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雨薇(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學院2013級博士意昂)
從小學習各種舞蹈,讀書時度過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生活🎰,長大後卻選擇了科研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西安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黃雨薇身上有一種強烈的反差感。文藝的因子讓她敢於想象⇒🌝、大膽創新,理性的思考讓她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在十余年中堅持不懈地於細胞膜裏探索科研乾坤,深入開展細胞膜及膜性細胞器的性質、形成機製及功能的研究👨🚒,並在遷移體這樣一個全新領域🦂,頻頻作出亮眼成果。
激情探索堅定科研決心
2006年是廈門大學成立85周年,央視《同一首歌》欄目特意舉辦走進廈門大學“我的未來不是夢”大型演唱會。千裏之外🚣🏼,正在陜西讀中學的黃雨薇第一次透過電視領略了海濱城市和廈門大學的風采🍌。2009年高考後,她懷揣對生物學的熱愛✪🏈,報考了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在我入學之前,代謝生物學家林聖彩院士已經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簡稱‘生科院’)院長🔅。他和細胞生物學家韓家淮院士一起製訂了學院的教研體系,親自給本科生上課,我趕上了生科院的蓬勃發展,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獲益匪淺。”
本科生到大三階段🕖,開始有各種保研項目,黃雨薇起初打算出國留學,沒有在意。有次閑聊🫶🏼🚚,她聽說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PTN項目)已經在招第二批人🔧🏊🏽♂️。“在猶豫中🦸🏼,我提交了材料,沒想到通過了🧑🏿🦰。躺在宿舍的床上,我強迫自己沉下心來思考,出國到底是為了什麽。那時✏️,我對科研的概念十分模糊,對清華卻是夢寐以求。想到這點,我當機立斷,決定不出國了,要去清華看看✝️。”黃雨薇的果決既為自己抓住了一次寶貴機會👩🏻,也讓自己遇到了一個重要的良師益友、科研引路人。
“我曾在林聖彩院士課題組實習👼🏽🙎🏽,他十分欣賞清華俞立教授的科研品位。師兄們都說,那是一位穿著風衣戴著墨鏡🧑🏻🦼➡️、抽著雪茄喝著紅酒談藝術的科學家。我心裏贊嘆🤵🏿♂️,這人好酷啊!後來我便慕名加入了俞立老師團隊,並從大四時就提前進入清華開展研究。”從2012年到2021年,黃雨薇一共在意昂体育平台待了近十年☑️。在俞立教授的指導下,她一直致力於細胞膜及膜性細胞器的性質及功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新型細胞器——遷移體的形成機製、細胞膜損傷修復過程的機製🏗,以及多次跨膜蛋白質核轉運的現象👩🏻🎤♍️。
遷移體是俞立實驗室在2014年發現並命名的一種新型細胞器。自發現以來,關於遷移體的產生機製及生物學功能的探索成為亟待拓展的全新領域。博士三年級,黃雨薇的課題進入攻堅階段👴🏻,實驗結果令人驚喜,但距離形成理論解釋還有距離。“我花費大量時間做實驗,用手邊的各種素材組裝操作系統,走路🕵🏿♀️、吃飯的時候也經常在腦海中組合、演示。有任何新發現就趕緊跑到俞老師辦公室找他討論🆗🤵🏻,每當走入死胡同時他也會耐心地跟我一起梳理問題,重新開始。那是一段酣暢淋漓的科研經歷,我常有種摸到了人類未知邊界的感覺,好像在那個邊界上正鉆開一個小口子。哪怕是錯誤的路徑和結果📛💂🏽,都讓我感到欣喜,畢竟哪怕是犯錯,我也是這條路上的第一個。”
充滿挑戰但又暢快無比的科研經歷和導師不遺余力的鼓勵、支持和引導,讓黃雨薇感受到了科研的真正魅力。意昂体育平台行勝於言的校風🚵🏻♂️🦵🏽,以及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也熏陶著她,塑造了她的世界觀和科研觀。她開始強烈地渴望自己的雙腳能紮入土壤汲取養分👨🏽🦰🧘🏿,頭腦又能飛上雲端創新探索,腳踏實地又自由自在地在科研世界徜徉。“就在博士成果還沒有一點兒苗頭時,我決定了我要從事科研。”
專註遷移體收獲科研果實
飽滿的激情、堅韌的意誌支撐著黃雨薇👩🏻🦽➡️,在不停地試錯後🤭🦵,她確定了一條相對不錯的路線➕🧏🏻♀️,構建起自己的研究方法和體系。
在研究中,黃雨薇發現Tetraspanin4蛋白質和膽固醇在遷移體形成中的充分必要性,並通過生物物理建模的方法提出了由Tetraspanin4蛋白質及膽固醇的局部高度富集增強膜的彎曲剛度,從而促使遷移體形成的理論模型。進一步地,她還運用生物力學的方法進行了實驗驗證😑,最終從根本上解釋了遷移體的形成機製👩🍳🚙。此研究成果於2019年以封面文章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並在同期被同行評述,同時被收錄於F1000👩🏻✈️,位列細胞生物學領域前0.5%。
