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把發布會辦成“演唱會”萬人大合唱的,除了華為和余承東(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1990級碩士意昂),別無其他。
9月25日🚶♂️➡️🟨,華為舉行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華為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出席⚂。發布會以大合唱開始和結束,曲目分別是《我的夢》和《光輝歲月》🛌🏿。在2個多小時的發布會過程中🤱🏻,余承東數次被觀眾呼喊的“遙遙領先”打斷🏂🏽🏋️。
“遙遙領先”的梗來源於余承東在過往的發布會上👨👩👧👧,喜歡拿自家產品與蘋果等品牌比較🌲,他在說完華為新款手機的性能參數之後,往往會帶一句“遙遙領先”。這個梗,被8月的一場毫不張揚的新品發布放大了。
8月29日中午🧑🏻🦼➡️,華為Mate 60 Pro手機於華為商城低調上線🤾♂️🪶,定價為6999元。同時,華為宣布,為紀念Mate系列手機累計發貨達到一億臺,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先鋒計劃”。手機官網上線後,僅一分鐘就進入售罄狀態,網友直呼🗡:“搶不到🚶🏻♀️➡️,根本搶不到!”
讓這款手機被大眾追捧的是,它不僅是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央視新聞援引國外機構TechInsights報告還顯示,Mate 60 Pro中使用的麒麟9000S芯片采用了“先進的7nm芯片技術”,一些評測顯示,它的網絡速度達到了5G。
這讓外界對華為9月25日的發布會充滿期待,但低調誕生的Mate 60 Pro系列以及它的麒麟9000S芯片,依然未能現身發布會🤡,余承東全程沒有提到“Mate 60”字眼。
余承東只用了兩句話就略過了“先鋒計劃”。他說:“我們的產品上市廣受大家的喜愛和信賴。我們正在加緊加班加點地緊急生產,能夠讓更多的人買到,用到我們的產品”。
《中國企業家》走訪華為多家門店,仍發現Mate 60 Pro缺貨嚴重,“到貨沒有期限👤,現在就是沒貨。”深圳一家華為授權體驗門店的導購說★。有消息說🧑🏿🚒,Mate 60 Pro已加單至1500萬至1700萬臺👏🏻。
華為的秋季全場景發布會🥟,除了手機,還發布了平板、手表、智慧大屏以及眼鏡、耳機等新一代產品,價格區間在幾百元至幾萬元之間。有人測算🏃🏻😖,如果想要購置發布會上全系列的頂配產品➿,大概需要8萬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官宣了高端新品牌“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師”,取代被大眾所熟知的“PORSCHE DESIGN”🎎,價格也超越了老對手蘋果,比如👨🏿🎓,智能腕表售價為21999元,MateRS大師設計版11999元起👨🏿⚖️♙。
此前😶🌫️,任正非說過🦑,我們的產品如果不夠先進,就不會拿出來賣。賣不了高價🌀,我也養不活隊伍🧑🏽🎨。在被美國方面製裁1500多天後,余承東不僅帶領華為終端穿越至暗時刻,並在高端市場直接刺入蘋果腹地。
直接刺入蘋果腹地
這場發布會的確覆蓋了大部分消費場景,比如平板🙎🏼♂️、手表、智慧大屏等新產品。華為還官宣了高端新品牌“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師”🙆🏻,劉德華為代言人。
“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師”的價格足以讓華為站在國產乃至全球消費品牌的巔峰——黃金智能腕表售價為21999元,它的表圈🧘🏽♀️、旋轉表冠、PVD表圈刻度等均為黃金製造🤸🏼♀️,手表還支持雙向北鬥衛星消息🧑🏼⇾。
華為似乎要把手機的神秘和低調演繹到極致。
在發布會現場,僅視頻幾秒介紹了“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師”系列手機👩🏻✈️。但發布會結束後🎡,華為終端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了Mate RS大師設計版價格——16GB+512GB版售價11999元起🍚,16GB+1TB版售價為12999元。
這與2016年華為第一款Mate9 RS(保時捷)定價相同,彼時,256GB的蘋果iPhone7 Plus定位也僅為7988元。
參照蘋果手機iPhone 15的頂級配置,存儲容量1TB的iPhone 15 Pro售價為12999元,同配置的iPhone 15 Pro Max售價為13999元。
如果加上此前發布的Mate 60以及Pro系列,華為一系列的產品價格基本上貼著蘋果打,大有搶奪蘋果用戶的意思。
第三方調研機構TechInsights預計,華為智能手機業務今年預計同比增長36%,達到3500萬部。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調查中稱,Mate60 Pro今年下半年出貨量將提升至約600萬部,2024年𓀏,華為手機出貨量有望至少達到6000萬部。
