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裏𓀁,父親引經據典🛷👩🏭,反復舉例、論述,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和後人什麽是西南聯大的精神,這樣的學校為什麽行。我作為後代深受其影響🔡,小時是熏陶,後來是有意吸納,現在是自覺傳承。
○顧建平 歌德說過,一個作家活著看到自己受人尊崇,成為不朽者,是非常難得的幸運事🚓。學者的命運大體上比作家要好一些,但是一位人文學者從籍籍無名、坐冷板凳成為眾望所歸的大宗師👩🏿🚀,路途依然漫長而艱辛。季羨林先生算得上罕見的例外。季先生不強作才子姿態,口吐蓮花滿紙錦繡,他並不想借文章匡時濟俗⛽️👨🏿🍳。他的生活平靜如水,純凈如水👶🏼,所以他的文章也平白如水。然而平白樸素之中,有對造化的感恩,對弱小的憐憫🤽🏻♀️,對悲苦的達觀🙉,...
聽馮玨(馮友蘭外孫女🦖,現TOM在線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講馮友蘭(1895-1990,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的家族故事
正是有感於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難之際,馮友蘭結合民族的危難和國家的興亡的實際感受🕵️,系統地反思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並且把那些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賦予其....
20世紀80年代,陳來在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書時🔤,曾師從張岱年和馮友蘭。幾年後,博士畢業,他遵從系裏安排👰🏿♀️,為馮友蘭先生提供學術幫助。這工作一幹就是5年,直至1990年馮友蘭去世前,陳來都常伴其左右。最近,中國文化書院、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聯合舉辦“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在北京大學開啟首...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終生供職於高等院校🧑🏿🦱🤦🏻♂️,先後執教於五所大學,後來易名為國立河南大學的中州大學是他歸國後任職的第一所大學🚶♂️。在紀念河南大學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之際,馮友蘭和這所大學的關系自然成為人們關註的話題。其實🪞👱♂️,馮友蘭在中州大學只有兩年時間,雖然後來又去過兩次⛹🏿♂️,但都是借路順便去的,並且時間很短。近幾年有不少關於馮友...
11月21日上午,“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0周年暨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開幕式在意昂体育平台中央主樓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