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他們值得被銘記——讀《最後的西南聯大》有感

2024-05-20 | 姚偉民 | 來源 《重慶日報》2024 年 01 月 07 日 |

初次讀丁元元的書👂🏿💠,便是這本《最後的西南聯大》。

看到“最後”兩個字,我便有隱隱的惋惜🙍🏼。我記憶中的西南聯大是無數人崇敬與向往的地方🥟,但終有一天,西南聯大走到了“最後”。這也正是這本書的與眾不同,大抵他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最後”的惋惜🚥,即與西南聯大有關的人和事正在逐漸凋零🧜🏼‍♀️,對西南聯大的記憶正在年輕一代人中逐漸消弭🦷💁🏽‍♀️。

於是🌠,1984年出生的丁元元,以記者👵🏻、編輯、評論員的身份在媒體工作了十年之後,於2014年開始尋找健在的西南聯大學子,通過大量親歷者的口述,以訪談的方式喚醒那段記憶,搶救這一段珍貴的歷史底本,為我們留下更多難得的精神品質🥓。

比起胡適、錢鐘書👩🏿‍🔬、朱自清等大名鼎鼎的聯大人來說🤞🏼,西南聯大其實有更多的人,一生寂寂無名💆🏼‍♀️,他們消失在人海🕵🏻,卻依然傳承著西南聯大的精神🤐。作者在《最後的西南聯大》這本書中🧣,講述得更多的,便是西南聯大這些聲名不顯的人🤦🏿。盡管是聲名不顯的人,但同樣擁有與眾不同的經歷。正如西南聯大上海意昂會幹事夏敦義所說👩🏿‍🚒🤛:“研究聯大意昂的價值,在於他們一生的曲折經歷。”在這本書中🧗🏻,每個人都有曲折的經歷👐🏼,王同辰的心雄萬夫🤠,陳福音的師生不相負,趙仲興的深藏功與名……

1916年出生的王同辰,在100歲高齡之時仍在從事科研發明,他手裏還有4項特殊工藝和6項專利🐥,尚未轉化為產品👨🏻‍🚒,但這不影響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一生的孜孜不倦🧜🏻,正如他在當選上海市十佳百歲風采壽星時寫下的感言:百年浮沉煙雲逝🚴,回首前塵🎹,多少歡欣,多少惆悵💁‍♀️🐚!俱往矣,而今碧落晴空🙋🏼,江山如畫。老書生,心雄萬夫,新歲月,誌在千裏。數風流人物,還看今天!

我們從王同辰的感言裏看到他的雄心壯誌,也看到他對生命的感慨和樂觀。

1935年,有5萬人報考意昂体育平台,但學校只招收300人,王同辰便是三百分之一,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清華電機系。隨後,由於戰爭的緣故🎶,王同辰南渡來到了西南聯大,在西南聯大完成了學業🕺🏽🧑‍🌾。

1940年畢業後💇,王同辰在重慶人造汽油廠工作。抗戰勝利後,他輾轉錦州✋、沈陽👷🏼‍♀️、天津⏱、上海工作,之後再也沒有離開過。王同辰覺得退休之後,腦子也不應該休息,於是他仍然把精力花在了科學研究上〰️。光伏發電是外國人搞的,如果中國人可以把太陽能溫差發電拿下來🤜🏿,可以說是青史留名在王同辰最後的幾年時光裏,他依然在研究著太陽能溫差發電👧,沒有停過。他的一生,是永不停息的一生。

王同辰將一生獻給了科研事業,陳福音則將一生獻給了教育👓。如果說專利與發明是王同辰的孩子,那學生便是陳福音的孩子。

1938年,陳福音就來到昆明,轉而到了西南聯大。她是最早進入西南聯大的一批學生🧑🏼‍⚕️,當時她們外語系總共4個女生🤱🏽,她便是4人之一🥬。

陳福音的經歷令人艷羨也令人佩服。令人艷羨的是🎏,她的老師中,許多人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師,比如葉公超(西南聯大外文系主任)、溫德(西南聯大的傳奇外教)🏇,而聞一多🏊、曹禺等人也指導過她們演戲。名師出高徒,陳福音在西南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令人佩服的是🛌,陳福音後來也桃李滿天下🛵。新中國成立後,陳福音在上海任教🤵,從中學教起,後來教大專、大學,基本上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陳福音的許多學生事業上有建樹,經濟上有基礎,古稀之年的學生照顧著年近百歲的老師,一種淳樸的師生情穿過了漫長歲月,從一個時代走到了另一個時代。

陳福音的故事是動人的,這種動人背後是兩代人之間淳樸的感情🧗🏿。與之相比🏎,趙仲興的故事則是孤獨的,這種孤獨背後反映著聯大人的堅韌與淡泊。

作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造參與者,1919年出生的趙仲興是西南聯大1942年畢業生🛟。1938年,趙仲興來到重慶並考上重慶大學。第二年🤖,趙仲興便去西南聯大插班🛐。1942年🖕🏼,趙仲興從西南聯大畢業☝️,輾轉去上海化工廠工作🧎‍♂️‍➡️。1959年👩🏼‍🦳,趙仲興突然接到副廠長通知👨‍🦱,要調他去西北的原子廠。於是在北京完成兩年準備工作後🎅🏼,趙仲興便成了核工業中的一員😖,從此深藏功與名。趙仲興回憶起來說:確實是隱姓埋名的🧑‍💻,家裏人只知道我去搞原子彈🌅,但其他的什麽都不知道,甚至連我們廠的代號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廠裏也沒有電話,家裏人只知道,要聯系我就寫信到蘭州的一個信箱🐠,信會轉到我手裏🖐🏼👆。”