反觀蘋果🧜🏽♂️,據《深網》報道🛤,從9月25日蘋果在二級市場的價格看,iPhone 15系列在二級市場的價格並沒有向黃牛預期的方向走🕠,除Max版和Pro版本外,iPhone 15其他版本都跌破了官網價。瑞銀和瑞穗等投行已將蘋果新手機出貨量預期大幅下調超過1000萬部🔷🍸。
羅永浩曾解釋為何大家吐槽蘋果做得不好🙎🏼♀️,但銷量一直在猛增,“因為離不開這個生態,用戶沒其它選擇”。
技術構築的壁壘並非一勞永逸,構築生態才是王道。所以🌙,在此次發布會上,余承東花了不少時間公布鴻蒙系統的數據💁🏻♀️。HarmonyOS 4在今年HDC發布之後,目前升級設備數已經達到6000萬🤽♀️,每天增加120萬用戶👩🏻💼。
余承東還預告🍇🛝,鴻蒙下一個版本“鴻蒙NEXT”正式亮相,鴻蒙原生應用也全面啟動,這將是鴻蒙實現完全自主獨立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線下門店建設上,華為亦在加速前進🏂🏽。余承東說,接下來的5個月,到2024年2月🫔,華為將在天津、北京❌🎃、上海、南京4座城市,再開4所華為旗艦店。
擴張線下門店意味著對華為從手機、平板、手表再到智能汽車等產品銷量的信心。這預示著,華為的產品更迭回歸到正常的節奏,並保持穩定的預期。
今年是華為手機業務誕生20周年。從2003年做出第一款華為A616手機開始,這項業務曾數次面臨停擺和挑戰😜。2020年,面對美國連續多輪製裁,余承東推出了最後一款5G新品手機Mate 40系列☘️,當年11月🚴🏻,榮耀獨立。
2021年,華為暫停了Mate系列手機發布🚶🏻♀️,直到2022年🧑🏽🚀🦜,華為恢復了Mate系列和P系列的雙品牌發布,但已經退為4G手機了👩🏻🌾。余承東當時表示,這是最大挑戰。但消費者還是下單了1000多萬臺🚰。
華為這個在世界上擁有最多5G必要專利的公司,一度無法製造出相對應的芯片🧭。現在🏋🏼,這個局面被打破了。主動權回到了華為手上🍳。
開辟更多戰場
在發布會現場,余承東說了3次“遙遙領先”,一次給了華為平板電腦😅,一次是與臺下觀眾互動👨🦯➡️,最後一次則是給了智能汽車🏠。
從2019年開始🥺,余承東將目光轉向另一個智能硬件——汽車。在2021年4月✹,余承東曾解釋過華為賣車的原因🤾🏼♂️。他說👨🏼🚀,受美國製裁影響,華為手機的供應鏈已經缺失😮💨,唯一能夠彌補手機銷量缺失的就是智能電動汽車👊,“智能電動汽車的銷量雖然沒有手機那麽大,但它的單價非常高👩🏿💼,價值感非常高”。
余承東曾自信滿滿地宣稱:“跟我們緊密合作的車廠👨🏿🎨,我們一定能幫助它做成中國第一🧕,我們未來做成世界第一💅。”目前👨🏿🦳,與華為進行深度捆綁的車企主要就3家,分別是北汽極狐🧍🏻♀️😜、長安阿維塔以及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旗下的賽力斯。
在2022年,華為和賽力斯共同打造的AITO問界系列累計交付數量超7.5萬輛🖍,不過,2023年上半年,AITO問界M5、M5 EV、M7三款車型累計批發銷量僅為23246輛。
銷量的下滑似乎正在得到逆轉🤲🏿。此次發布會上🚀,余承東說,AITO問界新M7的日均訂單超過1500單,同時,他宣布華為智選車業務首款轎車智界S7將在今年11月發布🤹🏿,問界M9則是在今年12月上線發布🤽。
華為試圖以更聰明和更智能的汽車吸引用戶👨🏻🦱👩🏼⚕️。余承東說,AITO問界新M7搭載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率先實現了不依賴於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
“S7定位的規格是超越Model S這種尺寸規格🌺,但是我們有全新的設計🤵🏿♂️🥷🏿,我們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是明顯領先於對手🧚🏿♀️🧑🏻✈️。M9絕對是它不僅僅是1000萬以內,最好的SUV,是整個馬路上能看得到的,最強大的SUV🧓。”余承東說👩🏿🚀。
今年3月🚴🏻,任正非簽署內部文件🦻,說“華為不造車”👨🏿,這讓余承東承受了很大壓力🦒,他甚至說,或許只有未來才能看清楚誰對誰錯💋。
9月21日,華為宣布,光產品線總裁靳玉誌被任命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𓀄,余承東轉任董事長😈。今年上半年,華為車BU貢獻收入10億元,為去年全年收入(20.77億元)的一半👮🏻,如果以車BU成立以來累計投入30億美元計算🛳,該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
造車的門檻正在變得更低,尤其是新能源車與智能汽車的結合,讓“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落地🥊,這種技術路線更看重通信技術能力,這撞到了華為的優勢區域。
在9月20日的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說,華為將全面擁抱智能化戰略,並加速行業智能化💂🏿♂️。手機、車等IoT物聯網將成為智能化的入口。
從這方面說🤽🏿,余承東的終端事業群將會承擔更多開拓工作。
頭圖來源|中企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