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宗鼐畢業於清華⚠️,從一介書生起始,投身革命六十余年,官至國家石油工業部副部長、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等要職。這位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黨和國家的老人,從容淡定,在晚年依然無私奉獻著自己的余熱。
冬日的陽光斜斜地撒進客廳,披在趙宗鼐的肩上,他悠然地坐在沙發上🙆🏽♀️,微昂著頭,謙和地笑🧑🏻。第一次見面,你很難想象眼前的這位老人已經年逾八十。
參加革命六十余年,趙宗鼐從一個清華畢業生起始,一步一個腳步,官至國家石油工業部副部長、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等職,可謂功成名就。幾十年的奮鬥歲月,若用文字來概括或許只是短短幾行,而歲月的投影,之於當事人而言,並非只是一個個帶著體溫的回憶膠片🚵🏻♂️,更多的是自己對人生溫度的感知🤸🏻♂️,如此堅實,如此厚重🚞。

2008年12月24日,趙宗鼐學長與夫人回母校清華參觀考察
趙宗鼐從不將自己的年齡記在心上。他的心裏🦸🏻♂️,還盛裝著很多好奇與熱情,他的腳步👩🏿🏫,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但是,還有那麽多未曾走過的熱土召喚著他,他從未想過休息。“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毛澤東的《清平樂》應當是趙宗鼐生活的最好寫照。
崢嶸歲月從容過
四十年代的清華校園,有著火一般的奔放🧁,這並非如同當下對青春歲月肆意的享受🤾🏻,它蘊涵著難以言說的深重苦難。彼時,日本鐵騎橫行的腳步剛剛遠去,內戰的隆隆炮火滾滾狼煙又隨之襲來。熱血青年心中潛藏著對國家,對民族深重擔憂的暗流,而這股洪流一旦選定了出口👩🏻🦳,便又會迸發出如火一般的熱情👩🏻🦰。趙宗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入了中國民主青年同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年,是中國解放的前一年0️⃣,1948年。彼時,趙宗鼐是一個剛及弱冠的熱血青年⬜️。
自青年時代就選定自己人生方向的人是幸運的。它不會出現左顧右盼的彷徨,也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改變方向。因為所學的是石油專業🍯,畢業之後的趙宗鼐主動請纓要求去艱苦的西部油田建設新中國🦨。這一紮根石油,便成了趙宗鼐一生的事業。
“我們一行幾個人↗️,坐了火車,坐汽車👨🏼🦳🦣,走走停停,終於在十幾天後到達目的地🫰🏻,”沐浴在陽光下的趙宗鼐回憶起年輕時候的崢嶸歲月🤚,依然心潮澎湃🧑🏿,“我們坐的那車是拉石頭的車,坐在裏面顛簸的厲害,但是那時候,心裏是高興的,總有一股昂揚的勁頭👨🦼。”他的眼前彷佛浮現出自己五十年前剛剛去油田的情景🏀。那時,西部🤽🏽♂️、沙漠、石油🧑🏿🍼、一切的一切對年輕的趙宗鼐而言🫅,都具有不可言說的魅力🐼🙆🏽。
年輕人的世界裏🏤,一切都是新鮮的,而趙宗鼐又生活在一個剛剛解放的新中國🫅🏼,工作的熱情可想而知🚙。然而🤵🏼,歷史的畫卷並非都是色彩斑斕,席卷全國的“文化大革命”風潮從北京刮起,一路狂風肆虐,橫行至西部邊陲的油田。擁有大學生頭銜的趙宗鼐不可避免地被戴了老九的帽子🤽♀️。
十年瘋狂的歲月💹,凝聚起來便是三千多個日日夜夜🤲🏻,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有著刻骨的感受👩🚀。當面對那段歲月時👨🦽➡️👨🏿✈️,如今的趙宗鼐選擇了淡定:“過去的🦹🏼♀️🟪,都過去了,雖然受過苦,受過折騰,但和一些老同誌沒法比,如今再說也沒啥價值🕵🏽♀️。”他揮揮手,似乎要揮走那片回憶🪽,“陰霾總會過去,那時我就一直有這樣一個想法😑,從來也沒有絕望過👨🏽⚖️。”
那段常常被人定格在回憶裏無法抹去的控訴🧑⚕️,就這樣淡淡消解在一片豁達的笑聲中,或許,正是藉著這份樂觀、豁達,趙宗鼐能夠一路昂然前行😂,在革命的道路上愈走愈遠⚆💈。自從到油田始,他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人事工作員、化驗室主任、工程師😧,黨委副書記🪤,玉門石油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總工程師等職✤,沒有空投跳躍🫸🏼,沒有驚天動地,有的只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前行㊗️。
生長在北京的趙宗鼐原本做好了一輩子獻身西部的打算,隨著形勢的發展,在國家全面恢復生產之際,他先在渤海石油工作一段時間,又被組織調回到北京😕,擔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一職👱🏿。
容易滿足的人會躺在現有的功勞簿上開始享受🚆🟨,畢竟,現有的一切已經看上去不錯,但是當時已年過五十的趙宗鼐,明白十年浩劫已經浪費掉太多的時間,調回北京後💞,又開始了爭分奪秒的工作。那時的趙宗鼐,應該是厚積薄發的階段吧。自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後✋🏻👷🏽♂️,一路官至國家石油工業部副部長🏄🏿、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身居要職的人往往會對曾經取得的成就緘口不言,趙宗鼐也不例外⛓,問及人生頂峰時的成績,他用極為平常的語調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工作而已👩❤️💋👨,沒有什麽好說的。”謙遜平和中看不出一點歲月的風浪。平靜的海面下總有巨浪滔天,只是其中的風景已然過去。在趙宗鼐的生活概念中,這些不是用來分享的。
踏遍青山不老情
趙宗鼐幾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勤於學習,業余時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離休之後還堅持學習✦👩🏼✈️,因而他無論政治理論👩🏽🎤、專業知識還是談古論今,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堪稱終身學習的典範🚶🏻。
