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共青團中央公布了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單,包括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勤學上進、扶貧助困🙋🏻♀️☕️、誠實守信🪯😸、孝老愛親6類共計120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船重工七〇一所肖龍入選。
肖龍,男,漢族,1988年9月生,中共黨員,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2011級博士研究生💆🏻,2016年畢業。現為中船重工第七〇一所室級創新工作特區負責人💇🏻♂️、電磁兼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骨幹🏥🎅🏽。他研製出世界首個片上自由電子輻射源🎛,指標優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結果三個數量級。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應用,“自主創新”是引領他前行的執著信念,他率領團隊首次提出微波無衍射技術,並創新應用到某高功率裝置中解決其小型化瓶頸問題。他發表SCI、EI論文15篇,被引130余次,申請發明專利8項🧖🏿,主持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

肖龍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現場
出生於1988年的肖龍,頂著“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的光環,拒絕了海內外知名企業的高薪聘請,2016年畢業後來到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工作🦸🏿,立誌“艦船報國”。
現在🚵🏽♀️,他是第七〇一研究所電磁兼容性研究室創新工作特區的負責人🤾♂️。工作3年來👌🏻,他在微型高功率微波源研製方面取得了創新性進展🦻🏼。據統計👧,他從讀書到工作,共發表SCI、EI論文15篇,被引用120余次,申請專利8項。目前🦀,他主持國家級項目5項;參與“973計劃”項目、自然科學基金等重點項目十余項🐠。
剛邁出校門,他便在行業內嶄露頭角😥,參加軍委科技委舉辦的2018“無形截擊”全國反無人機挑戰賽並獲創意賽第二名,入選2018年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計劃”項目。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是他最新獲得的榮譽👨🏽🏫。
光環的背後,是肖龍及其團隊緊盯國外最前沿科技進展🍍、不分晝夜地辛勤耕耘。
在得知西方科技強國紛紛開展高功率源小型化方面研究時,肖龍敏銳地察覺到該技術未來的廣闊應用前景,他意識到只有掌握該核心技術🙆,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於是,他決定投身這個最具挑戰性的科研方向,他的團隊還爭取到了國家“973計劃”支持。

肖龍與同事們在實驗室
談到國外對我國技術封鎖的問題👉🏽,肖龍深有體會。研究之初,他廣泛調研👨🏻🎓,先後赴國際知名院校學習考察,但不久後🚓,肖龍就意識到,隨著中國科技的進步,外國同行對中國同行的態度很“糾結”♊️:一方面既表現出尊重🤐,願意聽中國同行的聲音,另一方面又很保守🤜,在核心問題上對中國同行時刻提防💂。這使得肖龍從國外獲取的信息極其有限。
回憶起那段經歷🧒🏼⚆,讓他感觸最深的是一次利用赴某國參加國際天線技術會議的機會,前往國際微波無線輸能鼻祖S教授組交流,和藹親切的S教授在得知肖龍的相關研究成果後表示非常認可並親自到車站去迎接,可隨著交流不斷深入,每每談及研究過程中的核心技術問題🫶🛀🏻,S教授總是避而不談,讓肖龍更深刻地意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換不來的,只能依靠自己,自主研發是唯一出路”。
回國後,他率領自己的團隊深耕科研進行攻關👩🏻✈️,終於突破關鍵技術,研製出世界首個全集成自由電子輻射源🚫,其輻射功率優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結果三個數量級🏇🏿。被《自然》雜誌審稿人評價為“非常重要的成果”🧔🏻♀️。相關工作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誌上🤽🏽♂️,被《自然》的“新聞與觀點”欄目重點報道🦠。
突破關鍵技術後🕧🐏,肖龍用一名艦船領域國防科研工作者的敏銳嗅覺緊盯國際軍事的前沿熱點,密切關註軍事強國裝備發展趨勢,發現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世界軍事強國紛紛開展電磁無線傳能技術研究。

2017年3月,國際天線技術研討會(iWAT)在希臘雅典舉辦,七〇一所電磁兼容室肖龍博士撰寫的論文《突破切倫科夫輻射速度限製的片上自由電子輻射源》榮獲“大會最佳論文獎”👩🏻⚕️。
肖龍告訴記者:“我們要實現彎道超車🍾,必須打破傳統技術路線,克服電磁波傳輸衍射問題瓶頸💇🏿,以更加超前的視角構思我國電磁能量傳輸技術發展之路〰️𓀙。”
於是他率領團隊奮起直追🧑🏽🚀,投身“無線遠距離電磁能量傳輸”技術應用領域研究。通過自主研發⭕️,在國內首次提出高效低衍射遠距離電磁能量傳輸方案⬛️。2017年11月💆🏼♀️,肖龍受邀參加全國首屆無線能量傳輸及互聯大會作主旨演講,並作為最年輕的特聘研究員受邀在“全軍前沿能源技術”高端培訓班授課。
以此為切入點,肖龍繼續努力,首次成功建成微波頻段遠距離無衍射實驗演示系統,並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專註於裝備工程樣機研製👩⚕️,僅用兩個月就研製出了國內首個小型微波反無人機樣機並參加了“2018無形截機”大賽🚙🫛,最終榮獲第二名的好成績🧘🏼,相關研究成果被微波領域頂級會議“國際天線技術年會(iWAT)”評為最佳論文🥷🏻,同時被IEEE旗艦刊物《科技縱覽》“本期關註”進行報道。

2018年3月12日🫶🏻,第十三屆全國激光技術與光電子學學術會議暨“2017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發布會在上海召開🧘🏻♂️🙍🏼♂️,“無閥值切倫科夫輻射,實現芯片上的自由電子光源”研究被評選為“2017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肖龍博士(臺上右4)作為共同第一作者上臺領獎。
在得知自己榮獲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時,眼前這個年輕人露出了他的羞澀🦹🏼♀️,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幅幅工作團隊在大漠等外場不分晝夜極致鉆研的畫面👨🏻🍳,卻很少談到個人的作用。他認為,年輕人並不是單槍匹馬就可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而是要依靠團隊作戰的力量。他說:“今天的榮譽放在創新工作特區或是七○一所眾多同事的身上都算得上實至名歸,我們還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時代的舞臺上盡力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