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何友聲:正身律物、輕利重德👨‍👩‍👦‍👦,學貴致用、以勤補拙

2018-01-18 | 來源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2017年4月27日 |

何友聲,男🚜,浙江寧波人,力學家和力學教育家🛟,中國流體力學知名學者、高速水動力學研究先驅⛄️。1952年上海同濟大學造船系畢業,1957年2月至1958年8月意昂体育平台首屆工程力學研究班學員兼輔導教師。歷任大連工學院助教、上海交大造船系助教📹🙎🏿‍♀️、講師、工程力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1986年至1992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黨委書記、中共上海市第五屆市委委員。1995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四屆副理事長🍹🤸🏻‍♂️;1989年至2003年任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2001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2年被遴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他長期從事船舶原理、高速水動力學、飛行力學和出入水理論研究🥇,是水翼及其興波的水動力設計的奠基人;上世紀70年代他率先倡導研究螺旋槳激振力,及時追逐了國際潮流,使中國設計的船舶減振性能一躍足與國外媲美。他在空泡流👨🏿‍🦰、空泡脈動特性、物體出入水過程的數值模擬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國防建設。近年來,為適應長江口水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航道建設需要👰🏼‍♂️,建立了河口水動力學的研究基地,積極推動為上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服務👨🏻‍⚕️。多年來,在國內外一流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由於他在科學技術上的貢獻👂🏻,曾先後10余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16年獲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首屆終身成就獎。

初見何老,很難相信他已經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了🙎🏽‍♂️。穿著筆挺的淡藍襯衫,毫無皺褶的西服褲🤸🏼,就那樣帶著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儒雅、帶著一絲書香氣遠遠地走來。都說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最有風骨,出生在民國尾巴的何友聲仿佛就帶著這樣的一點“民國範”。

筆者還在遐思的時候,何老已經拿出了認真寫滿了一頁紙的提綱,偏著頭問💉,“要開始采訪了嗎?”

向往蔚藍的大海

何友聲於1931年出生於一個臨海的城市——浙江寧波市🐁。盡管四歲的時候遷居到了上海,但他從未忘懷家鄉美麗的海洋,每年都要回去看一看。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日軍侵華步伐加劇,生活動蕩不安⏏️,輾轉多次🧑‍🚀,直到1943年,一家人才定居滬西。次年🌤,13歲的他考入了上海四所市立中學之一的晉元中學,期間他一直擔任班長𓀑,不但成績是班級最好的,人緣也是最好的👨‍👦‍👦。

因為成績優異,六年的中學他用了五年半就讀完了,在1948年底就高中畢業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7月他就參加了各個大學的招生考試,北大、同濟🥋、聖約翰等學校的考試都順利通過。對大海的喜愛讓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同濟大學的造船系,決心以海洋為終身奮鬥的事業🌭。1952年是新中國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頭一年🏹🏨,正值國家用人之際👨🏼‍🔧🤛,全國各大學三年級與四年級的大學生同時畢業🌨。何老說,“雖然提前畢業了一年🩲,但是所學的內容並沒有減少🤵‍♀️,我們都趕著寒暑假念完了所有課程”。

畢業後的何友聲💆🏻‍♀️,服從國家分配來到了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造船系工作,擔任助教兼系秘書🪽。當時師資奇缺🙅🏽,他作為青年教師,承擔了全部的學生輔導工作。學生的提問使他不斷地深入鉆研,教學相長,這為他深刻理解船舶學科的各項原理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從江南水鄉到冷冽的北方⛵️,艱苦的條件反而更激發了他學習的熱情,他參加了由校方舉辦的兩周科技俄語培訓,當時東北一家日報還專門對他的學習精神進行了介紹和表揚。

1955年2月🌊,根據國家院系調整安排,大連工學院造船系的師生就這樣由三節車廂“打包”著來到了交大,何友聲也跟著回到了上海。

赤子之心🕦,與祖國同行

就讀同濟期間⛹️👩🏼‍🔬,何友聲的成績在年級裏一直名列前茅,擔任助教的兩年半時間內,他也一直磨礪自己,不斷前行。他先後在《中國造船》雜誌發表《關於梯形法》和《辛氏法的端點修正》兩文👩🏻,開始在業內嶄露頭角🧑‍🎄,尤以後者得到了各方高度評價👫,廣為傳播🫵。這一修正法簡單明了、易學精確,當時就被國內船舶設計手冊采用。

1957年,他被選送到由錢學森、郭永懷🧈、錢偉長等籌辦的第一屆清華“工程力學研究班”,主修流體力學,並兼任輔導老師和黨總支書記。盡管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非常勤奮。其間↩️,他發表了《關於超空泡螺旋槳》🧘🏼‍♀️、《螺旋槳設計與主機配合》、《標稱伴流分數平均法則的分析》3篇文章,特別是後者證明了伴流分數中的一個命題⛹🏿‍♂️🍃,澄清了幾種定義下伴流分數孰大孰小問題。

