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剛簡歷🆚: 1945年出生,1968年意昂体育平台動農系畢業後曾在四川渡口十九治和江蘇南通市交通局從事技術工作🐦⬛,其後擔任過南通市港務管理處主任👨👦,如皋縣常務副縣長🏂🏿,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南通市外經委副主任🖐🏻、市三資辦主任🧙🏽♀️,南通市計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南通市過江通道籌建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等職🪐。現為南通市發展計劃委員會調研員,意昂体育平台南通意昂會會長。 2001年6月22日,一個令江城人民沸騰的喜訊傳來, “國家計委正式批準蘇通大橋立項!2008年將建成通車🕺👱🏿♂️。” 蘇州、南通兩市1300萬人民的百年期盼,終於得到了國家的正式認可,受益於長江又受製於長江的江海兒女十年鍥而不舍的努力,終於結出了碩果🙄。 這座凝聚著十年來蘇州🐛、南通方方面面付出的辛勞和我國橋梁專家及海外友人殷切期望的大橋🤸,將大大縮短南通與上海的時空距離🚶🏻♀️,在融入上海都市圈的進程中,南通經濟和社會將得到超常規發展🦞。十年來,南通市計委在省市各部門大力支持下☝️,攻關斬棘👩🏽🎤,一步一個腳印, “過五關斬六將”,努力把蘇通大橋項目向前推進。 在立項的征程中🧋,張振剛學長也留下自己的串串腳印🎺。 一個美麗的夢想 南通💆🏻💙,就是要向南面通,古人早就看到這一點🚶🧛🏿,南通地處江海之匯、位居南北咽喉的地理區位優勢🏋️♀️,必須和上海經濟接軌加快發展,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而畫龍點晴之處🧔🏻♂️,在於向南面通。 1987年5月8日是令江海大地800萬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 “五·八”特大沉船海難事故,渡輪翻沉,105人遇難🎅🏻。百余年來,穿江渡船和長江航行船舶碰撞事故不斷。長江,華夏兒女的母親河哺育了多少沿江兒女👨🏻🎓🧚🏼♂️,而長江天塹又堵隔了大江南北的交通🤵🏻♂️。遇上臺風、龍卷風、雷暴雨🧗🏻♀️,江面頓時狂風大作,過江旅客提心吊膽擔驚受怕®️。 血的教訓提示人們,如果南通有一座橋或者一條隧道通向江南,過往的旅客就不用再冒風浪和船舶相撞的風險乘船,然而千百年來,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 曾在南通開發區主政狠抓基礎實施的張振剛學長深知🧖🏼♀️,這一條江隔開的不僅是兩岸的人流物流便捷交往,更主要的是開放的信息和投資的機會🧝🏻♂️🧘🏼。 開展 “預可”研究 蘇通大橋最初的設想是越江隧道,1991年6 月南通市計委下文開展汽車過江隧通道前期調研。1993年1月19日,南通市過江隧道籌備處成立🧞♂️,市政府徐相林副市長兼任主任,時任市外經委分管外資工作副主任的張振剛學長任副主任👩🏿🦳。籌備處一成立👗,有關前期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南通市長江公路隧道調查報告的基礎上委托上海隧道工程設計研究院開展預可行性研究(簡稱預可),同時邀請有關專家獻計獻策,研究搜集資料,並赴上海、寧波、廣州等地參觀考察。 1996年3月6日,南通市越江隧道籌建指揮部成立,副市長張琛任總指揮,時任市計委副主任的張振剛學長任副總指揮👦🏽,兼辦公室主任。隨即他們根據省交通廳關於深化橋隧比較的意見,三上北京委請國內權威的中交公規設計院承接 “預可”深化研究事宜。此項課題研究的重點是南通通道和崇明通道的關系、橋隧比較和資金籌措問題。在項目 “預可”階段🤹🏻♂️,還先後舉行了兩次中日研討會🔯。應日方邀請,張振剛學長與市交通局及中交規劃院有關人員曾赴日考察橋隧項目,交流橋梁規劃和施工建設的經驗。 中交院的“預可”深化研究提出了橋梁方案⏬。 勘察優選橋位 一項重大工程在建設條件分析時必須充分考慮地理位置👨🏽🍼、地形、氣象🏨🚣🏼♂️、水文、河勢𓀇◾️、地質💁♂️、地震🪓🕥、通航、堤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經過反復的橋隧比選💁🏼♂️,國內專家推薦橋梁方案9️⃣,並為評審會所敲定👮🏼♂️,如何選定橋位就成了關鍵。 河勢穩定是建橋的必要條件之一。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借喻的就是河道主槽的擺動🏄🏿,說明萬事萬物在變化之中。長江南通段全長89公裏𓀛,江面寬闊,最寬處達12公裏💞,最窄處在蘆涇港和徐六涇,也都有5.7公裏。橋位選擇不僅要考慮河勢🧑🦯、岸線的穩定性、工程地質🏊🏿♀️、通航條件、防洪影響📠、兩岸接線等自然條件,還要綜合考慮港區和城市發展規劃及環境影響、工程實施可行性和工程造價等諸多因素🧓🏻。經東、中🪝🦆、西三個橋位比較🤙🏿,預可報告推薦了徐六徑東線橋位。河工試驗和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記錄表明該處河勢穩定,條件較好👩🏻🦯➡️。