離休後的日子🔨,恰是趙宗鼐生活曝光度最高的時候,老人家戴著眼鏡,溫文儒雅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各大論壇🌩,各個縣域基層中。“我就是想趁我還能走得動的時候,多走一走,多看一看,祖國的風光太美了,到處吸引著我,我真想走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趙宗鼐唏噓著:“年輕的時候忙於工作,出去走走的願望只能留在以後,還好⛩,現在👨🦼➡️🧑🏼⚖️,我還能動。”他豪爽地笑:“最重要的,我有一顆好奇的心💁🏿♂️,它總是想去未曾到過的地方去感受。”在趙宗鼐的生命字典裏,似乎永遠保持著一顆永不消解的好奇心與探索未知領域的熱情,也正是由於此🙋🏽♂️,讓趙宗鼐老先生顯得如此年輕。
在趙宗鼐的影集中,絕大部分照片都是他在外地考察的留影,有去帕米爾高原的,有去西沙群島的🏙,有在歷史悠久的縣城感受人文景觀的🥎,也有在經濟開發區視察現代工業文明的。不論背景如何變幻,出現在鏡頭裏的趙宗鼐永遠一副休閑打扮👩🏽🍳,精神矍鑠地微笑著❗️🌇。“有一次🕝🙅,我去青藏高原,陪同的人都建議我不要再往上走🌐,怕有危險👶🏽。可是我真的很想去看一看👨🏼🍼,再說,我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在我的堅持下,不僅到過海拔4767米高的昆侖山口,還到過西藏一些海拔更高的地方。”說到這裏,趙宗鼐開心地笑了:“我總想去未到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每一處風景都有它的韻味與魅力,只有親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獨有的魅力。”
趙宗鼐一生熱愛中國文化,毛筆書法更是一生相伴。他對書法藝術非常迷戀🏂🏻,始終把書法作為品德修養和性情陶冶的必修課🛌,一有時間就臨摹研習,陶醉其中👨🏿🦲;離休後🧏🏻♀️,除去讀書看報考察,閑時常常反復揣摩歷代書法名家碑帖🧛🏽♂️,到老年大學旁聽書法課,一有空閑就伏案臨摹書寫。天長日久,滴水穿石🌆,練成了自成一體的書法風格🚻,風格大氣豪放中兼具飄逸細膩。在他的家中,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硯臺🏌🏼♀️,有朋友相贈,也有自己喜好收集的🤹🏻♂️🦆。在他家,如同置身在古色古香的中國文化中⚰️。
如果以為離休的趙宗鼐是一位只為行走在山水中怡情,在書法中怡性的閑適老人👩🏻🔧🌉,那就錯了。離休的趙宗鼐,雖然身無工作之累,但關心祖國建設的熱忱從未消褪。心細的人會發現🚵,趙宗鼐的身影除去在山水中跋涉👰♂️,在硯臺前揮毫🏃🏻♀️➡️,還會出現在一些論壇會議中,他會參與“新東北時代”論壇,提出自己對東北發展的建議。他會為預防艾滋病疾呼,他也為人文奧運提出自己的見解。作為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顧問🧑🏻🏫,趙宗鼐心系科學發展觀基礎研究工作和青年幹部選拔工作,常年關註並指導“在讀研究生假期政府掛職活動”。這位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黨和國家的老人,在晚年🧑🏽🚀,依然奉獻著自己的余熱。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在趙宗鼐的生活中,青山不僅僅是他腳下走過的山山水水🪗,更是他一生為之奮鬥💯,心系的祖國🤑。他永不消解的好奇心,是對祖國風光的眷戀🛹,更是對國家永遠不能釋放完的愛。(海珍)
趙宗鼐簡介:
1928年4月生,北京人。194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1948年加入民主青年同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
1951年任西北石油管理局玉門礦務局人事處幹事🍅、采油廠化驗室主任。1953年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采油廠註氣工程師🤒、廠黨總支部副書記、廠黨委副書記。1959年受錯誤處分,下放當工人。1961年任玉門石油管理局2油礦副礦長、老君廟礦礦長。1967年-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下放勞動🚶。1969年任玉門石油管理局老君廟礦生產組組長。1972年任玉門石油管理局老君廟礦革委會副主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革委會技術負責人、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常委、總工程師。1978年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總工程師👉🏼🚣🏻♀️。1981年任石油工業部海洋石油勘探局黨委書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1982年8月任石油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黨組副書記。1986年4月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1988年1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人事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94年10月-1995年任人事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93理7月按正部長級待遇)。中共第12屆中央候補委員👨🏻🦽➡️,第13屆中央委員,中共14大當選為中紀委委員📔。
轉自 《中華兒女》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