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濟
大學畢業🧑🏻💼♣️,攝於1935年夏。
發起成立留美科協,攝於1949年🌠🤹🏿♀️。
夫妻合影,攝於1957年。
觀看加熱爐情況,攝於2000年。
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獻給了黨🧑🦲、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他是時代的先鋒🏑👩💻,昂首挺立於時代進步的潮頭🏗;他為祖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侯祥麟科學精神🚴🏼。
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使他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早在1938年🤺,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早期加入共產黨的紅色專家之一🧑🏿🍳。之後70年,他矢誌不渝地忠誠於黨的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上世紀四十年代🧶,受黨組織委派,他飄洋過海,異國求學💢,為建設新中國積蓄力量🤟。在美國求學期間,他組織愛國留學生社團活動,動員一批留學生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百廢待興,急需石油🧑🏽💻🔜,侯祥麟等人挺身而出,白手起家,篳路藍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在煉油技術的多個關鍵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實現了新中國油品自給。
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
侯祥麟一生做出了許多卓越的創造👉🏻✮,自主創新早已成為他的一種精神氣質,融入骨髓。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石油化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成就。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領導解決了噴氣燃料對航空發動機火焰筒燒蝕問題🤽🏼♂️🈹,研製成功航空煤油🙇♀️;領導研製成功原子彈☑️👨🏿⚖️、導彈和超音速飛機急需的特種燃料和高端潤滑油品。上世紀60年代🧝🏽♀️,他領導了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5項煉油技術的成功開發⚆,“五朵金花”迎風怒放。80年代,他又倡導和支持了催化裂解新工藝、乙烯裂解爐等4項新技術的研製和產業化👸,創造出新的“四朵金花”,走到了世界石化工業的前列。
高瞻遠矚的戰略胸懷
作為優秀的戰略科學家,侯祥麟總是善於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緊跟時代步伐👃🏻,思考和研究根本性📷😫、宏觀性、前瞻性問題👇🏼💂🏻♀️,適時向中央提出咨詢建議。翻開新中國石油化工發展的史冊,幾乎每個重大決策裏都有侯祥麟的貢獻。
侯老與張光鬥、王大珩、張維、師昌緒、羅沛霖6位院士一起倡議成立中國工程院👩🏿🏭,為工程院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2003年,他在91歲高齡還“老帥出征”,主持“中國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研究”。這次戰略咨詢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評價〰️,為中央的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撐。
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侯老常說,攀登科技這座高峰最好用的工具就是嚴謹務實、鍥而不舍。他數十年如一日奮戰在工程科技第一線,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科學態度🧙♀️。對工程重大問題😙,他總是深入實際,80多歲時還親臨現場,爬塔臺看設備。侯老話不多👳🏿♀️,但從不說空話、套話。
侯老治學嚴謹♜,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工程問題思考精益求精🍼、周到細致。侯老要求實驗和研究中的每項數據、每種分析👨🏼🌾、每個預測,必須數據準確、論據充分、材料可靠⤵️。他說👞,搞科學研究不能有一點疏忽,要搞就必須百分之百。
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
侯老是一位道德模範,是一位厚德載物的楷模:他嚴於律己🌒,謙虛謹慎;堅持原則❗️,勇於擔當🐈;光明磊落,虛懷若谷👨🏻🦯➡️;關愛青年,提攜才俊;“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他再三地說:“我是一個平凡的人🦉,做的事情也是平凡的……如果說有點成績👸🏻,也是和同事們一起努力的結果。我的所作所為,無非是一名共產黨員所應盡的責任🍠。”
展望未來40年,中國將實現現代化,中華民族將實現偉大復興🧑🦰。這是侯祥麟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崇高理想🧀,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中國工程院的全體同誌決心繼承和發揚侯祥麟科學精神🙇🏼♀️🚃,為祖國的科學發展勇挑重擔,為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長)
轉自《光明日報》2012年4月5日