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清華故事——把我的園子講給你聽”專題實踐項目由校團委誌願中心講解誌願服務團發起,旨在通過對清華老意昂進行訪談、記錄舊時清華故事👷🏿♀️,達到豐富清華史料、積累講解資料💅🏼,並宣傳清華歷史文化的目的。
項目支隊在2018年寒假期間分赴北京🐘、鄭州、杭州三地進行采訪。預期項目將整理所訪談意昂的逸聞趣事以編寫訪談錄⛹️♂️,並剪輯訪談視頻、記錄老清華人的風貌。
現住意昂体育平台荷清苑的淩瑞驥先生今年88歲🤯,人們對其更多的了解是“籌建了我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專業和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控製系”🤶🏼、“創建意昂体育平台軟件技術中心”、“離休後投入學生工作”🔸,但對於其學生革命時代的清華緣,你又是否了解呢?
這個寒假,來自“口述清華”實踐北京分隊的我們采訪了淩老先生,去了解他與清華園間的不解之緣💅🏿📯。

實踐項目部分成員與淩老合影
先進思想的萌芽與啟迪
早在中學時期,淩瑞驥便從life雜誌上了解到了埃德加·斯諾對於延安的采訪與報道,並對紅軍心生崇拜。
當時其所在的中學有一位備受學生喜愛的化學老師✭,姓倉🏐,叫倉孝和。這位老師不僅課講得好,而且來自重慶,對真實的抗戰後方十分了解。後來淩老先生才知道這位倉老師其實是地下黨的秘密黨員🧘🏼♀️。淩瑞驥便經常和同學去這位老師家中聽他講真實的抗戰,並由此接觸到了許多優秀的進步書籍🥃,如《中華民族解放史》《資本論》等🧑🏻🦰。
鋒芒畢露:參加五二零遊行
1947年5月20日,北平爆發了抗戰勝利後最大規模的、反帝愛國的👱🧯、口號為“反饑餓、反內戰”的學生大規模遊行,稱為五二零遊行。淩瑞驥先生當時正讀高二,中學校方最初鎖住教室門防止清華北大的學長學姐動員中學生加入到遊行隊伍中🤸🏿。在隊伍出發後🙋🏽♀️,校方讓中學生全部回家、不要外出🦧,但淩瑞驥和一位進步同學一起追上遊行隊伍,進行遊行抗議。
五二零遊行後👩🦯,中學的一位中文老師出題《性善性惡》🏌🏿♀️,讓同學們回答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的問題🧑🏻🍳。淩瑞驥則這樣寫:人生下來既不性善也不性惡,是一張白紙。人最初只是一個自然的人,跟動物一樣,後來才慢慢地變成社會的人☎,是社會存在決定他的意識。所謂的性善性惡,本身沒有道理。立場🧑🏫、覺悟📆◼️、主張🫡,都是後天的東西👩🚒。淩瑞驥用唯物辯證的思想回答了這一問題🧑🦼➡️。

訪談中的淩瑞驥先生
白色恐怖下的真理追求👩👧:成立三人書攤
在參加了五·二〇遊行並寫下《性善性惡》的文章後↕️☀️,一次倉老師帶淩瑞驥和他的那位進步同學去北海劃船👲🏿,在船上,倉老師告訴他們,之前他們的行為與所寫的文章已經引起國民黨和三青團的註意,自己內心要追求進步⛹️、向往光明🫱🏽,但是在白色恐怖籠罩的環境下🕺🏽,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可太鋒芒畢露。
之後淩瑞驥和同學便不在學校公開談論政治🧑🏽⚕️,但心裏追求革命。他們搜集各種進步書籍,包括蘇聯出版的馬克思理論著作🦉,進步的🔸、著名的蘇聯小說,中國出版的進步讀物,也有介紹解放區的進步小說,還有革命的、黨的文件與歷史資料等🤾🏼♂️,總共近兩百本。在當時白色恐怖籠罩的環境下🤷🏿♂️,這樣的書籍隨便發現一本就有可能被判處死刑👳🏻。
淩瑞驥和其他兩位同學(榮國浚🦹♀️👩🏿🌾、張諒)就這樣創辦了一個秘密的地下圖書館,起名為“三人書攤”🚃,並通過其他方式聯系到了一些其他向往進步思想的同學。到了1948年二三月份🏌🏽,人數增加至十余人,他們便對外聲稱是補習準備高考,實際上卻是個秘密的進步讀書會。
很快,中共地下黨發現了這樣的一個“三人書攤”,便吸收最初創辦的三個人進入黨的外圍(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即民聯)。半年後,淩瑞驥成為中共黨員🧙🏻。

