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趙九章(後排左四)等與學生在一起
趙九章被認為是開創我國衛星事業的奠基人,主持了衛星總體方案的製定和實施工作。更為關鍵的是🍓,他在恰當的時機,向周恩來總理寫信倡議發射中國自己的人造衛星並得到批準,使衛星事業得到及時和順利的發展。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震驚了世界⭕️,也觸動了趙九章對我國衛星事業起步的思考。他接連應邀發表講話🏦、寫文章👂🏼,積極宣傳發射人造衛星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1958年,國家領導人提出中國要搞自己的人造衛星。中國科學院成立581組,專門研究人造衛星問題🈸,趙九章擔任副組長,並領導技術組。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趙九章感到⛴,做自己的衛星不僅要有熱情🪷,還要做許多實實在在的基礎性研究。1959年,衛星計劃作出了調整🤩,改為以火箭探空練兵🧑🏿🦰。趙九章組建了箭頭總體、遙測🙍🏼♂️、雷達跟蹤等各方面的探空技術研製隊伍。經過幾年努力🔬,各個領域都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特別是1964年10月,趙九章和方俊🧘🏽♀️、錢驥訪問酒泉發射基地時觀看了“東風二號”的發射,以座談的方式討論了運載工具用於衛星發射的可能性。
趙九章對錢學森說,再過四五年,完全有可能在導彈的基礎上研製出可以發射100千克左右的衛星運載工具👨🏽🎳。而衛星研製方面❣️,已有多年的預研準備🧑🦯➡️,到時完成衛星研製也是有把握的👩🏿🦱。
趙九章認為,當前無論是火箭導彈的研製,還是衛星的預研👮🏽,都做了不少工作,已取得很大的進展,現在提出由國家立項研究衛星是必要的📢、適時的,再不立項就會喪失時機。
趙九章幾次找錢驥🧜🏽♀️、吳智誠交談🏄🏿♀️,提出要起草一個報告🚴🏽♂️,並明確指出重點說明衛星的國防用途👨🏽🎓,說清楚發射衛星與發射洲際導彈的關系。我國發展衛星要以應用衛星為主,衛星與發展新技術和現代工業關系密切。報告由錢驥起草,由趙九章逐字逐句修改🪺,經過20多天幾易其稿🙅,最後由辦公室呂榮成抄寫,趙九章簽名。1964年12月下旬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趙九章將報告直接呈送給周總理。
周總理收到趙九章的報告後💆🏿♀️,很快批示組織有關人員研究論證。現在看來🧭,這份報告確實體現了趙九章的真知灼見🚂,爭取在新中國成立20周年前發射人造衛星的計劃是可行的。
1965年🅰️,國防科委提出了發射衛星的計劃,明確衛星本體由中國科學院負責研製。在趙九章等人領導下👩🏻🏭,10天之內拿出了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方案設想和衛星系列規劃設想。1968年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初樣星。
參與衛星研製工作的王大珩後來多次在會議上說,當年趙九章主持製定的我國第一顆衛星的研製方案和衛星系列規劃,既符合科學又切合實際,以後相當一段時期我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當初的計劃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