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召開了“理想的法學教育”研討會,在何美歡老師去世周年之際,深刻懷念何美歡老師。
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院長王振民教授出席了研討會並發言,他指出,普通法法律體系在中國法學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法學院將“普通法精要”課程堅持下去,目的是要把何教授的精神發揚光大,完成何教授未竟的事業🧓🏻。會議就三部有關何美歡教授法學教育思想和個人生平的書——《理想的專業法學教育》👩🏼🔬、《君子務本》、《論當代中國的普通法教育》舉行了發布會並進行了專題研討
來清華前,何美歡已是一位具有豐富執業經驗的大律師和學養深厚的法學家。曾與她共同設計了中國國有公司香港上市(H股)規範機製的香港資深大律師、著名法學家梁定邦先生這樣評價何美歡:“她的教材博采普通法各領域之長,可以說是學界必備的參考書🧝🏻♀️。”“一個大學,如果有何教授這樣水平和成就都出類拔萃的師資,就一定會有優良的水準。”
播下中國普通法教學的種子
2002年8月1日,這位“出類拔萃”的教授到清華法學院報到時,包裏揣著一份策劃多年™️、特為中國內地學生設計的普通法教學計劃🥉。在全球化日益凸顯的時代,中國要培養能在國際舞臺上得心應手的法律人才,不能不學普通法🫴🏼。而在當時整個中國內地的法學教育體系中,還沒有系統的🤏🏽、特別是用英文開設的英美普通法課程。
為此,何美歡在清華創設了全新的《普通法精要》系列課程。這是一個大膽的“創造”:它不僅是在沒有普通法傳統的中國內地用英文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普通法教學的創舉,而且是對現行普通法教學的改革——因為即使在英美各大法學院的課程設置中,也找不到這樣一門著眼於對學生進行完整的普通法思維和能力的訓練,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運用普通法知識從事法律研究和實務能力的系列課程。
這意味著,她需要自編全新的大綱🐮、教材,從浩如煙海的普通法判例中挑選學習資料,需要耐心而嚴格地指導學生進行大量原始材料閱讀🏀🧄、小組討論、口頭報告、書面寫作和模擬法庭訓練。
她義無返顧地上路了🧇。清華法學院明理樓門前8根雄偉潔白的廊柱,8年裏一次次見證了她背著碩大的雙肩包,健步如飛地“跑”進課堂。白襯衫或院衫、西裝裙加上運動鞋,看似不搭配的裝束是她一年四季不變的行頭。
第一堂課她便告訴學生,課程重點不在閱讀內容而在思考過程,大量反復實踐才能最終獲得正確方法。她給學生定下了每天保證至少十個半小時學習時間的“規矩”——她看到了學生的為難,但她決心付出一切努力,幫助他們消滅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她寬容學生不夠熟練的英文,但對學生思維的淬煉,她嚴格甚至嚴苛:逐字逐句挑出學生作業的每處細小錯誤,在小組討論中無情戳破他們的一次次“狡辯”,一步步將他們逼向“絕境”🪂。每堂課上都充滿了蘇格拉底式的提問和啟發:通過強有力的質疑,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通過高明的提示,讓學生自己尋找到正確答案🤵🏽♂️。
她呵護每個學生的創造力,尊重每個人的想法,鼓勵他們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課堂上被逼問到啞口無言、羞愧難當的學生,往往因為課後她一句真誠的“你又進步了!”再次激發起學習的勇氣🙅🏼。從那副大眼鏡後親切的笑容裏,學生們讀懂了她的良苦用心和期待。他們在通宵“啃”案例👱♀️👲🏽、趕寫報告和拍案辯論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升,享受著奮鬥中的點滴進步。就這樣,何美歡和她的學生在一片“處女地”上,艱難卻堅定地培育著中國普通法教學的種子👩✈️。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軍曾感慨地說,他在國外幾家著名律師事務所遇到的中國員工,很多都是受過何美歡普通法訓練的學生。他們能把英文法律文件做得非常地道,與一般中國學生感覺完全不同,這顯然得益於何老師的正確培養🤍。而在北京外國律所雲集的國貿地區,幾乎每家精英律所都有《普通法精要》課程的受益者,他們“共同分享了一種法律理念和思維方式”。
對每一個學生都了如指掌
