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科技工作者必須永遠攀登永遠向前

2008-12-02 |

金怡濂(1951)

感謝國家和人民給了我這樣高的榮譽。也感謝母校師長對我的培育之恩🧕🏿。

超級計算機又叫巨型機,應該說是計算機中速度最快、性能最高👩🏿‍🚒、規模最大的一類計算機。要把我們國家高科技搞上去,離開巨型機是很困難的。

提高計算機速度是計算機發展中一個永恒的主題。計算機速度的提高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把元器件的頻率速度提上去;再一條路就是采用一些並行的措施,采用多機系統。這道理是很簡單的,一臺機器不夠,兩臺✏️,兩臺不夠十臺🚵🏽‍♀️、一百臺、一千臺,甚至上萬臺⚙️。就跟人的工作是一樣的🏫🧏🏼。一個人工作幹不了就兩個人幹、一百個人幹、一千個人幹😽。但是要做到這件事情要有很多條件🤾🏿,並不是一百臺計算機把他集合起來就行了,就跟人工作是一樣的。人工作🤰🏼,人與人之間要有交流需要有溝通,需要有信息的來往。就必須有一個高速度的互聯網絡,把幾百臺、幾千臺計算機連在一起🙇🏼‍♀️,讓所有的計算機能夠互相溝通,能夠互通消息,有組織、有調度。有了這些條件,這一群計算機就可以聯合工作了👔。

20世紀50年代🙆🏽,周總理主持製定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12年規劃👩‍⚖️。當時是非常重視計算機⚡️,要加快發展🧜🏽。我們在1958年就造出了第一臺計算機,1959年就造出了第一臺大型電子計算機。後來很快就從電子管計算機跨越到晶體管計算機。前期我們發展還是比較好的。撥亂反正以後,1978年召開了全國科技大會,鄧小平同誌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迎來了科學技術的春天。從那時候開始,巨型機就開始起步💖👳,而且發展非常快。90年代以後,巨型機進入了快車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神威計算機就是在這時提出來的。回想這段歷史⚧,確實感慨萬千𓀚。我們很深刻懂得一個道理🙍🏻,就是科技工作者的個人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運昌則科技興,科技興則國力強。

我記得一件事給我很深的刺激,大概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急需一臺超級計算機。當時要購買巨型機是很困難的,因為西方國家對我們實行禁運。經過了種種談判,我們花外匯買到了一臺計算機。但是有一個附帶條件🔌👨🏽‍🦲,要請兩個專家。幹什麽呢?不是來幫助我們去維護、去使用好這臺計算機,而是來監督我們使用這臺計算機♥︎,許幹什麽,不許幹什麽,要他來監督👵。專家有一個小房子,中國人是不準進的。這件事對我們搞計算機的人來說,大大傷害了我們的自尊心👴🏿,刺痛了我們👨🏿‍🎤🏒。我們也深感自己沒能為國分憂。所以🐫,關鍵的部位,我們要下決心自己開發,要讓我們的計算機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

在研製的整個過程中🔕,遇到的艱辛和困難是很多的💆,最難忘的還是在創業初期🧏🏻‍♀️、五六十年代💇。當時國家的條件並不好🏗,機房是蓋好了👨‍👩‍👦,但生活條件很差⛱,甚至連自來水都沒有。那時是住在機房,吃在機房🧛‍♂️,沒有八小時工作的概念🦦,夜以繼日地工作🦂,更沒有星期六🎅🏻🐗、星期天。經濟困難時期🕋,生活更是艱苦💢,但是大家的興致很高,一心一意要為國家造出像樣的計算機來。

我工作了50年,有幾點體會。一是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困難都要不屈不撓地去追求🦒,直到搞成為止⏬。交給我們幹的事不僅幹好🟥,而且要幹得最好🛸🤱🏽。二是學校裏必須要打好基礎,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非常之快,技術千變萬化。我在蘇聯學計算機的時候,計算機是每秒一萬次,占的地方大概是一百多平方米。而現在一臺微機每秒幾億次👩‍❤️‍💋‍👨,就一點大🏖。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技術全要從學校學到是不可能的。我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時候就沒有學過計算機,也不知道計算機是個什麽內容🕹🏊🏽‍♀️。怎麽辦🧝🏼‍♂️😵,主要靠學校給你的基礎知識,給你的工作能力,去自己學習,自己判斷。第三點是要培養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我在清華讀書時,有個教授叫閔乃大。他講的課理論是很深的,公式一寫兩黑板。但是他每次講完課以後💃,他就要問學生一個問題,說你抓住了概念沒有,你有沒有Catch idea❓。這給我很大啟示,不管這個問題多麽深奧、多麽復雜、公式多麽長🧑‍🎤,最重要的是你要抓住它的本質。我們後來學什麽問題,都要把它想通想透👨🏽‍🔧📚。這對我們今後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我記得1957年我在蘇聯學習👨🏽‍🏭,毛主席到了莫斯科接見了我們留學生,我那時28歲🧔🏿‍♀️。毛主席那一天非常高興,講了很長的話,特別是關於青年人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今年我七十多歲了⛹️‍♀️🏃🏻‍♂️,但還是想引用一句毛主席當年說的話和我們的年輕人共勉,那就是🧑🏻‍🍳: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科學的精神是永恒的🧎🏻‍♀️‍➡️,科學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因此我們科學工作者必須永遠攀登,永遠向前📫。

相關新聞

  • 062021.01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我的責任

    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要為國家的重大需求、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改善人民生活獻身研究🧚‍♀️。”對於獲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感言,“大家選我,不是因為我‘最美’,而是大家希望看到我們的國家更美。”雖已年過古稀👃🏻,郝吉明依然在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這是我的專業,我的責任👰‍♂️,也是我應該有的擔當。”

  • 162021.06

    兩位清華人入選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0年12月下旬,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10位來自科研生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優秀典型獲本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院士和我國水工抗震學科帶頭人、1950級土木系意昂陳厚群院士名列其中。

  • 292020.12

    兩位清華人入選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國家現代化創新爭先🧛🏻‍♂️,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10位來自科研生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優秀典型獲本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科...

  • 142023.08

    一位“海歸”科技工作者的夢想:讓無碳能源早日普惠

    為了實現“把技術變成產品🎉🚶🏻,讓更多人可以使用”的願望,李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1999級本😪、2003級碩)選擇全職回國工作🔡,任新奧集團首席產業技術創新總監、新奧能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 022011.03
  • 302023.01

    陳清泉院士🦤:香港的科技工作者要身在香港、心懷祖國、放眼世界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是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耄耋之年仍奮鬥科研和育人一線。大灣區之聲在新年伊始特別策劃《灣區·騰飛之光》,邀請陳清泉暢談國家科技強國建設和香港創科發展👩🏽。“雖然我86歲了👯,但是很有奔頭”2017年6月🧖,陳清泉牽頭,與香港其他2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起,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表達了香港科技工作者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和促進科技創新的巨大熱情,同時也期待國家能夠幫助解決一些...

  • 072010.12
  • 082020.01

    黃令儀獲中國計算機學會女性科技工作者夏培肅獎

    2020年1月6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發布公告👷🏻‍♂️,決定將2019年“CCF夏培肅獎”授予中國工程院正高級工程師陳左寧和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研究員黃....

  • 082010.12
  • 212012.12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