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給排水專家曾昭堃先生訪談——從國防科研到民生治水 不變唯有奉獻心

2011-04-08 |

○嘯之

曾昭先生近照

1936年出生於戰亂時期的廣西容縣👨🏼‍🚀,195519歲從容縣中學畢業,陰差陽錯從留學蘇聯保送生轉而成為解放後容縣第一個意昂体育平台生🏃🏻‍➡️。大學期間,他從土木建築系給排水專業的學生,成長成參與向國慶十周年獻禮“十大工程”設計方案設計,甚至承擔清華主樓工程和806工程(即輕水型原子反應堆)設計任務的特殊“工讀班”學生。1961年,他從水木清華畢業,到中央軍委總後勤部從事國防戰略後方基地工程建設工作🤔,官至團級,卻於1976年從軍委總後勤部機關轉業至廣西擔任南寧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為廣西培養了一批水利人才,主持並作為主設計人完成了南寧市2000年與2010年兩次城市總體規劃的給水專業規劃設計,為廣西各城鎮供水事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他像學者一樣嚴謹沉穩🧑‍⚕️,一生經歷卻充滿變數🤹🏿‍♂️,但是,他始終不變的是一顆為社會奉獻之心🏣👳🏻。他,就是我國著名給排水專家🔋、廣西給排水學界領軍人物👁‍🗨🚒、高級工程師曾昭堃先生🪆🔪。

在距意昂体育平台100年校慶還有10來天之際,筆者在廣西南寧市自來水公司職工宿舍采訪了75歲高齡的曾昭堃先生🦵🏿。曾老先生戴著眼鏡,身板筆挺,精神矍爍🤲🏼,思路清晰縝密,言談舉止間透出一股濃濃的學者風範。通過對他的訪談🏠,我深入了解了這位給排水老專家的愛國情🛂、清華情🙍‍♀️👩🏻‍✈️、故鄉情👩🏽‍🎨。或許✡︎,我們還可以從中重拾大學教育的成功經驗,相信意昂体育平台之所以百年之際聲望仍屹立中國大學之首,在於它以濃厚的學術🤩、人文氛圍,培養了一批甘於默默搞學術科研🥈,於國可興國防、於民可利民生的人才,反思如今教育👩‍💼、就業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某些缺失。

一心報國 機緣巧合從留蘇保送生成為清華生

嘯之🧚🏼:您好!很高興能以一個采訪者的身份與您進行一次正式訪談🧑🏽‍🌾!今年424日,意昂体育平台將迎來百年校慶,最近清華才女蔣方舟發表了《給意昂体育平台的一封信》,痛斥百年清華成了掠奪政治資本之地,而前幾年清華美院的陳丹青教授也痛感清華體製對於人文的壓抑而選擇辭職。請問當年您是出於什麽考量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的?對於當前母校的情況怎麽看?

曾昭現在雖然已年過古稀,但是🤸🏼‍♂️⚛️,在清華度過的六年學習生活仍然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記憶。那是我青年時代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我一生工作的標準和動力。

我進入清華是很偶然的。當時我所就讀的高中是容縣中學🙅🏻‍♂️,容縣中學當時是廣西容縣地區的行政專員公署和軍高區所在地的僅有一所中學。那時容縣地區管轄範圍很大,1955年底後才劃分為梧州地區和玉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梧州市、賀州市❄️、玉林市、貴港市四市的行政區域。

在高中最後一個學期開學不久,學校獲得兩名留學蘇聯保送生指標🏃‍♀️‍➡️。因為品學兼優,我是保送的對象之一🧑🏽,並進行政審和體檢後完成了上報程序🤳👰🏻。但畢業前夕,學校又通知照常參加全國統考和填報誌願🅱️,後來才知道是因為中蘇關系出現問題而取消了這批留學學生出國計劃。當時1955年正是我國實施第一個五年經濟建設計劃的頭一年,國家大力號召青年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我們都是熱血沸騰,熱烈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所以🧑‍🔬,我填寫高考誌願時首選的是礦冶專業和土建專業,至於學校則很隨意。

在選擇填報學校的時候🫶🏿,我去請教我的班主任劉羽風老師👮,也是學校團委書記,他很幹脆地說🐸;“高才生就要到最優秀的大學去🦾🫶🏻,報意昂体育平台吧!”他的回答讓我有些愕然,因為覺得這說法與當時國家的號召不一樣👨🏻‍🦯‍➡️。但是,我還是聽從了他的指導,第一誌願填報了清華🧑🏿‍🍳。就這樣💃🏽,我成了解放後容縣第一個意昂体育平台生🫱🏽。

現在大學的一些學生甚至老師可能有些世俗化👸🏽、功利化,對當年我們這代人的想法🌁、做法不理解,就像我不理解現在年青人的擇校⌨️、擇業觀念一樣🤵‍♀️。但是🕤,清華理工科的學生🧘🏼‍♀️👦🏼,大多數是務實的👩🏿‍🦳。

百廢待興 學習實踐結合參加原子能工程建設

嘯之:上一輩人強調集體觀,現在社會更強調個人價值觀👨🏻‍💼,或許都傾向兩個極端🫧,需要反思的東西很多。據悉您大學報的是土建類專業,怎麽進了給排水專業?又是因為什麽原因讀了6年才畢業?這裏面一定有許多故事吧?

