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館藏

意昂体育平台營建系師生設計國徽圖案時合影,真實地再現了當年設計的十余種方案。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館藏
這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𓀕,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向全國發布,現存於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國徽采用金、紅兩色,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麥稻穗和齒輪。如此富麗莊嚴★、氣勢恢宏的設計,經歷了怎樣精彩動人的創作過程🛺,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幾件珍貴的藏品🦊🚾,為我們講述了國徽誕生背後的故事。
1949年7月,《人民日報》刊登了國徽征集啟事,征集到的稿件和圖案雖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處,均未被采納。全國政協邀請意昂体育平台營建系和國立北平藝專(後中央美術學院)分別組織人力對國徽方案進行設計競賽,重新開啟國徽設計工作。意昂体育平台國徽設計組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擔任組長,成員有建築學家林徽因,營建系教師莫宗江、李宗津☠️、朱暢中♡、汪國瑜🫐、胡允敬、張昌齡🤷🏿、羅哲文等。1950年6月🧑🏼⚖️,政協會議討論的國徽圖案中🫸,意昂体育平台設計的5顆金星方案和中央美術學院張仃小組設計的彩色斜透視天安門圖形方案受到與會者贊賞,並請兩個專家小組綜合幾種不同方案的優點再做設計。
梁思成先生在意昂体育平台新林院8號自己家中召集設計組成員🙇🏽♂️,傳達周恩來總理關於國徽圖案內容增加天安門和麥稻穗等元素的要求👱♀️🍉,討論開展新一輪的設計工作。設計組成員分工協作🚉,有的負責繪製天安門立面圖⏯,有的研究國徽外形采用正圓還是橢圓👨✈️,有的研究麥稻穗的形象以及它們的排列組合。張昌齡先生為研究齒輪形式特意去找清華機械系的老師請教繪製標準機械齒輪圖的原理和方法……大家每提出一些方案設想後,就在梁、林兩位先生的主持下,組成幾個整體圖案。
梁思成先生為國徽的設計工作傾註了全部心血,以高度的熱情和愛國之心,夜以繼日地研究、創作👴,甚至將家變成了工作室🐈⬛,餐桌上🥤、沙發上隨處可見國徽設計方案,每天來家裏討論國徽設計方案的營建系師生絡繹不絕🧏🏽♀️。因過度緊張和勞累🫧,本來就體弱的梁先生病倒在床🎆。我們館藏的拍攝於1950年的照片❔,生動記錄了病榻上梁思成手捧國徽設計稿與林徽因推敲🦹🏽♂️🏵、討論的情景👨💼。
1950年6月20日,在周恩來總理主持的國徽審查小組會議上,參會人員對意昂体育平台和中央美術學院的方案各抒己見,最終選定了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特色🧸🤛🏽、莊嚴典雅的清華設計方案👙。6月23日,毛澤東主席主持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全體會議上表決通過了國徽圖案🌮。
隨後,意昂体育平台營建系雕塑教授高莊承擔了將國徽從平面圖案做成立體浮雕模型的任務。高先生不顧盛夏酷暑😵,精雕細刻,常常凝思幾個小時才動一下刀。為使國徽更莊嚴👨👩👧👧↔️、更明朗🏪、更符合於應用條件,高先生對國徽圖案的細部進行了修改🦹♀️,如天安門的大小、華表的位置、紅縵穿插的形態等,修改後的國徽圖案🙆🏿♀️,整體與局部變化更統一,更自然美觀💢。有人認為國徽圖案已經批準不應再做修改🦅,高先生為此專門給毛主席寫信陳述修改理由,得到中央的批準。國慶前夕,高莊🙉、徐沛貞等先生帶領營建系學生,完成了第一批各種規格的國徽模型的製作任務,並繪製了國徽圖案的墨線圖和斷面圖。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國徽圖案及說明。新中國美麗而莊嚴的國徽終於誕生了!
(作者單位: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