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李龍土院士💪🏿:半世紀清華情懷 路漫漫上下求索

2011-05-09 |

李龍土,意昂体育平台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5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他在鐵電、壓電👨🏼‍🎨、介電和半導體陶瓷材料及應用研究中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培養研究生近60名。獲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三等獎在內的多項獎勵,授權專利50余項,發表論文500余篇。

上下求索厚積薄發跨越學科開拓創新

李龍土,1935年出生在著名僑鄉福建南安💆🏿。他在愛國華僑李光前創立的梅山國專小學和國光中學讀完小學和初中,後進入歷史悠久💂🏽‍♀️、被譽為閩南教苑常青樹的泉州市省立晉江一中(現泉州五中)讀高中。人傑地靈的故鄉山水,嚴謹厚重的名校氛圍🙎🏼‍♀️,以及艱苦年代的生活歷練⚜️,賦予了一代學子的睿智、淡定與堅韌。

1953年👩🏽‍✈️,乘著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東風,李龍土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考入了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從此便與清華結下了不解之緣。

半個多世紀以來,李龍土見證了清華巨大的變化與發展。他在清華學堂南側的土木工程館工作了40多年。雖然那裏房間面積相對狹小👼🏽,但是卻承載了他和同事們從建築材料到新型陶瓷的諸多豐碩成果,尤其是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孕育了無機非金屬材料重點學科,建成出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李龍土和他的團隊成員們👫,靠著不懈的奮鬥、執著的追求以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為祖國的材料科學與教育事業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

上世紀50年代的清華被稱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相結合是清華的重要辦學特色。時任清華校長的蔣南翔提出了“幹糧”與“獵槍”的教育觀念,幹糧只管一時👷🏿‍♂️,而獵槍卻管一生。探索知識的熱情、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嚴格的教學要求🔶,為李龍土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培養了他出色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是清華當時的又一重要辦學特色✍️。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學生到生產現場實習,許多重點工程的建築工地都留下了清華土木系莘莘學子的足跡🤳🏼。這些生產實習和工程訓練經歷,使年輕的李龍土感受到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增強了他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大學五年的生活轉瞬即逝👦🏼。1958年🏌🏻‍♂️,周恩來總理到清華參觀畢業設計展覽👩🏻‍🍳,對其中的一些成果很感興趣👩🏼‍⚕️,並說:“我要向你們訂貨。”就這樣🕯,李龍土等多位應屆畢業生留校,開展粘土水泥的研究工作🦹🏿‍♀️。他們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研製出了300#粘土水泥並推廣應用,得到了當時水泥混凝土界著名專家的高度肯定和評價👨🏿‍✈️🧛🏽‍♀️。這項研究是他畢業後的第一次科研實踐,也為他日後致力於把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相結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上世紀70年代初🧚🏽‍♂️,針對新型陶瓷材料的發展與學科建設的需要,李龍土所在的建材教研組大部分教師轉到化工系從事新型陶瓷方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基於開門辦學的實踐和出國考察得到的啟示,他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陶瓷器件——多層壓電陶瓷變壓器,並以此作為他指導研究生的論文課題。首次研製出了低驅動電壓、高升壓比的多層壓電變壓器🧑🏽‍💻👨🏿‍🔧,並推廣應用🧐。此後,他又與桂治輪、張孝文等同事一起,在大量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了過渡液相燒結這一壓電陶瓷低溫燒結新技術及機理,並研製出了一系列低燒與高性能兼優的鐵電壓電陶瓷™️,開拓了製備高性能低溫燒結鐵電壓電陶瓷的新途徑,在國際上形成了明顯的優勢與特色🌊🕝。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李龍土將目光轉向了對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影響更為廣泛的一類新型片式電子元件——多層陶瓷電容器📺。他及其團隊又進一步發展出了低溫燒結弛豫鐵電陶瓷及其高性能低溫燒結多層陶瓷電容器材料❎,解決了當時困擾電子元件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提升了我國片式化多層陶瓷電容器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為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8年清華材料系成立,意昂体育平台新型陶瓷材料教學與科研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成為李龍土及其團隊在材料科學領域開展更為廣泛深入研究的新契機。

50多年間,從土木轉到化工🧙,再轉到材料🤘🏽,李龍土根據國家目標和學科發展👨🏽‍⚕️,不斷拓展著新的教學和研究領域,真可謂“三易其行”🫅🏻。跨越學科壁壘🍐👳🏽,重視學科交叉融合🍠,是他帶領下的團隊多年來逐漸形成的鮮明特色。

