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61/1108d/28e46.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他,為科技強軍而領跑-意昂体育

百年清華

他,為科技強軍而領跑

2011-07-29 |
——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偉明
馬偉明,1960年出生,1996年獲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專業博士學位,現任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所長,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主任,少將,中國工程院院士。2010年12月,榮獲中國科協“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海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偉明領銜科研團隊,長期致力於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原始創新研究,承擔國家和國防重大裝備重點課題40多項,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40多項,20多項關鍵技術成果居世界先進水平;所有創新成果全部應用到我國自行研製的作戰艦艇。馬偉明先後獲國家“十大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中國青年科學家獎”、“國家發明創業特等獎”及“當代發明家”等榮譽稱號,他領銜的科研團隊獲“國家創新研究先進群體”。2002年7月,中央軍委為馬偉明記一等功。

“科技強軍,不能總是跟在別人後邊追趕,必須站在領跑行列”
上世紀末,我國研製新一代常規潛艇,需要裝配高效能的十二相整流發電機。當時,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還處於空白狀態,只能從國外進口。馬偉明率領科研團隊歷經13年攻關,突破8項關鍵技術,研製成功國產十二相整流發電機,填補國家空白,裝備多艘潛艇,這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國從國外引進的十二相整流發電機,一直存在“振蕩現象”,影響潛艇安全。然而,這是一個困惑電機界近20年的世界級難題,就連原創的某國公司也未能查明其機理和找到解決的辦法。馬偉明經過上千次試驗、數萬組參數分析計算,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發現“振蕩現象”的“判據公式”,在這個基礎上,歷經1800多個日日夜夜的拼搏攻關,成功解決了“振蕩難題”。當這一成果通過國家專利局公布於世後,某國公司總裁請求馬偉明幫助他們解決“振蕩”後遺症,並通過官方渠道正式提出購買馬偉明的發明專利。不僅如此,這家公司還破天荒地將對外嚴密封鎖的電機設計圖紙交給馬偉明,請求幫助審查。
馬偉明承擔的科研課題,一半是國家處於空白的尖端課題,一半是有關科研單位不願承擔的“風險課題”。不少人勸他多幹一些不怎麽辛苦、出成果快、風險小的課題。馬偉明卻說:“經得起名利誘惑和風險考驗,是起碼的科研境界。”
進入新世紀,我國研製新一代潛艇時,面臨難以逾越的一大難題,就是要研製出大容量高速發電機,而當時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搞出來。馬偉明主動請纓,率團隊歷經7年攻關,跨越7大風險,在世界上率先研製出了大功率高速電機,既降低了艦船發電系統的體積重量,又減小了震動噪聲,大大地提升了潛艇的隱蔽性。
在另一型潛艇的研製中,馬偉明花了近12年時間,研製出可同時發交流電和直流電的“交直流雙繞組發電機”,這一國際首創成果,使我國新型潛艇運行安全得到了可靠保證。
“科技強軍,不能總是跟在別人後邊追趕,必須站在領跑行列。”馬偉明的目光始終緊盯高科技前沿。
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是艦船由機械推進向電力推進轉變的一次技術革命,是發展“智能艦”的基礎條件,是實現艦艇隱身、降低油耗、動力設備模塊化和新概念武器上艦的重要手段。
為填補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空白,從2000年開始,馬偉明組織科研團隊,聯合國內十多家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展開一系列課題攻關。經過10年的不懈奮鬥,在發電模塊、推進模塊、全系統集成模塊等6大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大功率推進電機、大功率變頻推進系統的設計與試製,突破了製約綜合電力系統裝艦的“瓶頸”技術,使我國全電化艦船關鍵技術向前跨越了20年。
某型艦船特種電力技術,目前只有個別發達國家掌握。馬偉明率課題組集智攻關,提出了具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設計方案。然而,沒有人相信他們能搞出來,原因是我國在這方面技術積累不夠。對此,馬偉明橫下一條心:“哪怕少活十年,也要攻下特種電力技術難關!”
經過5年的不懈沖刺,馬偉明帶領項目組完成了樣機研製和試驗的全過程,43項關鍵技術全部被攻克,申報國防專利32項。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7位院士在對這一重大成果評審時激動不已,認為這項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其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
在科研創新上,個人的本事再大,頂多是個“單打冠軍”,而我們國家最急需的是“團體冠軍”