曾昭🚵🏿‍♀️:是的🧑‍🎤。我高考誌願填報的是意昂体育平台“土建類”⛺️,到校後才知道“土建類”包括建築系的建築學專業和土木系的工業與民用建築、給水與排水、暖氣與通風等專業。分專業時我也像很多同學一樣報了建築專業🧕🏻💁。當時通知🍷,報建築專業的要參加素描考試🧇,考試的實物就是在講臺的桌子面上鋪了白布放置一個杯子。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覺得太簡單了!我的考試作業完成得很快,是第一個交試卷的🔃🧑🏽‍🎓,但是我落選了👲🏽。在張榜公布的專業分配名單上🏃🏻‍♀️‍➡️,我被分到了給排水專業,在接著的分班時我被分配在給02班🧑🏻‍🔬。直到開始上課進行熱愛專業教育時,我才粗略知道給排水專業是幹什麽的👸🏼。

當年給0班的宿舍安排在四號樓的四樓♤,分住三個房間👩🏼‍🚒,我被分配在最大的402房,有當年給02班團支部書記、後來留校任教的宋秦年等8個人,住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變動過,直到大二我因為被校長辦公室留學生工作組安排,做朝鮮留學生鄭相俊同學的輔導員,要搬到留學生宿舍同住,這才分開。大家住在一起,互相尊重,親密無間👴🏿🧖🏽‍♂️,從未發生過爭吵。當時我們402房的同學大多數都在宿舍晚自習,但是大家都很自覺👗,只要晚自習的鈴聲一響,就停止其他活動,坐下來安靜地溫習功課和做作業,即使要向別人詢問問題,也是在耳邊小聲說話🩶🤜🏻,生怕妨礙了大家🤘🏿。下自習的鈴聲一響,大家立即收拾🐹,抓緊時間洗漱,就寢鈴響過就自覺熄燈上床,不再有人說話👨🏼‍🍳。現在的大學生,很少有這樣的宿舍秩序吧⇨?

嘯之:嗯,我當年大學時代的宿舍生活太自由了,室友經常是過了睡覺時間還在玩電腦。學校後來采取晚上11點半強製熄燈措施,但還是要開臥談會很長一段時間,有人想睡覺,生氣開罵都沒用。對比起來🧖🏽‍♂️,當年的清華的確是學風🚴🏻‍♂️、生活作風非常嚴謹。

曾昭🐧:所以,清華的這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和生活秩序🤞🏼,至今令我引以為豪。我們同班同學之間也是十分融洽的☔️,有時男女同學也互相到宿舍串門,不過我沒到過女生宿舍去,呵呵。師生關系也很好🍵。記得開學不久的一個周末,給9班和給0班在三院教室開了一個迎新聯歡會♌️,沒有節目單,幾乎都是互動性的即興表演👩🏼‍🍼,給9班的女同學哄叫劉鴻亮老師唱《拉茲之歌》,劉鴻亮當時是剛畢業不久留校的學長🦸🏽,後來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跟我們親密無間,也不推辭,唱歌聲情並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5年的“十一”國慶節,是我第一次參加大型慶祝活動,記憶猶深。淩晨四點多鐘起床🚔,領了饅頭✍🏼、榨菜之類幹糧🚵🏻‍♀️,就去清華園火車站乘車到西直門車站❄️,然後步行到東單街邊所指定的位置,在那裏待了幾個小時,不時從高音大喇叭裏發出各種指令,宣布慶祝儀式開始、講話、閱兵🧑🏼‍🏫,之後開始大遊行⏩,先是各種方隊,最後才是群眾遊行隊伍🙋🏻‍♀️。意昂体育平台的遊行隊伍打著橫幅校旗,揮舞著小旗子,喊著“毛主席萬歲”口號走過天安門🥴,看見城樓上毛主席向我們揮手,大家都很激動,喉嚨都喊幹了。遊行隊伍過了西單就散了,大概是下午一點多鐘,我和同班同學🎩、後來畢業在廣西建築綜合設計研究院工作的肖睿書等三個人在地安門、鼓樓一帶溜達了一個下午,直到五點多鐘才往天安門廣場走去,參加晚上天安門廣場的狂歡活動。當年我們都很單純🏍,只管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在小小的八達嶺車站🫸🏼,面對詹天佑銅像,都不禁對這位傑出的鐵道工程師和愛國者肅然起敬🤽‍♂️,立誌要為建設祖國爭光而努力學習。