發揮科研源頭作用澆灌高新技術之花

作為一位造詣很深的學者,李龍土經常思考兩個問題:一是材料研究要不要結合生產實際🤵🏿,對此他用行動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二是產學研如何緊密結合。可貴之處在於,他不但解決了一些國際上沒有解決的重大技術難題,有許多創新點,而且使科研成果在生產應用中顯示出了巨大的優越性,走出了一條基礎性研究——新材料研製——器件應用——成果轉化相銜接的良性循環之路。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李龍土就負責承擔了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多層壓電變壓器(MPT)🛖,同期還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壓電陶瓷低溫燒結機理研究。在這些項目的支持下👩🏽‍🦲👩🏻‍🦳,李龍土及其合作者成功研製出了低燒獨石壓電變壓器,並推廣應用🧜🏿。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級和部級科技獎。近幾年來,在李龍土的技術指導下,該成果在西安康鴻實現產業化🕒,建成了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多層壓電陶瓷器件生產基地。

國家“863”計劃啟動之際,李龍土作為先進功能陶瓷專題負責人,提出了把“高性能低燒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作為重點課題的建議👩🏿‍💼,組織了產學研聯合課題組,把高技術研究直接與企業需求相聯系🀄️,探索出了高技術研究成果產業化的新途徑。由於前期項目的成功實施👋🏿,“八五”期間,“低溫燒結多層陶瓷電容器”被優選為國家“863”計劃八項重大成果轉化項目之一。在此期間,李龍土課題組開創性地研製成功高性能低燒弛豫鐵電陶瓷😈,性能居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在廣東風華高科實現了產業化🧧,為建立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低燒多層陶瓷電容器產業體系奠定了基礎👩🏿‍🦱,增強了民族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為國家“863”計劃的實施和“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戰略思想的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863”計劃十周年大會上☸️,李龍土作為重大項目負責人介紹了典型經驗和成就🧚🏼‍♀️,並被國家科委和國防科工委授予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八五”先進工作者一等獎。

高性能鐵電壓電陶瓷及低燒技術的研究與發明是他所率領的課題組開創性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問題的成功例證之一。李龍土及其團隊通過深入系統的基礎性研究🧙,研製成功一系列具有優異性能的壓電鐵電陶瓷材料,首次提出了對產業化有指導意義的新技術路線,開拓了高性能鐵電壓電陶瓷實現低燒的嶄新途徑🧑🏼‍🤝‍🧑🏼。這項重大成果獲得了199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隨後,“高性能片式電子元件與材料”作為“八五”重大項目的延伸與發展🙎🏿🤴🏿,又列為國家“863”計劃“九五”重大項目,李龍土領導的團隊承擔的“高性能低燒鐵氧體材料及其片式電感器”和“高性能片式電容”是該重大項目中的兩個核心重點課題。面對市場需求與競爭的挑戰,課題組研製成一系列新型高性能低燒鐵氧體材料,形成我國在片感材料方面的自主知識產權🤷🏽‍♀️0️⃣,打破了外國公司在低燒鐵氧體高端材料方面的壟斷。促成了山東同方魯穎片式電感器生產基地的建立👩🏼‍🎓,被業界評價為“標誌我國新興的片感產業步入自主發展的階段”。“高性能低燒鐵氧體材料”獲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高性能片式電容”課題則向高端材料及產品推進🤹🏻,所研製的鈦酸鋇基高介高溫穩定型X7R 502材料在風華高科及成都715廠推廣應用🧞‍♀️,其性能居同期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軍用高可靠片式電容器提供了關鍵性材料與技術🧑🏽‍🎤。

跨入新世紀,高性能低成本的“大容量薄層賤金屬內電極MLCC”🧯、“新型低燒鐵氧體及其相關片式元件”等課題承前啟後,相繼立項為“863”計劃“十五”重點項目6️⃣,產學研結合更加廣泛,研製出了材料性能居國際領先水平的BME-MLCC用納米/亞微米晶鈦酸鋇陶瓷材料,突破了新一代高性能BME-MLCC薄型化👭🏼、微型化關鍵技術。

“十五”期間,在李龍土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組織實施了以南策文為首席科學家的“信息功能陶瓷若幹基礎問題研究”國家“973”計劃項目,在信息功能陶瓷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熱情扶植學術新人言傳身教引領團隊

