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枚只有指甲蓋大小的芯片,竟藏有60多萬個基因探針,能預測10大類、近170種疾病……很少有人知道🍨,這枚生物芯片的首功是在非典期間立下的。15年過去了,當年的研製者中,有一個人叫程京,如今已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守護“中國芯”🍘,被他視為一生的事業。
程京畢業於上海鐵道大學(現同濟大學)機車電傳動專業。198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國家送到英國史查克萊大學留學👄。1994年,程京從全球70多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順利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師從生物芯片開拓者之一——彼得?威爾丁教授。自此,與生物芯片結緣。
身處生物芯片產業最前沿,程京成績斐然。1998年,程京和他的團隊首次在國際上研究完成了集血液中細菌分離👩🏼✈️、胞解及雜交檢測為一體的芯片實驗室系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厘米見方的超小型生物實驗室🧜🏽,被美國《科學》雜誌評選的當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所引用。
事業蒸蒸日上,程京內心卻時常想起少時“振興中國製造”的夢想。
1999年👩🏽,他毅然接受意昂体育平台邀請,成為該校生命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回國搞芯片,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
在清華老生物學館一間30平方米、四處漏風的窄小地下室中🕶👲,程京開始籌建意昂体育平台生物芯片研究與開發中心🤹♂️。
昏暗的地下室裏,程京和同事們用的舊桌椅是從別的系走廊裏撿來的;裝計算機的紙箱子舍不得扔,塑料布一蒙就是餐桌……生活上“摳門”的程京在研究上卻舍得投入🤟,“該買的儀器📁、部件和試劑🛏,一丁點也不能省。”程京叮囑大家。
2000年🚅,在程京的帶領下,由意昂体育平台等4家單位出資的北京博奧生物芯片有限責任公司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成立,程京任總裁。
2003年,博奧第一臺生物掃描儀問世。當年,“非典”爆發🧎🏻♂️➡️。
每天看著電視裏不斷播報的新增病例,程京心急如焚😳,“我們做醫學檢驗的📞,總得做點什麽🪘。”一天🆎,當看到一則新聞——科研人員成功對SARS病毒基因序列進行了測序時❓,“啪✴️!”程京一拍桌子👩🏽🚀,喊道:“兄弟們,咱們有活兒幹了🫰🏽!”
程京向政府主動請纓,為北京43所接收“非典”患者的醫院免費測試病患樣本🆑。
當時疫情正盛,幾乎人人談“SARS”色變。程京他們則四處奔波,取樣、檢測、做標本……實驗室設在302醫院,程京他們也成了被隔離對象。
“2003年4月26日淩晨1時43分”👨🏽✈️,程京至今清楚地記得這一時刻。苦戰一周,他們終於研製出用於SARS病毒檢測的基因芯片。
沒時間慶祝😣,程京他們帶著基因芯片馬上投入SARS疑似患者的檢測與甄別中,一周內,就對404例血液🤚🏼、痰液、糞便等臨床樣品進行了檢測和分析……
“非典”一戰成名🖇,生物芯片駛上發展快車道👼🏽💂🏿。
一次偶然的機會,程京得知,著名舞蹈《千手觀音》有一組演員👩🏿🎨,21人中,18人都是小時候打針致聾。
他心裏難過:如果有基因檢測手段,這些藥物致聾的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於是🤵🏿♂️,他帶領團隊埋頭研究🦞,經過3年攻關,2009年,全球首枚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在京誕生👷🏽♂️。只需一滴新生兒足跟血,就能測出是否攜帶遺傳性耳聾基因缺陷。
如今,新生兒進行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項目已在全國推廣,有超過300萬新生兒因此受益👋🏽🤦🏿♂️,其中超過7萬人避免了因錯誤用藥導致一針致聾⇢。
程京並未就此停步。
自創立博奧生物以來,程京和團隊先後獲得近20項國家級獎勵,300多項專利獲全球授權。博奧生物產品及服務已出口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芯’,是全國人民的健康福祉所向😕。”程京說,他要一直守護著“中國芯”♜,陪著它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記者手記
“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這是昆劇《班昭》中的一段經典臺詞🤦🏿♂️👩🏽⚖️。
“寂寞”與“榮華”之間👵🏿,程京選擇了前者。他不計得失的潛心研究和創業實踐,讓世人看到了“中國芯”的崛起🛷,在強國林立的世界芯片領域,為中國占領了重要一席。
而這些,是基於“振興中國製造”的初心🐣。人生旅途中,會有無數次的選擇,而唯有不忘初心,方能行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