近20年來,馬偉明領銜的艦船電力電子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既搞出了30多項國家和軍隊頂尖級科研成果,又培養出80多名電機、電磁兼容、電力、電子技術學科的專家級人才,平均年齡只有33.5歲。
馬偉明不肯在任何單位兼職,卻樂意擔任國內多所名牌大學的兼職教授,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發現好的生源,為國家培養“種子選手”。在馬偉明領銜的科研團隊中,有40多名教員、教授,8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分別來自清華、北大、浙大、武大、上海交大、國防科大等15所名牌高校,在馬偉明的指導和培養下,他們已成為我國10多個技術領域的專家人才。
為了培養出一流人才,馬偉明不惜一切代價。他規定所裏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既可以參加老師的課題,也可以自己提出課題,只要研究需要,要經費給經費,要設備買設備,要保障給保障。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趙治華被馬偉明調來後,從事電磁兼容課題研究。然而,連續3年,趙治華沒完成一個課題、出一個成果、發表一篇論文。“不要急於看成果,就看他努力了沒有,探索了沒有,發現了沒有。”馬偉明一直支持趙治華。第4年,趙治華發表了第一篇論文,立即在國際上引起轟動,現在他已是我軍電磁兼容研究方向的專家。
馬偉明認為,沒有尖端人才出不了尖端成果,沒有尖端課題出不了尖端人才。近20年來,馬偉明帶領著科研團隊總是向尖端科研沖鋒,而他總是放手將年輕人推到一線擔當重任。
王東7年前是馬偉明的碩士研究生,年僅23歲的他就被馬偉明推薦為高速發電機的主設計師。開設計方案評審會時,由他向專家做主報告。專家們一看上臺匯報的是個滿臉稚氣的中尉,既吃驚又懷疑,但設計方案卻做得無可挑剔。經過7年的摔打,王東不僅成為海軍工程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而且成為國內電機界後起之秀。
為了鼓勵年輕人大膽創新,近10年來,馬偉明從不在他領銜的科研成果報獎時署名,全部讓給年輕人。不僅如此,每年都有大量科研成果推廣應用,馬偉明堅持將技術無償轉讓工業部門,不收技術轉讓費,在他看來,在科研創新上,只有國家利益,沒有團隊和個人利益。
正因為如此,從2005年開始,馬偉明領銜的科研團隊,成為我國電工領域唯一一個連續6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創新群體資格認證”。
馬偉明說:“在科研創新方面,個人的本事再大,頂多是個‘單打冠軍’,而我們國家最急需的是‘團體冠軍’。”
“如果我現在不拼命,國家選我這個最年輕的院士有什麽意義?”
2001年,41歲的馬偉明當選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
“我們這代年輕教授趕上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好時候,但誰也無法抗拒生命短暫的自然規律,只要稍為歇口氣,別人就會跑到我們前面去,必須趁我們現在還幹得動,再拼個10年、20年,出一批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培養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馬偉明在挖掘自己生命潛能的同時,也在向生命的極限挑戰。
2007年5月,馬偉明的父親患癌症從江蘇老家到武漢動手術。一周後,父親見兒子每天忙得連跟自己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就直接來到馬偉明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的馬偉明一見父親:“爸,我下午出差,有事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再說。”父親火了:“我老了,命不值錢。可你還年輕,你看看自己的臉色比我這個癌症病人還難看,誰給了你多大好處讓你這樣玩命?”
馬偉明也火了:“誰也沒有讓我這樣幹,我幹的是自己喜歡幹、願意幹、也必須幹的事!”
20年來,每年都有馬偉明的科研成果鑒定會。每次鑒定會,專家們都為馬偉明的身體擔憂。馬偉明的博士生導師、意昂体育平台鄭逢時教授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不擔心你在學術上超過我,只擔心你的身體還能堅持多久?!”
兩年前,馬偉明到北京出差,海軍機關領導見他面容憔悴,當即強行留下他,送他到海軍總醫院檢查。全面體檢後,1.76米的馬偉明體重僅51.5公斤,10項生命健康指標中有7項不合格,有些指標只有正常值的一半。海軍工程大學、海軍機關每年都安排馬偉明療養,可他一次沒去過,就是住院也是三天兩頭回去加班或出差,他長年累月都是邊吃藥邊工作。
馬偉明的助手劉德誌給他算了一筆時間賬:以每天8個小時工作量計算,他每年的工作量相當於正常人的1.5倍。按他目前承擔的科研任務,就是再過10年他也擠不出一個休息日。
馬偉明從國外回來,一下飛機就直奔試驗室解決技術難題;在醫院打著吊瓶,聽說部隊有難題要解決,拔掉針頭就走;每年除夕晚上6時回家,初一10時到試驗室已成為工作習慣;兒子7歲時,父子倆呆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個月,唯一一次給兒子帶回的禮物,是出差時飛機上發的一盒點心。
2009年6月,馬偉明腰肌損傷不能站立,連續4個晚上讓人把他抬到試驗現場,躺在椅子上指導課題組成員解決難題。
“如果我們不能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那國家還要我們這些院士有什麽用?”馬偉明說,“如果我現在不拼命,國家選我這個最年輕的院士又有什麽意義?!”
原載新華網 2010年10月09日 作者 陳萬軍、曹金平

