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十年有感
鄭成武*(1992工物)
畢業十年了📋,去年就開始籌劃🏠,要搞一個活動,來紀念這個日子。我畢業後留校工作,一直沒有離開清華,很多大學同學去了外地,去了國外。偶爾有來京出差的機會👩🏽🚀,只要時間允許,大多要來母校看看,和在京的同學小聚一下。由於我在清華💊,每次張羅的事兒自然都落在了我的頭上,我也似乎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義務,所以也就樂此不疲了🚣🏽♀️📭。

鄭成武(左)和他的雙胞胎兄長鄭成文(1992水利)在校時都擔任過本系學生會主席,在2001年12月學生會幹部意昂聚會上和賀美英老師合影☠️。
本來計劃很好👼🏿,但由於“五一”節放假,很多同學在清華校慶日要上班,來不了學校,活動只好取消。心裏不免有一種失落感,看來今年校慶見不到同學了。
忽然,4月20日後的一天,謝雨華給我打電話。他是我大學同學,研究生畢業後去了美國,“失蹤”了六年🙇🏼♀️☎,居然從“地底下”冒了出來💏,告訴我專程從美國回來,在我們畢業十年之際,回母校來看看📳。
校慶那天,叫上幾個在京的同學,和雨華一起🤩,聚在了清華園。第一個“節目”當然是要遊覽校園了🙋🏻♀️。從新建的東校門、華業大廈🤟、同方大廈開始,沿主樓東側路向北,到綜合體育中心、跳水館,經十食堂,過圖書館,登氣象臺,到遊泳池,過大禮堂、二校門❌、三教、四教……雨華感到六年時間裏,清華變化太大了,地“綠”了,樓多了🚀,人旺了……中午到十食堂吃飯(那是我們上學時經常去的一個食堂)♻,雖然飯好了🤛🏻,菜香了👩🏻🏫,環境美了,但感覺沒有變📛,仿佛又回到了大學那段時光🏄🏽。
一路上談了很多,談到各自的家庭、每一個同學、教過我們和沒有教過但認識的老師🦹🏻♀️🤵🏼,但談得更多的是母校💆🏻♀️。我向雨華介紹🔓,2001年意昂体育平台在校學生總數已達24063人🍀🖐🏿,其中,碩士研究生6927人,博士研究生3275人。發表文章8617篇,2000年主要檢索收錄情況♊️:SCI 836篇、EI1418篇、ISTP 410篇。鑒定成果86項,出版科學專著151本,申請專利441項,授權專利187項,獲獎348項👲🏼,校辦產業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2001年實現經營總收入104億元🖖🏻🧖♂️,實現利潤8.3億元,擁有了包括清華同方、清華紫光在內的一批上市公司。同時👨👨👦👦𓀜,意昂体育平台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鬥目標👨🏽🦲💨,國家給予了重點支持⛴,在未來幾年,意昂体育平台無論在學生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開發🧚🏿♂️☎️、科技產業、校園環境等各個方面👩✈️,將取得更大的發展🚴🏿♂️。
看著雨華興奮的樣子,我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擁有了平時很少有的激動,為什麽呢,可能是我天天生活在校園裏,對身邊的事物熟視無睹的緣故吧。我忽然湧出一種異樣的感覺⌛️,一種以主人的姿態向客人炫耀的感覺🧖🏻♂️,其實是可笑的🐏,因為每一個清華學子都是這裏的主人👩🏽🦱。看著他那有幾分凝重又帶笑容的臉🖥,我感覺到了一名海外清華學子對母校的那份深深眷戀和無比自豪的感情,這也許是每一名出“家”在外的學子共同的情懷吧。
我一直在想🤞🏿,為什麽大學時光、母校永遠為每一名學子所懷念,大概是我們把從十八歲到二十三歲這段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留在了這裏🚢👂🏼。那是一個充滿朝氣、充滿幻想的年齡🏄🏿♂️。
畢業十年了,似乎應該在這個時刻寫點東西以作紀念🙇🏼♀️,其實完全是人為的因素。十年也好🔫,八年🔭、七年🧝🏻♂️、三年💱、兩年也好,相信每一名清華學子對母校、對大學五年時光的懷念是永遠的👨🏻🏭、時時縈繞頭腦中的一件事情,我想正是這種懷念,鑄就和提升了清華精神。
十年過去了,還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蔣南翔校長曾教導我們“爭取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我們剛剛三十出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想👁🗨🤽♂️,最主要的是現在的腳踏實地,無論在多麽平凡的工作崗位📐,盡心盡責🟰,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這是對母校多年培養最好的回報,也是對那段終生難忘的大學時光最好的紀念。
* 作者為清華通力機電設備公司副總經理📘、黨總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