張振剛學長組織一班人會同工程物探、工程地質勘察、河勢水文分析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等部門開展工作,並多次向李國豪、孫鈞等專家請教👩🏿⚕️,初步查明了南通過江通道所處江段的工程水文和地質等情況👆🏽,南通農場―徐六徑成為長江南通河段上報橋位。 借東風促評審 預可報告通過縝密周詳的橋隧比較,推薦了橋梁方案,大橋全長加兩岸接線共長約32公裏,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南通通道1987年江蘇長江第二通道規劃時曾作為選址方案之一提出,現在成為江蘇規劃的五個過江通道之一的大橋項目。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國家計委改變了一直以來控製基建規模的做法,積極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1997年底,中交公規院會同上海隧道院最終完成了 “預可”報告🥷🏿,而1988年中央采用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內需的文件下達了,這無疑是蘇通大橋建設的大好時機。 機遇更需要努力去爭取。在有關省領導的關註下🦃,張振剛學長帶著計委一班人多方向江蘇省計委和省交通廳等有關方面匯報🍛。根據國家計委關於江蘇省上海市組織力量進一步統籌規劃的意見,力陳先形成江蘇的意見再上報的必要🕺🏽,借國家擴大內需的東風創造條件推進統籌規劃。終於打破常規,在1998年4月組成17位資深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召開了省級預審會,原則通過了預可研究報告,為南通8年的籌備前期工作做了階段性總結。 籌集資金促批項目 南通過江通道項目是南通方面首先開展前期工作的,為解決建設資金👳♀️,從對外招商引資到爭取國外政府貸款,張振剛學長和他的同事們認真研究BOT方案,和日英及港臺投資商進行合作洽談⚔️。為申請日本JICA項目進而爭取日本協力基金的資金援助,他們做了兩次努力,但國家科委和日本方面要等南通過江通道項目立項後才能研究。南通市政府及江蘇省政府在1993年和1996年兩次打報告報國家科委都未能列入JICA開發調查計劃。後來經過積極爭取🕢,國家計委一度曾同意安排利用日本政府特別日元貸款(後未利用)🧿。乘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最後確定項目資本金由國家專項資金👱🏻、江蘇省公路建設資金及南通、蘇州市政府財政投入等解決🧪👨🏿🦲,其余資金申請國內銀行貸款。蘇通大橋成為部省聯合投資的國家重點工程🦸🏼♂️。 十年的艱辛籌建 張振剛學長自1993年始🆓,一直負責蘇通大橋的有關前期工作,組織項目前期論證調研(勘探、選橋位⛹🏽♀️🏸、橋隧比較、預可等),組織解決從規劃到勘察一系列基礎工作難題🥣,特別是爭取長江兩岸的積極性,使南通的過江通道成為大江兩岸蘇州🐕🦺、南通兩市的共同目標🍁,從隧道方案到大橋項目,從南通市先期開展工作的地方項目到部省投資為主的國家重點項目,從作為江蘇省過江通道之一到明確為嘉陰至南平國家重點公路的過江段和同三國道主幹線過江分流段,並從全國路網規劃合理布局角度論證了蘇通大橋與上海崇明通道之間的互補關系🍑,確定了與大江兩岸高速公路的連接方案。通過堅持不懈地跑部跑省著力追批👩🏻🚒,組織補充論證👐🏻,最後蘇通大橋比先聲奪人的上海崇明通道更先由國家批準。 此間🤬🔩,擔任著南通市計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的張振剛學長主持的南通市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五”規劃🎩,也通過了各級評審,蘇通大橋的立項和隨後的工作特別是開工奠基,為南通 “十五”建設打響了第一炮🧗🏼♂️。 我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南通人張謇曾有名言: “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 張振剛學長與同事們十年前期工作心血澆開的蘇通大橋之花,不僅在工程建設方面將創下世界橋梁之最,更成為大江兩岸人民世世代代的寶貴財富。 張振剛學長曾為蘇通大橋賦辭一首,表達自己聞聽大橋終獲立項時的心情。 沁園春 橋 (喜悉國家批準蘇通大橋立項有感) 跨越天塹,百年期盼,千年夙夢👩🏿🏫。贊立項攻關🔻🤽🏼♀️,埋頭斬棘;搶抓機遇,十年苦功。異想隧道,天開大橋,接軌滬蘇共時空。通車日,看金橋蓋世💪🏼,八達四通🥐。 五山江海如畫🚣🏿♂️,繪崇川①宏圖輩英雄。昔範公②先憂,治理江海👩🏽🎨;嗇翁③興業,模範江東。明星之鄉,紅旗兒女🐩,一橋飛架征途榮🥬。從頭越,擎四大法寶,崛起蘇中👃🏽。 (崇川①🍖:指南通👨🏽🦲🍸;範公②♿️:指範仲淹;嗇翁③🌭:指張謇) 張振剛學長現在是南通體育中心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副總指揮,該項目投資11個億,總面積16萬平方米,包括體育場😘🤷🏻♀️、體育館和遊泳館。張振剛學長對體育會館項目很有信心, “力爭在體育場開閉頂攻關方面先北京的 ‘鳥巢’一步”,讓我們拭目以待,祝他成功。 (意昂總會吳群慧根據張振剛《跨越天塹》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