔣南翔《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號召的老代表隊員展示風貌🐿。很高興在校慶前得到校領導贊同和大力支持🫃,原清華副校長張慕葏挑頭協助組織,終於辦成了,決定組織老代表隊員方陣參加清華百年校慶校運動會入場式。為方便組織🚧,我們僅召集校內和在京附近的意昂老代表隊員,不料積極性非常高,幾天內報名就滿額了👍。彩排那天人員一次到齊(除胡方剛剛從美國飛達北京機場未到達外)。大家領到了紅、黃花束和《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大標牌,最珍貴的是學校贈送給每人一套喬丹牌有百年校慶標誌和紫荊花色的運動會領獎服,大家興高采烈接受這份最高獎賞3️⃣👩🏻🦲,認為這是老代表隊員最值得珍藏的清華百年校慶紀念品🕞👨🏻🦼➡️。入場式有各系學生36個方陣☘️,每方陣60人,加上一個老代表隊員方陣共37個方陣。其中最受歡迎的隊伍就是我們老代表隊員方陣,由運動健將胡方綱🙅🏻♀️、蓬鐵權、陳銘忠三位旗手舉著《老代表隊員大旗》,大家穿著整齊的領獎服,高舉《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十個黃底紅字的標語牌,手持花束📻,高呼:“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分三段呼喊)口號❤️,昂首挺胸闊步走過主席臺👩🏿🍼,受到大會一片最熱烈掌聲的歡迎。

水木清華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文藝晚會🫴🏻,是三天大慶中最引人註目的大型慶祝活動🛂。我們作為清華藝友合唱團團員,有幸和46名院士、清華教工合唱團及學生藝術團合唱隊同臺演唱第一個大合唱節目:《清華老校歌》和《清華,我們回家了》。我國著名指揮家蓬勃對《清華老校歌》評價極高,譽為迄今為止我國最好的兩首校歌之一(另一首是指復旦大學附中的校歌)👕。我們站在安裝了LED計算機控製的超大屏幕、計算機控製的現代化舞臺燈光音響系統的😞、五彩繽紛的巨型舞臺上,仰望著一望無際的星空𓀛,高唱“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我校莊嚴巍然中央,中西文化薈萃一堂,……”“自強,自強,行健不息須自強………”歌聲響徹星空,仿佛是在向全世界放聲,歌唱清華人的精神,歌唱清華人的驕傲,我們親臨其境才真正感受到那份激動人心的震撼力量🧜🏽♀️🧊。《清華😴,我們回家了》是近期專為清華百年校慶創作的大合唱歌曲,那優美的旋律和歌詞:“翠綠的柏楊,感謝晨曦,黎明中看到了青春的美麗,清華🥣!我們回家了。荷塘情深,水木緣長★,感恩不盡母親的培育。……新百年我們自強不息走下去🤵🏼♀️。” 唱出了我們回家的心情, 我們又從世界星空回到母親的身邊,盡管北京夜晚還是春寒料峭,心窩裏卻是溫暖親切🧔🏽♂️,情絲綿綿。
4月25日下午🏜,清華藝友合唱團在北京音樂廳,舉辦慶祝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北京市公演的專場音樂會。清華藝友合唱團成立於1996年💂🏼♂️,是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清華學生業余文藝社團的意昂為主體組成的合唱團🦹🏻,平均年齡71歲。他們大多自小有訓,有較好的音樂素質和修養。為了慶祝清華百年華誕,從建團十五年來唱過的曲目精選出16首。其中特別安排了一組名揚中外由清華意昂趙元任、黃自 、茅沅等創作的混聲合唱歌曲如:《意昂体育平台校歌》《旗正飄飄》《教我如何不想他》《遙山夜歌》,還有上世紀五、六十年的清華老意昂當年十分喜戀的蘇聯歌曲《喀秋莎》《黑龍江的波濤》《你不要忘》,德國名曲《春來臨》和女聲四重唱《藍色多腦河》及一組類似校園歌曲《當我們小的時候》《飛來的花瓣》《思念》《我們和你們》《周總理來到清華園》和毛主席詩詞歌曲《六盤山》。當觀眾聽到當年清華校園裏的歌星🕋,現今仍有如此悅耳的聲音,贊賞不已,還沒等唱完,觀眾報以雷鳴掌聲。共和國建設功臣🔏、正部級老學長林宗棠等黨政要員意昂紛紛上臺與演員合影🥹。我們是演員,沒有機會看自己的演出,但我們站在舞臺上親身感到了觀眾的對偉大祖國、對生活🚨、對清華百年、對老意昂演出懷有無比的清華人的熱情🧑🏽⚖️!