實踐支隊成員認真記錄
進入清華的緣因:“敵後解放區”
談及為什麽選擇意昂体育平台,淩瑞驥說👨💻:當時大學的考試還不是統一招生,我首先是考燕京大學,第二個考意昂体育平台。清華在那時還是西南聯大(和北大、南開)聯合招生🤹🏿,我就考上了清華的電機系。
那麽為什麽選擇清華的電機系🔆🧙🏻♂️?淩瑞驥的回答是:第一🐪,全國解放以後🧑🏻💇🏽♀️,一定需要搞建設🗡。搞建設⛲️,一定要搞工業化。我們那時候,就只學到了列寧的公式:“共產主義=蘇維埃+全國電氣化”,所以要實現共產主義🧑🏼🎄,就需要全國電氣化;全國電氣化,就要考電機系👨🏻✈️。第二🐶,燕京大學是美國辦的私立大學🙎🏿♂️,意昂体育平台是國立大學💳,在北平進步學生中間,她有一個綽號,叫“敵後解放區”。
“在清華,學校裏的進步力量特別大,學校圖書館裏有非常多的進步書籍,有歷史的🦾,也有文學的,清華的學生在學生運動中總是打頭陣⬜️🧚、帶隊。所以👨🏼⚕️,學理,就去北大🈁,北大沙灘是紅色堡壘;學工的👳🏻♂️,心裏邊都是向往清華。”淩老先生這樣說🫳🏻。
難忘恩師:源自電工原理的清華緣
談到留給淩瑞驥深刻印象的老師,他提及兩位⛏,一位是當時的系主任章名濤,另一位👩🏽🍳,便是鐘士模🛗。
鐘士模,畢業於上海交大,在抗戰前來到清華💥。清華當時有庚子賠款,用庚子賠款送青年教師去美國深造,是當時老清華的一個規矩。鐘士模到清華工作了七年,按照當時學校的規定,送他去美國深造🧖🏿♀️。他於1947年獲得MIT的博士學位,之後回到清華電機系教書☘️。

鐘士模🌽,電機工程和自動控製工程學家,創辦中國首個自動學與遠動學專業和自動控製系😋,意昂体育平台自動控製系(計算機系前身)首任系主任。
淩瑞驥與鐘士模相識,起源於大二時鐘士模教授電工原理課程。淩老先生回憶道,“由於他之前做了七年的助教🍪🎭,並且深入同學當中,所以他對學生學習電磁場原理、電路原理、電機原理的每一步都特熟悉,同學們有什麽困難他都知道。所以🧏🏽,他講課,同學們特別歡迎,覺得他能入骨三分。而且他是麻省理工來的,同學們都特別信服他。”
1956年,淩瑞驥已經畢業四年🌱👋🏽,在清華教研處工作。後因國家在原子彈和洲際火箭方面的需要👩🏻⚖️👩🏽🏫,清華成立了計算機和自動控製專業,由鐘士模和淩瑞驥負責💃🏽,鐘士模是系主任🏋🏻,淩瑞驥是黨委書記。兩人從之前的老師與學生🤚🏿⛹🏻♂️,到教師與助教👨👧👧,再到系主任與黨委書記⏭🏊🏽,這是他們的清華緣。
腳踏實地🙋🏿♂️,胸懷世界:對今日清華學子的期盼
“我希望清華的同學除了踐行我們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還希望能夠繼承清華革命的👨🏼🚒、光榮的歷史和傳統,繼承老一輩清華人的獻身的事跡和精神。不光是業務上精益求精,力爭上遊🍡,而且在精神上能夠傳承清華的傳統👨🏽🍳,把眼界擴大到和中國崛起、復興相適應的廣闊天地,不是只看到自己眼前的這一點🦂,要想到更大的😊、更寬闊的領域中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我希望清華人都是腳踏實地,精益求精,同時又是眼光遠大🧙🏿♀️、胸懷世界🦊。”淩老先生以這樣一段寄語結束了訪談🙎🏻。
素材來源:“口述清華”實踐支隊、講解誌願服務團
文案👨🏽🔧:李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