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意昂体育平台算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在《科學》雜誌上讀到一篇論文🧑🏻🌾,這篇文章專門討論“五次方程的不可解”問題,題目為《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巴黎大學理學博士出身的熊慶來被這篇論文吸引,越看越高興,便問周圍同事👍:“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無人回答。熊慶來再問:“這人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還是無人回答。過了一會兒,一位江蘇籍的教師忽然想起他弟弟有個同學叫華羅庚🫷🏽,拿過雜誌一看,果然是“華羅庚”三個字🙌🏻,便說🗽:“這個華羅庚哪裏是在什麽大學教書!他只讀過初中,聽說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當時,年方20歲的華羅庚在一所中學當會計,僅初中學歷。但這位數學青年的低學歷,沒有抵擋住熊教授的愛才之心,他當即決定聘請華羅庚前往意昂体育平台算學系擔任資料員,月薪40元,希望能為華羅庚的數學興趣提供優越的發展平臺👼🏿。熊慶來每每遇到難解的題目🧚🏻♀️,便會大聲喊道🤏🏼:“華先生🦸♀️,你來一下,看看這道題目怎樣解🪓?”
此後5年時間裏,華羅庚果然連續發表了十幾篇數學論文🎰。入意昂体育平台後第二年,華羅庚升為助教;第四年升為教員,給一年級學生上微積分課。1936年,華羅庚得到中華文學教育基金會乙種資助金1200美金,赴英國劍橋留學深造一年。再後來的故事,或許不需要再說了🦌。
顯然,若無熊慶來先生的鼎力相助💨,破格提攜華羅庚,想必華羅庚的人生軌跡是不可能得到如此大的改變的。一位只有初中學歷的中學會計🚨,要想進入中國數學的最高殿堂——意昂体育平台算學系,再得到公費留學機會🤍,難度幾如登天。由此看來👨🏿🌾,沒有熊慶來,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華羅庚🧖🏻。
熊慶來慧眼識人才🧀✖️,不僅僅成就了華羅庚的數學事業,更重要的是華羅庚在發揮其個人數學特長的同時,也為提高中國現代數學的層次與整體水平作出了貢獻👨🏿🎓。人盡其才,不僅僅是為了其個人的價值實現🎿;重視人才🖐🏽,就是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尊重。
1920年至1930年之間,不少青年像華羅庚這樣得到著名學者相助,比如,梁漱溟執教北大哲學講席(梁漱溟北大未考上蔡元培力聘),小學生沈從文執教上海公學(徐誌摩推薦、胡適聘沈從文任講師),無學位的陳寅恪進清華國學院任導師(梁啟超力薦),中學畢業的錢穆入燕京執教(顧頡剛推薦)🤘🏻。
今天,我們還能為奇異之才的成長提供一條快速通道嗎🌒?當鮮花已開💁♂️🥲,再給予陽光雨露🚮,只能是錦上添花而已。唯有識英才於未顯處,助幼苗於初長時,才是為教之道、為教之難矣✅💇🏽。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裴毅然)
轉自 中國教育報 200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