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傑
魏傑,1952年生於西安🏃🏻♂️。先後獲得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博導,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研究所所長🧑🏿🎨。現任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企業戰略與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導,兼任全國十三個省市的經濟顧問🚣🏽,十五家企業經濟顧問🀄️☝🏻,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等5家學會的副會長。
企業管理製度的最基本的框架👱🏽♂️,實際上主要是搞清楚並界定好以下五種關系🍪,才能確立企業的基本框架。
母公司的控製策略
構建企業管理體製🪼,首先是要考慮怎樣協調好總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因為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確定企業管理的基本框架🌞。母子公司製是大量的企業現在所采取的一種管理體製,但是母子公司製要真正做到能有效地協調好母子公司的關系,而且能夠使企業真正既充滿活力💂🏽♂️,而又不會失控👐🏿,這實際上也是很艱難的事😆。
現在有一些企業創新了一些好的辦法。比如說👩🏿✈️,深圳城建集團的子公司有好幾十個🦋,之所以不會失控🧑🏻💻,主要就是由於它在管理體製上采取了一種所謂的產權代表製度👩🏼🦲。也就是總公司派到所有控股公司或參股子公司的人,都是作為總公司的產權代表而進入子公司。也就是說,派出的人員隨時都要明白,你們不僅僅是那些子公司的董事長或者總經理🧄,你們更為重要的身份是總公司派去的產權代表,所以首先要從總公司的利益出發來考慮搞活你們所在的子公司的問題🧏🏽。
因此,實行產權代表製度的管理體製,總公司的主要任務是管理下派到各個子公司中的產權代表。總公司把自己派出的產權代表界定為三種人🧙🏼♂️,即子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和財務總監。這三種人是總公司派到各個子公司的產權代表,他們以產權代表身份進入子公司,所以總公司管子公司就是管這些產權代表。在這種狀況下,總公司的管理對象及任務都很明確,整個集團公司就是管產權代表,總公司和子公司的管理體製就是以此為中心而設立的。總公司每年都要審查、考評產權代表,並確定他們的薪酬製度以及處罰製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施自己對子公司的管理。
總之,在企業管理體製的設計上,第一個要考慮的關系就是如何界定總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對於這種關系要采取何種有效的方式來界定,以及界定它們之間的關系應采取何種有效措施🚨。這些實際上就是構建企業管理的最基本框架,即構建企業管理體製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事業部製因情而定
我們現在還有不少的企業實行事業部製和分公司的管理體製。一般來講,只要是總公司下面還存在大量的分公司的時候🅿️,肯定總公司實行的就是事業部製。因為分公司根本不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際上只是一些比車間更具有一些相對獨立性的非法人地位的公司。因此總公司的管理肯定是具體管理到生產上👩🏻🦼➡️,這個時候當然實行事業部製。在這種體製下主要是協調各個事業部和分公司的關系,集中討論的問題是怎麽樣和以何種方式界定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這種總公司和分公司體製下確定事業部與分公司的關系,當然是和確定母子公司的關系有很大的不同🙅♀️。
在很長的時期內,我們討論企業到底是搞事業部製和分公司製好🚣🏼,還是搞母子公司好😳。討論中大家發現🦘,實際上這種選擇完全是要取決於企業的生產力發展狀況,根本沒有一個千篇一律的固定方式。
橫向約束的弊端
這種關系能否處理好,直接涉及到企業管理體製的建立和完善。應該說,管理的真正含義實際上就是縱向管理🚟,談不到橫向管理的問題,對此,大家是有共識的🙇🏽♂️😾,因為橫向管理的結果往往是“窩裏鬥”。因而企業大部分實行的都是縱向管理🤐🤵🏻♀️,例如,總公司與子公司的最高負責人之間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子公司最高負責人對總公司負責就行了。
但是🥰,實際上在這種縱向管理中仍然還有一點橫向約束關系的存在。比如說🎍,總公司對子公司派財務總監🤹🏼♀️,財務總監是什麽角色?現在有的公司明確規定🧏🏿♂️,子公司的財務總監不是對子公司的董事長負責,而是對總公司負責📒。本來母子公司的直接負責關系就是縱向管理,子公司最高負責人是對母公司負責,母公司有什麽問題找子公司最高負責人,但是有的企業非要給子公司派一個財務總監,而且財務總監跟子公司董事長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只是與總公司有領導與被領導關系,所以實際上就是等於在縱向管理中加了一個橫向約束。