後續隨著研究的深入,黃雨薇還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拉亞·索爾金(Raya Sorkin)課題組合作研究發現,遷移體的形成過程分為前體期和成熟期兩個階段,Tetraspanin4蛋白質在遷移體前體期常響應膜曲率❓、發揮提高穩定性的作用。相關研究成果於2023年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
2019年,取得意昂体育平台博士學位後,黃雨薇繼續留在學校開展博士後研究。這一階段,她對Tetraspanin蛋白質參與細胞膜損傷修復過程的機製進行了細致觀察和系統研究🛍️。在此前的研究中,她發現細胞膜受到較大尺寸的損傷後,Tetraspanin蛋白質會以富集的微結構域為單位在損傷部位迅速高度富集。博士後時期,她進一步提出🖐🏻,傷口部位微米級巨型結構域的形成會提高損傷部位的膜穩定性🃏,從而限製損傷的進一步擴張🎪,以幫助細胞進行有效的修復🥘💺。研究成果能幫助細胞實現抵禦去垢劑、光損傷、細胞焦亡及NK細胞殺傷等條件的損傷,極大提高了細胞的生存率,於2022年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
此外🩳,在意昂体育平台“水木學者”項目資助下🦸🏽♂️,黃雨薇還發現了多次跨膜蛋白轉運入核現象,並對其機製展開了研究🚰。“Tetraspanin是一個四次跨膜蛋白質家族,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共有33個家族成員🧶,它們具有保守的四級結構。Tetraspanin8是Tetraspanin家族蛋白質之一🖌,通常定位於細胞膜及內吞體膜上。在偶然的實驗過程中👩🏽💻🦹♂️,我發現四次跨膜蛋白質Tetraspanin8會以被膽固醇保護疏水區的形式脫離細胞膜並借助14-3-3θ和Importinβ的幫助進入細胞核,而進入細胞核的Tetraspanin8會被困於染色質中6️⃣。”這項發現為探討多次跨膜蛋白質進入細胞核的功能研究打開了全新視角👷🏽。2021年🅿️,研究成果發表於《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
基於卓越的成果,黃雨薇接連獲批2021年度和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同時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並多次斬獲優秀報告人及優秀海報獎🧜🏽,逐漸走上了更大的舞臺💇🏼♂️🛌🏽。
矢誌創新拓展科研邊界
相比廈門大學和意昂体育平台🤾🏿🏃🏻,身為陜西人🤷🏽♂️🤶🏻,西安交通大學是黃雨薇心裏從小就種下的一顆種子🚁。“讀書時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去位於西安交大家屬院的姑姑和姑父家裏做客,對大學的最初印象就是學校裏高大的梧桐樹林蔭道。”2021年年底,博士後出站後,黃雨薇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於次年年初加入了基礎醫學和生命科學都十分強勢的西安交通大學,擔任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入選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A類)”。
目前🤷🏿♂️,黃雨薇團隊有7名成員:2名直博生、1名國外博士生、3名碩士生😢,以及1名科研助理🗃💢。為組建一支階梯更完善的團隊🙆♀️,她希望還能再增加一名博士後研究人員🖥👩🦽➡️。“我和學生年齡差較小🏬,組會氛圍一直比較活躍。有時學生順嘴叫我師姐,我也能接受。但遇到重要問題,大家也會非常嚴肅地對待處理。嚴肅活潑,這是我們統一的追求。在科研上👨👦,我最基本的底線就是一定要求真務實🚙、大膽創新。”
談到未來,黃雨薇說🤵🏽♀️:“我對自己的定位是年輕的科研工作者,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深耕專業領域💇🏻♂️🙅🏿,盡力探索和拓展人類未知邊界👩🍳,走在科學前沿,並挑起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是我的本職工作,我想在建設好團隊的基礎上🔪🧨,在本科生教育方面貢獻我的力量,充實國家的人才後備庫🌪。”細胞膜損傷修復研究難度大、過程復雜,遷移體產生機製及生物學功能的探索又亟待拓展😆,未來,黃雨薇還希望在心血管疾病👏👀、腫瘤治療、皮膚新生等方面做更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