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感懷讀大學時老師的講課風格

2010-04-16 |

章光華(1958水利)

我在清華水利系讀了三年半,1957年初被抽調到工程力學研究班學習⚆,又讀了兩年。在這五年半時間內,聽過許多位老師講授的課程。所有這些課程學習,加在一起,給我打下了較堅實的理論基礎➔,也讓我對工程科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有了較清晰的了解,在以後的工作中受益匪淺。

章光華學長

在我看來,大學老師的講課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風格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老師備課充分,在課堂上完全不看講稿就能用嚴謹的語言出口成章。學生只要做好筆記🧜🏻🥳,課後復習時不用多看教科書⬛️,也能很好地掌握課程內容。另一種風格是在教學大綱的框架內🦸🏽,老師憑借自己寬廣的知識面自由發揮🟧👸🏿,講得生動活潑,趣味橫生🧛🏻‍♂️🤸🏻‍♂️,但學生課後復習要花很多時間翻閱教材才能掌握課程的基本內容。很難說哪一種講課方式更好,因為這要看課程的性質和授課的對象。對於低年級的基礎理論課,看來應該采用第一種方式💪🏽🕵🏽,而給高年級(特別是研究生)講課,可能以第二種方式更好。

大學一年級,程紫明老師給我們講“數學分析”,李芳澤老師給我們講“理論力學”🟫🙋🏿‍♀️。他們的講課都屬於第一種風格,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語言嚴謹,幾乎沒有主題以外的話♻。對於特別重要的內容,例如👩🏻‍🔬👨‍⚕️,數學分析中關於極限的概念,理論力學中“二力桿”(即兩端鉸接的受力桿)的概念🙍🏿‍♀️,他們都會恰到好處地重復和強調,讓學生加深印象。記得有一位同學對我說,聽了這兩位老師講課如果還不懂,那就只能怪自己了。大一上學期有一門“畫法幾何”課🧑🏼‍💻,是沈力虎老師講授的。沈老師的講課非常風趣,經常引得學生轟堂大笑。記得偶爾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寫錯一個字,及時更正後當即給我們講了一個笑話。他說🧚🏼,人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心裏想的是“1”,口裏說的是“2”,手裏寫的是“3”,(同學們笑了),其實應該是“4”!(同學們笑得更厲害)👳🏿‍♂️👭🏻。關於如何徒手畫好一個圓,沈老師介紹了一個經驗。他說,如果你是用右手寫字的人♥︎,圓的左上方要逆時針畫,右下方要順時針畫。這個經驗我一直遵循到現在,確實有效。

從大一到大三,我們學了一系列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除上面提到的之外,還有夏學江老師講授的“普通物理”,黃克智老師講授的“材料力學”🧑🏼‍🦲,李丕濟老師講授的“水力學”,陳仲頤老師講授的“土力學”和黃萬裏老師講授的“水文學”等等。所有這幾位老師的講課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對材料力學和水力學特別有興趣🧑🏻‍🎓,課外還在老師指導下參加了“學生科研小組”的活動,限於篇幅,這裏就不一一記敘了。我只想談談聽黃萬裏教授講課的感受。黃萬裏教授有深厚的數學☝🏽、力學功底和極為豐富的治水工程經驗。他早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愛荷華大學和伊利諾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四川、甘肅、東北等地的水利局和水利總局擔任過總工程師和總顧問,對我國的水文和氣象有既全面又深入的了解👨‍👧‍👧。他的講課除了把基本內容交待清楚外👍🏽,還給我們傳授了大量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聽他的課就像聽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但有時不一定真聽得懂。譬如,有一次他在講到統計理論的時候說:有統計數據表明,X時刻武漢長江的流量與Y時刻長春的風速和Z時刻杭州的雨量有一定關系(大意如此,不是原話)。當時我覺得這近乎神話!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對“混沌現象”有興趣,看過一些文獻後,才知道這並不一定是不可能的✒️。我想🚂,混沌學中的“蝴蝶效應”(即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和“相空間大尺度結構的相幹性”也許有一天就能解釋這一類的統計結果。“蝴蝶效應”是美國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1963年發表的,後來他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解釋這個效應𓀍:“巴西的一只蝴蝶撲動翅膀引起了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風暴”。混沌學的系統研究公認是從上世紀70年代之初開始的☪️,而黃萬裏教授給我們講課是在1956年的上半年。

1957年初,我在清華水利系尚未畢業就調去工程力學研究班學習。力學研究班的講課老師有很多是國內外著名的教授🌋。他們的講課風格大都是我前面說過的第二種,沒有太固定的教材和講稿,在課堂上圍繞一個主題可以講得海闊天空。老實說,一堂課聽下來不少內容我沒有聽懂🫂,課後要花很多時間自學👊。但是🤨,回想起來,力學研究班的老師教會了我們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也給我們創造了許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印象最深刻的是錢偉長教授的“應用數學”課和郭永懷教授的“流體力學概論”課。

錢偉長教授的課沒有現成的教材🙌🏿,內容也與傳統的數學課大不一樣🤎🖌,但我在後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卻越來越體會到這些內容的重要性🚕。錢先生在課堂上像是在與學生談心🔃,旁征博引♓️,講得娓娓動聽。例如,講到量綱的概念,錢先生說🧜‍♀️🧑🏼‍💻:“一個寫對的方程,其每一項的量綱都要相同;這個道理雖然很簡單📇👩🏽‍🍼,但過去有些工程中用到的經驗公式卻不是這樣的,這種公式毫無意義。”又如,講到量級的概念,錢先生這樣說:理論上導出一個方程🙇🏼‍♀️,其中各項的量值往往會相差幾千倍🧏🏼‍♂️、幾萬倍……如果忽略那些小量級的量,一個無法求解的方程往往會變得容易求解🎅🏽。力學中許多有名的近似解就是這樣得到的。關於後一個話題,錢先生曾一再舉例說明,但我對它的深刻理解卻是在後來的工作中才逐漸悟出的。

