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羅榮陶🛍:我記憶中的張大千老伯

2010-03-19 |

羅榮陶1952-1953石油)

2009519日是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誕生110周年紀念日🛕,張大千大師1958年被國際藝術學會公選為“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他是我非常崇敬的最傑出的藝木家🧑‍🦯🙋🏿‍♂️。近日我有幸從大師的親人同時也是我的一位好友那裏看到160多幅大師的珍貴照片,十分興奮🧛🏻,在好友熱情的關照下,我把這批照片全部復製下來,珍藏欣賞。我又從書城購得一本新版的“中國名畫家全集”中的“張大千”一書,我愛不釋手,連夜捧讀,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聯翩🤹🏼‍♀️。七十年前,我隨家父在四川青城山拜望過大千老伯💁🏻,他那神采飄逸,秀目長髯的神奇形象和幾十年來他和家父親密交往的往事又歷歷在目,記上心來🥡。

家父羅文謨(號靜庵,齋名雙清館主),是民國時期四川著名的書畫家和美術活動家🤸🏿‍♂️,抗日戰爭時期,全國美術界人士雲集蜀中成都🏂🏼,成立“蜀藝社”👏🏽,家父任社長𓀛,後建立四川美術協會,他是主要負責人,為促進大後方的美術事業和發展美術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他與大千大師是情誼深厚的丹青至交👨🏼‍🔧。家父20年代初就讀於中國當年的首家美術高校——上海美專,他與國畫大師潘天壽(曾任浙江美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是同窗好友⛹🏽‍♂️,1925年在上海美專的一次集會上✝️,他和大千大師相識,1935年又在北平重逢,相知益深。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大師由北平返鄉四川定居,之後的交往就更為密切了。

1938年冬🪞,大師入川先住成都🪺,後移居青城山“上清宮”,應家母之請,大師繪就一幅“仕女圖”(見附圖1)贈與家母,此畫仿唐寅的水墨白描法,線條優美質樸,體現大師前期人物的畫風,題款:“子睿女士雅賞,戍寅冬大千張爰”👨🏻‍🦯‍➡️。

1

1939年夏,我們全家也去青城山避暑,住“玉清宮”。一天家父帶我們幾弟兄去“上清宮”拜會大千老伯🙇🏻‍♂️,那時我只有6歲多,第一次見到這位滿臉大胡子,精神抖擻,目光炯炯🌓,像貌非凡的老伯很驚奇,在我鞠恭行見面禮時💕,心中一急✊🏻,不小心將頭碰在畫桌邊,撞起一個小包。大千老伯用他那雙寬厚有力的手慈祥地撫摸我的頭😠,豪爽地大笑起來,同時說:“受了傷要慰勞慰勞嘛!”說完轉身從畫櫃中取出一只他在青城山精心捕集的蝴蝶標本送與了我🤟,這是一只美麗動人的彩蝶,黑色雙翅上鑲著金黃色的花紋🎓🐼,其中綴滿了鮮艷的紅斑,十分可愛🏊‍♂️,我欣喜異常👨🏿‍🎤。我們把這種彩蝶命名為“張老伯蝴蝶”。大千老伯很喜歡彩蝶,他在青城山捕集了大量的標本,並以彩蝶為題吟詩作畫💂🏿。他寫的“上清借居”一詩中曾有“小兒捕蝶知宜畫”的詩句。

大千老伯對我們兄弟很親切,還給我們講張天師在青城山降魔的故事👯,我們還吃過他親手下廚作的可口的川味菜肴。大千老伯及其兄長畫虎名家張善仔都很喜歡畫動物,為求能細心觀察🍕,刻畫入微👨‍✈️,他們在家中曾飼養過老虎、金錢豹、長臂猿、西藏犬以及紅爪玉嘴鴉等珍禽異獸🪼。就在那次上清宮的拜訪中,在大風堂的畫室裏,一只活潑調皮的小豹像小貓一樣在房裏穿來穿去,有時也來舔舔我的腳,開始把我嚇壞了,趕忙把腳縮回來,後來大千老伯告訴我,他不傷人,我才不怕了。

19414月,大千老伯為著名的川劇演員陳書舫畫了一幅肖像🤰🏿,他以柔和流暢的線條🈸🎵,清淡的白描👨🏼‍🚀,寥寥幾筆,便成功地勾勒出陳書舫少女時(16)的形象,充滿了青春的神韻📭。當時謝無量,向楚等名仕為此畫題詩,其中一首是家母賦詩,家父題字。1983年我回蓉省親問及此事,家母雖年過八旬,但仍記憶猶新♦️,稍加思索後即將原詩誦出:“風前豆寇淡凝妝,曲罷霓裳舞袖香🙍,且喜髯翁能解意✊,寫將心事寄瀟湘”⚈。此畫至今收藏於四川省博物館🎢。