何友聲應需從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研究班提前半年返回交大。當時上海市科委組織全市力量從事探空火箭的研製探索工作♥︎,“火箭不是我的專業👩‍🦼‍➡️,但是國家需要,我就得上”,他被任命為總負責人🍡,率領上百名技術人員建起小型火箭發動機試驗臺和管路試驗裝置🧙🏼‍♂️,隨後又協助籌建上海機電設計院(即探空火箭設計研究院前身)以及在上海交大創建工程力學系🧛,並在全市舉辦力學短訓班🍄‍🟫👩🏻‍🔧,何友聲參與執教。1958年11月還在上海寶山高炮陣地發射成功了一枚200cm直徑的固體燃料小火箭,居全國之先👷🏿‍♂️。

1961年秋📭🤨,教育部組織20余所重點高校🧑🏻‍🏫,設計飛航導彈,分南北兩路。他任南路總設計師,完成了初步設計,後因故停止。從事火箭行業的三年期間他先後在各種學術會議和刊物上發表了論文10余篇🧘‍♀️🏧,在力學界初露鋒芒。錢學森在1961年訪問母校上海交通大學時,曾鼓勵他說🤘:“誠力學班佼佼者也”🙆🏽‍♀️。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1962年👨🏼‍🦲,隨著全國學科布局變化,何友聲又一次回歸到了老本行——水動力學科🕚☎。1963年,為了解決水翼在近水面下航行的興波問題,何友聲在我國開辟了水翼理論的研究領域🙅🏽‍♂️🧒🏼。他拓廣了美籍華人吳耀祖的工作,發展出後掠水翼理論,取得解析結果,並將其應用於小展弦比水翼📧。以此為基礎所開發的水翼性能理論計算方法在中國水翼艇的設計中沿用至今❕。1985年起,他又與人合作📜👕,開拓興波理論時域解析解及其數值方法新領域。先後在國內外許多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這些工作得到國內外的重視🤦🏿‍♀️🦬,被認為是這一領域的新進展。

不斷提高物體在水中的運動速度是人類的不懈追求,但一個無法避免的障礙是隨著速度的提高液體將出現空化。早在上世紀50年代何友聲就開始註視這一領域的發展,並在國內率先撰文介紹蘇聯巴斯裘寧院士等學者的工作。在何友聲的帶領下,中國高校中研究空泡流、出入水、空化機理等水動力問題的第一個據點建立起來了。他與合作者先後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論文。美國工程院梅強中院士的評價是🙋🏿‍♀️⟹:“這些工作富於獨創性🎯,應抓緊正式發表,讓國外知曉”;錢偉長院士的評價是:“將非線性軸對稱問題作為攝動解的首解🐒,很有創意”😼;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普羅斯拜列蒂教授也給予很高評價🪹,要求派人前去交流有關的研究成果。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已開發出一些可應用的軟件,為有關型號的研製作出了貢獻🪯,曾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

1963年,何友聲作為主要發起者在上海組織了空泡流討論班👩‍❤️‍💋‍👨🌞,短短一年時間使參與討論的學者群體不僅及時掌握了國內外的研究動態,而且追逐了當時國際上在空泡流領域的研究進展,何友聲在這一基礎上,編寫了一份全新的講義,取名為“自由表面水動力學”,將船波♖、射流、空泡流、出入水等具有自由面的水動力學問題揉和在一起,突出其共性🕕,進行統一建模、數學描述、建立方程和求解,為力學專業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開設了一門嶄新的課程🪈,並沿用至今👜。

空泡流研究的另一項重要應用是預報船舶螺旋槳上出現空泡情況,確定其載荷及誘發的激振力。上世紀70年代期間,由於船機功率增大、航速增加,國內外船舶在航行中出現了程度不同的劇烈尾振🤽🏽。1976年🧑🏽‍🌾,國內自行設計製造的浙江沿海客貨輪四艘姐妹船在航行中也出現了這個問題。為解決問題,全國有關專家赴航行現場進行大會診。當時在振因分析的認識上有很大分歧🚴🏻。何友聲力排眾議,根據實測的振動數據1️⃣🤍,斷然認為這是螺旋槳空泡激振力所致,而這與大多數專家意見相左💡。他根據當時國外激振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自己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見解🐻😼,闡明空化激振力的形成和危害,與會者為其說理透徹而折服👳🏽‍♀️。並以此為據,對該船加裝了減振措施,果然取得了明顯效果📝。此後,他大力倡導開展這一新領域的研究,國內很快建立起5個研究據點,及時追逐國際上在該領域的研究潮流🎼,使中國所設計的船舶的尾部減振水平😯,足與國外媲美。1987年他與人合作出版了《螺旋槳激振力》,成為國內外第一本這方面的專著,供高層次研究和設計人員使用🏌️,獲得國內學者們的高度評價。1992年🏭,此書獲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部級)二等獎和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獎👛。