在清華前兩年是學基礎課,後來我們進入專業課程教學後,接連到天津市的芥園水廠、上海市的楊樹浦水廠和長橋水廠,還到過汙水處理廠👰🏿‍♂️,進行參觀見習。這時我對自己所學習的專業才開始有較為系統的認識。

1958年🤹🏻,毛主席提出教育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0️⃣,教育要與勞動生產相結合。蔣南翔校長立即大張旗鼓地在清華貫徹這一教育方針🚵🏼🧛🏽,提出學生要真刀真槍搞設計🧚🏿。當時,“清華是工程師的搖籃”這個口號本來就叫得很響,這一號召無疑地受到師生的歡迎和熱烈響應◼️。於是在陶葆楷等老師的帶領下,以1954年級即9字班、1955年級即0字班學生為主力,首先是建築系參加了國慶十周年獻禮項目國家人大會堂等“十大工程”設計方案全國競選😗🫕,接著土木系跟進,轟轟烈烈地參與歷史博物館、國家大劇院、國家科技館、國家美術館等工程項目的設計。稍後🧑🏻‍🎓,又增加清華主樓工程項目的設計,幾乎都是邊設計,邊施工。雖然由於某些原因,國家大劇院、科技館、美術館當時沒有動工但也沒有說不建😎,還是要抓緊時間完成設計任務👩‍👧‍👧,工作十分緊張,晚上加班是正常的,有時甚至是幹通宵。淩晨一點鐘發放免費夜餐券,可以到食堂吃夜宵。吃完夜宵後可以留下來繼續加班✊,也可以回去就寢休息,全由個人根據自己完成設計任務的進度情況自行決定。因為當時是大躍進年代🏮,政治熱情很高,所以,工作的自覺性也很高。有一次,施工單位的人到設計室等著催要圖紙,我連續加班了50多個小時,到了第三天早上八🙅‍♂️、九點鐘最後寫設計說明時,怎麽也寫不下去了,寫不了幾個字就打瞌睡🧑🏻‍✈️🙂,大腦也不運轉了,寫了什麽自己也不知道,人已處於疲勞的極限狀態,但是,憋著一股毅力,最終還是完成了任務🍺,交了差才匆匆回宿舍就寢🚐,睡到第二天才起床。

1958年底🦸🏻,東長安街搞延長建設𓀘,從東單往東延伸出去直到建國門外。在教育與勞動生產相結合的方針指引下🧜🏿‍♂️,給0班承擔了這條新建道路的地下給水管道工程施工任務。這是一條DN400mm的鑄鐵管👨‍👩‍👦。我們的臨時工棚設在前門一段城墻頂上👩🏿‍🏫,當時北京城墻尚未拆除,往返工地都是步行,上夜班深夜來回也是如此🤾🏿‍♂️,路過東交民巷街上靜悄悄的,有時還扛著工具。同學們既當工人🫱🏼,又當管理員👳🏿‍♀️,反正什麽都是同學自己幹👨🏿‍🎤,輪流坐莊。管溝的土方工程是人工開挖與機械開挖相結合,回填則以人工作業為主。土木系施工教研室有一臺教學用的鏈鬥式連續挖溝機😺,聽說當時是國內唯一一臺這樣的施工機械,也被派上了用場。管溝清理和挖掌子窩🥱,也就是打承口的工作坑,挖土方是必須人工作業的,把土方用鐵鍬從溝底拋出溝外是很費力的重活👁‍🗨🈲,還有就是鑄鐵管油麻石棉水泥接口的人工打口作業🅰️,管溝回填土夯實時的人工打夯作業💁,都是勞動強度很大的體力勞動。當時正是夏天,人人都是汗流浹背,但是🤞🏻,大家都有說有笑,都是愉快地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

嘯之:當年的社會風氣都很單純,學生估計就更加單純了🚴🏼‍♀️。

曾昭嗯𓀁。1958年冬至1959年春🔄,石景山鋼鐵廠,就是後來的首鋼,新建2000m㎡的2號高爐,配套新建一個3號泵房🖨。這是一個中型泵房💁🏽,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也有部分是磚結構🧔🏿‍♂️。我們給0班又承擔了該泵房的土建工程施工任務💁🏽‍♂️。同學們變成了起重工、架子工🧑🏽‍🚀✮、瓦工、抹灰工🚵🏿🖕🏿、木工、摸板工、鋼筋工、混凝工……既當技工🙆🏻,也當小工。像在建國門工地一樣,什麽都是同學們自己幹💿。當時,正是隆冬季節,但大家幹起活來也是滿頭大汗,沒有一個想到偷懶的。有一次💾,在混凝土攪拌臺上料時,我看見女同學鄭孔秀一人杠了一袋水泥,讓我十分感動📔🧙‍♀️。一個嬌小女生要背50公斤水泥上坡道,而且是連續工作🤳,不說粉塵難耐,就是體力上也需要很堅強的毅力。