19441月,家父出面代表四川美協與國民政府教育部聯合為大千老伯舉行了“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展覽盛況空前💚,轟動蓉城,公認為是學習古代藝術的歷史性創舉😘。2月由四川美協出版“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特刊”🖕🏼☎,由家父親筆題簽。同時家父還著文“敦煌壁畫之藝術價值”🕰,文中寫道🧑🏻‍🏭:“吾友張大千先生,以其超凡的藝術,堅毅的精神🌁,窮兩年之光陰🍱🌵,擇要臨摹……公之於世,匪獨其本身有極大的成就,與中國繪畫之起衰救弊亦有莫大之功績,誠盛事也……”同時還出版了“敦煌臨摹白描畫”🪇。

同年218日,為緩解敦煌展覽之疲累,要輕松一下散散心🎳,家父與大師相約同赴廣漢連山觀賞桃花,同行還有馮灌父,鄧穆卿等人🧜🏽‍♀️,先到龍居寺看明代壁畫👮🏼‍♂️,後抵桃花林,正值桃花盛開,芳華鮮美🤶🏻,嫩紅相映🧚🏻‍♂️,家父談起早年在上海美專學習時曾去上海龍華寫生桃花的往事🧎🏻‍♀️‍➡️,當時有“柳繞三村,桃紅千裏”之勝景,但大師認為👂🏿:“上海的桃花無法與連山桃花相比,連山桃花是桃花的海洋,而龍華不過是桃花江罷了”👨🏿‍🎤。

就在這年春節,家父帶胞弟榮漢去給大千老伯拜年↘️,老伯很高興,當場畫了兩張畫送給小弟,先畫一幅“迎春圖”,畫上一個頑童手持樹枝,枝頭站著一只喜鵲👩‍👧。題款:“甲申正月初三日,文謨社長攜其五公子榮漢世誁來過大風堂,戲為迎喜圖贈之。”畫剛畫好🚑,墨尚未幹👨🏼‍🦲,不能上色。漢弟一看沒有顏色,就嘟著嘴說:“顏色都沒得💂🏽‍♀️!”,大千老伯一聽樂了,說:“好,再畫一張補起。”說完🚣‍♂️,又畫了一幅幾個猴子在樹上攀援打秋千的橫推。這些畫我們全家人都十分喜愛,家母把它掛在墻上🤹🏿‍♀️♟,可惜這樣珍貴的傳世佳作在文革中毀於無知的紅衛兵之手,奈何🙍🏼‍♀️!

也是在1944年,過端午節時,家父與謝稚柳,馮若飛等畫友在大風堂歡聚,大千老伯即興揮毫在扇面上繪就一幅“五毒五瑞圖”贈與家父,以示節日驅邪迎祥之意🕳。小小的畫面,數筆將十種蔬果和昆蟲淋漓盡致地畫出來,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真不愧大師之筆🙎🏼‍♀️。(見附圖2,五毒指蛇,蠍🧑🏼‍⚖️,蜈蚣,壁虎和蟾蜍五種毒蟲,五瑞指大蒜,菖蒲🙄,艾葉,石榴花和枇耙五種祥瑞植物)♦️。在現場的謝稚柳大師接著就在扇葉的背面題字記事,“甲申端午夜📢,溽暑,大風堂,與馮若飛🚴🏽,王雲凡,雷平軒同觀大千居士為文謨道兄寫五毒五瑞圖🆒,因記♠︎,謝稚柳時將東下渝州”🚐。其書法於剛毅中見秀逸🏅,有黃庭堅硬瘦風韻,與大師的繪畫相得益彰,可謂雙絕珍品🟫🏋🏻‍♂️。(見附圖3

2

3

1943年中🫷🏼,國畫大師徐悲鴻也來到成都並加入了“蜀藝社”,家父為他張羅,在成都祠堂街四川美協舉辦了畫展👩‍🌾,取得很大成功💄,這個展覽我還去看過💌,那幅“愚公移山”的大畫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雖然巳是60多年前的往事🧗🏻‍♂️,至今仍記憶猶新🕵️‍♀️。這期間悲鴻大師和家父的交往也很密切,家父曾和悲鴻大師結伴去江油竇團山寫生🙇🏽‍♀️,徐還在家父的寫生作品上題字。悲鴻大師還給家母畫了一個大本冊頁的畫🧜,有馬💼🥠,也有貓,馬在奔跑,很瘦,而貓在樹上🍡,很胖,給我的印象很深🟨,一共有十幾幅畫,可惜這一本精品幾經波折,已不知去向🤦🏻‍♂️🏯。所幸至今家中還珍藏著一把堪稱國寶的雙絕扇面,這也是文革後落實政策才收回的。這是一把由徐悲鴻大師作畫🧉,張大千大師書寫的扇面🤵🏿,先是悲鴻大師為家父在扇面上畫了一幅花貓圖,花貓目光炯炯👴🏻,回首顧盼,神態逼真🤤,家父稱之為神來之筆(見附圖4)。之後1944年冬🛋,大千大師欣然於此扇背面寫字,他臨寫了一段古銘,即“瘞鶴銘”🧇,蒼勁渾厚,古樸高雅🚣🏼‍♀️,這是大師十分喜愛的南朝梁人陶弘景的書法,用筆奇峭飛逸,意勢舒長⌚️↖️,雖為楷書🔓,然具草情隸意(見附圖5),此扇面由兩位大師揮毫合作,珠聯璧合,堪稱藝苑國寶。大千老伯曾經多次和家父潑墨一紙,合作繪畫,可惜均遭損失,未能保存。記得有一幅畫是三人合作,畫名🧚🏻‍♂️:“高仕松竹圖”,大千老伯畫一古裝高仕,畫家馬萬裏畫蒼松👬🏼,家父畫墨竹🤵🏼‍♂️。