根據國內高科技發展的需要💎,何友聲在上世紀80年代中以來還積極開拓流體力學和微電子交叉學科的研究🤹🏿‍♀️,在磁記錄滑塊飛行問題的研究上取得進展,建立了國內從事這一研究的第一個據點,發展出一種改進型等飛高磁頭,動👨‍⚕️、靜態性能優異🧑🏻‍🦽‍➡️,有著重要的應用和效益前景🚶‍♀️‍➡️。

在上世紀90年代中葉➙🧏🏼,何友聲提出將流體力學方法應用於河口與近海海洋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研究,發展環境流體力學。近十多年來,他帶領流體力學學科團隊積極參與上海市和長三角地區的重大涉水工程建設,在解決長江口航道整治工程🌖、東海大橋、洋山深水港💇、長江口越江通道🫷🏽、青草沙水庫〽️、浦東滴水湖、蘇州河水閘、長江口等涉水工程的水動力學關鍵問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何友聲的成就在學術界被廣泛認可。自1986年起🦵👨🏼‍🔬,連續兩屆被選為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和上海力學學會理事長;任國家教委科技委第一屆委員和全國多種一級專業刊物的副主編或常務編委🤹🏿‍♂️;1995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89年至2003年任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他曾多次赴歐🚵🏿‍♂️、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被邀在一些著名大學作學術報告🐳,與國際同行們有廣泛的聯系,享有較高的聲譽。2002年被遴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一生都與學生在一起

1955年何友聲來到交大工作,次年就第一批被提升為講師🚵🏼‍♂️,並開始主講《船舶概論》、《船舶推進》等課,同時兼任《船舶振動》、《流體力學》等課的輔導,教學任務非常重🔳。何老說他的觀點就是高校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而且“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我這一生都在學生食堂吃飯”♑️。當年的學生很多到現在還感念何友聲在學業和生活上對他們的關懷👸🏻,“再過兩天是一幫以前學生的聚會,邀請我一定要去🤷🏽🕵️‍♀️,他們都是70多歲的人了”🤹🏽。

盡管工作繁忙,但他對學生的關心從來沒少過🤦🏻。1980年💖,他率先在交大開展“近代文獻閱讀課”🧑🏼‍✈️,旨在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創新創造的能力。每周一次,雷打不動⛺️,引導和鼓勵青年敢於發表見解和爭論🩳,既活躍了學術氛圍,也使青年較快成才。任校黨委書記期間,繼續主持研究生的近代文獻討論課,屬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仍負責全面指導🤦🏻,規定學生定期匯報完成布置作業和學習生活情況。對他們的論文選題,參考資料的收集,試驗裝置調試、測量🪣,上機計算,撰寫論文等各個環節都一一過問,包括到試驗現場檢查。每位研究生的論文🧑🏿‍🚒,最後都經他逐字逐句修改定稿。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曾經說道,“何友聲院士為我們上《水動力學》,雖然是本科課程,但他把多年積累的科研心得和體會都教給我們,使我們學到的內容其實超出了本科的要求。”何友聲從教58年,培養了大批人才。恢復學位製後,建立了以水動力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流體力學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已培養了30余名碩士和博士生🆎,為我國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2001年被評選為“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除了心愛的船舶事業,何老還愛好古文學、史學🕘。他贊成老莊的“無為而治”:“無為”不是說什麽都不為🧑🏼‍💻,而是指不要幹涉自然規律,“搞科學研究尤其要註意這一點”。何老還非常熱愛體育運動🌂,年輕時田徑、滑冰🥻、踢球樣樣都能來一手。早年間還常到球場和學生踢球,開始學生們不願和他踢🧑🏿‍🦰,後來他想出妙招🦎,等天色稍暗才去3️⃣🕦,這樣學生就看不見他的滿頭白發🤟,以為他是學生了。今年已經86歲高齡的何老還堅持每周三次到學校操場快步走四圈💪🏻🫅🏻,這也正是何老多年來保持清晰的思維和充沛精力的原因所在💇🏼‍♀️。

何友聲是為船舶事業奉獻終身的科學家🦻🏽𓀝,是堅持與學生同路的教育者,也是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踐行者👮🏿‍♀️。他始終樂觀開朗,堅定自若,正氣凜然👩🏻‍🏭。“正身律物🚂🕉,輕利重德🏊‍♀️,學貴致用⌛️,以勤補拙”,這是他用一生履行的誓言。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