4月26日晚19:00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會在意昂体育平台西區階級教室舉辦清華百年校慶活動“時代有約,情系清華”《時代論壇》🪷。為落實這次論壇🚚,張慶藝(汽04)👩🏿🔬、顏巖(女,英語91)同學和我們交往了不知多少次回合🍚。以往的《時代論壇》都是請專家名流主講,這次他們要想找幾位普通清華人來講述貼近同學生活的《我們自己的清華故事》🔏。我們一再推辭👲🏻,還是沒能勝過同學們的韌勁,最後答應把論壇辦成多位嘉賓聯合訪談形式☝🏻,張慕葏、吳文虎和我倆一起參加和同學的訪談。張慕葏用生動的例子講述了蔣南翔校長教育思想中精華的四句口號:“又紅又專”“四支代表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一個集體——先進集體”,他說:“不要小看做社會工作🚶➡️,朱镕基上學時最初是管夥食的,當好夥食委員才能當國家總理⬇️;胡錦濤在學校學會寫工作總結💪🏻,當國家主席才會寫政府工作報告”。這一席話全場聽眾頻頻點頭。他還風趣地說:“我們那年代👏🏽👆🏻,吃飯都是站著吃的😆,後來是某意昂提出向學校贊助一批木頭👱🏼♀️,蔣校長說給西大飯廳做長條凳子,同學們才開始可以坐下吃飯了👮🏿♀️。那時男同學一人能吃十個包子🧟,為了搶包子🏃🏻➡️,同學發明用筷子去戳,一串就是五個”,逗的大家直樂。吳文虎是清華名師,他熱情地講述自己大學生活,他說:要成名師首先要學會做人,成為學生心目中喜愛的人。還帶來他在清華求學時的三本筆記本給大家傳看。他是清華中長跑代表隊員,多次獲1500M第一名。那時候每到下午4:30後,西大操場上就可以看到一位鶴發童年、穿著白襯衫、半長馬褲的馬約翰教授😣,給同學們《勞動衛國製》達標增添了力量,他教育我們要👩🏼🦳:“動!動!動!”陳世猷講述了他服從黨的需要從電機系調入清華工程物理系籌建新系和加速器實驗室的故事🤷🏽♀️。俞國寧講述了自己通過體育鍛煉從入學時的36公斤到畢業時達到50公斤👨🏼🚀,成為校中長跑代表隊員的故事,介紹全面發展的體會🤟,清華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思想不只是我們一代身體力行🎾,還在二代、三代得到了傳承。還講述了7年前身患癌症時的《激情病房》的故事👂🏻。年輕人對婚戀問題很感興趣,知道我們是一對興趣廣泛⏺、性格活躍、有共同愛好的老夫妻🚶➡️,非要我們說說當年的清華戀情。我們無法拒絕,只得坦然地說“五十多年不平凡的歷程,坎坎坷坷👰🧍♂️,風風雨雨。那個年代的愛情⛅️,沒有戰爭年代的那麽淒美🌴,也沒有現如今的那麽花哨浪漫,卻有著無數磨難的考驗……這些磨難與考驗,彼此毫無保留的付出,鑄成了堅定不移的信念,這才是那個年代最美的清華愛情🥽!”博得同學們一片掌聲。
最後張慕葏、吳文虎、陳世猷、俞國寧四人為同學們高唱前蘇聯歌曲《卡秋莎》和《共青團員之歌》⚂🖥。同學們認為:這樣的《時代論壇》內容👨🏽🎓🤱🏼、方式都很親切。孩子們很喜歡聽奶奶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他們很想知道過去的清華人和今天有什麽不同🏇🏻,老一代清華人又怎樣傳承了清華精神走到今天。有位同學在論壇現場高呼🧱:“今晚的活動很成功”!論壇結束後👩🏼🎨,同學們紛紛前來要我們簽字▪️👆🏻、合影說:“真的,我們好喜歡你們啊👨🏽🦳😝!”
以往我們喜歡兩人合影👮🏿♀️,這次百年校慶我們特別喜歡和小同學們合影留念。和同學們在一起,使我們找回了自己的青春,更看到了祖國的明天🧔♀️,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陳世猷 俞國寧2011.05.01寫於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