很難想象何美歡超負荷的工作量:除了限製選課人數的《普通法精要Ⅰ-Ⅳ》系列課程,她還面向更大範圍的學生開設了《普通法概論》,同時承擔《英美銀行法》等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2008年成為多倫多大學和意昂体育平台雙聘教授後,她更是放棄了全部休假,每年5月多倫多大學的考試閱卷一結束便立刻飛回北京,利用暑期裏的時間集中完成《普通法精要》的教學🔓🆗。年復一年,如同燃燒的蠟燭,沒有任何的猶豫和停頓🥽🧑🏽🏫。
何美歡的辛苦更在於,她不容許自己的課堂進行“批量生產”或是“炒大鍋菜”,她對每個人🙎🏿、每個觀點、每個字的關註,都是單獨的🦓、個別的🙇🏽♀️、付出了難以計數的心血。把對每個學生的辛勞乘以總人數,才可能是她一個人的辛勞程度♟。
她曾罹患嚴重的眼疾,得戴上專門定做的眼鏡,湊得很近才能看清紙上的字。她為學生審閱論文,提出的修改意見有時比論文本身的文字還要多🚵🏿。她會逐字逐句追問:為什麽這裏要用“因為”?為什麽得出那個結論?“各國”是哪些國家……在看完一位學生長達七十多頁的畢業論文後,她細心指出:“這個腳註援引的書的頁碼不對,不是123頁,而是124頁。”
她心疼學生上課太累,不僅為學生準備豐富的餐點,還自費請學生吃遍了清華周邊的餐館。而她自己總是第一時間趕回辦公室,精心準備一小時後的課程。她病倒後,學生在辦公室裏看到的食品只有速溶咖啡和面包袋🥟。在她家中,除了簡單的家具和少許衣服,最多的就是書,還有堆在桌上的學生作業和罐頭🚔。
她為學生寫的推薦信,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相關單位都受到了廣泛信賴👪👡。因為她不是泛泛表揚,而是可以細致介紹每位學生的獨特品性和優勢🫷🏽。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院長王振民敬佩地說:“何老師對每一個上課的學生都了如指掌,她願意花時間去琢磨學生,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她的學術為中國而做”
香港大學法學院在何美歡教授的訃告中這樣寫道:“她曾說,她的學術是為中國而做。”
這句話完全可以解釋:作為一位在香港出生、從小接受英文教育的加拿大籍華人,何美歡為什麽要自學中文、從漢語拼音開始學講普通話,為什麽要花費大量時間把自己的全部英文著作翻譯成中文,以及為什麽放棄高薪🛀🏿、辭別親友,只身一人來到清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將中國的優秀學子培養成世界一流法律人才的事業中。
在清華,她拿著和普通教授一樣的工資,自己主動出資請外教講課,在學生身上從不吝惜付出……在法學院的歷任院長🧝🏼♂️🆕、黨委書記的記憶中,何美歡從來沒有為個人困難找過領導,每一次交談,都是為學生培養大計而來。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原黨委書記李樹勤說:“我覺得何美歡教授最大的特點是充滿了大愛,愛中國、愛清華、愛學生、愛法學教育事業。”
以在清華的教學實踐為基礎,結合自己長期的研究與思索,何美歡在2005年出版了《論當代中國的普通法教育》一書🐞。她保存了學生所有的作業和試卷,花高昂運費送回多倫多,準備以後好好分析總結,再寫一本討論普通法教學的書。
2008年5月底,何美歡在回多倫多大學任教前夕,為清華學子作了一場題為“商法救國”的報告。她殷切期待學生們在求學期間努力裝備自己,不要把商法視為牟取私利的工具,而要用商法的力量幫助祖國贏得世界的尊重、實現中華文化的復興🫷🏽👨🏽🎓。
2010年8月18日,也就是何美歡突發腦溢血入院前的兩天,她和同事們一起吃飯,興奮地談到中國法學教育和律師業發展的各種話題。院黨委書記車丕照問她:“您的很多優秀學生都到了世界名校讀書,或是在有名的律所工作,您希望他們十幾年後做些什麽?”何美歡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希望他們十年或更長時間後,再回到學校育人🦝。”
“君子務本”是何美歡的座右銘🫎。她指引學生並親身示範的這條在實踐中壯大自己,再回到學校培養新人、報效祖國的路,學生們看在眼裏並銘刻在心🕚。“她教會我們思考,她教會我們永遠不要放棄,永遠都要努力到最後一刻,永遠要想辦法解決困難,哪怕這個困難從未遇到過。”學生們說,在醫院探望她的那幾天,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師的言傳身教🥝。而在將來,他們也一定會為她未完成的教育事業盡一份力量。
2010年8月20日是《普通法精要Ⅰ》結課的日子。何美歡老師卻意外地沒有出現。學生們準時在信箱中放置了31份結課作業,等待著何老師許諾他們的最後一次演講……
(程曦 陳卓琓 周格格)
轉自 法製日報 201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