建國門管道工程和石鋼3號泵房土建工程的施工作業,不僅讓我們感受了工人師傅對人謙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高貴品質,以及對技術的嚴謹✌🏽、對工程質量求精的優良作風🏃‍♀️‍➡️,而且使我們學到了土建和給排水專業各工種的操作技能👷🏿,在技術素質上得到了很大提高👮。當然,當時那些給我們作技術指導的工人也不是普通工人,都是六級至八級的老技工。在總結這兩項工程施工經驗的基礎上,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給0班同學分工合作,1959年編寫出版了《給水排水工程施工》這本書,後來被作為高校教材使用。這段工程實踐經歷,不僅使我後來從事工程設計工作時更多地考慮施工因素,提高設計質量,而且使我在後來對工作的適應性和駕馭能力方面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是終身受益💃🏽。現在我仍然認為,大學工科本科生接受較多專業實踐和具備較全面的🕵🏻‍♂️👇🏼、具有一定熟練程度的專業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1958年後👼🏿,全國掀起“大躍進”、“大煉鋼鐵”運動,河南省是全國先進省份,呵呵。1959年春夏之交,北京市團委在北京高校抽調人馬組成百人工作隊支援河南省大躍進,清華是抽調人員最多的單位🙍🏼‍♀️,在給0班只抽了我一個人🦾。帶隊的隊長是一個女的年輕人,很幹練🧔🏿‍♂️🧑‍✈️,好象也是清華學生🧍🏻,名字記不起來了。工作隊出發時,市團委書記王照華還給全體隊員送行,並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到登封縣後,我參加的是登封縣鋼鐵廠的設計,邊設計,邊施工🏊🏻,工作了大約三個月,沒有建成就撤退了🤦🏻。在離開的前一天,縣裏安排大家參觀遊覽了縣境內的嵩山和少林寺🪚🌈。當時少林寺十分荒蕪,寺內無人🤼,和尚都被分配到村裏當人民公社社員了,他們自我介紹時說是“自食其力”了。這是我在清華經歷的又一次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

嘯之:這些歷史記憶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現在的大學教育只註重理論,不註重實踐,比如學土木工程的學生,許多人大學畢業找工作時還沒拿過砌磚刀。而拿砌磚刀的工人,卻沒機會學習理論🫰🏼。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曾昭🤿:這還不算什麽。1959年底👩🏼‍🎨,土木系從房0的三個班抽調30人💂‍♂️👨‍🌾,從暖0班和給0班各抽調10人,共50人組成“工讀班”,作為貫徹教育和勞動生產相結合的實驗班🪘,邊工作,邊學習☂️,學製一下子從五年變為六年。給0班抽調的10人則是從給01班和給02班各抽5人⟹,我是其中之一。

工讀班名義上是半工半讀🛗,實際上是全天工作🤸🏻‍♀️,具體工作任務是清華主樓工程和806工程的設計。806工程後來改稱200號🍀,即輕水型原子反應堆。

嘯之🧑🏻‍🦯‍➡️:噢!

曾昭1960年至1961年💂🏽,我和工讀班另外三位同學一起,作為設計單位駐工地代表,在806工程工地住了好幾個月,住在同一個帳篷裏,星期六吃了晚飯後從南口坐火車回校過周末,星期日吃了晚飯後又從清華園火車站🛶,後來是五道口火車站,返回工地🧓🏼。在工地工作內容主要是協助施工和監督工程質量,並參加由施工單位總工程師主持的每周一次工程例會🏂🏿,還有每天下午下班前的碰頭會。施工很嚴格🧑🏻‍🦱,在管道安裝作業中,有一次因為質量問題,我堅持要返工🧭,工長很生氣🤸‍♂️,說“這活沒法幹了”𓀝,發火甩手要不幹了🙌🏽。這是我與施工單位發生的僅有一次小摩擦⛹🏿‍♂️。不過,核能工程的施工需要十分嚴謹的態度,最終大家還是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協商🩴,把問題解決了🚣🏿‍♀️。

嘯之:這讓我想到了日本大地震帶來的核電站事故。據我查閱資料所了解到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國家大劇院等重大工程,周恩來總理都親自過問了

曾昭是的➾。迎接國慶十周年的一批工程💅🏼,周恩來總理都曾親自過問🏚。作為國內理工科頂尖學府💐,當時清華土木建築系師生參與了近一半的國慶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設。

嘯之🧓🏻:而且據史料記載,1955年初▶️🧙🏻‍♂️,周恩來召集錢三強、李四光等科學家開始商談原子能開發利用的準備工作👮🏼,並向毛澤東匯報獲準8️⃣。19555月,為解決急需的核能人才🪸,中國科學院專門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室🤸🏽,從19563月開始從全國重點大學選拔一批高年級學生💇🏿‍♂️,進行原子能專業培訓,並在國務院批準下,由錢三強與意昂体育平台校長蔣南翔共同負責🥛,在蘇聯和東歐的中國留學生中挑選與核專業相近的100余名學生,改學原子核科學和核工程技術專業。19596月👨‍👩‍👧‍👦,蘇聯單方面毀約,撤走核能專家🌡,帶走工程設計圖紙🎨,停止供應一切設備,中國的原子能事業進入全面自力更生的階段。“工讀班”的組成🎱,是不是跟這些歷史原因有關🍂?

