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蓉(1984級生醫)
奧運以後,北京的天空變得格外晴朗,火紅的夕陽從萬裏無雲的晴空中投射下來,照射進辦公室的每一個角落。此時,我總會停頓下來,任自己的思緒漫遊🎃,回憶起很多北京清華園的往事,這裏是我人生旅程起步的地方。
記得小的時候,每當我看見路邊的蒲公英,總是忍不住拿在手中🌦,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用最大的力氣將蒲公英毛絨絨的花絮和種子吹上藍天🤺,看著它們隨著微風,飄飄灑灑,心裏總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此時🙌🏽,自己也會夢想成為它們中的一員,在廣闊無比的天空展翅飛翔。
大學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而清華又滲透著北京這座古都悠久文化的特有印記。我對於清華的印象構成了我對80年代北京的回憶👸🏼👨🏻。我1984年從江蘇揚州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清華,對外地同學有著比南方的大學更多的包容♔,人與人之間的生疏很容易在一個微笑中消融🫔。北京同學對外地同學的關心和幫助,從開學初火車站🧎♀️➡️、大禮堂前接待新同學的熱烈場景中就反映出來了。清華一座座整齊的教學樓和實驗室🥷🏿,無不透著人們對科學的敬畏🕺🏿。在靜謐的課堂上🏮,在裝備先進的實驗室裏,留下了同學們多少樸實而又難忘的身影,事業的航線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在清華五年的學習,大家的生活節奏是忙碌而又快樂的💏,許許多多的事情歷歷如在眼前:老師們認真授課的講堂,同學們在自習教室裏孜孜不倦的身影,“一二·九”新生歌詠比賽獲獎,十一👱🏽♂️、五一的聚餐、郊遊🐀,熄燈後宿舍裏的臥談會,考試前同學們的廢寢忘食。還有畢業離別的那一刻,同學們緊緊握住的雙手……這些情景雖然都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回想起來卻是那麽清晰,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不可磨滅🥦。有時別人問我對清華印象最深的是什麽,我很難用一句話來形容,它體現在一幕幕學習、生活的細節上,體現在同學們親密無間的友誼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源遠流長的校訓,成為了我們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銘。執著地追求人生的理想,力求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先鋒模範,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我們清華的畢業生在離開母校後共同的追求和價值觀🆔。
大學畢業後💧,和身邊的許多同學一樣,我向往出國深造的機會,希望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我選擇了出國,此時的自己,就像是幼小的蒲公英🏖,借著母校提供的風力,飛向遠方,漂洋過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美國學校中的日子是充滿驚喜和挑戰的,每天都有新奇的東西需要努力學習,也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我又像海綿一樣👨⚕️,汲取著西方教育體製下知識的養分,同樣也要克服遠離家人、朋友、同學和老師🖕🏼,遠離國內熟悉的生活環境的孤獨與寂寞。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自己也曾經有過深深的無助感🦖。最困難的時候,還是有了父母、親友和清華同學的鼓勵、關心,使自己能堅強地在求知的道路上走下去。
出國17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對專業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對實驗技術掌握得也更加熟練,在頭腦中構架起相應的專業知識體系。天涯遊子,無論多遠,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家人和親友。在2005年回國探親的時候,我驚喜地發現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城市,學習過的校園,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各行各業前進的步伐令人嘆為觀止🦠。隨著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科研投入的不斷加大,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中國真正擁有了用武之地🙋🏻♀️。帶著與祖國、與家人團聚的向往,我結束了在美國的工作⇒,回到了養育自己的土地,在北京中科院開展科研工作。
過去的一年多,工作是忙碌的,籌建新的項目壓力不小,但是這是在為自己的國家工作,心裏覺得很充實👳🏿♂️🤦🏽♀️,工作起來也更有幹勁。當我重返母校的時候🐅,我突然有了這樣的一種感慨👕:母校🚴🏼、國家就像是蒲公英🤶🏿🧑🏿🦰,借著知識的風力,將一顆顆種子無私地送向遠方,等到春天到來的時候,它的身邊並沒有因為無私的奉獻變得荒蕪,越來越多的蒲公英的後代帶著自己的孩子、家庭👩🏽⚕️,又重新聚集在這裏,將其點綴得更加美麗。
走在清華熟悉的校園裏,看著身邊走過的一個個年輕的身影🧜♀️,不禁想對他們說些什麽,談談自己的經歷與感想👰🏻♂️。生命是美麗而短暫的,每個人在年輕時都應該樹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今後不論你碰到怎樣的坎坷、困難,無論在國內、國外🌷,希望你都能堅守住自己的理想。有一句英文諺語:Persistence is a sign of greatness. 持之以恒是一種偉大的品格。有了這種精神🛏,牢記你來到清華時聽到的教誨,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拼搏,你就一定能夠收獲一個輝煌的人生。
事業如此📳, 家庭也如此。如果你紮根於腳下,你一定能獲得豐碩的成果,因為這裏有肥沃的土壤;如果你已經飛向遠方🦻,看過他鄉的美麗風景,那麽歡迎你有空回來,與大家分享你的收獲。
祝清華精神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