相關新聞

  • 162023.10

    雷丙旺 | 北重造重器 精工鑄民魂

    古往今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裝備製造業之間的競爭。當前階段,高端裝備已上升為大國之間博弈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利器。雷丙旺查閱擠壓類相關書籍歷史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刻:2009年7月13日,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重集團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簡稱“360工程”)熱試現場,伴隨著一聲號令,3.6萬噸垂直擠壓機穩穩地動了起來,隨後擠壓機頂端冒出一截火紅的鋼管。瞬時間,現場所有人都興奮地鼓起掌來。這一刻意義非凡...

  • 112020.08
  • 232023.08

    王廣 | 追求卓越進取,矢誌報國強軍

    世界由物質組成,物質則由原子和分子構成。如果將世界比作一座“樂高城市”,原子和分子就是一個個的小積木磚塊,將其按照不同的方式或規律設計和組裝,就能搭建出城市中具有各種不同結構和功能的“建築”。可以說,人們只要掌握了原子製造和物性調控技術,就擁有了從根本上構築和改造未來世界的強大能力。緣於潛心窮物究理、探索自然規律的強烈興趣,也因為追求卓越進取、矢誌報國強軍的赤子之心,王廣(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2007級...

  • 312024.01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白曉穎——銳意創新 逐夢強軍

    伴隨著嘹亮的軍號,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白曉穎大步走進數據研發中心,開始了新一天的軍事科研探索。自2019年加入軍隊“孔雀藍”方陣以來,白曉穎攻堅克難、銳意創新,推動解決網信體系建設、數據資源治理、信息服務等領域一系列技術難題,為數據賦能部隊戰鬥力生成作出了重要貢獻。攻堅克難挑重擔白曉穎對國防科技事業的選擇並非偶然。出身於軍工家庭的...

  • 222008.04

    張誌軍出任蘇州市科技局副局長

    我校熱能系意昂張誌軍(95級博),在2006年底江蘇蘇州市領導幹部公選中脫穎而出,被任命為蘇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分管蘇州市科技合作交流和產學研工作。

  • 242020.11

    曾文軍:清華魂托起科技夢

    與很多傳統的理工男不同,曾文軍身上既有著老派的研究氣質,又有著新時代的進取情懷。這與他的個人經歷密切相關。換而言之,可以說他打通了學術界與工業界融合的....

  • 212015.12

    鐵血科技蔣磊:一億軍迷的大生意

    經過這幾年發展,蔣磊和鐵血發現,軍迷相關的市場比他們想象的要大

  • 312024.01

    身穿“孔雀藍” 胸懷“強軍夢”——記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白曉穎

    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成為軍隊文職人員時,白曉穎已是國內計算機領域知名專家。她當時正任教於意昂体育平台,獲得過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還曾榮獲意昂体育平台教學成果獎。2019年,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面向社會廣泛延攬人才。“現代戰爭打的是信息、是數據、是智能,而這不正是我的專業領域嗎?”白曉穎不願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如願穿上“孔雀藍”,正式成為軍事科學院的一名文職人員,來到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工...

  • 032014.01
  • 022011.12

    2011年度南京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引進計劃申報公告

    為貫徹落實《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人才引領、科技創業,製度先行、園區先試”八項重點計劃的通知》(寧委發〔2011〕35號)和《中共南京市委辦公廳、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領軍型科技創業人...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