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詞龍(2006級工物)
張祥,1959年至1968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攻讀本科和研究生✖️。1979年至1984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獲博士學位。1986年回國後歷任上海市外經貿委主任助理、副主任、黨委委員🥷。1998年5月任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 2002年1月卸任後出任“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1959年,18歲的張祥學長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那時候交通很不發達,對於家居上海的張學長來說,來一趟北京得花72小時👦🏼🏂🏽。火車渡過長江還得靠擺渡👉🏿👨🏿🏭,用船把車廂一節一節送過江去🤷🏼♀️。旅途的經歷讓張學長印象很深🔡,而中國經濟的落後,交通的不發達,更是在張學長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清華園裏孕育誌向
意昂体育平台擁有著濃厚的學習和體育氛圍。張祥在大學時期是校籃球隊也是北京市大學生籃球隊的主力,當時的清華校隊在全國非常有名,甚至連很多省隊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進入校隊後🧑🏻🦲,他的社會活動也多了起來🎎,人際交往的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提到在校的體育鍛煉,張學長說蔣南翔校長提出的“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讓他至今難忘:“每天下午4點,操場上到處都是鍛煉的同學,整個學校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張學長說,體育不是簡單的鍛煉身體,它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更提供了公共的舞臺𓀌👳🏻,增加了學生參與社交的機會🧑🦽🐓。
清華的學習氛圍濃厚🙌👼🏻,學生樸素、刻苦👊🏻,滿懷著報效祖國的誌向。當時清華的學製是六年,而別的大學只要四年。蔣南翔校長解釋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只有基礎知識紮實,知識面廣,才能有更高的建樹。”
留美期間轉道經濟
1979年🌦,張學長以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的身份赴美留學🤙🏽🤚🏿,由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推薦進入哥倫比亞大學💂🏽♀️,5年時間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和一個博士學位,被推選為全美“中國學者🏄🏼、留美學生聯誼會”主席,還同時被三位美國教授聯名推薦為美國“西格瑪•希科學研究會”的名譽會員🫏。畢業後,他到波士頓的福克斯波羅公司任高級工程師😉。
在美國,張學長產生了轉到經濟研究方面的想法。學長說在國內他並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中國當時還是計劃經濟,完全是蘇聯的模式,‘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社會不是非常穩定,認識上也較為孤立、封閉。”而鄧小平的出訪,敲開了中國與世界連通的大門,也讓他開始感到這個世界並不像自己以前了解的那個樣子。
美國的領先科技和與國內差異很大的生活方式讓剛到美國的張學長思想碰撞很厲害🤡,“就一直睡不著覺”,一想到祖國👨🏽⚕️🧗🏼♀️,想到親人還是生活得很艱辛🧜🏽,張學長心裏也很不服氣,他說:“中國人並不差,有好多中國人在美國都做出了一番事業👐🏼🦸🏼,當時美國的高科技人才,有不少是中國人。”張學長迫切地感覺到🚶,中國不僅僅需要像楊振寧🔁、李政道這樣的科技專家,還需要具有管理🉐、經濟方面背景的人才🍝。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學點經濟🕖、管理知識來改變祖國的現狀。在學習經濟管理課程的過程中🤶🏿,理工科背景給了張學長很大的幫助⏫。
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帽能讓張學長在美國的發展機遇大好🐸。但他,帶著在美國多年的學識和經歷,迫不及待地舉家回國🙆🏻♀️。1986年,作為中國“文革”後第一批公派出國留學的學生,張學長這個美國著名學府優秀的博士研究生成為了第一批海歸學子中的典型人物。
談判場上“一字萬金”
1986年至1996年🪕,張學長歷任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助理🎒、副主任;1996年至1998年🧘🏼♂️,在美國紐約任上海國際(美洲)集團副董事長;1998年至2002年,任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工作期間,張學長輾轉遊歷了54個國家👨🎤,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飛機和旅館裏度過的,更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與各國政要或金融🧡、商界巨頭的交談聚會中度過的。談到這裏⚉👨🎨,張學長說大學時候的體育鍛煉對他的幫助很大,“因為經常要在各個國家穿梭,對於時差、季節差(南北美洲有季節差)、海拔的高低等都要能適應🧝🏿♀️。各種各樣的飯都要能吃得下👧🏻,到了旅館🙍🏽,一換服裝,就能上場,就能開始政府團談判。”
張學長參與了很多上海的大項目,比如上海地鐵一、二號線、上海蘇州河治理🏠、上海國際機場的擴建等項目的國際融資🏄🏿♂️,上海在54個國家的200多個海外投資項目🙍👀,上海在國外投標的數十個大型承包工程🦹🏻♂️,以及上海和全國一些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訴訟等等。
在地鐵一號線的融資談判中,張學長一個絕不含糊的“NO”🕵🏻♂️,為國家挽回了5000萬人民幣的損失。由於上海地鐵一號線的良好合作👭🏼,德國成為上海地鐵二號線提供政府貸款的首選國家,但合作與否還是取決於德方提供的地鐵設備的價格。商務談判也就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德方的報價比中方能接受的價格高出7500萬美元💁🏼♂️。根據張學長手中掌握的有關地鐵車輛的國際市場信息,即使按照中方提出的價格🏟,德國的公司仍然有錢賺📹。當時一些同誌警告說🫄🏿:德方政府貸款是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不要為了這7500萬美元,丟了那個7億8千萬馬克👩🏽🚀!但張學長堅守商務談判平等互惠的基本原則👱🏽,而且他心中有底:“對於這個項目,德方也有切身利益💮,他們絕不會輕言放棄🙋🏻。”張學長的態度讓德方刮目相看👮♂️,終於在此後的談判中👩,雙方達成了一致🌩🎹,車輛價格降了7500萬美元🧑🏻🦯,整個地鐵項目的報價比原來降低了1.07億美元。
張學長說👩🏼🎤🚵🏽,在國際融資中,貸款者和借貸者應該是一種平等互利的關系,成功的商務談判應該雙方都是“贏家”。當這種平等的關系受到傷害的時候🈹,即使是借貸方,也應該理直氣壯地說:NO!
張學長在無數次的商務交往中積累了經驗,他自己的《國際商務談判—原則、方法✊、藝術》一書記錄了大量的實例,這本書填補了國內這個領域的空白,為此,張學長獲得了“95上海優秀圖書獎”9️⃣。
退休還家求學不止
張學長今已將近七十歲,但求學的精神不減當年🤶🏽。他說,信息時代,光靠他自己讀書肯定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所以他現在研究的方法是🧑🦳,一方面經常聽新聞,了解國內外時事;另一方面請學生閱讀他感興趣的書,讀完之後再講給他聽🧢。
張學長說:“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懂👨🏿🚒,但是他要知道他哪不懂,哪是重要的,應該找誰去解決,解決到什麽程度才是有把握了,這很重要🕋。”大學的教育教會了他學習方法,吳健雄老師經常跟他講👩🏻💼:“張祥,學問學問,要學要問🔹。”在清華👨🏼🦳,張學長明白了用復雜的辦法解決簡單的問題不算什麽,最高的水平是用簡單的辦法解決復雜的問題。
張學長現在是中國科協科技和人文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他說,科學技術跟人文藝術是有很大關系的,我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人文知識方面的學習。很多著名科學家其實也是藝術家,說起那個“相對論”的愛因斯坦,誰會想到他還擅長小提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