這種橫向約束到底要不要?就管理效率來說🎓,恐怕要了反而要比不要的效率更差一點,因為橫向管理最終都搞得一塌糊塗,因此如果橫向約束的管理沒有搞好,反而會影響縱向管理的效果。從現實情況來看👌,這種橫向約束最後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一般來說,既然已經出現了這種狀況👩🏻🎤,似乎就不應該再考慮橫向約束的問題了↔️🕺🏿,但是現在很多的企業卻都采取了各種形式的橫向約束🕣。因為總公司希望自己派出的橫向約束者與子公司的負責人這兩個方面最好能“打”起來,似乎這樣就有利於總公司的監控和管理🛠。當然,總公司也希望這兩個方面最好不要打得過分,過分了就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同時,總公司也希望這兩個方面的關系不能太好,因為這兩者如果太好了,就可能會聯手幹不利於總公司的壞事。我認為,這種橫向約束方式確實不適合於對現代化企業的管理了。尤其是如果非要搞橫向約束🕧,那麽橫向約束也大可不必采取這樣的橫向約束🤌🏻。
現在好多企業在選擇對下屬的約束方式的時候,往往註重對縱向管理實行橫向約束🧔♂️👈。到底是讓子公司負責人直接對總公司負責💇🏻,還是在子公司負責人旁邊再派一個人來監督他們?我認為,恐怕越搞這種橫向約束,就越使子公司的領導者感到總公司不信任自己,子公司就會覺得反正無論幹好事還是幹壞事🍲,總公司都是不信任自已,那自己還不如幹壞事,因而其結果就只能是管理失控。
管理與決策不能分
我們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管理和決策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效率不高🐢⚔️,往往提出的口號是管理要與決策分開,就是決策機製與管理機製要分開。上述我們曾經指出過🗒🔠,實際上CEO的產生根本就不是決策與管理截然分開了,而是合二為一,因為實踐發現管理和決策根本不能分開🤕,一個人不在管理的第一線3️⃣,怎麽能夠進行科學的決策?遠遠地離開管理活動怎麽能決策好呢?現在有的企業負責人動不動就認為自己是搞決策的🐷,不能搞管理了。這實際上是不對的。
因為就像洗衣服不濕手一樣,手都不濕怎麽能把衣服洗好呢?雖然管理和決策在有的企業可以適當分開🤹🏼,但是不能絕對分開👻。甚至目前在大量的企業中🤷🏿♂️,管理和決策最好混為一體,混為一體反而要比分開好🍅,所以盡量不要將管理和決策截然分開,如果強行分開,現在看來,這種作法失敗的比較多。因為管理和決策一旦分開,決策者就沒有企業的第一線的感覺和體會了。現在任何人幹事情都不能沒有第一線的感覺和體會,如果沒有了🚴🏻,那事情就要幹壞了。現在有時國家搞決策也找一些經濟學家參與決策👩🔬,對此我既贊成又不贊成🚣🏼♀️,因為有一些經濟學家根本不可能有老百姓的感受,他們出門有車接送,他們能跟老百姓一起擠公共汽車嗎?他們住著寬敞的房子,當然就不能想象到老百姓的居住條件之艱苦。
所以,不能隨意地提管理和決策分開,在企業管理體製設計上🧑🦽➡️,一定要考慮好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搞不清楚🧚,企業管理體製的設計就有可能會出問題。因此🫅🏻,無論企業管理體製怎麽設計🧥,都必須要考慮管理和決策相互協調的問題👵,不然的話🧑🔬🏈,管理體製就可能適應不了現代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兩種經營的界定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大量的企業都要進入資本經營和生產經營這兩種經營模式😔。正因為企業要進入這兩種經營,所以當然就要界定好這兩種經營的關系。現實狀況表明🏧,只有對這兩種經營關系界定好之後,才能設計出比較好的企業管理體製👨🏿🚒。
但如何處理好這兩種經營的關系?現在大量企業的資本經營主要是體現在集團公司裏,集團公司的職能主要是從事資本經營,而子公司的功能則往往在於生產經營,所以在企業管理體製設計上往往把生產經營的權利都基本上下放到了子公司裏邊🧑🏼✈️,集團公司主要是對資本經營進行管理。這樣就導致在集團本身管理體製的設計上,就不能再搞那種生產經營管理部之類的生產經營的管理機構了,但現在有的集團還設置有生產管理部,這是不對的👸🏼。集團公司最為主要的是資本運作💫,主要是建立與資本運作相關的管理部門。
但是,現在有的集團公司竟然還搞什麽生產管理一部、生產管理二部等,這種體製設計顯然是不符合現代企業管理體製設計要求的👩🏽🎨。所以,一定要在集團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界定清楚誰是搞資本經營的🪴,誰是搞生產經營的🕌,只有這樣,每個管理機構的設置才能設計得比較合理。如果對於資本經營與生產經營的關系沒有界定清楚,那麽最終很可能就會導致企業管理的混亂。
總之🧗🏿🪘,企業管理體製的設計問題,就是涉及到上述五種關系👦🏿,只有這上述五種關系都界定清楚了,建立的企業管理體製才能是比較好的管理體製🦸🏻♀️,如果界定不清楚,那麽企業管理的內耗就可能非常之大。只有把這五種關系的關系界定搞清楚了🫲🏽🕉,才有可能設計出符合企業所要求的管理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