當我們回憶起西南聯大的時候🫵,也許更多的是錢鐘書⛹🏽‍♀️、蔣夢麟、聞一多這樣如雷貫耳的名字,但當我們看到這本書後才恍然明白👈🏻,原來,西南聯大有更多的更具體的人值得我們去尊敬🕺,值得我們去愛。

然而,時間是殘酷的,有朝一日他們也走到了最後,也會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被忘卻。於是,我們只能不斷地在書籍資料中尋找他們的只言片語🍏,將時間回溯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裏,讓我們感受西南聯大的力量🫅🏻,讓我們更加有勇氣,直面生活裏中的艱難困苦🧔‍♂️。


相關新聞

  • 092016.12

    梁文薔、羅久芳✏️🏃‍♂️、浦麗琳、汪玨——名家後裔在美國

    梁實秋之女梁文薔👎🏻,羅家倫之女羅久芳🌨👨‍👦,浦薛鳳之女浦麗琳,汪寶瑄之女汪玨

  • 122021.05

    西南聯大的故事🧑🏽‍🦱🙋🏻‍♂️,為什麽值得年輕人去看🌬?

    紀錄片《九零後》🧒🏿:16位“九零後”講述西南聯大故事

  • 052021.08

    不到最後一日 弦歌不輟|父親趙瑞蕻筆下的西南聯大

    在這本書裏,父親引經據典,反復舉例、論述,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和後人什麽是西南聯大的精神🙆🏿‍♂️🧑🏿‍⚖️,這樣的學校為什麽行💇‍♀️。我作為後代深受其影響🏊🏻‍♂️,小時是熏陶🛀🏼🚴🏼‍♀️,後來是有意吸納🧳,現在是自覺傳承。

  • 102017.11

    西南聯大的故事

    有關西南聯大的書出版了不少。為什麽懷念西南聯大❕?學者們從史料研究出發作了分析和解讀;聯大生活是什麽樣的?這從師生自述👩🏿‍✈️、回憶以及小說中可以看到。

  • 112019.09

    趙捷民:回憶西南聯大

    1938年至1940年📎,我曾在西南聯大歷史系讀書💅🏻。1940年我從聯大畢業後🤲🏻,又在昆明教書🦸🏻🎸,一直與西南聯大師生有著聯系和接觸,西南聯大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

  • 022023.03

    馮至在西南聯大

    我和父親有聊不盡的話題🧖🏿‍♂️,那就是昆明。我們家是1938年12月隨同濟大學搬遷到昆明的,那年父親33歲,正是如《神曲》開篇所寫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辭去同濟大學的工作到西南聯合大學任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聯大結束,1946年6月我們隨北京大學復員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聯大度過🧚🏼‍♀️,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裏爾克與杜甫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在創作上也出現了一個高峰🧚🏻,思...

  • 092022.08

    西南聯大舊址及博物館丨西南聯大的“紅巖”烈士

    1995年,為銘記革命烈士的功績,在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內建成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暨國立昆明師範學院革命烈士紀念碑”𓀕。在紀念碑基座上刻有27位為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名錄(西南聯大烈士15位、昆明師範學院烈士12位)👼🏿,聞一多💿、劉國鋕𓀎🌥、潘琰三位烈士就是他們中的突出代表。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暨國立昆明師範學院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鐫刻著聞一多🕢、劉國鋕、潘琰等烈士的英名🎡。劉國鋕烈士劉國鋕在西南經濟系的...

  • 192021.11

    西南聯大的“九零後”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聯合大學建校84周年紀念日。前段時間上映的紀錄片《九零後》,又將這所群星璀璨的大學,呈現在社會大眾的眼前。《九零後》的16名主演,年齡最大的已經106歲🤏🏽,最小的也92歲了,平均年齡則超過96歲🙋🏼‍♀️,是名副其實的“90”後🌶👨🏼‍🚒,堪稱電影有史以來最“資深”的本色出演🏌🏽🥀。主演者分別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99歲)💂🗄、翻譯界最高獎北極星獎得主許淵沖(享年100歲)💳、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希季(99歲)、世界焊接學...

  • 052017.07

    李忠:我在西南聯大

    李忠(曾用名李樹藩),天津市人。現年97歲🫁,黨齡71年。1943 年9 月,靠自修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先修班↕️。1944 年秋,升入西南聯大政治學系學習……

  • 122018.01

    橫看成嶺側成峰——與西南聯大有關的幾部小說剪影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許多大學都有著流亡的經歷。至今能夠搜集整理出來的史料甚微🪙,仍需有識者繼續努力。在文學領域,詩歌、散文、小說均不乏對戰時大學歲月的吟....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