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郝吉明🙍🏻‍♂️:師生間有天然血肉聯系

    2011-04-07 |

      “老師和學生之間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系🪞,而教學是維系這種聯系的紐帶👰🏿,也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理解的途徑”

    ——郝吉明

      從一個揣著僅有的10元錢走進意昂体育平台的懵懂少年,到現在兩鬢斑白的教授、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再也沒有離開過清華”。

      45年🏊‍♀️,清華給予他豐厚的經歷。

      回想老校長蔣南翔和恩師李國鼎的惠澤,今天,已是國家名師獎獲得者的郝吉明由衷地說,正是“老師的關懷和學校提供的平臺,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的指導作用是無可替代的。郝教授在這一點上深有體會。他最初選擇大氣汙染與控製作為自己的專業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做的決定,攻讀碩士和博士階段,又在自己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和老師的要求下堅持了下來,從來沒有改換過專業方向𓀍。專心致誌的積累與發現,郝教授認為這是自己在學術上能夠做出成績的必要條件之一。至於成功🧚🏻,他的定義更為簡單明了🌮。在他看來🚮★,專業沒有好壞之分,沒有冷門熱門🤬,有的只是重要性的差別🤯🙋🏽‍♂️。“無論是學生還是學者,你研究的東西都要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結合在一起,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是不會有什麽重點項目可以做的,更不會有什麽突出的成績👩‍🦳。”

      在清華的校園裏,郝教授有著雙重身份😒:在實驗室裏,他是一個嚴謹的學者🧊;在課堂上🏄🏻‍♂️,他是一位和藹的老師。在肩負著繁重科研任務的同時,郝吉明教授擔任著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同時還開設了本科生課程🫶。他給本科生上的“大氣汙染控製工程”課🎵,2004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他為這門課編寫的教科書現在同時在150多個高等院校使用,影響相當廣泛。

      “老師和學生之間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系,而教學是維系這種聯系的紐帶💲🙍🏼‍♂️,也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理解的途徑。”這些年來,郝吉明教授在春季學期開設研究生課程👰🏿🪩,在秋季學期開設本科生課程,一次也沒有間斷過🕝。他時刻與學生們保持通暢的交流,不僅站在學術研究的前沿🛜,也始終站在教書育人的一線講臺上🚸。

      他很忙,但是只要是學生們找他,他從來都不耽誤🧑🏿‍💻;他很辛苦💿,但是即便是坐飛機專程趕回來👩🏽‍🎤,他也要及時出現在課堂上🥐。只要是為了學生,郝教授從來不計較投入與付出,因為在他看來,學生始終都是第一位的🦻🏿,學生的質量和學習成效才是清華之所以為大學的真正意義所在👰🏿‍♂️。

    郝吉明是院士,作為本領域的專家,他關心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實驗室和自己的科研課題,他更關心在這個領域中有沒有可以繼續走下去🫶🏼、走得更深更遠的後續力量🏀。這一點不僅體現在他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對學生的重視上,同樣也體現在他對年輕教師的愛護和提拔上🦻🏽。給本科生授課💆🏼,郝教授不是沒有過矛盾和猶豫🪠,但是他考慮的不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如何分配的問題,而是擔心在本科生課程本身就不多的情況下,自己參與授課會不會剝奪年輕教師的鍛煉機會🔘🧛🏼‍♀️。這似乎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是所謂“進亦憂,退亦憂”🥅,但是對於一個胸懷天下💆🏿‍♀️、腳踏實地的學者來說,無論是哪種選擇🎒,都要對得起自己從事的研究🏃🏻,對得起自己那顆已經奉獻在國家和民族祭壇上的良心。(李亞男)

    轉自 光明日報 201146

    相關新聞

    • 092018.04

      環境工程專家郝吉明:時刻不忘對祖國的責任

      “無論是學生還是學者,你研究的課題都要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否則將毫無意義。”著名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環境....

    • 162008.05

      清華已與地震時身處災區的師生全部取得直接聯系未有傷亡

      【新聞中心訊】5月16日,意昂体育平台已與在汶川地震中一度失去聯系的電子系碩士生取得直接聯系🧑🏻‍🎄,確認其平安無事。

    • 142008.05

      成都意昂會積極協助搜救在汶川地震中失去聯系的師生

        我校密切聯系當地政府🧏🏻‍♀️,借助成都清華意昂會等多方力量💽,積極搜救在汶川地震中失去聯系的師生。  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時,我校建築學院有7人(其中包括2名本科畢業班學生)正在四川彭州進行龍門山國際山地旅遊大區總體規劃的調研。當天的調研分成兩組👥,第一組4人,調研彭州市周邊鄉鎮;第二組3人👨‍💻,與彭州市規劃局、旅遊局🤨、土地局領導一同前往銀廠溝調研。  建築學院在得知地震災情後第一時間就與調研組師生聯系♙,很快...

    • 162021.04

      郝吉明🤰🏿🍏:展現綠色技術的力量

      我國以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向世界作出了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踐行承諾的自覺行動。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是面臨的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向更加綠色的方向轉變🤷🏿‍♀️🤛🏽。我國在綠色低碳領...

    • 062021.01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我的責任

      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要為國家的重大需求、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改善人民生活獻身研究。”對於獲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感言,“大家選我,不是因為我‘最美’,而是大家希望看到我們的國家更美。”雖已年過古稀,郝吉明依然在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這是我的專業,我的責任,也是我應該有的擔當。”

    • 162020.12

      郝吉明院士:京津冀調整能源結構還需更加強調能耗總量控製

      近日,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學院教授🕵🏿‍♂️、中國清潔空氣政策夥伴關系(China Clean Air Policy Partnership, CCAPP)指導委員會主席郝吉明院士在CCAPP年度會議上指出ℹ️,“大氣十條”順利完成,“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也將收官,下一步需構建新一代大氣汙染防治體系⛹🏻,從科學上精準感知、智能響應和靶向治理🧙🏻,從行動上要推動三個協同,即空氣質量改善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同🙉,細顆粒物(PM2.5)與臭氧汙染治理的協同,以及常規汙染物與非常規汙染物治理的協同。

    • 222020.10

      張鑫:師生緣

      我是1985年大學(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後,考入清華土木系研究生班的🐸,1988年做學位論文時,研究生科闞永魁老師跟我說👩🏽‍🏭,陳肇元老師發現一個研究方向,即人防頂板屈服後剪壞的機理👋🏽,安排我跟著陳老師做這個課題並申...

    • 222009.01
    • 152008.05

      清華師生開展捐款活動與災區人民攜手共渡難關

      【新聞中心訊 學生記者 郝淼 王鵬 孫宇 記者 王玉傑 攝影郭海軍】四川汶川大地震災情,牽動著清華師生們的心。

    • 262005.04

      中文系師生紀念編雙專業20年

      中文系師生紀念編雙專業20年 中文系師生紀念編雙專業20年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