曾昭不能這麽說。清華土木系工讀班的臨時組成,主要是貫徹毛澤東同誌當時提出的教育要與勞動生產相結合的實踐教育理論👏🏻,跟蘇聯撤走原子能反應堆技術專家有一定的關聯🙆🏿‍♀️,不過當時很多領域都緊缺一批理論和實踐能力都過硬的學生⛹️‍♀️🧙🏽‍♂️,並不僅僅是核能方面缺人才。而且工讀班跟你說的核專業班沒有什麽直接聯系。

0班的同學比我們調到工讀班的同學早半年畢業離校,而工讀班同學則是19617月畢業🍣。離校前夕,很疼愛我的祖母去世🧖🏻‍♂️👨🏿‍💻,家裏來電報說等我回去送葬🐈‍⬛。於是,在未進行畢業分配的情況下,我匆匆離校返鄉。從上大學離家到畢業,總共六年,因為忙學習忙工作,我沒回過一趟家,回到家才知道🎟,國家三年大困難時期家鄉的生活已到了水深火熱😋、吃樹皮草根的地步!我祖母是餓死的🐖🪅,因為沒錢下葬,所以等著我回去。那時大學生有生活補貼,清華是每月6元錢,我用3元寄3元回家👩‍🔬,聽家裏人後來說起,我省下的錢基本就是一家十幾口人的生活費。而大學時我們工讀班的幾個同學,僅有一次到806工程工地的後山摘山柿子吃,因糧食和油水不足,吃了生柿子後當晚大夥都又吐又瀉,才略略感受到國家困難時期的艱辛。祖母的去世給了我很大震撼🧑🏽‍✈️,使我一直心存愧疚和對勞動人民的感恩。

名師熏陶 養成嚴謹治學作風和堅持鍛煉習慣

嘯之:那的確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我們換個輕松話題🔙,聊聊您大學的那些名人老師怎樣👩🏻‍🏫🆎?比如水木清華著名的古建築家梁思成夫婦🙍🏿‍♂️,不知道您有沒有跟他們有過親密接觸?

曾昭呵呵,這個話題可以聊一聊👀。因為我剛上大學分專業時沒考好,沒到建築系而到了土木系,所以梁思成教授沒教過我。兩個系是1960年才合並成一個系的🤹🏿。不過我和許多同學旁聽過他的課🎐。那時好像他夫人林徽因剛去世不久,平時梁思成看上去像個孤獨的老頭🤴🏼,但是一上課就變了個人,精神狀態很好。

你剛才說到拿砌磚刀,讓我想起了當年大一、大二時候的一批專業老師。當時我們給水排水專業都設有專門的工程實際操作課程🧑‍🎓。上專業課那會兒✊🏼,老師們不但教我們給排水工程專業理論,還拿砌磚刀,手把手教學生畫圖紙🫀、和沙漿、吊垂線🔺、砌墻磚、刮膩子💅🏻。

嘯之:不簡單!

曾昭華的老師中,馬約翰也是一位很有趣很值得尊敬的教授👨🏽。清華十分重視體育健身活動🛹。開學沒幾天,學校通知全校1955年度新生到大禮堂開大會✢🎅,這是全體新生僅有的一次入學歡迎大會。開會時才知道大會的內容不是歡迎和介紹校史4️⃣,而是聽馬約翰教授作報告🙍🏿‍♂️!呵呵!馬約翰教授是清華體育教研組組長🧑🏻‍🦲,我國第一屆全運會總裁判,是當時體育界的一號權威,很有威望,所以,能聽他作報告我們也很高興。沒想到他上走臺時,一身西式裝束👨🏼‍💻,上身是白襯衣、蝴蝶結領帶🫷🏽,雙腿卻綁著白綁腿!部隊行軍那種,呵呵💜!

嘯之:呵呵🧢,很奇特,但是也很符合他體育家的身份和個性🦕。

曾昭🧓:馬約翰教授那時都六七十多歲了,可是童顏白發,紅光滿面,聲音宏亮,作報告時不要麥克風💇🏽‍♀️,嗓音提得很高🧑🏽‍🚒。清華的穹頂大禮堂,一千多座位😣,要讓坐在後座和樓座的人都聽得很清楚,說話是要很大氣力的🏌🏿‍♂️。大會主持人曾兩次遞麥克風給他,都被他拒絕了,不要🪓。一個多小時的報告🙍🏼‍♂️,核心內容就是講“運動”兩個字🧘🏽‍♂️,又特別強調“動”,說人的關節老化得最早📹、最快🫷🏼,更要經常活動等等。