郭永懷教授的課選用了Ludwig Prandtl的《Essentials of Fluid Mechanics》作為主要參考書(當時沒有這本書的中譯本,英文版在圖書館也借不到)👨‍🦼‍➡️。Prandtl是近代流體力學的奠基人,他的最大特點是註重從對物理現象的觀察出發🏞,而不是從抽象的數學概念出發來研究流動問題🈸。我想,郭先生選用這本教材的用意是要我們學會這種研究方法🥪。在這門課中郭先生只講物理概念✊🧑‍🎄,很少在黑板上寫數學公式🏇🏻,更不要說作數學推導了。對於講授流體力學這樣的數學物理性質很強的課程🤹🏿‍♂️ℹ️,這似乎難以想象,但郭先生確實是這樣做的。例如🙇🏻,關於 Kelvin-Helmholtz 不穩定性🎣,他以一面旗子在風中飄動為例:當旗子有微小的波動時👩‍🦽‍➡️,凹面的壓力增大而凸面的壓力減小📀,於是波動越來越大,最後終於導致了不穩定狀態。幾句話就讓初入門的學生了解而且記住了Kelvin-Helmholtz不穩定性的機理🙅🏽💌,如果當時從數學方程出發來分析這個問題👊🏻,恐怕講一兩個小時我們也不一定能理解𓀔。

在清華讀書期間,我也抽空去旁聽過蘇聯專家講課😬。大二時旁聽過巴巴諾夫專家講授的“普通物理”👦🏽,去力學研究班以後又在北京大學旁聽過格裏高良專家講授的“高超聲速氣體動力學”。蘇聯專家的講課堪稱第一種風格的典範🕠。老師根本不帶講稿,在講臺上表情嚴肅🫣,語言嚴謹🤭,沒有一句“多余的話”,有點像“人藝”的著名演員演話劇時說一段較長的臺詞。聽了他們的講課😭,我首先是欽佩,欽佩老師對課程內容是如此嫻熟,欽佩他們講得如此條理清晰。後來,我又覺得這種講課的效果似乎與自學一本寫得好的教科書差別不大,少了些對學生獨立思考的啟發🙇🏽‍♂️。1989年我去列寧格勒工業大學(現稱聖彼得堡工業大學)訪問💇🏻🍬,出於好奇🍆⛔️,在那裏也旁聽過一堂“流體力學”課,老師的講課風格亦乎如此🛄👰‍♂️。

力學班畢業後,我自己也當了教師,先後給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過“流體力學”、“邊界層理論”、“粘性流動”和“湍流的數值模擬”等幾門課程。我首先效法的是第一種講課風格👳🏿‍♀️,得到過學生的好評。多年之後👶🏼,我開始學習第二種講課風格,但效果始終不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我的知識面不夠寬廣。

相關新聞

  • 212021.04

    我更鼓勵教師們“教課”, 而非“講課”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12018.09

    活著🍅,就是為了講課

    從教70余年,還要教多久?“我活著☔️,就是為了講課。”張禮說🙎🏼,只要一想起還要上課👩‍👩‍👧‍👧⚄,自己的精氣神就完全不一樣👩🏻‍🦲,“如果有一天*️⃣,腦子不行了🍦,看不懂🦵🏿🖖,也講不懂,....

  • 042022.07

    “只要能站起來🍊,我就會站著講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範欽珊60余年堅守講臺的故事

    “學生說,老師您好好養病,我們就是您生命的延長線。”現場播放的視頻中,85歲的範欽珊回憶起十幾年前住院時的情景,幾度哽咽☦️。5月13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2021“感動南航”年度人物頒獎暨事跡分享會😇,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南航“錢偉長講座教授”範欽珊60余年堅守講臺的故事🏜,讓現場師生潸然淚下。今年85歲的範欽珊是南航講臺上年齡最長的師者。六十二載,他始終耕耘在本科教學一線🌒。“我們有責任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隔...

  • 242018.08

    聞一多怎樣講課

    1925年11月2日國立藝術專門學校成立,聞一多參與籌備,並擔任美術史課老師,這應該是聞一多教書生涯的開始🖋。

  • 152009.04
  • 182012.11

    記黃祖洽教授—老爸還在給大一學生上大課—黃萌(黃祖洽長女)

    暑期就要過去🔪,眼看就要開學了🐈‍⬛👨🏻‍🍼,2012年,今年88歲的老爸還要堅持給大一學生講大課🚶🏻。用他的話講👨‍🎨,“大學教授給學生講課是理所當然的事”,他一生做事認真,....

  • 302017.03

    大學時光

    材33班合影

  • 172009.06
  • 042020.07

    懷念嚴寶瑜老師

    嚴老師是我讀本科時的老師。記得我們79級新生入學時,他是德語專業的領導,在新生歡迎會上,強調北大學生要學習高雅文化。他說,他曾在北大廣播中聽到鄧麗君的....

  • 162021.06

    朱金銓老師二三事

    土木工程概論🐱,江見鯨💾,遺體捐獻醫學事業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