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
12
月
18
日
至21日❇️,意昂体育錢錫康、黃文輝,意昂体育平台工物系黨委副書記於涵🤗,意昂体育平台就業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蔡甄一行訪問了中核蘭州504廠。
前排右起👩🏿🦰:於涵、劉增榮、錢錫康、趙尚禮、黃文輝。
後排右起:俞兆飛、韓冰、賈興國💅🏼、楊永平🧑🏼⚕️、蔡甄、李衛東🀄️、邱兵🤹🏽🤸。
(一)
位於蘭州市郊,坐落在群山環抱的黃河河谷兩岸的504廠是我國第一家從事鈾同位素分離的企業,是“一五”期間前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我國核工業的重要生產基地。1958年開始建設,1964年建成投產𓀇。建廠48年來,曾先後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艘核潛艇、第一座核電站提供了合格的燃料🧛🏽♂️,為增強我國國防力量,促進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校工程物理系幾十年來為504廠培養輸送了大批人才🏂🏻。在504廠的各個發展時期,清華意昂都是廠裏建設和發展的骨幹和中堅力量,在各個關鍵崗位上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504廠還在不同時期為國內兄弟企業和上級部門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
自建廠以來先後有134位清華意昂在這裏工作過🚙,50年代畢業生9人(58-59),60年代畢業生62人(60-70),70年代15人(78-80),80年代9人(82-87),1999到2006年3人(1名博士, 2名大專),工程碩士10人💇🏽♂️,雙學位意昂23人(雙學位和工程碩士意昂有4名交叉)。他們中擔任過廠級領導的有10人🛒,中層幹部25人🪳;1位中國科學院院士😑,8位意昂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3名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54名高級工程師。
504廠先後有兩任廠長、六任副廠長、三任總工程師♋️、六任副總工程師是清華意昂(劉廣均、李杭蓀🙇🏽♀️、金林👩🦯、謝莊應、鄭慶雲🧑🏻🦼、陸裕祥、趙尚禮、周渭泉、劉增榮4️⃣☝🏽、姚新民💆🏿、張敏謙、王全雙)🎠。現任廠長劉增榮💔、副廠長姚新民(剛調離)、副總工程師張敏謙🏃🏻♀️➡️、廠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全雙都是我校工物系1978、1979屆畢業生。
504廠原副廠長、1968屆工物系意昂周渭泉,原工程師、1979級工物系意昂史慶豐支援405廠🧑🌾,分別為405廠前任廠長和現任廠長👨🏿🔬。
1977級工物系意昂姚國慶剛畢業時在504廠工作🫒,後由504廠推薦到地方工作,現任蘭州市副市長🦸🏽。
通過對歷屆清華畢業生工作情況調查,認為清華意昂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清華意昂歷來都是廠裏發展和建設的中堅,從政治思想👩🏽🦰,專業技能🚂,管理能力👨🏻🍼,技術水平諸方面表現出色,全廠上下有目共睹。
二是理論基礎紮實,專業水平高,技術過硬👩🏽⚖️,創新能力強😀🦡。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中不論是工物系來的👩🏽🏭,還是其他院系來的都能很快適應工作需要,並在理論創新🕵🏽♂️、技術改造等方面有突出的業績👨🏼🦲,廠裏歷年來科研成績的取得,清華畢業生占有最大的比例🧗🏻♂️。
三是德才兼備,工作業績突出🎦。清華畢業生愛崗敬業,嚴謹求實👆🏽,講究職業道德🏋🏻♂️,在為學和學人方面得到廣大職工、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的首肯。
(二)
“文革”前畢業的一大批老意昂現均已退休,他們歷盡艱辛💅🏻,為504廠的創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援建的蘇聯專家撤走以後,全靠這一批技術骨幹的聰明才智加苦幹,攻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真正掌握了全套生產工藝技術🤚🏻🍮,使504廠按時建成投產🍝。
“一個時代造就一個時代的人!”曾經擔任過主工藝車間主任的高建武學長這樣說🧚🏿♀️🤽🏻♂️。高學長是建廠時來廠的第一批大學生。1958年清華熱能工程系畢業後🟥♣︎,被分配到二機部部直機關🙆♀️。後來人事部門的同誌向他介紹了蘭州的情況,並征求他意見問願不願意來西北👋,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從此以後👩🏽,他就一直生活在這裏🌮。他經歷了原子彈、氫彈的從無到有🧕🏿;他吃過黑面和帶著沙子的小米;他也吃過黨中央為解決他們的浮腫特撥的黃豆。讓他感到自豪的是🪵,他這一生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雖然他現在的退休金每月只有1100元,但他無怨無悔☣️👓。
