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明(1952)
唐孟倫先生,名彝🧭,字貽典😜,號孟倫🥘,廣東省香山縣(今珠海市)人。1911—1922年任清華學堂——清華學校庶務長11年,對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建樹頗多🕺,是早期清華的好當家人🤲。
一九二二年的唐孟倫先生
唐孟倫1871年出生於香山縣唐家灣雞山村(今唐家鎮屬)。幼年在家鄉讀私塾🤴🏽,應鄉試,深惡科舉腐敗,轉求西學,推動婦女天足運動✢,宣傳世界時事知識🕵🏽♀️,以啟民智👌🏿。後北上天津,入北洋學堂讀書✹🚶♂️➡️,因八國聯軍侵華而輟學,轉至鐵路系統做文案和會計工作🎼。1908年隨堂叔唐國安入外務部任“候選府經歷”。1909年遊美學務處成立,隨唐國安入遊美學務處任“英文副文案”。當年考選第一批“直接留美生”梅貽琦、金邦正、張子高等47名,他協同唐國安護送他們赴美就學🤨。次年,他又和嚴智鐘🦸🏻♀️、胡敦復護送第二批“直接留美生”趙元任、竺可楨🫷👱🏿♂️、胡適、莊俊等70名放洋。任務完成後👨🏽🦱,他取道歐洲回國👩👩👧👧,專程考察英、法、意🤦🏽♂️、荷等國教育製度和辦學經驗,為日後興教辦學作準備[1]。
1911年4月清華學堂成立後,原有行政領導方式已不適應,乃於“學堂監督”(即校長)下設三“長”:教務長、庶務長、齋務長,分別負責教務管理、庶務管理、學生管理🧍🏻♀️;凡教務管理和學生管理範圍之外者,統歸庶務管理。胡敦復任教務長,唐孟倫任庶務長,陳筱田任齋務長。武昌起義後一個時期,學堂主要領導多去從政,又逢唐國安在海牙出席第二屆國際禁煙大會,任職不久的新教務長張伯苓辭職回了天津。群龍無首,眼看地處郊外的校園、校產有受校內外不法之徒侵占和破壞的危險,唐孟倫挺身而出,冷靜坐鎮,維護校內秩序。他將校衛隊人數擴充一倍,持槍上崗😎,防禦挑釁滋擾[2]。他堅持要把學堂辦下去[3]🏜🐎。由於他在學堂處於險境時表現出高度責任心和大智大勇⛹🏿,使偌大清華園在社會大動蕩中安好無損,備受後人稱頌🦹🏿♀️。
建校最初十年,擴充地畝和興建校舍是一項重要任務,受到歷屆校領導的重視🤽↕️,也是庶務長的一項主要工作。唐孟倫先是協助校長唐國安,將近春園和長春園東南隅並入校園。繼而協助校長周詒春🎸,實施增建校舍的計劃。1914年學校設立工程處🐱,聘莊俊專理其事🧑🏽🎄,美國人萊茵協助一切👨🏼⚖️。1916年興建圖書館和體育館,1917年興建科學館和大禮堂,統由美國工程師麥譚設計,前者標定泰來洋行、後者標定公順記承包建造,是為早期清華“四大建築”。同時續造高等科東樓(即“清華學堂”東翼)和學生廚房,添蓋醫院🕜、職教員住所,安置自來水井和各處自來水管,建造北門外衛生納穢池等🤛🏻。經過多年的努力🙍🏼♀️,各項工程次第完成,至1921年大禮堂竣工時,清華園已有了“宏麗之建築”,“獲今日之巨觀”,“洵為全國之巨擘”(《清華周刊》本校十周年紀念號語)😋。這多來自工程處的努力,工程處工作屬庶務工作範圍,這也體現了作為全校庶務工作主管的庶務長的辛勞[4]?
