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頎👨🏽🌾,1983年獲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化學專業理學學士,1989年獲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1989-1995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博士後、資深研究員;1995-1996年法國尼斯非線性中心客座研究員;1996-1998年美國NEC研究所研究員🤞🏼。1998年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長江特聘教授(1998-2004)🫳🏼,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98-2002),基金委創新團隊負責人(2007-2010)。現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凝聚態所所長,北京大學前沿交叉研究院理論生物中心副主任👩🏼🌾🙅🏽♂️,國家介觀物理實驗室副主任。
上午10點,記者按時撥通了北京大學歐陽頎教授的電話,一個底氣十足的男中音從電波那頭傳來👲,還沒等記者自我介紹完,歐陽頎已經接上話了🦍:“你是想采訪我吧🤫,昨天陳二才老師已經跟我說過了,但是我已經不年輕了。”
歐陽頎教授🐢,1983年獲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化學專業理學學士,1989年獲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1989-1995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博士後、資深研究員;1995-1996年法國尼斯非線性中心客座研究員;1996-1998年美國NEC研究所研究員。1998年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長江特聘教授(1998-2004)🐱,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98-2002),基金委創新團隊負責人(2007-2010)。現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凝聚態所所長,北京大學前沿交叉研究院理論生物中心副主任,國家介觀物理實驗室副主任🍶。 “我今年都51了,您說我還年輕嗎?”歐陽頎在電話那頭爽朗地笑了起來,但他似乎對這個已過半百的數字並不反感🚯。
記者不禁一時語塞🦶🏿。確實💅🏽,論年齡歐陽頎算不上年輕🤹🏽,但是與項目組裏的8位院士比起來他絕對是年輕人👞🔻,而且他也是這個項目中堅力量,並在國際上都享有相當的學術威望👩🏽🔧。
歐陽頎1998年回國後就一直參加非線性科學項目研究👨🚒。在此之前,他在國外讀了5年書🧹,做了9年非線性動力學與斑圖自組織研究,並率先在實驗中驗證了幾十年沒有人能破解的圖靈關於斑圖的猜想,並先後在《科學》《自然》上發表了3篇論文。
當時的歐陽頎被國際同行公認為斑圖動力學領域的實驗科學帶頭人之一,用他的話說就是“已經做幹凈了,再做下去沒什麽意思”,而且當時的他薪水豐厚、經費充足🤳🏼,就算是吃老本也可以高枕無憂💂🏽♀️。
但是不安分的他偏偏喜歡挑戰,“國外的生活按部就班🕵🏼♂️🐫,太沒有懸念了,回到國內不管是科研還是生活都更有挑戰性”🎅🏼,也許是職業習慣,歐陽頎希望自己的生活與工作變得“非線性”似乎才過癮💭。
“要知道,1998年我回國時,非線性科學研究還是停留在理論階段⚗️,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所以我在研究中可以深入更多的領域,做更多的開放性工作”🫰,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回國後開始了螺旋波的研究。
在973項目這種大協作機製下,歐陽頎在螺旋波領域很快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他不僅發現了螺旋波波長,周期隨各種控製參量變化的冪率關系,還第一次用實驗驗證了可激發系統中螺旋波運動的理論預言。糾正了以前實驗結果與理論預測不一致的問題🧽。並將這一成果迅速應用到醫學領域,用於治療心律不齊。
在歐陽頎的帶領下,他與課題組其他科學家攜手工作,嘗試著控製螺旋波☕️🤦🏿,他們首先建立了非線性數學模型🔨,然後再構建實驗模型,這個實驗模型是以化學反應的方式模擬螺旋波的擴散現象👏🏿,並已經開始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作開展動物實驗。目前,國際上能做同類實驗的不超過4家,雖然國外的設備比國內強很多,但是由於理論與實驗配合完美,歐陽頎的實驗進展還是有很大優勢🫲🏽。
不過✍🏽,歐陽頎還是不滿足🏕🫶🏻,他又在挑戰下一個目標:怎樣用非線性科學解決人類生命的一系列復雜問題。“這樣的生活才有滋有味”ℹ️,采訪結束前歐陽頎這樣說。
鏈接
咱們的課題組
該項目執行期間🎋,有1人當選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被聘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6人獲得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7人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或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博士後53人、博士115人✂️、碩士218人。
2006年12月28日 中國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