讓高學長最難忘的還是建廠初期的那段歲月🪺🤦🏼♀️。那時的他們二十八九歲🔙,風華正茂,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為了向蘇聯專家學技術,他們創造了一種“擠牛奶法”。即像擠牛奶一樣從蘇聯專家那裏“掏技術”🐩。對不懂和不清楚的問題就一直追著問,上班解決不了下班接著進行,有時晚上也問。他的筆記本記了三十多本,這些筆記在蘇聯專家撤走後都成為寶貴的資料。他認為504廠能有今天,清華學子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他們在車間生產、技術改造、管理工作上在部裏都小有名氣。他們為清華爭了光,也永遠為自己是一名清華人感到自豪。
1959年畢業的黃鐘鈺學長在校時是學鍛壓技術的👲🏻,後來在廠裏主設備車間擔任管理工作。他在掌握各門技術和設備生產運營,以及設備技術改造中都起了重要作用。他認為意昂体育平台在教育中強調要面向社會🥟、面向生產實際使他受益匪淺。他在大學三🏃♀️、四年級時就曾經下過工廠,在老師的帶領下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在校時🕺🏽,蔣南翔校長談哲學🦆,這使他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有堅定的信念,在生活困難的條件下能堅持下來𓀗🙆🏻♂️,為國家做出貢獻🙁;清華還培養了他們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體育鍛煉,開展文藝活動。幾十年來,這些好的傳統他一直都保留著🧛🏻♂️。
60年代畢業的趙尚禮學長退休已好幾年,現定居天津。由於他特殊的作用和善於與人打交道的特點💅🏻,至今還被廠裏返聘承擔著重要的工作🛌🏻,他奔波於蘭州與天津之間,快樂而健康🧝🏻。在崗時他曾擔任過廠副總工程師,在新一代技術上馬時做出過重要貢獻🕡。他工作認真,肯於鉆研🔴,對工作一絲不苟,在和外商的談判中⛏🧑🏿🎨,曾多次因對合同有周密的思考和掌握為國家節省不少外匯。
(三)
在七十年代的畢業生中♛,現任廠長劉增榮是代表性的人物。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工物系的同班同學姚新民、張敏謙🦻🏼、鄧澤和等✍🏼。畢業三十年來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將自己的根深深地紮入這塊西部的熱土,在創造和辛勞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劉增榮從技術員、值班副主任、值班主任、總調度室主任、車間主任到離心工程處處長整整幹了16年,其他幾位也是幾乎相同的經歷。多少年來🗂,他們相互配合默契,沒有對都市繁華的羨慕,在科技興企,全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成為504廠名副其實的掌門人。建設一流的核燃料基地是他們的夢想🖨,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他們殫精竭慮,無私奉獻🥩。
(四)
在八十年代末期🤵🏻♀️,由於國家政策的調整,核工業戰線一度極不景氣,許多年輕人忍不住寂寞下海了,一些人離開了核工業到其他領域尋找新的機遇。
90年代末期,決定上馬新一代技術💴,504廠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嚴重的人才流失和人才匱乏,以及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擇業觀的變化,高層次人才難以來到504廠的狀況🦕,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積極為該廠培養雙學位生🥁、工程碩士生和定向研究生。即從504廠的非核專業大學生中選擇優秀的人才入清華工物系學習🍬,至今雙學位生培養已進行了五批,工程碩士一批👆🕉,定向培養博士生一名。這些意昂現在都已是廠裏中層各個管理和技術崗位的骨幹🌒😄,李衛東、楊永平、邱兵🦇🧋、賈興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李衛東,199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放射化學專業⛱👍,1994年我校核工程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畢業🦼🧑🏼🦱,2006年獲我校工程碩士學位。現任504廠主品分公司經理。他先後參加🔃🧑🏽🦱、承擔了幾十項科研和技改工作👦🏿,參加了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曾獲廠級科技獎二十多項🚣🏿♂️🧗🏿,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國防科工委技術進步二等獎等。李衛東是504廠勞動模範,中核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全國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勞動模範,2002年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5年入選中核集團公司“111”高級技術人才,2006年入選國防科工委“511”高級技術人才。