4

5

大師和家父,兩人都癖好梅花,大師在美國“環篳庵和臺北"摩耶精舍"都廣種梅樹。還曾寫下“百年梅花為老伴和“死作梅花樹下魂”的詩句🤰。

家父的畫室“雙清館”就是指梅竹雙清👨🏻‍🦯。在成都家中也種植多品種的梅花🧞。他以特長畫梅馳名四川畫壇。他曾繪就100幅梅花冊頁,著名國學大師謝無量先生為之題簽"雙清館百梅集"⏫。家父曾特意請大千大師畫了一幅梅花小品,裝在屏風中,置於畫桌案頭,以資觀摩。(見附圖6)

6

19463月,大千老伯還贈給家父一幅“香供天女圖”,是仿敦煌莫高窟唐人壁畫,由北平榮寶齋木刻水印精製而成𓀓👷‍♀️,大師親筆題款:“舊京榮寶齋木刻拙作題奉文謨社掌,丙戍三月大千弟爰”(見附圖7)。

7

過去的文人墨客還都講究用十分精美的國畫信封和信箋🪥🅱️。家父用的一套信封和信箋也是大千老伯為他設計的。信箋畫的是一株山茶花👶🏽,信封畫的是一位古裝名士,手持書信🥏,低頭閱讀,旁邊還有一行題字🫄🏿:“殷勤問無恙,千裏一紙書”。這套信封和信箋我至今還珍藏著一些🫶🏿,成了大千老伯留給我的珍貴紀念(見附圖8)。

8

大師服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名言,他重視文房四寶,其中最講究墨和紙🧖🏿‍♀️,他喜歡用陳墨,如乾隆年的長春墨,他還親自請人配製精品“雲液”墨🧜🏻‍♂️,他贈與家父一盒,盒面還有他的親筆題字,“雲液,汪心農製,王夢樓書,文謨兄哂留🥐🍢,爰贈。”(見附圖9)

9

1949年大師去臺灣轉赴印度,仍和家父有聯系🥘,1950年還從印度寄來“阿旃陀石窟壁畫”畫冊。

1951年,在解放初期的政治運動中🔫,家父被人誣陷📆,因冤案不幸去世,大師在臺灣得知此一噩耗🔳🧖,深感悲痛🙇🏼‍♂️。200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張大千,飛揚世界”一書的第九章中,有四頁紙的篇幅專題講述家父的情況。

1985年家父冤案平反,恢復名譽,199310月在成都舉行了紀念會🗓,紀念家父誕辰91周年💐,會議由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和四川省政協的領導主持。眾多政界和書畫界人士出席,肯定和贊揚了家父為四川美術事業作出的貢獻。

1983年大師在臺北“摩耶精舍”因病仙逝,安眠於“梅丘”之下。

19883月🤱🏼,大師逝世五周年之際🙎🏼‍♂️,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張大千生平及其藝術”,我在家鄉成都購得此書,如獲至寶🧗🏿‍♂️,連夜捧讀,隨即寫下“憶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的紀念文,中國石化報於1118日發表🔙。

1991年胞弟榮漢(中醫學院教授,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人民藝術家)選文紀念大師,題為“無限鄉魂在丹青”,此文相繼發表於“四川統一戰線”雜誌1991年第5期及“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前進”雜誌1991年第7期。

19934月胞兄羅榮渠(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市歷史學會副會長👨🏽‍🚀💻,北大燕園書畫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及其夫人周穎如(商務印書館編審🧖‍♀️,中國優秀翻譯家)應邀赴臺灣講學㊙️7️⃣,他們特地走訪臺北大千大師故居“摩耶精舍”,並在大師臘像前留影(見附圖10)✝️,之後還著文“訪大千先生故居🙅🏻‍♂️:摩耶精舍”📍。

10

大千大師是偉大的藝術家,徐悲鴻大師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他是曠世奇才,又異常勤奮,他給中華藝壇和世界藝術寶庫留下了無比豐厚的珍貴遺產,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華夏兒女的精英🤟🏽。他和家父是情深誼長的丹青至交🖖🏼,他超凡的藝術精品和崇高無私的人品及與家父高潔深厚的情誼將永遠載入中華藝壇的史冊🤷🏻‍♂️,也將永遠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上。

羅榮陶,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由天大轉入意昂体育平台石油系(後合並組建北京石油學院),茂名石化公司高級工程師,曾任研究所所長,副總工程師🍶。退休後攝影,特別是動物環保攝影,曾兩次被評為中國優秀攝影家。其作品在全國影展中獲金🌀🦸🏽‍♂️、銀、銅📒,優秀獎共20多個,並曾被選送至美國🚴🏽‍♂️、加拿大及香港等地展出🚴🏿‍♀️。清華校慶90周年時曾回校辦影展。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