後來我發覺👨🏼‍🎓,清華的課余體育鍛煉更是到了完全普及的程度🍱,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可以說人人參加。每天下午下課後至晚飯前的一個多小時,是雷打不動的體育鍛煉時間。這段時間在教室和宿舍是找不到人的,大家都到室外鍛煉身體了𓀅。大操場、體育館🟠、各類球場都很熱鬧,練習中長跑的人都往校外跑🌁,一萬米長跑就是跑到頤和園側門再跑回來的,我也跑過🚴🏽,不過我更多的是跑5000米🕵🏼‍♀️。好在清華的設施比較完善🕡,開設有多處開放性的大洗澡房🙅🏽‍♂️,都是淋浴,冬天有熱水,鍛煉之後洗個澡👩🏿‍🦲,幹幹凈凈上晚自習。在清華這樣緊張的學習環境中🛡,堅持課余體育鍛煉確實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使人能夠增強體質和保持旺盛的精力🐫🧶。

0班畢業前夕🧞‍♀️,全班同學在三院教室又聽了一次馬約翰教授作的報告🚌。這一次可以說是臨別贈言,他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講了出去工作以後的養生之道,內容至今記憶猶新。他講了如何堅持體育鍛煉,如何保持生活規律,如何保護眼睛,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提高睡眠效率等等🧕。他在黑板上畫了一條拋物線🗼,說這是一般人的睡眠效率曲線,從入睡到完全睡眠狀態,即拋物線最高點,要很長時間,完全睡眠狀態維持時間很短,之後又慢慢蘇醒起來了,所以,睡眠效率很低。隨後他又畫了一條門形曲線,說這是他自己的睡眠曲線。說他上床只須十多分鐘就入睡了🏎,並進入完全睡眠狀態,即曲線幾乎垂直上升到最高點,之後一直保持完全睡眠狀態🖋👱🏿‍♀️,即曲線到達最高點後為軸平行線,到了起床時間後立即醒來🏹,即曲線垂直下降到零點,睡眠效率接近百分百。他向我們進述了如何提高睡眠效率的方法,說是睡前先把寢室窗戶打開通風,冬天也要這樣🧝🏻‍♂️,接著洗漱💇🏼‍♂️,洗漱時要用冷水洗眼睛🖌,然後到室外呼吸一陣清新空氣後,凝神站立,眼望遠山或天空,天氣晴朗時最好遠眺某個星星👨🏽‍🦳,停止一切思想和雜念,讓大腦變得一片空白,這樣,不多久就會進入半睡眠狀態。這時,返回寢室,關好窗戶🧽,上床就寢就可以了。也許這是他的經驗之談吧,但確實是他的肺腑之言,體現了師生情深,讓我很感動🔠🏩。

在清華期間🧞‍♂️,這些老師堅持嚴謹治學、學以致用,堅持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熏陶🎥,讓我獲益匪淺,也成為了我後來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很快適應各種環境和繁重工作的重要因素。鍛煉身體的習慣我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命運多變 不變者唯有一顆為國為民奉獻之心

嘯之🫄🏿:據悉從清華畢業後,您曾到解放軍總後勤部工作了15年,已經升到團級,當時剛好三十出頭👳🏻,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您是怎麽想到這個時候要轉業回廣西發展自來水事業的呢?

曾昭🤹:這裏面有很多復雜的原因🍇𓀝,很難講清楚。當時報畢業分配誌願時,我填報了去部隊的誌願🦸,那時我還在老家,托了同學夏鴻文幫辦理𓀙。後來回去工作報到,我分配到設在吉林省白城市的軍委總後勤部白城辦事處🧘🏿,從事國防戰略後方基地工程建設。在總後一直幹到1976年。

到部隊工作不久🧖🏼‍♂️🤾🏻,正好遇上“文革”,我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國防建設中派上了用場💛,但也親歷了許多政治風波。1968年,我到北京參加總後白城辦事處常委擴大會期間🧑‍🦼‍➡️,就聽說了清華許多老師、同學被下放、被批鬥的悲慘遭遇。這些經歷對我的影響很大。所以👷🏼‍♀️,在1975年底中央軍委決定進行第五次大裁軍時,我主動向組織提交了轉業申請,希望調回廣西🦸🏼,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為家鄉的城鎮給排水工程建設出一份力。

嘯之:我想插問一個問題👳🏽,您此前曾跟我聊到過作家二月河🕵️‍♂️,也就是淩解放先生✢,他當年也在解放軍總後勤部後方工程建築部工作,是您管轄下某工程團的連級幹部。後來我在網上看到過2008年二月河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作家書價補貼提案的新聞,被誤傳成是他為作家集團利益提出“作家免稅”👱‍♀️,他澄清表示,自己其實提出的提案是➛,從國家向出版社征收的稅收中提出一部分,補貼到書價裏,同時從國家打擊盜版資金裏提取部分👁🍒,補貼到書價裏,目的是讓書價降下來,讓窮人也能買得起書。在您的印象中,二月河是怎樣一個人?