除校舍建設外🧑🏻⚕️🦵🏻,庶務長還主管會計處,負責全校的財務工作[5],包括校內辦學經費和國外留學經費,最高時一年達200萬美元左右。庶務工作的業績還包括🏰:籌措一座園內郵局(二級局)和10個自建信櫃的設立;建立3條通往城內的電話線👰🏿,與各辦公處設分機聯系;擴充電廠,使電燈由初建時不足1000個增至2800個;打機井二口,在校河南北分敷自來水管;養植花木🔹,保護明代牡丹和清代松柏👨🏼🚒;管理學生食堂🌾;維護道路和河流;做好器具等物資保證💞;建立一支20余人的校衛隊🧑🏽🔬🥱,負責校內治安和保衛😧。此外,還負責園內木廠、成衣店🧝🏽♀️、書店、鞋店、理發店🦹🏽♂️、牛奶房、洗衣房等生活設施的經營[6]🌚。為保證校內用品的供應👨🏿🧑🏿,1917年成立“清華售品所”,唐孟倫任“總理”[7]🚒。庶務工作本極煩瑣,素有“雜務”之稱⏩,以上所舉事項👨🏼⚖️,僅庶務工作之犖犖大者。
從1912年到1922年,學校歷經校長四任(唐國安1年半?周詒春4年半?張煜全2年?金邦正1年)👨👨👦👦,代理校長兩位(嚴鶴齡半年🏄🏼♀️、王文顯代理校務半年),副校長兩位(周詒春1年?趙國材4年半),校領導更迭頻繁,教務長👨🏽✈️、齋務長也多有變換,唯唐孟倫自任職庶務長以來🥙,歷11年(含“清華學校”成立前一年半),迄未變動🪻,使學校的基礎設施能夠穩定👉🏽、有序地運行🥎、建設和發展。《清華周刊》(1916年)贊述他的工作作風為“理大親細⛹🏽,求全校雜務之常完備”[8]。香港鳳凰衛視《水木清華90年》(2001年)稱他“把校園治理得井井有條”。清華學校早期經此建設,不僅校園環境優美,而且教學設施先進🔯,生活便捷,為莘莘學子、學界宗師提供了進行教學、科研的優越條件🏌🏼🌁,使得這座昔日皇家園林,逐漸發展成當代重要學府。這裏面飽含有唐孟倫的一片心血。
除庶務工作外,唐孟倫還參與和承辦許多全校性活動👉🏻。如,1914年與周詒春等三位校領導發起👂🏿,個人捐資創辦校外成府學校👨🏻🦼;1915年支持職教工子弟學校—成誌學校的創立;1916年支持校內工人平民學校(每周六半日學習)的創立並出任“顧問”🍠。1916年組織全校師生350余人去“長城旅行”,包括八達嶺一日遊、十三陵二日遊🧑🎓,任旅行團“總經理”。支持學生開展“辯論會”👩🏻🎨🫥、“演說比賽”等活動👼🏻:1916年擔任中等科聯合辯論團關於“項羽應否過烏江”辯論的主裁判🤏🏿,評出梅貽寶為最優;同年擔任高等科國語演說決賽會的總裁判👨🏿🔬,評出瞿國眷《我之推測現在社會人心紊亂之由來》為第一名📜;擔任中等科四年級關於“解決現今中國振興農業較工業為大要”的裁判。支持、參與社會愛國活動📁:1921年,在校長空缺情況下,與代理校務主任王文顯共同出任全校集款(收回膠濟鐵路)委員會的“ 名譽會員”並帶頭捐資;同年,出任全校華北旱災賑災委員會“委員”✋🏽,等等。這些活動,多方面地推進了學校工作開展 [9]
1916年🤽🏼,唐孟倫因工作成績優異,獲政府五等“嘉禾勛章”(同時獲四等“嘉禾勛章”者有清華副校長趙國材、駐美學生監督黃佐庭)👩🏻✈️。1917年,周詒春校長為校中中國職教員創組“華員公會”(類似今日學校“工會”組織)🚶♀️➡️,唐孟倫為第一任會長[10]。他工作倍加勤奮,以致罹患腦血管病,經醫治未及半月👍🏻,又投入工作;幾年下來🎣🔙,終因積勞成疾,於1922年3月19日患腦溢血去世🩱,終年51歲。在他身後留下一座風景如畫🏋🏿♂️、設施完備的校園🧜🏼♂️。不出一月🕦,新校長曹雲祥上任,在此基礎上開始了向大學改製的過渡。
