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民🦤,2010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化學工程系學習,2014年免試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化工系生態工業研究中心朱兵教授,研究領域為資源效率和循環經濟。曾任化工系團委書記、黨委學生工作組組長🛂;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市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
2019年博士畢業後🕡,入職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2020年9月赴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石鎮新圩村開展基層鍛煉,任新圩村黨總支副書記。

劉伯民
經過一年多的駐村工作鍛煉,劉伯民黑了,也瘦了。他笑著說這是基層帶給自己的改變🏌🏿。談起在新圩村工作的經歷👩,他的眼神始終堅定而自豪🤛🏼。
主動選擇到新圩工作
新圩村位於贛州城區西南角,村莊規模很大,占地8.53平方公裏🤥,有20個村民小組,共878戶4022人♦️,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和人力資源基礎➛,是典型的城郊融合村莊📻。但是這裏地處兩區交界,交通閉塞🎸、經濟薄弱👩🎤,村民以打零工為主,鄰裏糾紛較多🏄🏿♂️、信訪舉報數量居高不下🫱🏿。近年來,村莊發展停滯不前💇🏼♀️,2019年曾因脫貧攻堅不力被區政府“黃牌警告”🚣🏼♂️,2020年被區委認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為什麽來到新圩村🛣?劉伯民堅定地說這是自己的主動選擇㊗️👨🏽🎤。基層鍛煉之初,他向地方政府申請,希望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工作。他覺得到落後的地方,更能夠發現問題➞🙋🏽♂️,更能夠做些事情🫳🏿。
來到新圩村後,他帶領村幹部們凝心聚力🏌🏽♀️,繪製發展藍圖,並逐項付諸實踐👷🏻♀️:對內服務群眾🤹🏻♀️,解決村民實際困難;對外爭取資源,引入鄉村振興項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圩村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初步成效。
黨建引領,摘掉“落後”帽子
初到新圩村,劉伯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摘掉“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裏”,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鄉村振興事業才能落地生根🧙♂️。過去,村黨支部議事決策作用偏弱,黨員對村裏工作漠不關心,甚至帶頭抵製🧙♂️;黨組織生活質量不高👷🏻♀️,基礎黨務也不夠規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了提升黨員的積極性,他逐戶走訪黨員,關心黨員思想生活,傾聽黨員意見建議♣️⁉️,努力提高黨員參與村莊事務的熱情🫃。
同時,劉伯民帶領村幹部一起精心組織開展支部活動🧑🏼🎓🦪,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重點,開展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宣講,並且邀請鎮領導、知名律師、鄉村作家現場講課🦿。建黨百年之際,新圩村“頌黨史·感黨恩”特色活動被區融媒體平臺專題報道🧝🏻♀️。在一些重點工作中,黨員幹部主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幫助村兩委打開局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圩村黨總支順利摘掉“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逐漸成為鄉村振興事業的主心骨和堅強戰鬥堡壘。

在主題黨日活動中發言
服務民生🏃🏻♀️➡️,“有困難找小劉”
剛到村裏不久,一位村民酒後來村委會反映情況,言談間始終拿著手機錄像拍攝👷🏽♀️,態度也始終保持對立。劉伯民勸說村民放下手機、慢慢商量,不想對方言辭卻更加激烈🤸🏿,生氣地說“看我打你兩巴掌”。劉伯民之前就聽說村民對幹部缺乏信任,但這件事還是讓他深受觸動👆🏽。
第二天,他和幹部一起去村民家中了解情況🌨,原來是前些年修路封住了村民家化糞池的排氣孔,多次反映未果,只能選擇酒後到村裏鬧事🔣。了解了事情原委後,他們對該村民進行了教育和安撫🧝🏻♀️,並且立即找人幫忙打通了排氣孔👜。村民看到反映的問題得到解決👵🏽,不滿的情緒逐漸化解,對村幹部也增添了信任。
後來,一有空閑時間🥶,劉伯民就要在村裏轉轉,詢問村民家中是否有困難需要解決。有一次一位老大爺到村委會點名找“劉博士”,原來是房屋確權登記遇到了困難💛。劉伯民立即帶上村幹部到大爺家中實地查看,老人家翹著大拇指對他說“大家告訴我,有困難找小劉,果然有用!”,那一刻劉伯民感到了莫大的幸福。

在田間走訪村民
鄉村振興,新圩舊貌換新顏
劉伯民認為,要想改變村裏的面貌,最根本的還是發展經濟,增加村民收入。經過調查研究🍼,他為新圩村製定了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提出了“一條路,兩個點😻,三個產業”的重點任務,獲得了村幹部的一致認可🚐,並且努力付諸實踐。
要想富💆🏼♀️,先修路
新圩村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交通不便👥。村莊被京九鐵路和繞城高速穿過,還有一條河流環繞👲,出行非常不便,每天早晚擁堵嚴重,大型車輛無法進出🚽🧑🏼🤝🧑🏼。要想開發土地資源,激發村莊發展活力,需要新建一條入村主幹道。新路線的地理和交通環境很復雜,而且需要和隔壁新區協調對接,工作難度很大,村民盼望了很久🚳,卻始終難以實施。
為了修路🧘🏽♀️🛀🏻,一年時間裏,劉伯民跑遍了區裏所有的相關部門,帶著設計團隊數易其稿,又到高速公路管理局🤹🏿♂️、隔壁新區反復溝通爭取5️⃣。終於,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新圩村新的主幹道獲得了立項批復🧝🏻♀️,設計、資金、土地等問題也都逐個解決。目前,距離施工還需要拆遷一棟隔壁新區的房屋,經過協商👱🏿♂️,已經列入了拆遷計劃。工作期間🏇🏿,劉伯民還申請扶貧資金為村裏修建了一座鋼架橋,方便村民出行。