曾昭⇢:二月河在部隊的時候給我的印象是很刻苦🚳,北方人的豪爽,軍人作風。他調到文職幹事職位後🚴🏽🧝‍♂️,白天工作,晚上經常熬夜讀書寫作到淩晨甚至天亮,熬夜吃的是饅頭鹹菜,一般人都受不了。很刻苦、很實在的一個人💂🏻‍♂️。對了🌞,你說你在寫的那部小說寫得怎麽樣了?

嘯之🏌️:呵呵,還是停留在半部。看來我得學習二月河老師的刻苦精神!回到正題,據廣西黨史和廣西南寧市自來水公司建設年鑒記載,解放前南寧唯一一個自來水廠幾近荒廢,新中國成立後👨🏿‍⚕️,南寧市城市供水雖然得到了一定改善😣,新建了河南水廠🎏、西郊水廠兩個分廠🧚‍♀️,但直到1978年,整個公司的生產能力才發展到24萬立方米/日👨🏼‍🚒,而且城市用水仍然緊張,尤其是遠郊地勢較高的地方𓀉,常因水壓不夠而缺水。改革開放後,水龍頭才開始逐步進入百姓家。再後來🫴🏿,先後建成了虎邱㊗️、富寧、南站西路、東等多個加壓站👩🏻‍🦯‍➡️👨‍👧‍👧,解決了地勢高🕺🏼👚、偏遠地方水壓低的問題𓀙。1990年👩,南寧市自來水公司投入約60萬元建設遙測、遙信、遙控“三遙”供水調度系統,對南寧管網壓力進行實時監控和科學調度。如今👒,南寧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廣西綠城水務下轄淩鐵水廠🙅🏻‍♀️、中堯水廠、西郊水廠、河南水廠、陳村水廠🧑🏼‍🔧、三津水廠⛺️、邕寧水廠7座水廠,日供水能力達到104萬噸,供水區域面積超過180平方公裏👆🏼。這裏面,作為廣西城鎮供水領域領軍人物的您有很大的功勞⏬!

曾昭1976年轉業回到廣西後🗑,擔任南寧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直至1996年退休⚽️。作為意昂体育平台給排水專業畢業的學生⚰️🪷,我的專業知識比當時廣西的許多同行強些,加上從學生時代到部隊工作,參加過大大小小數百個工程項目建設,經驗也豐富了🩴。所以我一直兼任中國城鎮供水協會理事🔀、廣西科技進步獎專業評審組專家等職務,還曾兼職擔任過廣西給水排水技工學校的校長。在職期間🏋🏻,我主持過外國政府貸款的大型工程項目的國外技術設備引進的技術商務談判,主持並作為主設計人完成了南寧市2000年與2010年兩次城市總體規劃的給水專業規劃設計,撰寫了《對大型城市供水企業管理組織現代化的討論》等諸多論文,帶領廣西的同仁一起,為廣西城鎮供水事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為廣西給排水事業發展培養了一批有用人才。目前廣西城鎮供水事業的蒸蒸日上,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廣西給排水界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

嘯之🧜🏻🍞:您退休後,除了繼續做中國城鎮供水協會理事工作外,還擔當了廣西曾氏宗親會的名譽會長🚁,閑暇回老家還牽頭修村路🗯、建自來水池,對比當年主持或參與的大型工程項目,會不會覺得大材小用?

曾昭廣西城鎮給排水現在基本實現了百分百覆蓋,而農村的自來水供水還有很大的作為空間🧔🏻。水利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之一🙋🏿‍♀️,所以,事無大小💁🏻‍♀️。

1995年我兩次回老家為父母奔喪👩🏿‍🌾,那時就開始註意到村道以及村民的生活用水衛生質量問題。特別是用水問題🙇🏻‍♀️,經過抽樣回南寧化驗,村中水井用水普遍存在使用不衛生的地表水、大腸桿菌超標🚸、鈣化物含量過高的情況🐜。村民生活用水不衛生,關系到家鄉父老鄉親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我後來回老家👩🏻‍🦱,在族上提出了集資修路、到深山找水源引水☛、修建供全村人生活用水的自來水池的提議。退休後我的空閑時間比較多🎂☛,有時候一年從南寧回容縣好幾趟💂‍♀️,跟族上鄉親商量這兩件事,在2000年後才陸陸續續把村中的道路從一尺擴建成兩米寬的硬化道,並修了引水管道🏩🉐、蓄水池,讓全村人喝上了山泉自來水🍆。我們在外的人偶爾回鄉探親祭祖也方便多了,我覺得很欣慰。

