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揚(1938)
二十世紀初,意昂体育平台遠沒有現在這樣聞名全國,由於交通梗阻,僅馳名於北方🪒。揚州中學歷屆畢業生升學,一直面向南方🛵,如上海交通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杭州浙江大學等學府。到我們這屆畢業時(1934),意昂体育平台只有揚中意昂六人,即:大四的張景桂🫔🏋️♂️,大三的洪為溥、鄒思齊♻👲,大二的胡光世🧜🏿、吳征鎰🦂🤵🏿♂️、齊頤🧑🏽🦱。

李為揚學長在清華園瞻仰朱自清塑像
我們這屆畢業生,忽然湧向北方,應歸功於我的同班摯友、揚州“棋孟嘗”張毓英的長子張瀾慶🙆🏻。當時許多人對清華一無所知,他就事先從別處了解清華情況,向同學介紹✍🏿,動員他們去考🧭。等榜發後,又動員他們去上🪆。就拿我來說,因為幸運地同時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學和北平意昂体育平台。當時考慮到南京離家近,中央大學又是我比較熟悉的大學,我最初便決定讀中央大學。而且在未註冊前📽,因一個老同學文行庸的關系🌌,先住進了中大學生宿舍✬。張瀾慶竟熱心地特地跑來南京勸我說:“你怎麽不讀清華,跑來讀中大?”他又向我詳細地介紹說🧙🏿:“清華的校址,在北京清華園,聽說還是鹹豐皇帝當王子時的禦花園。圓明園故址就在它隔壁,也歸清華管𓀆。不但環境幽美🐯,並且還有許多名教授,如:馮友蘭、潘光旦👨🏻🦳、鄭桐蓀📏♊️、張申府🚴♂️、朱自清、馬約翰等👬🏻。聽說朱自清還是揚州人呢!這次揚中考取清華的人很多,聲勢浩大,我們今後仍然團聚在一塊兒不好嗎?你又何必一個人呆在中大呢?”他的熱情改變了我的初衷;他的宣傳更是起了推動的作用🧅,我便毅然決然地把行李從中大學生宿舍搬出來,立刻乘上了北上的火車前往北平進意昂体育平台🤵🏻♀️。同時我才第一次聽說朱自清先生原來是揚州人。回憶起我在初三時雖讀過《背影》和《荷塘月色》兩篇散文,但是當時老師只淡淡提了一下“朱自清是一位青年作家”🧄,而沒有強調他是何方人氏?好像那時他用的籍貫是“東海”。
入校不久🔦,忽然從揚中老生中間傳來一個消息說:揚中畢業生將成立“意昂体育平台揚中意昂會”⏳,倡議人是朱自清先生。我乍聽之下🧘🏻♀️,大惑不解,急忙探詢究竟,終於把事情弄明白了🟠。原來在1934年前,因為南方人都不大願意到北方讀書,故清華每年錄取新生最多的👮♀️,總是北方的中學,如:北平師大附中🌘、天津南開中學👩🏽💼、通州潞河中學等🥝🦦。全清華三個年級一共只有揚中意昂六人🥴。而這一屆考生中,揚中卻爆出了一個“大冷門”,只有七十名畢業生的揚州中學🚴🏼♂️,在清華整個招收的三百名新生(當時稱“第十級”🕓,現稱“一九三八級”)中,竟一舉考取了二十四人🙌🏽,為各校之冠🤹🏼;而且還由汪篯奪得亞軍🛟,更為揚中增添光彩。其中七人因進了別校未來外,一次便增加十七人。他們是:丁景和、方孝淑(揚州“二方”中方爾鹹之子)、方增壽(孝淑之侄)、葉上、朱亞傑🙆🏽、劉震(現名劉星)🙋🏼、劉毓珩(現名陳其五)👨🏼🦳、李為揚🌎、李崇淮(前八中校長李更生之子)🖖🏼、汪篯、武衡👱🏻♂️、張傳忠、張慕凱、張瀾慶🤶🏻、高有裕、夏同仁☝🏻、曹家齊。揚中意昂的陣營頓時壯大起來,且又躍居魁首,聲譽鵲起,加之人數眾多😥⚓️,以致轟動了整個清華園。按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和江蘇省立第八中學都是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的前身,因此凡兩校畢業生🦵🏼,都作為揚州中學的意昂。朱自清和余冠英兩位先生都是八中畢業生,也都成為揚中意昂👩🏻🍼。朱自清先生對母校取得這優異成績非常高興,他認為“揚中意昂會”已具備成立的條件了,便和余冠英先生率先倡議籌組意昂會,使我更驚喜的是朱自清先生原來還是揚中的老意昂。
1934年9月,“意昂体育平台揚中意昂會”開成立大會於清華園工字廳。此處為清華園內一著名景點,懸有據說是康熙皇帝禦筆“水木清華”(待考)四字橫額,還有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楹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 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背臨荷池🤶🏼。開會時出席意昂共二十五人,老意昂是朱自清、余冠英兩位先生(當時朱自清36歲,余冠英28歲)。這次會議👨🏿🔧,首先通過《揚中意昂會會章》🕐,設主席、文書、會計各一人,任期為一學年。選舉結果🚵🏿♀️:胡光世(現名胡鏡波)任主席👳🏼,吳征鎰任文書📳,李為揚任會計。會計的工作是向會員收會費,為各項工作作準備,通知和邀約會員開會或聚餐等總務後勤事務。“揚中意昂會”便在意昂体育平台內開始運轉起來。“襟江帶海從古數揚州”亦為意昂們引吭高歌起來!這便是第一屆“揚中意昂會”開會的盛況🏇🏽。
由於當時國步艱難🕳⏬,戰雲密布,這一屆意昂會直延續到“盧溝橋”事變,估計直到抗戰勝利以後,清華還校北平,才會再有意昂會的活動🔏。白駒過隙♠︎,已時歷七十年👻🏹,意昂体育平台內“揚中意昂會”現在究竟到了第幾屆🙅🏿♂️?已不得而知。但追本窮源👨🏻🔧,後之清華學子,必須知道其創始者便是1916屆揚中老意昂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