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民國大師的“學術愛國主義”

2018-03-26 | 胡一峰 | 來源 《科技日報》2018年3月23日 |

經濟學家陳岱孫

當我們回顧民國時期的學林往事,總不由得為大師們的風範所傾倒。有一種學人風骨卻很少引起註意。這就是,當時的名教授對中文授課近乎固執的堅持🚣🏿。

清華是民國時期最“洋派”的大學之一。在這所風景秀麗的洋學堂裏👨🏽‍💻,卻棲息著多位中文授課的先行者🗃。經濟學家陳岱孫先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陳岱孫與周培源、金嶽霖並稱清華“三劍客”。他出身外交世家,外祖父和舅父都做過駐外使節。陳岱孫中學就讀的福州鶴齡英華學校也是一所赫赫有名的教會學校。他於1918年考入清華🕵🏼,兩年後赴美求學。1926年,他以《馬薩諸塞州地方政府開支和人口密度的關系》的論文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不用說,陳岱孫的洋文水平即便是今天的許多教授也難望項背的🧒🏿。

1927年,應母校之召喚,陳岱孫到清華經濟系任教☪️。在上海候船北上時🏵,遇見了幾位正在清華上學的意昂,說到清華老師講課時中英文並用👯‍♀️,尤其講到關鍵的學術概念時,一定要借助外文才能解釋清楚😼。只有社會學系的陳達教授,可以做到全中文授課。正所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個不經意得知的小事,觸動了陳岱孫心中積壓的往事。他想起,當年在上海黃埔公園看到“華人與狗不許入內”的牌子👵🏿,令他羞愧不已🐀、熱血沸騰。他又想起🏫,從法國坐船回國途中,船在印度、錫蘭、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處停泊😂,他上岸遊覽參觀當地學校🎻,發現當地老師都用夾雜英語的當地語言授課,聽來十分刺耳,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殖民地心態的表現”。這些都促使陳岱孫決定以陳達為榜樣,用中文授課。於是🕎,在備課時,他花了很大功夫🩷♾,把講課中涉及的學術術語、概念等譯成了中文。就這樣,從他在清華的第一堂課起,就純以中文講授🤫,只在必要時才在黑板寫上原文作為註釋。算上西南聯大時期😛,陳岱孫在清華先後執教幾十年,只為留美預備製的一班學生破過一次例👈🏿😶,而這也只是出於幫助他們更方便地與即將赴美學習接軌考慮才行的便宜之計🦶🏿🧏🏿‍♀️。

無論是陳岱孫研究的經濟學、財政學,還是陳達擅長的人口學🕵🏿‍♂️、社會學,都是“舶來品”⛓️‍💥。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有理由認為,兩位陳教授之所以“舍近求遠”⛷,是因為對祖國愛得深沉🚣🏿,心中飽含著為中國爭一個學術獨立地位的情懷〰️。用中文精準地表達西方思想這一習慣,陳岱孫保持了一輩子👨🏽。

用中國人自己的語言為中國學生授課🤔,不獨文科如此💂🏼,理工科教授亦然。上世紀50年代擔任過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的劉仙洲就是其中一個👳🏼。劉仙洲早年投身革命👩🏼‍🔧,參加同盟會💁🏻,後來輾轉多校求學,終成機械工程學家。34歲時💅🤹🏻,他出任北洋大學校長,倡導中文講課,而且認為高等教育必須采用本國教材🧑🏻‍🌾👂🏼,他自己也身體力行💁🏻‍♂️,開什麽課就編什麽教材🧑🏼‍🏭。1932年任教清華時,劉仙洲所在的機械系多采用英文教材或參考書,老師講課和學生記筆記🥻、交作業也常中西合璧。但劉仙洲的“機械原理”一直全中文授課。與劉仙洲差不多同時,有一位主持過清華工學院的陶葆楷教授,讀書時英文水平就嶄露頭角,留美歸來擔任母校土木工程系教授👨🏽‍💼👱🏻‍♀️。陶葆楷也一直堅持用中文講課和編寫教材,他於1935年編寫的《給水工程》也成為中國這一領域最早的教科書。