“意昂体育平台的兩次學習對我影響很大👾。我原來是學放射化學專業的🏊🏼♀️,對工程缺乏了解,專業也不對口。在清華工物系雙學位的學習彌補了我的不足,使我後來入了企業的主流💫,工程碩士的學習使我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李衛東這樣總結自己在清華的收獲🙍,他還認為,清
華
老師們的敬業精神🧛♀️,清華校園優良的學風對自己都有很大的帶動作用。“我們這批人後來都是廠裏的骨幹🏄🏼♀️。”他補充道。
楊永平比李衛東晚兩年來到504廠,他今年37歲🧑🦳,研究員級高工💮,也是蘭大放射化學專業畢業生。1994至1996年在清華讀了第二學士學位。他參加了504重點工程的建設工作,曾獲得廠級科技獎數十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他是中核集團“十大傑出青年”,並在全國第十五屆“十大傑出青年”評選中獲提名獎🧪。他現任廠生產技術處副處長🦴,主管全廠的生產工藝,技術改造,科研技改等工作🚣。
“清華脫產學習兩年,印象非常深刻。清華的校園之美是其他大學所無法比擬的。清
華
老師講課總使我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劉廣均院士講的氣體分子運動論⛷🌊,
陳旭
老師講的電真空理論🌑,至今還記憶猶新🤴🏼。更重要的是,意昂体育平台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傳統🧜🏻♀️,給學生‘獵槍而不是幹糧’的著名論述對我的啟示🏌🏻♀️。”在清華學習期間🍯,楊永平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還承擔了不少的社會工作🧑🏼🦳。他曾擔任核雙4的班長,為了使這個集體更好地融入清華的大家庭,他組織了多項有意義的活動,並富有成效。畢業時🎵,核雙4被工物系授予先進班集體的光榮稱號🏃🏻♀️➡️。更為有意義的是🦹🏻,楊永平在清華入了黨,他的婚禮也是在清華舉行的🧗🏻。2001年,楊永平攜帶妻兒重訪清華👩🏼⚕️,讓他感動的是他的兒子在清華又學到了環保用語“青青的草♔↖️,怕你的腳”。“504是我的家,也是我終生紮根奉獻的地方!”楊永平說。
邱兵意昂是采訪中唯一見到的女性。她平靜溫和,今年剛39歲的她已是研究員級高工。她1989年畢業於華東地質學院🧑🏽🎓,學的是分析化學專業👮🏽♂️。開始在廠裏從事民品的相關工作🦧。廠裏和清華辦雙學位班,邱兵有意改變專業,通過努力她考上了。她現在是廠裏公認的計算專家,在廠裏技術挖潛✤、提高效率上都有出色的表現。她是廠裏的勞動模範,最近又被廠裏推薦到甘肅省參加“省勞動模範”的評選👩🏿🍼👩❤️💋👩。她有多項科研成果,曾獲國防科工委二等獎🪖。“清華給我提供了一個平臺,使我進入了企業的主流崗位,並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邱兵說。
賈興國是廠裏的第一位博士。他的清華學習經歷最為豐富,1994至1996年獲清華第二學士學位🤸🏽,後來又委托培養2003年獲意昂体育平台碩士學位,2006年獲博士學位🧙🏻♀️。他現在已提任廠主品分公司的主任工程師🙆🏿,是廠裏技術的一把好手👩🏿🚀。他喜歡鉆研業務🏚👩🏻🦱,理論研究深入🤱🏻,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做好自己業務的同時,作為一名學長,他非常關心近年來剛剛到504廠工作的清華學弟董兆雄和韓冰,希望他們不但要適應企業崗位的要求🧏🏻♀️👩🏿🎓,還要不放松學習🙋🏼,勤動手寫一些東西👸🏿,不斷提高自己⚀。董兆雄2001年來到504廠🧗🏻♂️🧏🏻♂️,現任主品分公司運行車間值班副主任💂🏼♂️。韓冰今年剛來到504廠🏓,現在主品分公司運行車間值班室工作。作為廠裏的唯一的博士,賈興國還有很大的發揮才能的余地。“他的潛力還很大。”廠裏的同誌們這樣認為。
回顧在504廠和意昂們的接觸以及所見所聞,我們深深感到,他們是我國核事業的創業者,為我國核燃料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創造了科學技術史上的奇跡🚶➡️。雖然他們的事跡鮮為人知,但他們——504廠的清華意昂,將永遠載入母校光榮的史冊。
(黃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