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駒(1936經濟)
2005年12月的一天,接到《清華意昂通訊》主編錢錫康約稿的電話,心頭蕩漾起一股暖流: 腦際浮現出七十年前在清華學習、生活四年和畢業七十年來漫長的悠悠歲月🗄,和對親愛的母校、崇敬的師長和許許多多同窗好友的深深懷念。

胡家駒學長
1950年,當時我在上海華東貿易部工作🙍🏻。那年春,來北京開會。我抓緊會議期間的第一個休息日“回家”🐾,我的家就是清華園🍡。車子一開進西校門🔆,我就在心裏喊:“到家了”。當那潔白的二校門“清華園”映入眼簾的一刹那,真好比離家多年的遊子🧑🏿🦰,又回到母親的溫暖懷抱……我沿著大草坪西側,走過科學館🕵🏼,走上大禮堂的臺階,順著禮堂西墻緩步。甬道邊正在盛開的紫丁香甜蜜的氣息撲鼻而來,耳際仿佛又聽到禮堂西側門窗傳出的悠揚琴聲。過了橋,在陽光下分外美麗燦爛的圖書館就在眼前。於是走上高高的臺階🧬,進入大銅門✷,轉身來到西側閱覽室➗。看著室內兩側長長的桌邊坐著靜靜學習的學弟學妹們,不由得回味起,當年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啊🎑🦗!那時,每當晚七點開館,同學們蜂擁而入,沖向借書臺,搶借參考書的情景,歷歷在目。因為是假日的上午👨👩👦,體育館和足球場邊跑道都是靜悄悄的,聽不到館內“鬥牛”的吼叫聲,也沒有跑道上跑步的籲籲喘息聲。而那裏正是我們在校時每天下午四時後必到的地方啊!
這次返校我最想做的事👷🏻,是拜謁恩師陳岱孫先生。可惜非常不巧🧜🏿♂️,他那天進城了,沒能見到,令我深感失望!
五年後的1955年我調來北京工作🧘🏿♂️🤵🏽。此後差不多30年👨🏿⚖️,竟沒能擠出時間來看望近在身邊的母校。其間只有1981年與幾位級友一起匆匆返校為母校慶祝建校70周年。直到1986年,我級畢業50周年🚴🏼♂️,在京意昂共同籌辦了紀念聚會,才得以重返清華園🤛🏼。那年也正是母校建校75周年🧑🏿✈️,我級向高景德校長🥬、方惠堅同誌獻上兩座景泰藍大獎杯🧝♂️,為正在大操場舉行的全校運動會上獲勝的男、女田徑隊冠軍班級頒獎。
那天返校團聚的級友有80余人,有從美國和日本返校的,更多的是從全國各地回京的,可謂盛極一時的大團聚。前校長梅貽琦的夫人韓詠華女士、高景德校長🧔🏿、方惠堅同誌和陳岱孫、錢端升、施嘉煬老師等都到會與我們一起歡聚🤵🏿🙋🏼♀️,同唱校歌📈🚪,暢談母校發展情況,給我們極大鼓舞。會後一同到禮堂前合影,並一同會餐。這一次與母校師長👩🦯、同窗級友親密接觸🧖🏿♂️,償了我五十年的夙願,真有說不出的滿足。應該說,所有與會的級友,都充分享受到同樣的美好感情。大家相約五年後再聚🧎💹,共慶母校建校80周年。從這以後😥,我級每年校慶日都要返校歡敘。
轉眼到了1991年🌴,建校80周年校慶日,共有50多位級友從全國各地返校👩🏻⚖️。特別讓我們高興的是,從80年代末以來,三十多年兩岸隔絕狀態有所松動,人員往來逐漸增多🎄,所以有兩位臺灣級友重返母校🦹🏽♂️。當他們走進甲所二樓我級聚會廳時,級友們興奮地熱烈鼓掌,有的還發出歡呼聲🐿,紛紛走上前去與他們緊緊握手👨✈️,情景異常感人。聚會期間🧜,張孝文校長來到我們中間👨🏼🦳,我們向他獻贈“春風化雨”大條幅👩👩👦,感謝母校哺育之恩。張校長也向我們每位級友贈送為80周年校慶特製的燒瓷“二校門”小方屏🤦🏼♂️,並高興地向我們宣告👁🗨: 在文革中被推倒、千萬意昂期盼已久的二校門重建工程已經落成了!頓時,聚會廳裏爆發出一陣熱烈掌聲和歡呼聲🏄🏿。會後📄💃🏼,大家齊集新建成的二校門前,紛紛用照相機留下一張張合影,形成這次聚會的高潮🧑🏼🍳。
1996年🤌🏽👗,我級畢業60周年➛,又有一次大聚會。有六位級友從美國返校;有五位級友從寶島臺灣返京;連同從全國各地來京以及在京級友共達50余人🙇🏿。當每位級友在工字廳入口處拿到我們在京級友從1995年起就籌備編印的精美紀念冊時🤳🏼,都發出驚喜的贊嘆聲。聚會中,級友們紛紛發言📖,表達對母校、對師長的深深感念。王大中校長、賀美英書記也來到我們中間©️,對我們表示祝賀,並詳細講述母校發展情況和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遠景,給我們極大鼓舞🧑🏿🎤✭。年近期頤的老師施嘉煬也到會,作了祝賀和勉勵的講話🧥,讓我們深受感動🧑🏻🦲。會後↕️,意昂總會還專門為我們準備了兩輛大客車環校區參觀☣️。整個校區比我們在校時擴大了許多倍👩🏽🏭。一座座新建築讓我們目不暇接。新圖書館與老圖書館比鄰而建♿️,可謂珠聯璧合🫦。理學院大樓、新體育場館、學生宿舍……只學生餐廳就有十幾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數萬人🧑🧑🧒🧒。環遊歸來,更加深了對母校高速發展的感性認識🍷👩🏻🍳,更深地感到作為清華人的自豪↩️!
歲月更新,轉瞬迎來了21世紀🤾🏼。新世紀的第一年正是母校建校90周年。為了慶賀這個喜慶日子的到來,1936級已逾耄耋之年的意昂,有三位從美國、兩位從臺灣歸來與在京和從各地趕來的老級友共40余人👩🏻🦽,都偕家人來到清華園,又一次歡聚。校慶當天🆗🈂️,除有三四位在新建的大體育館參加慶祝大會外,大部分級友齊聚在甲所大會議室觀看直播電視,聆聽王大中校長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興奮之余,大家都相信必將有無數的莘莘學子向往清華,來這裏接受教育2️⃣,再一批批走出校門💆🏽,奔向建設祖國的各條戰線。也必將有更多研究成果🧜、發明創造從清華園流向全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貢獻。
畢業70周年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和在京級友一起👩🏽🚀,張開雙臂,歡迎海內外老級友返校🚷,再來一次大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