架設橋梁方便村民出行
環境美👈🏻,笑開顏
人居環境也是新圩村的一個短板,過去存在垃圾隨處堆放🛷、汙水隨意排放、私搭亂建嚴重、水塘汙染、水渠堵塞等問題。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劉伯民幫助新圩村爭取到了農村環境整治示範項目👳🏻♂️🔔,選擇兩個村組作為示範點,硬化道路🧑🏿🍼、美化墻面🐅、清理池塘、疏通水渠,大幅改善了人居環境👳🏻,並建立“門前三包”“定期評比”等機製🚴♂️,改變村民的不良習慣💩。兩個示範點發揮了較好的示範效益🅰️,村裏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新圩村獲評2020年區人居環境整治先進村。

宋屋組人居環境整治前後對比
產業興,萬事興
考慮到新圩村距離城區較近,具備區位優勢,劉伯民提出了發展特色農業、休閑文旅👍🏽、電商物流三大產業的工作計劃。這個計劃實施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土地流轉對村民是新鮮事物,大家都不太情願🧢🦃,工作進展非常緩慢🥪,如果年底前不能完成,年後雨季來臨,農機設備無法作業🐇💅🏻,錯過農時可能就得再等一年🏖。那段時間劉伯民常常急得睡不著覺🙋🏻。他和村幹部一有空就去村民家中做思想動員🦵🏻,到田間地頭宣講政策🧛🏻,漸漸地獲得了村民的支持和認可,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將自家撂荒田地流轉給村集體開發利用。
經過劉伯民和村幹部共同努力🥠,新圩村產業振興的基礎得到了鞏固發展🤴🏻,在特色農業、休閑文旅、電商物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流轉撂荒耕地90畝,與企業合作建設草莓采摘基地,年均可實現增收10萬元。努力解決村裏農家樂經營遇到的困難🤦🏽,幫助農家樂持續發展🏡🧉。引進一家物流企業投資建廠🦓,年均可實現村集體增收30萬元👷♂️,第一年額外贊助20萬元。通過發展產業♣️👌🏼、招商引資🧛♀️,新圩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連年提高👦🏿🥷🏻,由2019年的8.5萬元,到2020年的28.2萬元🧙🏿♂️,預計2021年將超過50萬元,鄉村振興成效初顯🧡。

流轉撂荒耕地發展特色農業
調查研究🕳🥯,小村莊也能分析大問題
“來到基層能夠接觸到很多第一手資料♗,是系統深入了解農業農村工作的好機會。”劉伯民在工作之余⚱️,堅持開展一系列調查研究,調研的題目在來之前就有了初步設想👩🏻⚕️🏵:距離國家第一輪土地承包已經過去四十年了,農村土地的分配現狀是怎樣的,應該如何調節;過去農村為社會發展貢獻了大量勞動力,當前農村人口和勞動力現狀是怎樣的,未來將如何發展👩🦯➡️;基層治理的資源又是如何分配的💅🏽。
在基層🙈💂🏼♀️,他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閱讀了費孝通、溫鐵軍等學者的著作🥞⛹🏿♀️,仔細調研數據,廣泛走訪村民,對新圩村的土地🛌、經濟、人口等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若幹政策建議,形成了一系列調研報告👳🏼♂️。這些報告獲得了區主要領導的肯定📔,被印發給區領導和區直部門參閱。

調研村裏人口情況
青年說
我很珍惜來到基層鍛煉的機會,很享受鄉村工作的過程。這裏一年四季是那麽明晰👩🏻💻,春天會見到很多小貓小狗🌚,夏天四處綠意盎然👼🏿,秋天能看到稻浪滾滾🥨,冬天掛滿了板鴨臘肉👨🏻,會和村民逐漸熟絡起來,走到哪裏都有笑盈盈的臉和熱騰騰的茶⏩,腳踩在泥土裏,工作留在大地上💇🏽♀️。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堅持人民至上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鬥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基層鍛煉讓我錘煉了為民情懷🤦🏽♀️🆚、站穩了人民立場。我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用勤勞和智慧推動著國家的發展😷、民族的進步;我深刻見證了⛹️♀️🎬,黨帶領人民群眾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日新月異的歷史進程;我深刻體會到,服務人民群眾應當是我們每一個黨員終身的使命和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幹部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作為一名工信青年💪🏿💆🏿,很高興能夠來到贛南原中央蘇區這片紅色熱土,為革命先烈的後代建設家鄉;很榮幸能夠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讓自己的青春煥發出別樣光彩♦︎。感謝部裏的關心,感謝地方政府的關懷,感謝領導和同事們的關照,我會繼續努力,為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 |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