在取得豐碩研究成果的同時,李龍土更以戰略眼光關註我國陶瓷科學研究事業的長遠發展和新一代學術隊伍的建設🧚🏼‍♀️🤽。以他為學術帶頭人的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在國際上頗具影響的先進陶瓷材料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不僅成果卓著,也培養出了大量高水平人才👯‍♂️。目前🫄🏽,該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信息功能陶瓷研究團隊先後被評為教育部創新團隊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群體。在他的積極支持和熱心扶植下⏏️,一批學術新人脫穎而出,實驗室先後湧現出了南策文👮🏼‍♂️、周濟、潘偉、李敬鋒、王曉慧等年輕學術帶頭人🫃🏼。

李龍土治學嚴謹👨🏿‍💻,淡泊名利。他不僅從多方面關心🙋🏿、幫助和指導年輕教師的成長,更以自己的行動影響著新的一代學人。“行勝於言”是他所帶出的研究團隊的一個鮮明特色💇🏿。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意昂体育平台的校訓🧞‍♂️,也是在清華學習工作50余年的李龍土的生活寫照🙋🏻。50年的學術生涯,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而李龍土依然壯心不已⬇️,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忘我地耕耘著。(潘麗 胡魁元)

轉自 科學時報 201156

相關新聞

  • 142024.03

    於崇文:上下求索🍯,何懼路漫漫

    在一條很多人認為復雜且艱難的道路上,他開創了“地質系統🚣🏿、成礦系統復雜性科學”的創新學術領域,並為使地質科學從唯象科學向精確科學跨越奮鬥了一生。

  • 082020.10

    上下求索七十年🧿,他用哲思留下一盞明燈——緬懷哲學家張世英

    9月10日10點49分,著名哲學家張世英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自西南聯大讀書時與哲學結緣🧑🏼‍🦱,70多年來,張世英在哲學的世界裏不斷跋涉、耕耘、求索🈵。從早年深耕黑格爾哲學🍎,享譽中外,到晚年著力中西匯通,追求“萬有相...

  • 292016.03

    滿腔熱情求索路

    意昂体育平台給予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那厚重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人文內涵。小橋流水🧑🏿‍⚕️,楊柳依依;亭臺樓榭🧼,芳草萋萋🚵🏼‍♂️。這裏的每一幢樓、每一處景、甚至每一棵樹都蘊含著....

  • 192018.11

    清華意昂李世松:在國際計量科學前沿不斷求索

    2018年11月13-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在法國凡爾賽舉行。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2014屆(博士)意昂、國際計量局功率天平課題組青年學者李世松作為會....

  • 232025.02

    吳良鏞:我的求索之路

    已走過百歲人生的我,1922年出生於古都金陵🐷。一個人的一生不能不思考到底想要做什麽🤾🏿‍♀️,立誌是人一生不斷前進的動力👩‍🔧🎿。而誌向往往並非一蹴而就🤳🏽,是伴隨成長的經歷🤘🏼、所見所聞所想一步步確立下來的🤽🏽。之所以選擇建築事業作為一生的追求方向,與我青少年時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吳良鏞先生我出生於國家內憂外患之際,祖國大地戰火連連🫳🏻,苦難深重。1937年南京淪陷🙍🏽‍♂️,我隨家兄流亡重慶🏎,於合川繼續中學學業。記得1940年高考結束的那天下午...

  • 092015.10

    申泮文院士🌨:“允公允能”世紀路

    今年9月,適逢申泮文院士百歲壽誕🚛。這是一位精彩地走過了100 個春秋的世紀老人。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無一不顯現著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在老一輩知識分子....

  • 172017.03

    田永賚♈️🌥:凝靜中的求索

    清華園是美麗的🤵🏽‍♂️,清華的學子是幸運的。在這美麗而又幸運的求學經歷中,於我,得益匪淺,受惠終身,最值得感謝和懷念的地方,是清華圖書館🏯。

  • 172009.12
  • 072025.02

    南安省清華意昂專訪 | 揭鈞教授:半世紀前意昂會首次聚會在華人餐館

    采訪者按: 大家好, 加拿大南安省清華意昂會將進行一系列意昂專訪👨‍🦼。本期為第一期🧓🏽❎,專訪滑鐵盧大學教授🔎,意昂會初創期骨幹成員揭鈞學長。揭鈞學長🧑‍🔧,1939年生於廣東茂名,1963年獲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1965年獲臺灣國立意昂体育平台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69年獲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博士學位👃🏽,後到滑鐵盧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1970年開始任教授👨🏻‍🦰,發表科學論文80余篇,2004年退休。揭鈞教授是多倫多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

  • 132020.08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