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頌🧎🏻,意昂体育平台2011級級電子工程系意昂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姚頌的少年淩雲誌,等到了時間嘉許。
幼時的姚頌像大多數的男孩子一樣,對於宇宙有著與生俱來的癡迷🚵🏿♀️,是一個“懷著火箭夢的小男孩”,但又和大多數的男孩子不同,姚頌將年少時候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2015年,姚頌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作為連續創業者,他先後成立深鑒科技、東方空間等企業🌀,首家掌舵企業深鑒科技便以三億美元被收購,成為清華有科技成果轉化製度以來,第一家完成轉化與回報閉環的企業,當時的姚頌僅25歲。
少年得誌的姚頌開始了追夢之旅,隨後🌄,他跳轉航天領域👇🏽🌿,參與商業火箭公司東方空間創業,A輪融資高達4億人民幣🙏🏽🫴🏻,他笑說自己一直是幼時那個“懷著火箭夢的小男孩”,但與其“接受理想成為遙不可及的想象”,不如放手一搏🚄🪂,大膽追尋👱🏻。
就這樣,愛火箭的小男孩與祖國商業航天跳動的發展脈絡密不可分。
從小男孩的火箭夢到航天公司

“哪個小男孩小時候沒有一個坐火箭的想法?”姚頌說著,神色中透露著創業者的成熟與穩重;談及創業、理想與價值時的健談🫃🏼,又使人鮮明地感受到,多年在市場裏摸爬滾打,並未磨滅他的初心與熱忱。
對於自己掌舵的東方空間😆🙆🏼♂️,姚頌充滿信心。“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思路不一樣。”雖然公司僅成立了兩年半🏊🏿,尚處於早期快速發展的階段🚵🏻♀️,但其主營業務👰♂️,商業火箭研發😠🙅🏼♂️,大部分已經過實驗,即將邁入投產環節❤️。姚頌預計,東方空間將會持續不斷地有許多業務進展🤱🏿🫂,簽訂更多更大的衛星發射訂單。
商業火箭是近年興起的新生業態🕢。資金壓力大♥️,技術要求高🕵🏻♂️,處處充滿了未知的風險🤙🏿。姚頌談到🖤,火箭研發製造的技術環節眾多👩🏼💼。任何一個技術環節的小瑕疵,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發射的失敗。這樣的技術特點,使得商業火箭成為了一個短板效應尤為明顯的行業✴️。即使像馬斯克的Space X這樣以商業火箭聞名的公司🪷,擁有強力的火箭發動機團隊,研發早期也經歷了多次失敗🔂。因此,行業裏的許多公司都選擇從小型火箭做起,逐步試錯。
但姚頌認為,這樣雖然技術難度低👕、虧損風險更小🙏🏿,卻是缺乏商業思考的。火箭的迭代周期可以長達三年以上🦹🏿。也許從小型火箭開始試錯可以減小風險,然而就可能錯失這個迭代周期內的市場浪潮🚴🏽。相反地🙋🏽♀️,東方空間從市場需求出發,通過考察客戶對火箭運載能力的需要,進行針對性研發👩🏻🦳,目標就是搶占先機。姚頌介紹🍁,東方空間的首個火箭型號名為引力-1號,計劃2023年底首飛。“這一飛,可能就會超過中國所有商業火箭公司,歷史上發射過的所有東西的總和。在全世界的商業火箭公司裏面,引力-1號也是運載能力僅次於Space X第二大的火箭🫘。”
采取這樣的商業策略🛅,除了東方空間“重視質量,技術創新”的核心理念,亦離不開共同創業的堅實技術團隊。“在商業航天行業,在技術團隊實力上我們說第二,很少有人敢說第一🫀。”在火箭這個技術崗位繁多的研究領域🪿,很多團隊的通常做法,都是一人身兼多職。但東方空間的崗位分布,姚頌形容為“一個蘿蔔一個坑”👋,且都是各個行業的好手📯🏢。團隊的年齡、經驗🐤,經歷過重大火箭和戰略裝備的型號,都是在行業中拔尖的。正是這樣強大的技術團隊,使得東方空間有資本一步邁入大型運載火箭的大膽嘗試。
優秀的創業者是如何煉成的