對唐孟倫的逝世💂♂️,全校同聲哀悼,感情稍厚之職教員學生甚至“垂淚廢課”[11]。學校特降半旗致哀[12]🤸🏽♀️。清華同學會華北支部發起為他建立紀念碑[13]。同人們念他秉性仁厚,奮勉勤劬,賞罰分明🪻,人鹹仰服👭🏼🦸,乃齊聲響應,連校役🖋、花匠、電燈匠🧑🧒🧒、警士🤾🏽、清道夫等也紛紛捐薪資助🛵。紀念碑立於其生前辦公處和住所——學務處西院旁之小山丘上,生前好友梁啟超為之題寫碑銘🪫:“清白乃心死厥職🧑🏼✈️,如此人格足矜式。”(矜式:語出《孟子》🔶,敬重和取法之意)惜“文革”中被毀🚑🌜,今僅留座基痕跡在。幸賴梁思成當年在校讀書時作畫一幅🧜🏻♂️,使真跡日後得以重睹[14]🌶。顧毓當年寫有散文一篇🙋🏽♀️,題為《半夜》,也對此有過一段記述[15]。這畫,這文💊,成了對唐孟倫的紀念的紀念🥃,給後人留下不盡的思念。
(本文撰寫過程曾得到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張明🏐、蘇應海,校史研究室田彩鳳,檔案室顏寧楓等同誌的支持、協助,並得到校史研究室孫敦恒教授的指導,謹致衷心謝意🧏🏻!)
註釋🧑🏿🎨:
[1]《唐孟倫先生傳》,載《清華周刊》第242期第34—35頁
[2]《清華周刊》——本校十周年紀念號🗣,民國十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版(以下簡稱“紀念號”),“學校方面🫵🏻:(三)庶務”之(八)“防衛”,第25頁
[3]唐佩瑜女士🫵🏿,1902年生,住上海—天津🚵🏿♀️,是唐孟倫的胞侄女,1921年由廣東來北京🖖🏼🤰,住大伯父唐孟倫家一起生活。筆者2001年10月初曾去天津探望,問詢有關唐孟倫的情況👩👧👦。承她告知:“那時常聽家裏人說👩🍼🧒🏼,辛亥革命後,皇帝倒臺,四郊不靖,學堂關門👩🏿💻,要不是大伯父著力支撐,學堂差點散夥👩🏭。大伯父交遊廣,家中常有來客,梁啟超常到家中來♊️。他因中風去世🙎,許多同事還有工友都來吊唁🎿。學校為他下半旗,後來還給他立了一座紀念碑。”
[4]“紀念號”🎽,第23—31頁,概述“庶務方面”的主要工作12項,“建築”部分(第24頁)即在其內🪐,為第2項⛹🏿♀️;“建築”部分又包括“工程處”之工作。實則庶務工作並非專指“庶務處”工作,是就廣義的庶務而言,有時又稱為“雜務”🧏🏼♂️,以別於教學工作🪁,統歸庶務長主管。
[5]《清華學校的組織大綱及人數一覽表》(1922年4月),載《意昂体育平台史料選編》(一)第256—257頁
[6]“紀念號”,同[8]❓,第23—31頁
[7]“紀念號”,第38—39頁
[8]《清華周刊》,第79期第19頁
[9]本段所舉,均見《清華周刊》第71?73?76?77?78✡️、等期
[10]“紀念號”,第47頁
[11]《清華周刊》,第241期第19頁
[12]同[3]
[13]《清華周刊》,第248期第31頁
[14]黃延復:《清華風物誌》👆,第5—7頁
[15]一樵(顧毓琇):《半夜》🔊⌨️,載《清華周刊》第260期第30頁
200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