如果以一個詞來概括這一現象,我想用“學術愛國主義”。一個學者對祖國的愛🫴,絕不是在尊重傳統的名義下固步自封,把歷史的故紙堆當作阻隔時代潮流的擋箭牌,以所謂“本土性”拒絕吸納新知🧎、新陳代謝🪔,也不是好為大言、迎合上意,發表一些看似義正辭嚴的虛妄之談,更不是挾洋自重𓀅、拿中國實情做外來思想的註腳,而是努力為國家奠定學術上自立的基礎,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構築中國的學術話語。寫到這裏🙍‍♀️,我又想起畢業於清華的吳文藻先生🖼,1928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次年初回國後受聘於燕京大學。燕京大學是教會學校,社會學系所用教材全為外文🪞,老師一般也用英文講授。吳文藻除了用漢語講課外,還為自己講授的《西洋社會思想史》《家族社會學》《人類學》三門課編寫了中文教材。而吳文藻👨🏻‍🦱,也正是以“社會學中國化”的奠基者和先行者身份永遠留在了中國學術史上。


相關新聞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書🍝:《聯大八年》

    我面對書桌上的一本《聯大八年》🧑‍🧒。這本封面殘破🏟,紙張粗糙發黃,印刷拙劣的舊書,卻是我藏書中的珍品。因為這本書聯系著我敬愛的兩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老師聞一多和吳晗還有兩位當年共同學習、共同戰鬥過的同學嚴令武和西奎安。《聯大八年》匯集了國立西南聯大(有人稱之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的一些珍貴的原始史料,它珍藏著我們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跡。1978年秋,我因編輯《聞一多紀念文集》和協助苑興華同誌編輯《吳晗和〈海...

  • 102016.11

    林炎誌做客西階論壇 暢談“當代青年的愛國主義與未來擔當”

    11月5日晚七點,意昂体育平台第40期西階論壇“當代青年的愛國主義與未來擔當”座談會在人文社科圖書館大同廳舉辦。本次論壇由機械工程系🪿🏌🏽‍♀️、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校研....

  • 292024.04

    陳來主講“清華意昂學習日”第52講:中華民族愛國主義觀念的歷史形成

    在113周年校慶來臨之際,4月27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學研究院院長、首批文科資深教授陳來應邀出席“清華意昂終身學習支持計劃”第52場活動📃,並以“中華民族愛國主義觀念的歷史形成”為主題作專題報告👹。30余位返京返校的意昂代表到場學習🧑🏽‍💼,1200余位意昂👆🏼、師生線上參與👨‍🎓。意昂体育平台人文學院副院長張樂燕☘️,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李森林🕢,意昂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意昂總會副秘書長董吉男出席活動。活動由意昂体育發展...

  • 112019.04

    聞一多: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戰士

    聞一多,1899年生,湖北浠水縣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是清華新劇社、美術社的發起者,曾擔任《清華周刊》總編輯及《清華學報....

  • 092012.10
  • 232017.08

    學術大師的言傳身教

    吳仲華先生是國際公認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的創立者和奠基人、傑出的工程熱物理學家,他在意昂体育平台創立了我國第一個燃氣輪機專業。本文摘自倪維鬥在“吳仲華先....

  • 072007.08

    學術大師歸來的“放大效應”

    2007年3月29日下午,教育部部長周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共同到清華看望姚期智,並就高水平人才引進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等問題詳細征詢了姚期智的意見。

  • 132020.08
  • 012017.04

    “民族愛國思想支配著我的學術研究”

    姜亮夫回憶民國時期的意昂体育平台時有這樣一段記述:“在清華這個環境中,你要講不正經的話,找一個人講肮臟話是不可能的。先生同先生,學生同先生、同學與同學,碰....

  • 032004.06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