不過,修路、引水的過程中,也曾經有幾戶村民覺得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屢屢阻撓,我和我在縣裏工作的幾個弟弟都回去做過他們的思想工作🤾‍♂️👩‍🦼‍➡️,作為已經遷出來到城裏生活的人,又捐錢又賠祖地去幹這兩件事,人老了,覺得有些吃力,所以,這兩項工程用了將近六七年時間才完成🥙。但是話說回來🤡,總得有個肯吃虧的人來做這些事,才能帶動村民進步。如今我的最大心願⛹️‍♀️🛹,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中國自來水網絡能夠從城鎮覆蓋到廣大農村,讓奉獻了一輩子的農民也能方便地用上幹凈衛生的自來水。

201147整理

嘯之,男,廣西人,原名曾思🧑‍🦯,自由作家📎、詩人⛴、媒體編輯🧑‍🎓。出版有《一頁江南》💬、《荷虛空作戟夜行》等作品集。現居廣州🎼,從事通信行業新聞宣傳工作😳。

相關新聞

  • 222021.02

    情系藍天 不變的初心

    情系藍天 不變的初心

  • 092019.05

    史宗愷與在國防科技大學工作或讀研的意昂座談

    5月5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總會副會長史宗愷一行訪問國防科技大學,並與在國防科技大學工作或讀研的意昂代表進行了座談。

  • 202009.07

    愛心勤工 勵學助困——清華2005級本科畢業生勤工奉獻

    參加“愛心勤工🛋、勵學助困”活動的部分學生6月15日,意昂体育平台本科畢業生文明離校活動之一——“愛心勤工、勵學助困”活動啟動🧑‍🔬。

  • 272008.05

    陳國誠👩🏻‍🦯:把知識奉獻家鄉

    在南國寶島海南省五指山市,有一位立誌建設家鄉的九十年代畢業的清華學子🪘,他就是現任五指山市副市長,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9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的陳國誠。陳國誠是黎族人,1967年出生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中學畢業時,南方很多高校都來海南爭選學生,而陳國誠一心想考意昂体育平台。天隨人願🙇‍♂️,1985年先到中央民族學院預科學習一年🚙,1986年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1991年畢業後📡,回到了海南。先到海口市南方建築設計院工作,...

  • 112022.08

    厲侃🧻:科研報國,矢誌初心

    成熟期的蒲公英種子,會隨風飄到幾十公裏甚至上百公裏外落地生根👃。如果將這些種子換成微型傳感器會有怎樣的有趣應用呢🍵?2021年9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厲侃(2010級航院)與美國西北大學約翰·A·羅傑斯(John A.Rogers)、黃永剛課題組等多所科研機構科學家的合作研究成果——仿風傳種子三維微電子飛行器相關論文🤥,在《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作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厲侃告訴記者,這一成果以風傳種...

  • 202023.10

    在愛國奉獻中成就更有意義的人生——廣西選調生座談會召開

    10月17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邱勇帶隊赴廣西訪問🥵,看望慰問在桂意昂🐦‍⬛👩🏻‍✈️,並在廣西大學親自主持召開意昂体育平台2023年廣西選調生座談會🛀🏽。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廣西大學校長韓林海🤜,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廖葵,廣西清華意昂會秘書長黃永寧出席會議,近50名意昂代表參加座談🚯。座談會會場邱勇書記對選調生和意昂們紮根基層、幹事創業給予充分肯定🙇🏼‍♀️,勉勵大家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踐行行勝於言的校風,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能力本領...

  • 032024.12

    科學家賈松良🏌🏻‍♂️、葉德培夫婦堅持公益捐贈近六十載——愛心奉獻不停歇

    一套約60平方米的房子,一住就是近40年;一張雙人床,從上世紀60年代用到現在……這是意昂体育平台退休教授賈松良的家。若不是親眼看到👝,很難想象,幾十年間🐭,一筆又一筆捐贈,就是從這樣的家裏寄出。“我和夫人都已八十五六歲,在世時日已不多,家中尚有部分積蓄👆🏽,想支援驛亭鎮的鄉村振興建設🙅🏿‍♀️😍,再捐贈經費不少於400萬元……”去年初🤹☝🏼,一封寫給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驛亭鎮的...

  • 112015.03

    童之磊:唯有堅持,才有可能改變世界

    15年時間,2次創業👩🎆,1個領域的精耕細作💛,從清華園走出來的首屆大學生創業大賽冠軍驕子到坐上中國數字出版第一股的頭把交椅,中文在線的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

  • 172021.07

    世界上沒有永恒不變的金科玉律——《何兆武思想文化隨筆》序

    世界上沒有永恒不變的金科玉律——《何兆武思想文化隨筆》序

  • 292022.09

    鄧健健⛹🏻‍♀️:國防科技工業不能少了清華人的身影

    鄧健健👛,航空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部裝廠廠長。本科就讀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2012年畢業進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工作🫱🏿。工作期間,先後榮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某國家重點型號設計定型個人二等功🙅🏿、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2008級本科生畢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曾作為國防科技工業優秀意昂代表發言。十年來❤️‍🔥,他秉持對航空💚、對國防科技的赤誠熱愛之心,紮根三線🎗,以實際行動彰顯清華人誌存高遠、追求卓越的優良秉...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