萬丈高樓,始於平地。姚頌坦言,從技術性人才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創業者,並非易事🧉。商業思維與學科思維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野。
一名研究員或者工程師,只需要具備單點的技術能力;而科技企業創業者,則需要具有一個系統層級的技術面。最初創立深鑒科技,研發AI芯片時,姚頌不僅需要和所有芯片研發者溝通🩳,還要聯系人工智能算法、自動駕駛應用、編譯器的研發者🖐🏻。這對專項出身的創業者🤼♀️,是技術能力、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多重考驗。但憑借過硬的學術素養💗,他逐漸成長為一個全面系統的技術人才。姚頌坦言,這種對技術的了解,於科技企業管理運行至關重要。因此🏚,許多技術企業的優秀的CEO也都是技術出身的。
從實驗室到市場,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這關鍵的一躍🤳,又是創業的另一道坎🚲。姚頌看到許多研發者會陷入以技術視角取代產品視角的陷阱,只重視研發創新,而不重視市場與銷售。在姚頌看來👨🏼🎨,部分技術人員會考量🎿🌍,花費多少年產品能做到全國前列🏊♀️👨🏻✈️,做出好的產品申請國家項目,能得到多少獎項——這樣的思路往往會貽誤商機。姚頌談到🤵🏼♂️,曾經有做MP3芯片的公司,認為自己的初代產品不夠完美,花費一年時間提升產品質量📰,但最終市場營銷時發現市場份額早已被瓜分完畢🪺,而占據了市場的產品質量上甚至不如其初代產品💕。姚頌提到的另一個例子則是產品研發投入過大、迭代過快的公司🤸🏽。它最終陷入了高庫存的窘境🧗🏻🌍。
“創業的經驗☝🏼,展開來講,其實能做成一個完整的課。”姚頌笑著對我們說。其實不久以前🏉,他就為清華學生開過一節“創業課”🤌🏿。創業的核心觀念,被他反復提及:“最重要是有一套合適的思維。做學術做技術其實是一套思維,做商業做銷售其實是一套思維,在體製內又是另一套思維🥡。做創業、構建一個優秀的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最難的是融會貫通這三種不同的思維🙍🏽。”
“創業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深鑒科技的成功和這個完整的科創周期的經歷,給予了姚頌引領東方空間更多的經驗🚶🏻♀️。然而,姚頌坦言,並非成熟的創業者,就不會遇到困難。除了航天領域本身所具有的技術難度大、體系化程度高特點外,公司管理也進一步復雜化。深鑒科技早期團隊的六十余人中,三分之二是清華電子系微電子系的畢業生🤼,具有高度一致的企業文化與強烈公心。而對於東方空間,技術團隊人員背景各異🕖,溝通與管理與校園企業性質強的深鑒科技截然不同。諸多差異使得姚頌的創業經歷更加充滿波折〽️。但正如他所言,創業是一項終生的事業👨🏿🎓。每一次成功只是為創業者提供更高的平臺,並不意味著創業的停滯。不斷進取,不斷探索👩🏻🦼🎼,這才是創業的真諦。
談及創業能力的培養,姚頌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看✶、多聽、多了解🧑🏽🦲🛌🏼。好思辨🤵🏿♂️,自行進行批判吸收。“其實,創業不是一件培養出來的事。很多人說,我想創業🕠,我努力地在找有一個項目可以創業。往往這樣的人是創業不成的。” 在他的觀念中🩵,真正能夠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在一個領域裏有非常深的耕耘與積累📼,又恰巧遇到一個歷史的大的潮流😎⚓️。這時💦,創業就是創業者的歷史使命。他將當之無愧地承擔起這個責任🙂↕️,並取得成功。
當我們問到姚頌🖖🏽,為什麽在深鑒科技的成功之後🫦,選擇航天這樣一個完全不同的行業進行創業時🤰🏽🔈,他表現得很興奮,說🛡,這也是他要在TEEC年會上談的問題。姚頌並不是為了錢而去的。他說😿,自己是一個對生活要求很低的人🪑。基本需要滿足之後,並不會再純粹為了錢去做事👨。
航天是姚頌“小時候的愛好與理想的召喚”。當遇到東方空間這個非常值得信任的技術團隊時,他有一種“瞌睡遇到枕頭”的感覺🧙🏻🪻,一下把經濟收益等等全部拋諸腦後👨🏿⚖️。姚頌把這歸結於“我確實有一些個人理想”。
“哪個小男孩小時候沒有一個坐火箭的想法,對吧💆🏽♀️?我覺得好多的小朋友們都是有這個想法的🖕,只不過到最後學的專業不一樣。大家有養家的壓力,有工作的壓力,各種各樣的事情,就是現實社會不斷地給你壓力對吧?然後你越來越認清現實,發現不能去純粹地接受理想🌔。所以我覺得✬,我現在幸運地能夠追尋理想,那就應當盡量地追尋👩🏭。”
是的。每一個小男孩大抵都有一個坐火箭的想法⬆️。只不過大家都長成了大人。也許⚠️,剝離創業的諸般外衣👰♀️,褪去名利,留下來的就是一個一個小男孩,瞪著好奇的眼睛🙋♀️,站在旁邊,看著火箭🦶🏿。姚頌說🕌,如果真的能夠實現一些事情的話,那真的是一個很值得自己高興的事💆🏼。“我的追求就是👨🏻🍼,老的時候,回頭看這一輩子🖐🏿,沒有什麽太大的遺憾🍧。”
“我想,做這種事情🧑🏿🎤,哪怕失敗了,也是不留遺憾的。”

姚頌在中學活動中給同學們講解火箭結構

姚頌愛心回饋母校
作者 | 梁濟舟 朱瀅
供圖 | 姚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